32 ☆、素月二白[第二卷完]
大霧缭繞,馬蹄踏過石板,空蕩蕩的回音,眼前沒有方位可循,看不清來路。
趙洵一動不動,似又被點住穴道一般。阿沅卻心無旁骛,一直策馬往北走,不多時,遠遠瞧見本陣的天罡石一角。
近了,只見霧裏一個丈高的太湖石,定在賀家莊玄武簠虛之位。
阿沅躍下馬去,牽住缰繩,往前幾步。她雖不言語,但顧着趙洵,怕他失援。
趙洵心裏明白,看一眼阿沅,又看一眼那石頭。
石頭上有玄白二色花紋,似星羅,似棋布。
阿沅向他道:“也不知他們躲在何處,不如封死此陣,如何?”
趙洵點頭,道:“不能更好。”
阿沅微微一笑,正要拔劍毀了此石,卻見那大石後頭轉出兩個人來,原是呂雲霄與常玉。
呂雲霄提刀,常玉提劍,也不用言語招呼,徑直動手。阿沅往後一退,趙洵已縱身飛下,回手一劍,擋住一刀一劍,用力一格,将二人逼退幾步。
阿沅緩緩拔開松紋古定劍,步上前來,立在趙洵身側。這霧氣渺渺虛無,二人素衣振振,風致楚楚,如世外仙人一般。
呂雲霄、常玉曉得二人身手不凡,但不能不戰。常玉一劍流火,呂雲霄一刀轉圓,一個是氣盛逼人,一個是功夫老道,又因同出唐門,刀劍循一宗之理,變化時雙影一骨,騰出飛龍。
阿沅的劍卻一貫平平,如靜水深流,教人不知底細。而趙洵這五年來,不知默了幾遍她的劍招,此時用秋水劍使出來,竟分毫不差。
若阿沅一劍沃雪銷愁,趙洵就有一劍融月破悶,她得之心,他應之手,好似一個人化作兩個,又好似兩個人化作一個,淩厲快劍如山河傾倒、日月同輝。
呂雲霄、常玉驚駭莫名,才回轉身,二人臂上已各受了一劍,血流汩汩。
刀劍上不能硬拼,這二人剎那飛出暗器,銅蓮子、血蝴蝶落地起火,趙洵、阿沅兩個連忙躲在太湖石後頭,看石頭那邊火藥霹靂之光,驚得馬都跑了!
Advertisement
阿沅嘆口氣,靠着石頭,道:“也許,你引開他們,我騰空毀去石頭。”
趙洵也不推辭,提劍要去。
阿沅拽住他袖擺,納罕道:“你真要去?”
那些暗器火藥,飛得四處花光焰焰、流火溢彩。
他皺着眉頭看她,他果然當了真。
阿沅倒忘了,他是個笨人,并不像飄瓦、何燕及一樣,油滑透頂。
她也不多言了,拽着趙洵往後退開幾步,反手一劍劈開那太湖石!只見大石碎裂迸濺,呂雲霄、常玉擡袖一避,阿沅已拉着趙洵避進大霧,蹤影全無。
那霧陣剎時起了變化,只見霧色濃重,挾着暗風,冷森森好似陰司。
阿沅拉着趙洵往西邊走,他見她攥得緊,索性手上一折、兩折,緩緩收起袖擺,收盡時,他輕輕攜住阿沅的手,好像往日逃命一般。阿沅回頭看他一眼,并沒有掙開,拉着他往前走。
若要封死這萬境歸空,還有一個天罡石,定在白虎斝婁之位。
兩人走了有一盞茶時候,遠遠瞧見一塊大石,遮着一襲紅衣,細看原是鄭妥娘坐在那石頭上,十指纖纖按着琵琶,挑弦三兩下,弄些散音而已。
阿沅曉得不好應付,往後一退,隐進霧裏。
她向趙洵道:“你會吹笛麽?”
趙洵看她一眼,道:“會一點。”
“那就好。”阿沅從袖裏掏出一個竹管,遞到他手上。
趙洵握着那竹管,端詳一眼,幾個圓孔挖得粗糙,他道:“這不是笛子。”
“嗯,我種菜用的,你且将就。”阿沅面不改色。
趙洵皺着眉頭,有些為難,但這倉促之間,鄭妥娘的琵琶已铮鳴起來,銀花金屑,聲聲有傷人之意。
他沒法子,将那短短竹管擱在唇邊,一聲清越,吹散梅花。
阿沅道:“你在此處與她玩耍幾曲,我繞到後頭劈了那石頭。”
說着,她身影一轉,落進白霧裏。
趙洵吹動笛音,如鶴唳晴空,散水玲珑。阿沅在霧裏聽着,有如夜闌乘馬,吹笛來歸,衣上沾染草露。他心上散淡通透,自比旁人高明。鄭妥娘卻要争這一石之利,所謂外重者內拙,琵琶彈得急且緊,自然落了下風。
阿沅立在那天罡石後,一劍劈開大石!
那鄭妥娘一驚,抱着琵琶,一襲紅衣飛向霧裏,已逃了。
這兩塊大石毀了,霧陣驟然一改,賀家莊外,霧盡退了,賀家莊內,卻飄飄渺渺、暗無天光。
岸那邊,逍遙樓一衆人都能看清彼此,心下大定,只是不知莊內如何,不敢冒進。
驢車上,何燕及道:“宗師,你那種菜丫頭是什麽來歷?怎麽她一進賀家莊,這勞什子陣法就變了呢?”
飄瓦道:“阿彌陀佛,這賊丫頭藏得忒深,和尚也是今日才曉得。”
何燕及笑着道:“這端午節越來越入味了。”
對岸,賀家莊,草廳。
段璋端坐,看那霧氣昏黃,呂雲霄、常玉、鄭妥娘都敗陣歸來,他不知怎麽想起了師傅金算子的一句話。那話師傅只說過一次,從未再提起,卻如魚刺一般,哽着他已有多年。
他吩咐廳上一個人,道:“有勞前輩拖延片刻。”
那人嘆息一聲,起身道:“請公子代我向門主傳句話,當年大恩,無以為報,來世結草,再做牛馬。”
說着,那人就大步邁進霧裏,不見蹤跡。
而舜華見此陣氣數已盡,也無旁的法子,吩咐小婢道:“取一瓯來,我有用處。”
霧陣之西,阿沅劈了那石頭,引着趙洵往東走,趙洵亦步亦趨,将那竹管遞還她。
阿沅将竹管藏在袖中,回頭看他唇上割破一點,道:“也許,下回,我換個好一些的笛子。”
趙洵莞爾,也不客套,探手握住她的手,還道:“這樣穩妥些。”
阿沅也不跟他計較,霧陣裏鴉雀無聲,天地茫茫,清靜極了。
直到眼前轉出一個葫蘆架,懸着貫珠似的一個個小葫蘆,藤蔓牽條,玲珑可愛。
葫蘆架下擺一個竹椅,躺着一個孩童。
那孩童身上穿個鹦哥綠錦衣小襖,頸上挂着長命鎖、金項圈,腕上系着紅繩金鈴铛,頭上戴着圓頂小帽,粉雕玉琢的臉龐,雙腿晃晃悠悠,稚聲道:“哥哥、姐姐是從何處來?”
阿沅打量他一眼,道:“想必你就是阿拙罷?”
那孩童點點頭,笑嘻嘻道:“姐姐怎麽曉得?”
阿沅點點頭,道:“也好,我正有話問你。”
“姐姐想問什麽?”那阿拙盤腿坐着,無辜望着阿沅。
阿沅道:“你可聽說過白水村的葉寡婦?她有一個孩兒,叫烏頭,聽村民說,三年前,葉寡婦有夜游之症,還是她家的烏頭時時牽她回家。”
阿拙頑皮一笑,道:“三年前阿拙才六七歲,整日在房裏玩耍,不曾去過白水村,更不認識什麽葉寡婦、花寡婦、烏頭、炭頭。”
阿沅聽了,微微一笑,道:“事有久遠,你忘了,也屬當然。不如我說個近的,端午節前一日,有個月塘鎮的崔寡婦,她沒有夜游之症,卻抛下孩兒小泥鳅,獨自一人惶惶奔走于山道。你說,這又是什麽緣故?”
“山道有虎,她怕虎?”阿拙笑嘻嘻問。
阿沅微笑,道:“又說,做母親的,為了孩兒,連性命都可以不顧的。葉寡婦、崔寡婦為何丢下自家孩兒不管?”
“姐姐說是為什麽?”阿拙仰着臉問。
阿沅道:“因為,那不是她們親生的孩兒。葉寡婦也并非夜游,崔寡婦也并非怕虎。這二人原是為了逃命,偏偏那兇徒機靈,追着她們不放。
原來,那賀家莊賀大免租、救狼,在鄉裏頗有義名。但她二人還來不及向賀大道明真相,已被人懸屍在高門上,一命嗚呼。”
阿拙聽了,點頭笑道:“姐姐猜得倒有趣,卻不知這兇徒是誰?”
阿沅緩緩道:“三年前,這兇徒被刻骨刀黯奴在洛陽城門砍傷,他一路南逃,逃到這七柳鎮,許是傷勢所逼,無力再逃,是而隐身此處。霍珍四處尋他,竟尋不得,這是何故?”
那阿拙神色微變,阿沅望着他道:“他是鬼婆峰雲中門的弟子,慣會易容、縮骨、用藥、下毒。我想,他三年前到了白水村,殺了烏頭,又易容成烏頭,隐身在了葉寡婦家罷?
可這世上,知兒莫若母,葉寡婦曉得眼前的孩兒不是烏頭。她一個寡婦,若向尋常人道出真相,旁人難免不以為她得了瘋症。她走投無路,趁夜要向賀家莊去,誰料,那兇徒追到村口,又将她牽回。村中之人無意見此情形,都誤以為葉寡婦有夜游之症。”
阿拙笑道:“阿彌陀佛,原來如此,那後來呢?”
阿沅冷冷看他一眼,道:“後來,端午節雷雨夜,這兇徒追到賀家莊,将葉寡婦吊死在門首上,滅了口,又嫁禍賀家作了掩飾。但這葉寡婦死了,兇徒無處容身,還要尋個下家。
正此時,崔寡婦帶着小泥鳅在賀家莊上,與女兒崔碧珠過節。這兇徒故伎重施,殺了小泥鳅,裹屍藏在賀家莊,又易容成小泥鳅,跟着崔寡婦回到了月塘鎮。
是而,那小泥鳅死在三年前,所以他屍首幹癟。
至于前幾日,在城隍廟口,我見到的那個小泥鳅,正是兇徒。他不是尋母,而是滅口。只可惜崔寡婦礙着賀大三年前換鞋一事,牽扯人命官司,不敢向和尚直言真相,只留下繡花鞋作表記。若她大膽言明,和尚與我豈會坐視不理?”
阿拙聽到這裏,笑嘻嘻道:“是有些可惜,可姐姐也該知道,世上有誰僅憑一面之緣,就敢托付生死?”
“你倒是個明理的人,”阿沅點點頭,道:“後來,那兇徒易容成小泥鳅,興許機靈了許多,躲在月塘鎮竟有三年之久。
但他身上的傷,想必愈發重了,霍珍那一對海冬青又跟得緊,他索性也不逃了。但崔寡婦卻借着端午節,從山道逃到賀家莊。
想來那兇徒着實無奈,只好又将崔寡婦滅口,吊死在賀家門首。
兇徒無處可逃,天下門的救兵又遲遲不來。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将阿拙尋做替身。
到如今,他為了活命,手上已沾了五條性命。”
阿拙聽了這一番話,曉得把戲拆穿,不再裝癡賣傻,笑道:“人為了活命,做什麽事都是應該的,姑娘你說是與不是?”
阿沅道:“确是常理,只是還有因果報應一節。”
他上下打量阿沅一眼,換了大人聲調,洪聲笑道:“姑娘果然才智過人,難怪當年,金算子說段璋小兒舍玉求瓦,走了寶!”
阿沅拔劍出鞘,問道:“敢問前輩尊姓大名?”
他微微一笑,看向她身邊的趙洵,道:“洵兒也忘了我是誰?”
趙洵看他一眼,緩聲道:“鬼婆峰雲中門神醫朱通,曾在大漠行醫,也曾為我講過醫書,往日,我尊他一聲老師。”
阿沅聽了詫異,朱通點頭一笑,向趙洵道:“若你父親在世,見你二人,也該道一句佳兒佳婦。”
阿沅臉上發熱,要松開趙洵的手,趙洵卻握住不放。
朱通嘆道:“徒兒,當年你父親的骨殖,并未葬送在火海,而是被我裝進一個壇子,寄在某寺。你上前來,我說與你知曉。”
趙洵神色莫定,正要上前,阿沅拽住他,趙洵望她一眼,道:“你放心。”
阿沅皺着眉頭,不再言語。
趙洵邁進葫蘆架下,與朱通數步之遙,道:“請講。”
那朱通忽然咧嘴一笑,袖底一擺,銀針暴射!
趙洵眼中一冷,袖出飛扇,簌簌擋落銀針,又一回旋,只聽裂帛一聲!那扇已割破朱通喉嚨,鮮血濺了雪白扇面,直若紅梅!
不過片刻,朱通雙眼瞪破,已無氣息。
只是朱通狡詐,他那銀針并非只打向趙洵,但聽得幾十聲迸響,刺破葫蘆,漫天潑下毒汁。
阿沅拉着趙洵退出葫蘆架,那毒汁潑到地上,滋滋作響,騰高燒起,一架的葫蘆藤蔓陷入火海。
二人避在火海外邊。
阿沅看趙洵身上無恙,又看那火一瞬間燒化了朱通的屍首,不由道:“總算了結此案。”
她心裏一緩,卻覺得腮上火辣、通身熱燙,才要說話,眼前卻一黑,已散了知覺。
趙洵見阿沅不穩,連忙抱住她在懷裏。
朱通以死拖延這片刻,大霧盡消。
原來舜華不惜以一瓯鮮血,祭開萬境歸空。
天下門衆人取山道逃奔,被逍遙樓大隊人馬瞧見,追上去一番打殺,紛紛亂亂,拿下殿後的呂雲霄、常玉、鄭妥娘,卻走脫了段璋、舜華兩騎。
而此案之後,趙洵帶着昏迷的阿沅,在揚州筱園養傷。
作者有話要說: 1、劇情回顧
霍珍追殺朱通
朱通養傷,蟄伏,殺烏頭、小泥鳅、阿拙作替身
賀大救狼、免田租,有義名
葉寡婦、崔寡婦識破兒非兒,屢次逃奔,皆被追回,直至投奔賀大不成,吊死賀家門首
賀家換葉寡婦鞋,賀瓒寫狀紙
何燕及發現崔寡婦屍首,向範保甲首告
段璋保沈沖不成,意欲帶走朱通
逍遙樓圍獵天下門
天下門鄭妥娘、呂雲霄、常玉,戰逍遙樓樂放、霍珍、秦花娘
舜華布陣萬境歸空,以血祭陣
朱通葫蘆架下拖延
顧沅破陣、破案
趙洵這個蠢材負責扔銀子、吃軟飯、順便抱住阿沅,拖回家裏養傷。
更蠢材的飄瓦和尚,負責打秋風、讨人情。
(本文難道是女權主義之作?)
逍遙樓老門主的骨殖藏在何處,作伏筆一段。
2、插敘
何燕及畫壁盜馬
程蓮炮制龍肉餃子
常步影旅途雙肩荷病馬
阿佛姬青娘為母罷曲。
3、道具
萬字錦緞包的舊繡花鞋一雙,混淆視聽之狀紙一張,白布裹屍三具,高門懸屍兩具。
同類推薦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