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6
夜晚。
太師府內。
劉峰來到董卓府上之後,董卓便早就在會客室等待了。看着主位上如今已經肥胖不堪的董卓,劉峰微微一嘆,随後抱拳一禮道:“參見太師。”
董卓看到劉峰之後,大笑道:“子進免禮,天水一戰子進可謂是大顯神威。老夫甚是滿意!”
劉峰雖然心裏不屑,畢竟黃巾軍哪有什麽戰力?不過表面還是一副開心的模樣,再次拜道:“謝太師誇獎。”
董卓和劉峰閑聊了片刻之後,才看着劉峰道:“子進阿,可知我召你回來何事?”
劉峰自然清楚,但他又不傻,楞了下疑惑道:“末将不知....”
見劉峰不清楚,董卓詢問道:“子進可知當代大儒蔡邕?”
劉峰抱拳道:“知道。”
“老夫聽聞子進在把守關口之時,将蔡邕的女兒劫了去?可有此事?”
劉峰也沒有扯東扯西,直接承認道:“有此事!”
董卓嘴角微微一抽,心道你丫的就不能低調點嗎!前不久才搶了王妃,如今又搶了大儒之女,你是有多饑渴!
但.....這種搶女人的事情,在西涼并不算什麽大事。
可劉峰偏偏動了大儒之女,一時間還真讓董卓有些難做。
哪怕就是劉峰要皇宮裏的女人,董卓都能滿足于他,畢竟皇庭早就已經是他的後花園了,
董卓嘆息了一下,随後道:“子進阿!那大儒蔡邕幾次來找老夫要人,老夫實在沒了辦法。只得叫你回來相商了。”
劉峰心下冷笑,不過還是抱拳道:“還望太師恕罪,怪末将未能處理好私事。”
董卓知道,讓劉峰将蔡琰交出來是沒戲了,只得順水推舟道:“無妨,不過既然你喜歡蔡大儒家的女兒,不如就将其納了吧。給個名分,想來蔡邕也不會怎樣,至于河東衛家,子進便無需擔憂了。”
見董卓如此識趣,劉峰自然不會駁了董卓面子。當下又是一禮道:“謝太師成全!末将回去之後,便去拜訪蔡邕那老頭。”
.........
劉峰和董卓又扯了片刻之後,李儒走了進來。
李儒先是拜見了董卓,随後又對着劉峰急忙道:“子進怎能動大儒蔡邕之女,難道你不知蔡邕的重要性嘛?”
劉峰聞言,裝作滿臉不屑的回道:“文優多慮了,蔡邕雖為當代大儒,但如今亂世已致,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李儒嘆息着指着劉峰道:“你....你...唉~!”
董卓看劉峰如此,也是越加滿意。畢竟如此行徑,不過就是一莽夫罷了。
但劉峰越是如此,董卓卻就越是滿意,畢竟這樣才能說明劉峰只能為将,而無法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董卓心下滿意,便馬上出聲裝作一個老好人模樣,道:“好了,好了,文優莫要再說了,子進為老夫征戰沙場數年,立下汗馬功勞無數。如今不過就是搶了幾個女人而已,無需這般!”
李儒聞言又是一嘆,喜歡女人這沒錯,可是他劉峰喜歡的女人都是什麽來頭!?想想李儒就是一陣頭大.....
不過,随後他想到了自己來這裏可不是為了這事,剛剛也只是見到劉峰後,忍不住想要提醒劉峰幾句。
随後看着董卓抱拳道:“太師,冀州傳來最新消息,公孫瓒為報背約殺弟之仇,發兵讨袁,兩家戰于磐河,現今,具已精疲力盡。太師,袁紹與公孫瓒皆山東豪強,太師不妨假天子诏書,居間調停,他二人必會感恩戴德,或許還會歸順太師。”
劉峰聞言心下冷笑,更是看着李儒直言道:“文優此話差異,袁紹居心叵測,狼子野心之輩,怎會投靠太師?”
李儒聞言剛要開口,只聽主位上的董卓大怒道:“袁紹豎子,着實可惡,當初若不是你阻攔,我早就殺了他了,也免得他今日生亂。”
李儒急忙一拜道:“袁紹倒行逆施,必遭惡報,太師還要從長計議。”
劉峰心道:“你丫的說袁紹倒行逆施,必遭惡報?那董胖子豈不是更慘了?而且董卓對于袁紹可謂是恨之入骨了。”
果然,只聽董卓一拍桌子,站起怒吼道:“從長計議?袁紹得了冀州,羽翼漸豐,我看不如趁着現在公孫瓒伐他。我們也出兵滅了這個豎子!”
李儒急忙道:“不可,不可,太師不可因一時之怒,勞師遠征,長安初定,軍饷匮乏,一旦出兵,耗費巨大,我等并無多少勝算,依我之見,此時非用兵之時。”
董卓聞言,看向劉峰,只見劉峰也點了點頭,無奈,董卓只好嘆息了一口氣道:“那便如何才好?”
李儒見董卓氣消了,便又道:“我有一計,不費一兵一卒,讓兩家雖然罷兵,卻依舊針鋒相對,互相牽制。”
見董卓聽了覺得不錯,看了過來,李儒又道:“此刻兩家具是騎虎難下,都有罷兵之意,卻又怕失了臉面,不肯出口言和,太師若假天子之诏,命其各自罷兵,他們自會順水推舟,各自撤兵,如此二人既感太師之威德,又可使山東暫息兵戈,此為一箭雙雕之策。”
劉峰砸吧了砸吧嘴,如此小兒計謀,誰能看不出來?不過這陽謀卻讓兩人都有了借口撤兵休養生息,李儒雖然算不上頂尖謀士,但才智确實不差。
而董卓知道自己無法出兵之後,便也放棄了想要出兵的想法。并且還誇贊李儒道:“哈哈哈....真乃老夫之賢婿,好!好!好!此事便交由你去辦理。”
“遵命。”
領了命令之後,李儒便下去安排了,而劉峰便也随着一起告退了。
...........
幾天後。
董卓假天子之诏,派出了天子的使臣去了冀州和幽州兩地,勸兩家罷兵言和。對此,袁紹自然沒有任何意見,他已經得到了甜頭,冀州又是新定,他此刻需要的就是養兵蓄銳。
而這場戰事最終,由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棄戈息兵。
袁紹和公孫瓒之間的戰争雖然結束了,而南陽的袁術此時也是不甘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