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點翠鳳冠
盡管已經有心理準備,但摸到銅爐雙象耳的那一刻,盧燦還是有點失望。
這是宣德爐,但不是明代宣德朝的正品,而是康熙朝的仿品。估計是那家古董店敬財神的,被譚玉明一道搶過來的。
宣德爐能成為後來敞口矮腳銅爐的代名詞,可不是有名無實。真品宣德爐,造型雅致用材精選,一百二十煉風魔銅工藝,光澤柔和,觸之有瓷器的圓潤感,堪稱銅爐之最。
後世銅爐多以仿宣德爐為榮。
這玩意,後世仿的太多,在香江摩羅街有不少。這一只品相不錯,應該能賣到兩萬港幣。
忙累了一天,盧燦讓潘雲耕和溫阿四,去附近找家小飯館,做點飯菜送來,也算是犒勞大家。至于飲酒,那可不成,稍後有些物品還需要運到溫家前面的空地,然後裝車送回去。
溫老大出門去借小推車,那些小件家具,稍後用譚家的被褥或者廢舊衣服包裹,放在小推車上,有拉有扶,可以送一批過去。
至于大件,譬如衣櫥衣櫃,圓桌寫字臺之類的,就需要兩人或者四人用長竹杠橫着擡走。
總之,運輸是相當麻煩。
小飯店很快送來十二盤大菜,一大木桶米飯,被這十來個壯漢掃得幹幹淨淨。
飯後大家也沒歇息,立即開始往五輛小推車上捆綁家具,小推車內部用棉被包裹那些瓷器,兩人一車,先走一趟。
盧燦讓潘雲耕帶着那套被嚴密包裝的青花粉彩十二花神杯先下去,組織裝車,稍後他開車回家。那套杯子要交給老爺子手上,順便給田樂群捎個口信,今天他準備在山頂住一夜。
盧燦打算今晚就在山上眯一夜——溫阿四可是約定了十多家,可今天一天就泡在譚衛東一家了。明天等溫老大他們運貨,自己帶溫阿四把其他幾家都跑一邊。
沒辦法,要用錢啊。
玩收藏,這錢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次自己打算投資漁灣村碼頭修一條簡易公路窯場圈地建設窯口,再加上配方的骨粉廠,估計要投入自己近兩千萬的資金。
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盧燦也只有多收點貨,盡快出手籌措資金。
等到天色将黑,上上下下來回三趟,将所有瓷器書畫銅器木器小件都全部運走。盧燦給溫家三兄弟帶來的七位村民,每人五百,這是獎賞他們今天勞動以及上來打架的酬勞。并約定,讓他們每人明天再帶一個壯勞力過來,勞務費一天二百,兩人帶一輛手推車來。
這絕對是調景嶺最高的日工資,七個人樂得屁颠屁颠的回家招人去了。
見他們離開,溫老大埋怨一句,“阿燦,就搬點東西,真心給不了這麽多。一天一百就足夠了。”
盧燦笑着看了看他,“溫哥,你以後還要負責窯場籌建工作,估計還要靠這批人給你撐腰。你還覺得這錢給多了嗎”
溫老大很快想明白——任何一個工程建設,核心人員是自己人,這樣才不會有怠工現象。他對盧燦豎了個大拇指,“阿燦腦筋轉的真快,還真是這個理。”
溫家老大有點小聰明,溫家老二憨直莽撞,溫阿四估計更像溫母,性格良善但有些懦,有點小心機,但膽子小,所以這些年做古董生意卻一直沒能發跡。
四人聚在一起,重新就窯場的話題商議一遍。
盧燦給溫老大掏了一萬的活動經費和今天的勞務費。明天他可以去找漁灣村的黎家,順便看看碼頭情況漁灣村附近的粘土坡究竟有多大還有就是如果修簡易公路,該怎麽修
溫老二将協助鄭光榮,準備明天大件運輸工作。盧燦也給他伍仟的工時費。
兄弟兩人都拍胸/脯保證,一定會把事情弄得漂漂亮亮的。
溫阿四明天還需要帶着盧燦,跑其他幾家,繼續收貨。他的報酬,等全部收貨結束,一并支付。
兄弟三人事情都安排完畢,盧燦送他們出院門,剛好,遇見喬曲明摻扶着醉醺醺的鄭光榮,還有譚衛東進來。
“怎麽喝這麽多”盧燦接過鄭光榮的胳膊,問喬曲明。
喬曲明扶着譚衛東,有些無奈,感慨的搖搖頭,“這嶺上人,太能喝了!七個人,喝了十二瓶金門大曲。那三個老家夥一點事情沒有,甩甩袖子,走人。”
他又努努嘴,“就這兩位多一點,羅玉強和羅圪垯,倆人也沒事。”
這幫人都是老兵痞出生,太能喝。
鄭胖子喝完酒,迷迷糊糊不鬧事,可譚衛東不行,他踉踉跄跄的繞過喬曲明,拉着盧燦的手臂,滿嘴酒氣,“今天對不住兄弟哈……呃……要不是胖子剛才告訴我……呃……我都不知道,納徳軒的少東家來我們家了……呃,對不住嗷”
一個酒嗝接一個酒嗝,弄得盧燦有點心煩意燥。估計是酒桌上,鄭胖子不小心将盧燦的身份透露出去。
“譚總,沒關系。我和鄭叔出門見世面的,本來就是個夥計。”見他要摔倒,盧燦連忙用左手摻了一把。
“嗯可不能這麽說……呃……夥計就是夥計,東家就是東家,這規矩不能壞了……呃……胖子在酒桌上說,少東家還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呃……說納徳軒和源森居能發展不錯,你一直在幕後……呃……支持的。”
盧燦無奈的搖搖頭,鄭胖子今天估計是真喝多了。
酒人酒話,盧燦沒在理會,和喬曲明将兩人摻扶進客廳,靠在還未搬走的沙發上。
正準備給兩人弄杯水,盧燦的手臂被譚衛東一把抓住,“少東家,別走!給你看些好東西!我母親留給我的私房錢,少東家今天沒收獲,現在,我把它出手給你了。”
盧燦只得在他身旁坐下,看他彎腰在茶幾的抽屜中摩/挲半天,整出一個毛巾包裹。
呃下午一堆人圍在客廳,這裏盧燦還真的沒動過。
“你看看,好東西!真正的好東西!”譚衛東将包裹推給盧燦,眼睛迷離。
這就是他今天出政務中心時說的貨品吧。
盧燦打開毛巾,燈光下,姹紫嫣紅,四件珠寶呈現在面前。盡管他見慣了昂貴珠寶,但依舊被小小震懾一下。
太漂亮了!
一頂金步搖鳳冠一支紅寶石點翠金釵一串玻璃種藍水翡翠銀底鑲紅玉髓流蘇項鏈一只老坑玻璃種蘋果綠貴妃手镯。
這還真是民/國時期豪門嫁女的标配四大件。
體積最大的,是那件金步搖鳳冠。
金步搖,原本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制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
到了明清時代,女子出嫁的鳳冠,大量采用金步搖的設計手法,在鳳冠的鳳尾處,綴上多種寶石,佩戴者行走時,一步三搖,大家閨秀的搖曳風姿盡顯。因此,這類鳳冠,也稱之為金步搖鳳冠。
盧燦今天第一次拿出手套和手電筒,小心翼翼的托起這頂鳳冠。
這頂鳳冠,以金絲混銀手工打造而成,頂部半/球為蘇繡蒙面,內外皆攀織金銀線,結構完整。鳳檐及兩側,支出九根鳳尾,鳳尾上三到五片小金葉,金葉邊緣包鑲有細小的紅寶石和綠松石,金葉上覆着一層藍色的采用點翠工藝的翠羽。九根鳳尾的尾端,各綴一根金線,底部是綠松石或紅寶石作為綴錘。鳳冠的正中心,鑲嵌着一顆紅寶石,作為鳳首。
這件鳳冠,無論是手工還是用料,華美至極!
盧燦對珠寶行業了解很深,仔細觀察這頂鳳冠後,感慨的搖搖頭。
古代工匠太厲害了,這頂鳳冠中,有四大項工藝,極難。
首先是鳳冠半/球金銀線經緯的編織。要知道,這可是金屬,可不是真的絲線,能編織出如此密集的金屬經緯線,實在太困難。
其次是點翠工藝。翠,即翠羽,翠鳥之羽。
點翠是中國傳統的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的結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種首飾器物。
這頂鳳冠有四十多片小金片,還有鳳檐及兩側,都采用點翠工藝,更為難得的是,這裏使用的是真材實料的翠羽,可不是絲綢。
第三就是包鑲工藝。無論是綠松石還是紅寶石,這頂鳳冠上全部采用包鑲工藝。呃,這項工藝也是田樂群準備去參加巴黎珠寶展,正在制作的“飛天”項鏈的工藝。也就是盧燦聽說後,一個勁說難的那項工藝。
這頂鳳冠帶回去,也許能給納徳軒的珠寶設計師們一起啓發。
第四項工藝就是金絲包珠。九根鳳尾上綴下來的是金線,做綴錘可是綠松石或者紅寶石,它們可是有一定重量的。為了牢固和美觀,那根綴下來的金線,要分成多縷,将寶石包住。
盧燦用放大鏡細數一遍,這根垂下來的金線,最終分成十二股細線,将那顆綠松石包住,最後在底部點焊,重新成為一小塊的珠托。
放下放大鏡,盧燦心底只有一個字——大寫的服。
上輩子盧燦曾經見過比這工藝繁複十倍的鳳冠——明神宗萬歷帝定陵出土的十二龍九鳳冠,其工藝之複雜,不可想象!
這頂鳳冠自然比不上宮廷貢物,但依舊可以說是民間手工藝的巅峰代表。它有着明代南方鳳冠的特點,精細柔美絢麗。估計是譚衛東母族那邊的祖傳之物。
在南方,鳳冠是傳家寶,女/女相傳的。
盧燦擡頭準備問問譚衛東,這件東西他想要什麽價,結果一看,他斜躺在沙發上,已經呼呼大睡。
有了這頂鳳冠,盧燦看接下來的這三件東西就沒那麽多的驚訝。
那枚蝶形點翠金釵也很精美。
修長的釵身,頂端是一只翩翩欲飛的蝴蝶。蝴蝶翅膀被金絲隔成三片,分別點有綠色青色和藍色的翠羽,在蝴蝶的首尾處,各鑲嵌兩顆紅寶石。
還有一串玻璃種藍水翡翠銀底鑲紅玉髓流蘇項鏈,工藝也異常複雜。
整個項鏈的底座是銀質的,十八塊玻璃種藍水翡翠,呈現片狀,鑲嵌在銀質底座上,形成牛角形,扣在胸口前。在藍水翡翠的正中間,是一顆紅玉髓,足有鴿子蛋大小。
四周的流蘇都是銀質,呈水滴型,單片的長度不到半公分,一串串的連在一起。
整個流蘇造型高雅,唯美。
至于那塊玻璃種蘋果綠手镯,那東西盧燦見多了,倒沒太在意。
重新将這四件珠寶包裹好,可不敢輕易塞在抽屜中,盧燦找來一只盒子,将其放好,安放在他今夜準備休息的房間櫃子裏。
真沒想到,譚家還有這好東西!等明天譚衛東醒酒後,一定要拿下。
放好珠寶後,盧燦拿出兩條毯子,順手蓋在譚衛東和鄭光榮的身上。倆人喝醉酒,這大夏天的睡沙發,沒問題。
他沒注意到,在自己轉身的瞬間,譚衛東的眼睛微眯成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