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林如海官居三品
雖然賈母為自家長子的婚事兒謀劃了這許久,可要等着事情實施,還得等一陣子才行呢,張氏的娘家可不是吃素的,想到之前自家侄兒影影綽綽地抱怨,她心中也是有些忌憚的。
史家老侯爺,也就是史氏的弟弟去世了,因着之前她與自家弟妹變賣賈家老太太鋪子田産的事兒,史家的老侯爺夫人直接被關進了佛堂,很快就抑郁而終。
身為人子,史家的三兄弟不能怨恨父親,還不能怨恨一個已經出嫁的姑奶奶了?人麽,都是有遠近親疏之別的。再者,出了這樣打臉的事兒,至親之人第一反應就是自家親人被連累了,即便也知道母親有錯處,可更多的卻是姑媽的錯兒,若不是她要販賣賈府的産業,怎麽能連累到母親呢?
自打老侯爺去世後,保齡侯府的長子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便立即地與賈家淡了往來。尤其是內宅,已經許久沒有侯府的人前來請安了。
如今,賈母三番兩次地打發了她的陪房去保齡侯府,也不見地有人理會。
而且,因着賈母的緣由,本來與張家沒什麽仇怨的史家,如今瞧見了張家人,也覺得心虛的很,更別說是對賈赦這個親表弟了,史家老大是個敦厚的性子,約束了自家兩位弟弟,不與姑媽成仇便是了,還哪裏會理會姑媽的盤算,将族中旁支的嫡女嫁進賈府這種事兒!
難不成嫁個女孩兒進去,兩家發生的龌龊事兒就能當沒發生了?他母親的死即便是自身的緣由,可難倒就沒有姑媽的一分不是了?他可是一點兒也不相信。
史家雖不是什麽高門大戶,可女孩子也是金貴的,拿來聯姻,怎麽地都比嫁進賈府劃算許多。
賈母被自己侄兒駁了面子,哪裏就能高興的了了,這可是娘家人啊!這樣打臉的事兒幸好大家都不知道。只是,越發地覺得不甘心了。
轉眼卻又想,日後找個小門小戶的,好拿捏,其實也不錯,她本意就是娶個娘家的侄女兒,日後也是娘們兒一條心的緣故。如今自己娘家侄兒這一拒絕,倒是有幾分豁然開朗之感。
賈母有了新的念頭,倒也不着急了,只是讓細細地查訪京中小門小戶的姑娘,不過容貌可得是上乘的才好呢。否則,以自家兒子那個“色中厲鬼”的模樣,又是三年沒沾染過女色了,怎麽會上鈎呢?
想到了賈赦對自己可沒半點兒的恭謹孝順,賈母厭惡地皺皺眉頭,就是前來請安的賈瑚,她也不想見,讓丫頭以自己身子不爽利為借口,讓他回去了。
賈瑚明明前一刻還能聽到賈母屋內的笑音,此刻卻是身子不爽利。他忍下心中的哂笑,也是假模假式地問了兩句,要不要請太醫之類的,那位穿紅着綠,插金戴銀的丫鬟立即笑着回道,
“自是不用呢,二老爺先前帶着珠大爺來請安的時候老太太說了沒什麽大礙的。”
賈瑚也不理會那丫頭話語中到底要傳達個什麽意思,便謝過了小丫頭子,仍舊帶着滿臉地笑意離開了榮慶堂的院子。
這幾年,他一則年紀小,二則有人護持,便收斂了性子,人人竟當他是個性子軟和可欺的傻子了不成?
自己只怕是要加快手上的動作了,若果真等自己出孝後,父親就要續娶的話,那可真是糟心透頂了。自己兄弟倒還好說,可日後有了新婦,那麽妹妹可沒什麽借口不回到這府裏了。
賈瑚只要想着自己寵大的妹妹要受到祖母的冷落,堂妹的擠兌,頓生不喜!
想着,是否能像個法子将自家父親支出京中三兩年,到時候自己也有能力能護的住弟妹了,這樣祖母即便是再怎麽威逼着父親成親,那也于大局無礙了。
正巧兒地,西北的緊急軍情就到了。皇帝瞧着八百裏加急的折子,大怒。
這種邊關的消息一向傳的快,就是賈府這種萬事不理,朝上也等于沒有人的人家也是有幾分人心惶惶之感,就遑論知道許多詳情的那些世族,豪門了。
總之,到了傍晚時分,就是京中的小老百姓都知道這邊關不穩了,北蠻子們又叩關了。
要說這西北從前朝起就沒平靜過,到了本朝,太祖皇帝帶着他的一幹文臣武将地将西北的防線又向西向北推了四五十裏,這才保了如今這一百多年的平安。
太祖皇帝開始,就一代代地削減武将的兵力,重文輕武,即便是有治理朝政的需求,可更多的卻是為了後世子孫能強有力地控制這個國家着想。歷朝歷代,擁兵自重的武将還少了?擁兵自重又不聽朝廷差遣的武将何曾少過?
有了這樣的心思,自然就是用高官厚祿地将武将們圈在京城,再慢慢地淘汰便是了。
有聰明的自然是會早早地交了兵權,激流勇退,如賈瑚的祖父,已經去世了的代善公。至于不聰明的,那下場就不怎麽美妙了,瞧瞧如今的神武将軍馮唐,便曉得一二了。一身的好武藝,一腔的熱血報複,硬生生地被拘在京城,空耗了光陰。
這次,西北眼看着就要破了最後一道防線了,皇帝怎麽能不着急,一面緊急召回西南大将領軍帶将回京拱衛京師,一遍兒就在朝堂上發問,誰人可以領兵抗擊西北的強敵?
馮唐自是曉得皇帝不待見自己,也不敢在這個當頭上請命。皇帝瞧着底下諸位大臣腦袋都快低到地上去了,哪有往日裏為了争權奪利而有的半分兒慷慨激昂?
琢磨着皇帝怕是真要生氣了,張文迅站了出來,算是及時地解救了大家的尴尬。
對于張文迅,自己的嫡系,皇帝還是會給幾分面子的,将臉上的愠怒壓了壓,面上轉了好幾轉後,方開了口,
“張大人,你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臣舉薦王允之,馮唐二人為将,即日趕赴西北定能替皇上分憂!”
這王允之倒也算是皇帝的親信,聽到馮唐的名字,皇帝眉頭皺皺,半晌兒也沒說話。
瞧着皇帝有些猶豫,大家都覺得這事兒只怕是成了,便呼啦啦地跪下,開始保舉此二人。
當然王允之與馮唐二人也是一番表态,勢要将北蠻子驅逐出去,為皇上分憂才好呢!
聽了這話,皇帝沉吟片刻,便準了。
這有了領兵之人,可并不意味着仗就能打起來了。俗語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要打仗,可不僅僅是有人就成,這往往取決于後勤,若是沒糧沒草的,兵馬哪裏有什麽力氣呢?
皇帝自然也是曉得這其中的道理的,戶部尚書曹大人也知道自己逃不過去,出列後,便将戶部的情況告知了。
“皇上恕罪,戶部能籌到的便只有二十萬兩銀子,三十萬石的糧草。再多,臣便無能為力了。”
這國庫空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從太祖開始,就允許了大臣從國庫借銀子度過那些艱難的歲月,到了如今,也沒瞧見有那位大人來還過,一直來借的倒是不少!
曹大人能籌備着許多,皇帝也知道他已經盡力了,好言安慰了兩句之後,便開始向大家征詢這國庫缺銀子的事兒。
張文迅剛剛已經出頭了,這會子自然不會再做爛好人,得罪了整個朝堂的同僚,即便張家再簡在帝心,那也是找死的行為。
林如海作為中書舍人,只是留在皇帝身邊兒伺候筆墨的,瞧着張文迅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也趕緊地将腦袋低了下來。
這場大朝會,一直折騰到了午飯時分,也沒商量出來個什麽,只是決定下了主将副将而已。
馮唐只要皇帝能讓自己出征就成,哪裏還敢與皇帝的嫡系争什麽主将呢,對于王允之這個年輕後輩,他倒也算是佩服的。
散了朝之後,其他的中書舍人也随着大家夥兒散了,只留下了忐忑不安的林如海。
林如海在姑蘇為母親守孝三年後,便回到了翰林院繼續做自己的翰林院編修。沒多久,就被皇帝扔到戶部,歷練了一陣子之後又調到自己身邊兒,做了個微不足道的中書舍人。
可誰都知道,這中書舍人可是簡在帝心之人方能擔任的。林如海左思右想,自己并沒有犯下什麽差池之後,便定下心來了,繼續低着頭,等候着皇帝的旨意。
半晌兒之後,皇帝才輕聲道,
“林海接旨。”
林如海哪裏還敢有半分地怠慢呢,急忙地将袍子一撩,便跪了下去。
“升任林如海為江南巡鹽禦史,總領江南鹽政!”
林如海心下一驚,實在是沒想到皇帝會委此重任,頗有幾分驚詫地擡起頭,慌忙中就瞧見了皇帝眸子亮的驚人。
瞧着林如海的模樣,皇帝也将幾分煩心先散開,這才溫言好語地替他分析了幾句江南鹽政目前的情形,又說了自己的期許。
林如海哪裏能不知道皇帝将自己打發去江南,就是要收攏錢袋子為西北籌措軍資的意思呢。
即便是再想怎麽推辭,林如海也是被皇帝的一腔信任感動了。當場地,就在皇帝的南書房,發下了宏願,定要為皇帝肝腦塗地!
皇帝親自将林如海扶起,頗有幾分明主賢臣的味道。只是,其中的滋味兒卻是各自知道罷了。
要說這江南鹽政也不是沒人搶着去,這肥差誰人不愛呢?皇帝之所以選了林如海,有兩個緣由,一是,林家的根基就在江南,他行事也方便許多。這第二麽,林如海的岳家,一等将軍府賈家可不就是出自金陵麽?
林如海南下江南任職,作為岳家,賈府怎麽地,都會保駕護航一二的。再加上自己奶嬷嬷出身的甄家,三方支持,他就不相信誰敢捋虎須。
林如海雖然也有些擔心,可更多的卻是雄心壯志,為了振興林家,他如今可是沒有半點兒退縮。再者,即便是有,那皇帝也是不允許的。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