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8)
份心意,如果有不長眼的到時候亂嚼舌,那我第一個就讓她。”村長把高高的胸脯子拍得那叫一個響。
裏正多少算是衙門裏上了檔案的小官兒,這說話的水平自然不能與村長同日而語,聽到李于雙這麽說,臉上展開了一抹真誠的笑容,慢聲輕語地保證道:“村長的話,也是我的話,這地有好壞,人有懶勤,你就是不說,相信也不會有人這麽沒良心的。”
裏正一開口,圍着的人都陸續地保證起來,一時間堂屋裏的氣氛真的是熱烈啊。
“好,既然裏正和村長都這樣說,那我李于雙即是小周村的人,自然是要為小周村的富裕出一把子力的。技術全都教給想種水稻的人,這個時間就等到秋收過後,或者是臘月閑的時候,大家看看可行?”
“好,聽你的。”裏正和村長交換了一下意見,同意了李于雙說的。
“另外,我還要說一句,我這個稻種可是經過我精心培育的,不敢說比城裏的稻種出産多,但只要你認真侍弄,絕對不比城裏的稻種出産少,所以,大家願意在我這裏拿稻種也好,去城裏買稻種也好,都是可以的。”
“這個我們回去商量再說,過幾天給你消息。”裏正看了一眼村長,發了話。
“那就好,今天的事也是借大家的光了,大家就留下吃口飯吧。”李于雙見事情已經談得差不多了,直接開口留人。
當然,也就村長和裏正還有夏大叔留了下來,其他的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飯不是亂吃的,都搖頭手,離開了李于雙家。
李于雙也沒深留,她也正有事情和村長及裏正說,做好事是好,可是,這好事若弄成了壞事,那就不好了,有些話要诘在頭裏才成。
作者有話要說: 新章節。這回要持續更新了,喜歡的新老朋友們,可以放心看文。
☆、往大了整
李于雙和留下來的村長及裏正,把明年種水稻的事,詳細地說了一遍,又給村長和裏正打了預防針,直接道:“得我娘的好,識得了幾個字,農書也看了幾本。而且,還有一些游記,我瞧着裏面也有說起農事的,我都想一一地試着種起來,不為成為富貴之人,卻是想着能吃得一口飽飯。”
李于雙雖然年紀小,卻是頂着一個當家的頭銜,所以,在飯桌上這般的說話,并沒有讓桌子上的人小瞧了她去,反而是因為她的話,衆人都開始了沉思。
“這麽說,今年的水稻也是你就這麽試種出來的?”村長對農事很是精通,家業也不小。可是,這全村都是窮的,就她一家富貴,也是會被人诟病的,所以說,她對這事是最上心的一個。
“是啊,若不是試種,哪裏就種了院子裏的這一小塊兒地呢。我們家現在還吃不飽,看着哥哥姐姐們每天還要做那麽多的事,卻是吃不飽,我雖然小,卻是心疼的很。”李于雙一臉的心疼的表情,嘴裏的話說出來,根本就不覺得有些什麽誇張的。
Advertisement
有時候,說說表面上的話,還是會給人一種好印象的。
何況,李于雙她是真看不慣這個家現在的這種情況。吃不飽啊,她只是聽說過,沒經歷過,能受得了嗎?
“說的也是,村子裏的人都是能幹的,只是……哎。”村長也是嘆氣,不過,今天看到李于雙家的水稻種植成功,這可是一個大大的舌頭。“于雙啊,我作為村長,也就舍了這張老臉,你有什麽要求就提,我能力之下的,都能幫着你辦了,只要你能幫着咱們村的人種上水稻就好。”
“村長,您真是說得過了。我也是小周村的人,能看着鄉親們不管?那我以後還要不要擡頭作人了?”李于雙大眼睛看着村長,又轉向裏正,道,“我就是想着要把這法子告訴村子裏的人,若是有人肯種,我是知無不言。但我心裏也是有顧忌的,這收多收少的,我一片好心,到時候,可別讓人涼了我的意。”
裏正也說話了,她也是這小周村的人,小周村富了,她也是出政績的。
“這個你放心,有我和村長在,你就不用擔心。這地還分好壞,人還有懶勤一說,誰敢保誰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端看得人自己是不是懶就是了,回去我就和村長開了祠堂,把這件事說說,想明年種水稻的,先到我們這邊報個名,等到秋收之後,有什麽要做的,你就說話。”
“是啊,于雙,有什麽讓大家做的,你就說,這種玉米的田,肯定是不能種水稻的,到時候是不是還要重新歸整?”村長對田裏的事很是上心。
“是啊,到時候等到想種水稻的村民把田收成了之後,還是要改造成水田的,這樣明年才會好種水稻的,到時候我寫一份詳細的侍弄田地的章程來,讓村長和裏正過過目。”
“這個好,不過……”村長惦記着李于雙家的水稻種子,“聽說這水稻都是要提前育秧的,你看……”
“反正明年我也是要種水稻的,要是想用我家的秧苗的,就提前到村長你這裏登記一下,我好都提前育出來,不過,您也看到了,我們家就三分地,都留下做了種子,也不可能都滿足村子裏人的需要,所以,這個還得村長您來解決呢。”李于雙想着若是可行的話,她決定還是由她提供秧苗,這樣的話,頭一年的收成就會增加,最少,在很短的時間內,她會把人氣提升起來。
“行,那就這麽辦。”裏正和村長對視了一眼,交換了一下意見,最後拍了板。
李于雙笑着道:“村長,裏正,這種水稻我其實也是向夏叔叔請教來的,到時候真的要下田,還得請夏叔叔在一邊指導一下,畢竟,我也是才弄出來的。”
“鄭家的,你看?”村長望着鄭夏爹爹,問。
“自然是義不容辭的,我也是小周村的人啊。”鄭夏爹爹也是笑着應了下來。
這頓飯,就這樣把來年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也就沒什麽大事。
村子裏的人就是好奇的,現在也不往李于雙家裏跑,而是跑到了村長那裏,直接就開始問東問西,都想着若是自家能種上水稻的話,來年家裏也會寬超些。
李于雙家裏,現在是桃子已經賣完了,再想賣,就得等到明年。而棗子現在正是半青半紅的時候,雖然提前了一個多月,可是,李于雙卻不讓李韓姚去賣了。
以她現在手裏的錢,去城裏租個店鋪倒是不太把握。李于雙總是想着,是不是到城裏買一間鋪子。不過現在錢不夠,差得遠呢。所以就沒再想,只是讓李韓姚也別閑着,家裏的房子已經蓋得了,這以後,守在這裏的,就交給了要李韓姚。
天氣越來越熱,李于雙想着做冰的事。也不知道這城裏有沒有硝石可賣的,若是有,制些冰水來賣也是可行的。
硝石大概都是藥房在賣的,也不知道這裏的藥鋪有沒有有的賣,于是派了李韓姚,給她拿了一百文錢,直接讓她去城裏,看看硝石的事情。
她這邊還要繼續找人,準備挖地窖。另外,冬天她也準備建個火窖。到時候把空間裏的菜往外一拿,都不用她出去賣,直接就有人來家裏買。
這樣算來算去的,這錢還是不夠啊。
李于雙有些發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李于雙也沒辦法,先辦一樣是一樣吧,挖個地窖也用不着什麽錢,只要請兩個人,再買些青磚。一兩銀子,包工包料的。
至于火窖,用的銀錢實在是有些大。李于雙也不想自己太過于獨斷專行,便把李行書和兩個爹爹都找了來,把她對這件事的打算說了來,請大家想想到底要如何做?
李于雙一是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武斷,另外就是讓家裏的人都有參與感,這樣的話,大家都會有一個向心力。家裏有什麽事在,大家都會心往一處使。
李行書對于李于雙的打算,倒是沒有反對。只是聽着李于雙說的這些話,多少有些疑問:“這得多少錢啊?”
于爹爹和小爹爹也都是一樣的問題,他們不怕辛苦,也不怕忙,可手裏沒錢,怎麽都做不成。
“暫時還不清楚,畢竟咱們也沒有建過。總是要去城裏打聽一下的,家裏原有的茅草要編成草簾子,留着冬天保暖用。另外蓋半截的牆也都有現成的土坯,也是不用錢的。最用錢的地方,就是看看城裏他們建的火窖用的是什麽東西做蓋兒。”李于雙可沒想過,這個時候也是會有玻璃的,所以,她只是含糊地說了一個意思,“這城裏的事,只能請娘你去打聽一下了,畢竟咱們家還是在城裏住過的,總是認識一些人的。”
“這個倒成,我去問。”李行書倒是一點也沒有推辭,直接就應了下來。
“那剩下的事,就請兩位爹爹幫忙,這人工還是照着上回蓋房子的人請。只是,咱們家到底在哪裏建,這可是個辛苦活兒,而且,還是整天的照看着,離家裏遠了肯定是不行的。”
“這日子地裏也沒活兒,我與你小爹爹沒事,就把東面劃給我們家的地用栅欄圈起來,在那裏蓋火窖你看行不行?”大爹爹道。
“嗯,這個倒是行,只是,這要是圈一圈兒栅欄,那得多少功夫啊。”李于雙為難地道。
“幹點活兒怕什麽,苦日子總是會過去的。”小爹爹倒也是笑着應道。
“也成,要不然的話,咱們直接從東面開個門,底下用石頭打底,做土牆好了。至于建火窖,先打聽一畝火窖多少錢再談,實在今年打不開,就明年建。”
“好,我們就先去西山腳下那邊搬石頭。”小爹爹道。
“西山腳下有石頭?”
“自然是有的,只是大家也都是用來做牆的底圍子用的。”大爹爹笑着道。
“這活兒不輕松,還是先等一下,車子這兩天就能拿到了,我想着,手裏的這些錢,還是買一頭牛來家的好。上了秋,咱們家還是要到城裏賣東西的。總比老是用鄭夏家的要好的多。”李于雙是愛車一族,古代沒有汽車,可是有馬車。
馬那是貴人們用的,她用不起,只能用牛車,這牛車也就相當于現代的奧迪吧。
最後商量成,李行書明天和大小兩位爹爹一同進城。李行書去打聽火窖蓋子用什麽材料,兩位爹爹則是去打聽一下牛和騾子的價錢。
牛若是實在太貴李于雙就想着退而求其次,買匹騾子也是成的。拉不了多,總比人推車強。
任務一分好,大家就該幹嘛幹嘛去了,李于雙也準備好好想想,下一步要如何做,另外,城裏的姥娘家,看來有時間也是要去一趟了,半個西瓜雖然不多,可是,就這麽明目張膽地拿走,真當她們李家沒人了是吧?
以後拿東西都拿順手了,還真當她李于雙是她們家的倉庫啊。
作者有話要說: 消停一下,李于雙就要去城裏讨要說法,當然,李于雙肯定不會讓人家李家抓着不孝的把柄的。要不然的話,李行書也是不會讓的。
更新說明,不敢說日更吧,但隔日更還是會的。
昨天網實在是上不來,郁悶之下,只得打電話找電信。
還好,晚上終于能上來了,但這個就沒寫成。見諒吧。
不管如何,天下現在沒打算開新坑,舊坑一一回填。
☆、女心外向
一夜,李于雙睡得并不安穩。總是做着各種各樣的夢,她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她在這個世界裏,最終還是被當成了異類,至于後來怎麽樣了,她一點也不記得了。只是第二天早上醒來的遲了許多。
李于雙直到家裏人都把飯菜放到了桌子上,還沒看到李于雙起來,不免于爹爹又是一陣的驚慌,直對已經洗漱完畢的李行書,讓她快去東廂房看看他的閨女。
李行書也有些奇怪,不過,既然李于雙已經是當家人了。李行書就已經把她當成了大人來看待,這會兒對于李于雙起的這麽晚,心裏還有些微惱。
聽到于爹爹的話,李行書什麽話都沒說,只是對正往屋子裏走來的大女兒李韓姚道:“去看看于雙怎麽了,還不起?”
李韓姚聽話地點頭,匆匆地左了東廂房去。推了門,竟然是推不動的,便敲了起來。
好半天,才聽到裏面李于雙迷糊的聲音:“誰啊,我就起的。”
李韓姚聽到李于雙起來,便應了一聲道:“快起吧,娘親已經在等了。”
“知道了,大姐先過去,我馬上就來。”李于雙搖了搖頭,讓自己清醒一下。這才看窗外的天色,心裏直道,自己真是魔障了,怎麽會做那樣的夢,怪吓人的。
匆匆地洗漱了一下,就跑到了堂屋裏,看到家裏人都到齊了,就差她一個。李于雙有些不好意思,便道:“睡沉了。”
“擺飯吧。”李行書什麽也沒說,只是讓李于柏和李韓仲擺飯。她們現在還要坐着鄭夏家的牛車進城,一會兒鄭夏都來了,看到她們還在吃飯,不是讓人家笑話。
李韓仲和李于柏都知道事情緊慢的,飛快地把飯菜都端了上來。一家子坐下,悶聲不響地吃了起來。
于爹爹幾次看李于雙,見她沒什麽事,這才放下了一顆懸着的心。
飯畢,就按照昨天商量着的,這邊的碗筷剛剛收拾下去,門外就響起了鄭夏的叫門聲。
是李韓仲開的門,鄭夏一看是李韓仲,一臉笑嘻嘻地道:“吃完沒?”
李韓仲微微地笑笑,讓進了鄭夏,半低着頭道:“進來吧。”
鄭夏笑着看着李韓仲,李韓仲這段日子和李于柏總往城裏跑,這臉色曬得有些紅,不過,卻是見着肉了。而且,身量竟然好像也有些長高了,鄭夏滿心的歡喜,悄聲地對李韓仲道:“你胖了,也高了。”
李韓仲飛快地往堂屋瞄了一眼,回頭沖着鄭夏道:“我們家吃的好多了。”
“那是,你們家換當家人還真是換對了。”鄭夏笑嘻嘻地道。
“不許胡說。”李韓仲低聲地斥責道。
“我不胡說,我就是說真話。真的!”鄭夏躬着個身子,挨近李韓仲耳邊道,“看不出來,你家小雙還真有本事。”
“那是。”李韓仲心裏樂滋滋的,一轉頭看鄭夏,卻不想鄭夏挨得他實在的近,臉頰竟然擦着鄭夏的臉頰而過。
李韓仲一驚,瞪着大眼睛,怔怔地看着鄭夏,醒過味兒來,匆忙地跑進了西廂房去。
留下鄭夏同樣大瞪着眼睛盯着西廂房門口發呆。
“來了,鄭夏。”李韓姚走出來,看着鄭夏站在院子裏發呆,忙鹹了一聲,“我娘和我爹爹們已經收拾妥當了,馬上就走。”
“啊?噢。”鄭夏回過神來,臉有些熱,死命地盯了西廂房一眼,這才樂颠颠地跑進了堂屋,與李行書商量着拿什麽。
該走的人都走了,家裏剩下了兩個哥哥和大姐及李于雙。
李于雙自然不會讓人幹呆着,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啊。
叫過了李韓姚,把自己畫出來的圖紙拿了給李韓姚,對她道:“這個拿去給木大叔,請他照實在這個做,順便看看咱們家打的車架子好沒好,直接拿回來。”
李韓姚接過紙,小心地放好,走出門去。
木大叔會木匠手藝,在村子裏誰家有個桌子床碗櫃子什麽的,都上他這邊來打,他要的工錢也比城裏的要少。村子裏的人也是圖個便利,一般不是成婚用着的家具什麽的,都是到他這邊來打的。
木大叔一家住在村中間兒,李韓姚想着這事也不算太忙,便匆忙地往頭兩趟房林王一家走去。
站在林王一家門外,借着木門的空隙,李韓姚看到院子裏林王一的弟弟林王二正在忙着喂雞。身邊還跟着一個小不點兒林王三。
林家的家主一共生了三個兒子,現在馬上就要再次生産,也不知道這次的是不是女兒。
李韓姚站在門外,一直看着院子裏,卻沒看到林王一。心裏不覺得有些奇怪,放到往日,林王一這會兒已經幹完一通活兒了。今天這是怎麽了?到現在還沒看到林王一呢。
“咦,韓姚,你怎麽在這裏,這麽早?”李韓姚身後傳來令她熟悉的林王一的聲音,李韓姚一轉身,果然看到了林王一。
“你出去了?”李韓姚淡淡的,臉色很是平淡。
“娘就是這幾日了,我爹爹一早就去山上,說是看看能不能找些山貨來給我娘補一補,上次你家小妹拿來的那只野雞,我們家一直養着呢,就等着我娘生了妹妹,就好給我娘補身子。”林王一推開院門,沖着李韓姚道,“要不要進來坐坐?”
“不了,我還有事。”李韓姚從懷裏拿出一個油紙包,遞給了林王一,“拿去和你弟弟們一起吃吧。”說完,轉身飛快地走了。
林王一看着李韓姚的身影消失,這才走進了院子。
看到大弟和二弟正在喂雞,便笑着招呼道:“王二,王三,快過來,哥哥這裏有好吃的。”
林王一走進廚房,把手裏的筐子放下。
這是他一早起和他爹爹一起上山挖的山野菜。家裏的糧食不多了,而他娘又要生了,留些小米子是要給娘養月子用的。他和兩個弟弟們就是玉米面加是荞面,把山野菜都絞碎了摻在裏面,這樣可以省下些糧食。
再過上兩個月,地裏的糧食收上來,他們就能吃得好些了。
把筐裏的山野菜拿出來放到盆子裏,好奇李韓姚拿了什麽給他。便小心地打開了紙包,一股子熱乎乎的香氣撲面而來。
雖然林王一已經十一歲了,可還是被這種香味兒給逗的直吞口水。
林王二和林王三幹完了外面的活,跑進廚房。也被香氣給吸引得直吸鼻子:“大哥,什麽這麽香?”
“快,拿只碗來。”林王一快樂地叫道。手裏的東西他不認得,可是那種香氣,卻讓人欲罷不能,“這是韓姚姐姐送的。”
“噢,又有好吃的了。”林王三拍着手大叫着,林王二畢竟已經九歲了,悶聲不響地去櫃子裏拿了一只有些破邊的碗來遞給了林王一。
林王一把紙包裏的爆炒肚片放進了碗裏,一二碗,裝了大半下子。
林王一看着饞得盯着碗直流口水的大弟和二弟,伸出手,捏了兩片肚片,塞進了兩個弟弟的嘴裏道:“你們先嘗嘗吧,這些給娘吃。”
“嗯。”兩個娃娃都點頭,嘴裏的肚片是嚼了又嚼也不肯咽下去。
林王一手腳飛快地盛了碗粥,放到了木盤子裏端着往正房裏走去。
“娘可還好?”林王一看着跟來的大弟和二弟問。
“好。”
林氏坐在堂裏,肚子看着像七個月的,不是很大。只是這一胎懷的,讓她覺得身心疲憊。
三個兒子,一個夫婿。不是她不想娶夫,只是家裏的日子實在是太艱難,好人家的兒子,哪個肯給她。
可是,與夫婿生了三個兒子,卻一直就沒有女兒。這讓她老了,由誰來養呢。
自從生下了老二,她就一直努力地生孩子。而孩子的爹爹,也是盡量把家裏的活計都攏了過去,就是想着生一個女兒。
看到林王一端着盤子走進來,林氏的目光中也帶上了慈愛。
要不是家裏有大兒,只怕這兩個小的,都會吃不上穿不上的。
“娘,先吃飯吧。”林王一把盤子放到桌子上,給林氏端了過去。
林氏看着那碗菜,本來無味兒的嘴裏,也有些泛着酸。夾了一筷子嘗了嘗,竟然是難得的香甜。笑着看着兩個小兒子一副饞嘴貓兒似的盯着她看,道:“一起吃吧。”
兩個小孩子把小腦袋晃得得像鐘擺,只是那眼睛卻是沒離開過那只裝了肚片的碗。
林王一好笑地給兩個弟弟盛了一碗雜面糊糊,對着他們道:“你們也吃些,娘一個人也吃不下這麽多的。”
林氏點頭,轉頭問林王一道:“你爹呢?”
“爹一早上山了,想着給娘弄些葷腥,也快回來了。”
“你爹回來,告訴他別再上山了,秋天的山裏不平靜呢。”
“嗯,知道了,爹也是結伴去的。”
秋天的山裏不平靜,但只要不進大山裏面,就不會有事。要是冬天的話,說不準會有餓着的動物出來尋食的。現在這個時候卻是不怕的,不過林王一沒說,怕林氏生氣。
有了林氏和林王一的同意,兩個小家夥兒再懂事,也是饞得慌。常年吃不到好吃的,一時間也是忙得小嘴兒都沒停過。
李韓姚匆匆來到了木大叔家,把圖紙給了木大叔之後,問起自家的車架子可好了。
木大叔這段日子正是閑着的時候,秋天馬上就要忙着收莊家。正是夏天的時候才是可以幹些活計的。
“已經完了,正想着讓家裏的小子去告訴一聲,沒想到你來了,可是急着用?”木大叔不到四十歲,妻子給他生下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就去世了。
女兒已經十五歲了,可是,還沒有說親。兒子才剛剛十歲,他娘子是前上去世的,女兒說是為了給她娘守孝,竟然一直不肯說親事。
“我家小妹說,若是得了,就拿家去。這個櫃子卻是有些急。”李韓姚是真着急,這門房蓋得了,小妹說是讓她在裏面賣東西。這大概就是以後她的産業了。
“好,我先可着你家的架子打。”木大叔看看手裏的圖紙,點了點頭。轉身招呼着大女兒把車架子和李韓姚一起放到平板車上,讓她幫着李韓姚一起送回去。
作者有話要說: 家長裏短的故事,節奏不會太快。
已經在榜單上,更新有保證。
☆、精打細算
李韓姚和田穆香兩個人,一個推着車,一個在一邊幫扶着往李家走。
田穆香猶豫了再三,才沖着李韓姚道:“韓姚,你家真的換當家的了?”
“是,我娃娃當家。”李韓姚怔了一下,才點頭道。
“你家水稻收成挺好的?”田穆香不知道要說什麽,她只是想着,要是可能的話,她也想讓家裏富裕一些,将來弟弟也好找一個好妻主。
“嗯。”李韓姚知道自家後院的三分田水稻收了二百來斤,只是聽小妹說起,一斤水稻只能收七兩白米。現在她們家一直在忙着,都沒功夫磨穗去皮。
“我家明年也想種水稻。”田穆香還真是找不到可以說下去的話題。
“村長和裏正都來我家說了,明年我小妹會教想種的人家怎麽種的。”李韓姚道。
“聽說還要改田?”
“嗯,旱田變成水田。”
李韓姚就算是再有些木讷,這會兒也知道田穆香是想着和她拉些關系。便道:“明年我娃娃肯定會教大家種田的,我妹說了,一家富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會生活的安生。”
田穆香聽着李韓姚的話,微微地松了口氣。笑着道:“那是好事,村子裏的人若是都種上了水稻,肯定會過得好些。大家都會感謝李小當家的。”
與李于雙不熟,田穆香只能這麽稱呼李于雙。
李韓姚卻是淡淡地笑了,她家現在的生活就已經開始好轉,手裏也見着富裕錢了,只是,每天飯桌上吃的雖然越發的好起來,可李韓姚卻深深地覺得,她的那些小動作,怕是瞞不過這個只有七歲的小妹子。
看着林王一一家子生活的那般若,讓李韓姚心裏是很心疼,卻偏偏只能看着,不能做什麽。
終于在兩個人都找不到話題的時候,李家到了。
把架子和田穆香卸到了院子裏,李韓姚請田穆香進屋裏喝口水。
田穆香也沒推讓,和李韓姚進了屋子。
李于雙此時正在修訂以後的日常規劃呢,身邊坐着大哥和二哥,對于這些家常事務,李于雙覺得,她應該從小把兩個哥哥給培養出來,免得以後嫁了人,兩眼一抹黑的,讓妻家算計了去。
李韓仲她還多少放些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鄭夏那女人肯定會把二哥娶進門的。
而鄭夏一家子到目前來看,人品什麽的,還是值得一嫁的。
至于大哥李于柏,李于雙并不看好。力氣是有一把子,心眼子卻是照二哥差了好遠。這心眼忒實在的大哥,若是嫁一個心眼兒好的女人還能過上好日子,可是若是嫁到一個人品有些低的女人,那才是要遭殃呢。
不過,男人的嫁妝還是歸自己所有的,所以,現在李于雙本着一個羊也是趕兩個只羊也是放的原則。沒事就把兩個人叫到跟前來,幫着她算帳。
至于她如何會算帳,李于雙的借口是,她看書啊。會算一就會算二的,一點也不難。而兩位哥哥學起來,也感覺到,一點也不難。真的!
看到李韓姚回來,還領回來一個女子,李于雙忙站起來。
“雙雙,這是木大叔家的田穆香,幫忙送車架子的。”李韓姚拉着田穆香坐下,給李于雙介紹。
“你好,麻煩你家大叔了。”李于雙笑呵呵地道謝。回頭對李于柏道,“大哥,沏點茶吧。”
李于柏應了一聲,轉身出了堂屋,往廚房去了。
李韓仲也收拾了桌子上擺放着的本子,轉身回了西廂房。還有幾筆帳要好好地算算,妹妹說,他和大哥必須在出嫁之前學會管家。不然,不讓他們出嫁。
李于雙和田穆香坐下來說話,說着說着,就談到了火窖頂。這個和蓋房子不一樣,蓋房子就是上幾個大梁,然後或是蓋上茅草或者是上了瓦片就行了。
這火窖為了冬天能夠更好地吸收熱量,頂子自然是要呈漫坡似的下來才成,而古代的鐵是相當的貴。她現在可沒本錢弄鐵架子,只能另想別的法子。
這後山的竹子就被李于雙惦記上了,要是把竹子弄彎,不就可以做頂子了嗎?
原本李于雙也就是那麽一說,沒想到,田穆香還真是會弄。兩個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話題,接下來就是砍竹子,至于怎麽做,李于雙也沒問。
古代人的手藝可是向來不外傳的,李于雙也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手藝。反正為了順應古代人的習慣,她還是別問了。把這件事交給田穆香,讓她回去算算大概要用多少錢,用不用人幫着出力。
田穆香沒想到自己送一趟貨,竟然又攬了一件活兒,也是心喜,站起身就告辭:“我回去算算,算好了再過來說給你。咱們到時候再商量好吧?”
“行,田姐你就看着辦,用多少料你都算好了,要用好料,不怕廢錢。”李于雙站起來送客,一直把田穆香送到大門外,這才轉身回來。
看看天氣,這還沒到晌午呢。想想後院的那都兩窩兔子了,除了大兔子外,其他的小兔子最大的也有快兩個月了。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有十八只。
第一窩下了七只,第二窩竟然下了九只。而且,那些小兔子長勢喜人,大概和李于雙總是喂它們喝空間水有關系。
現在第一窩兔子已經不小了,再這樣長下去,再過個三月兩個月的,只怕每一只都有七八斤重。
這些小兔子長大了,自然是要賣的。而且,老兔子李于雙打算就養着它們到老死算了,也算是她們家的一個大功臣。
再過兩個月,正是忙的時候,李于雙想着,應該先和城裏的酒店飯莊什麽的打個招呼,看看誰家要。若是沒啥人吃這東西,她還是不打算養了。這兔子侍候起來,雖然不太麻煩,可是吃的草卻是不少。
以後家裏的人怕是忙不過來,照顧不上兔子,還不如不養。
“大姐,咱家地裏的菜挺多的,你挑兩筐去城裏賣賣,菜我都裝好了。若是有酒樓和飯莊子啥的要,你總便宜些也好。咱們家供應到十月份。另外再買些紙回來,你帶着二哥去,用多少,讓他定。”李于雙見李韓姚沒事可做,便想着把家裏的菜都賣掉。太多了,簡直就是吃不來。
“嗯,知道了。”李韓姚應了一聲,去西廂房找弟弟,然後挑了後院放着的兩筐菜,出了門。
作者有話要說: 姐弟二人去了城裏,沒想到發生了一些争執。
哎個人的生活目标不同,人的心裏也是不一樣的想法。
明天繼續更新。《姐弟争執》
☆、姐弟争執
對于常年幹活的兩個人來說,這點子路還真不算什麽。
走了半個多時辰,總算是趕在了午時前到了城裏。
找了一個地方,歇了下。李韓姚帶着李韓仲就直奔酒樓和飯莊子,她常來城裏找活計,有時候就是到飯莊子和酒樓裏做些打雜的。
李韓姚即認識,自然也就輕松些。找了兩個曾經做過活的酒樓,找到了掌櫃的,把自家的菜拿出來,讓掌櫃的過了目。
本來就是空間裏出産的東西,自然比別家剛下來的菜看着還喜人。不但個大些,而且一看就是水靈靈的,掌櫃的做的是入口的生意,自然是對這些菜蔬什麽的都是很挑的。
李韓姚拿來的菜,無疑讓掌櫃和挑不出來什麽。直接就問了價錢,李韓姚也沒得過李于雙的指示,只得自已定價錢。
定高了怕這事就黃了,可是她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自家的菜吃着都比別
同類推薦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老十:乖,給爺生七個兒子。
十福晉握拳:我才不要做母豬,不要給人壓!
老十陰臉冷笑:就你這智商不被人壓已是謝天謝地!你這是肉吃少了腦子有病!爺把身上的肉喂給你吃,多吃點包治百病!
福晉含淚:唔~又要生孩子,不要啊,好飽,好撐,爺,今夜免戰!這已經是新世界了,你總不能讓我每個世界都生孩子吧。
老十:多子多福,乖,再吃一點,多生一個。
十福晉:爺你是想我生出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嗎?救命啊,我不想成為母豬!
言情史上生孩子最多女主角+霸道二貨總裁男主角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回到一九九六年,老謝家的女兒謝婉瑩說要做醫生,很多人笑了。
“鳳生鳳,狗生狗。貨車司機的女兒能做醫生的話母豬能爬樹。”
“我不止要做醫生,還要做女心胸外科醫生。”謝婉瑩說。
這句話更加激起了醫生圈裏的千層浪。
當醫生的親戚瘋狂諷刺她:“你知道醫學生的錄取分數線有多高嗎,你能考得上?”
“國內真正主刀的女心胸外科醫生是零,你以為你是誰!”
一幫人紛紛圍嘲:“估計只能考上三流醫學院,在小縣城做個衛生員,未來能嫁成什麽樣,可想而知。”
高考結束,謝婉瑩以全省理科狀元成績進入全國外科第一班,進入首都圈頂流醫院從實習生開始被外科主任們争搶。
“謝婉瑩同學,到我們消化外吧。”
“不,一定要到我們泌尿外——”
“小兒外科就缺謝婉瑩同學這樣的女醫生。”
親戚圈朋友圈:……
此時謝婉瑩獨立完成全國最小年紀法洛四聯症手術,代表國內心胸外科協會參加國際醫學論壇,發表全球第一例微創心髒瓣膜修複術,是女性外科領域名副其實的第一刀!
至于衆人“擔憂”的她的婚嫁問題:
海歸派師兄是首都圈裏的搶手單身漢,把qq頭像換成了謝師妹。
年輕老總是個美帥哥,天天跑來醫院送花要送鑽戒。
更別說一堆說親的早踏破了老謝家的大門……小說關鍵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無彈窗,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