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清世祖孝惠皇後
蒙古來的妃子,多數都是管家的好手,但是策略真是直來直去的。心眼最多的孝莊都不是很精通這些彎彎繞繞,在她主管後宮的時期裏,順治的八個阿哥死了一半,六個女兒只活了一個。康熙年輕時候的兒子更是早夭到康熙自己都麻木了,除了自己手把手帶大的太子胤礽,早年活下來的也只有送出宮去撫養的大阿哥和三阿哥。
滿妃漢化程度高一點,但是做事情還是思慮不周全,容易犯忌諱。像是賢妃在宮裏面大肆收買太監宮女,對着她們和顏悅色,打賞豐厚,結果就贏來了一片贊揚之聲,讓阿嬌覺得很是無語。跑到後宮收買人心,這個事情還敢大張旗鼓的做,這事情說大了就是窺伺皇上,你是想幹什麽?行刺造反嗎?賢妃還去找幾個蒙古妃子打成一片,連阿嬌的妹妹都已經拜服在她的石榴裙下,親親熱熱的姐妹相稱,賢妃還主動提出給她們補習滿語……一個妃子搞得這麽母儀天下,真的适合嗎?
還有佟妃、大董鄂妃以及陳圖塞爾福晉,成天想出的争寵方法,就是給皇帝煲湯,裝病引皇帝來探視。阿嬌好像自己是一個宮鬥專業的進士,看着一群童生在各展才華,心裏很有一種很詭異的不舒服。
偏偏順治還就吃這一套,這就讓阿嬌更加無語了。順治批奏折的時候,還一直讓賢妃去伴駕,難道不是他自己立的後宮不得幹政的牌子嗎?真是奇怪。
阿嬌想着遠離這群人,免得把自己智商也給拉低了,很快就給了她一個機會。這一日阿嬌正在喝阿膠炖乳鴿湯的時候,見到喜兒慌慌張張地沖進來,一臉大事不好的樣子喊道:“娘娘,娘娘,出大事了!”
阿嬌喝道:“怎麽一直這個毛病,毛毛躁躁的?到底出了什麽事?”
喜兒說道:“三阿哥出痘了!”
阿嬌定了定心,想到:來了!說道:“福兒和喜兒,你們兩個跟着我去慈寧宮。”
阿嬌此番是去請命的。現在後宮裏,得過天花的,還活着的妃嫔只有她一個。現在阿嬌就是要去申請照顧三阿哥。玄烨現在也到了記事的年齡了,阿嬌就是打着這個算盤,走出和未來皇帝套好關系的第一步。福兒和喜兒也是出過天花的,因此阿嬌把她們也帶上了。
如今順治活着的兒子只有兩個,因此三阿哥出痘也是大事。皇子出痘,清朝并無先例,阿嬌急急忙忙趕到慈寧宮,順治和太後都在那裏,一臉焦急。
阿嬌簡單地請安了之後,就說道:“臣妾聽手下的奴才們說,三阿哥見喜了。臣妾請命親自照顧三阿哥,皇上萬金之軀,可不能出閃失!”
太後滿意地說道:“皇後一貫是有福的。福臨,就把玄烨交給皇後照看吧。還是按照先前,去西苑避一避,你的身體最為要緊!”
順治也覺得,雖然自己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的性命還是比不上自己的命重要。再加上皇後雖然一直比較蠢笨,但是是個直腸子,而且出過痘,有她照看,三阿哥要是熬不過來,也是天意如此。就同意了太後的意見。
這不是阿嬌第一次接觸小孩子,不過還是第一次照顧生病的小男孩。阿嬌根據吉日格勒的經驗,指揮着太監宮女們打掃房子,熬藥,還有給玄烨擦身。
原本底下好幾個太監宮女都是沒出過痘的,被派來照顧三阿哥,就像是赴死一樣。不過有阿嬌坐鎮之後,底下的人心惶惶也被暫時壓了下去,雖然也有幾個太監被傳染了,但是總體還是要好了很多。
玄烨身上出了很多紅點,正在化膿,整個人一會兒燒的糊塗,一會兒清醒的。阿嬌看着這種情況也是十分兇險,縱然知道他應該是能熬過來的,仍然忍不住在一旁不斷地給玄烨鼓勵。
Advertisement
佟妃是不會來的,阿嬌一點意外也沒有。天花是九死一生的病,佟妃潛意識裏已經放棄了這個兒子,而且她現在聖寵也是有一些的,完全不用把自己的命押在玄烨身上。不然就算玄烨有後福,把自己也搭進去也不值得。
太醫們進進出出的,不斷給玄烨診脈。不過目前玄烨大部分時間都在昏迷,阿嬌指揮人給他喂水都是艱難了,天花目前的診治方法也是沒有,基本就是全靠身體原始的抵抗力。好在玄烨是注定要度過天花這一劫的,阿嬌看着玄烨雖然臉上、身上留下了坑坑窪窪的痕跡,但是身體越來越健康,也是很開心。
玄烨清醒的時候,發現這些天一直陪着自己的,和藹的婦人,并不是自己的額娘,而是沒見過幾面的皇額娘。小孩子的心還是很敏感的,阿嬌沒來之前,這裏的奴才們都是想着如何逃出這個牢籠,把玄烨一個人丢在屋子裏,讓他覺得自己被抛棄了一樣。雖然額娘、皇瑪嬷和皇阿瑪都丢下了自己,但是這個皇額娘還是很好的,一直和他說着她出痘的感受,讓他在最難受的時候也沒有放棄,最終熬了過來。
阿嬌其實自己沒出過痘,那個是吉日格勒出痘時候的體驗,被阿嬌從記憶裏翻了出來。大概吉日格勒本身就比較接近小孩子的心思,她那些出痘體會,包括如何克服恐懼,克服身體的難受,如何保持求生的意志這些內容,倒出奇地對玄烨的胃口。要阿嬌自己來哄小孩,她還是覺得有些難度的……
玄烨其實還是有些沮喪,因為他臉上多了很多小坑。以前皇阿瑪對他和二哥都是一樣好的,玄烨怕這種容貌上的變化,會引起順治的疏遠。
阿嬌倒是隐隐注意到了這種心态上的變化,但是阿嬌也沒有去多管,反正算一算賢妃董鄂氏也快要懷孕了,到時候順治眼裏就壓根沒有玄烨這個孩子啦。系統提示阿嬌,這個世界的任務對象還沒出現,如果自己改變歷史太多,說不定胤祺就給改沒了,那可就慘了!再說現在清朝後宮裏這些人,對于阿嬌都是陌生人。阿嬌骨子裏還是一個漢族姑娘,能心平氣和地面對這些入侵的外族也算不錯了,對于未來康熙大帝的心理別扭,阿嬌選擇了無視。
等到阿嬌帶着健康歸來的三阿哥回到宮裏的時候,有好幾件大事已經準備沖擊她的腦袋了。賢妃進宮沒多久,就被福臨視若珍寶,阿嬌走的時候宮裏還算是雨露均沾,但阿嬌回來的時候,賢妃已經是雷打不動的獨寵了。應該說現在不能叫賢妃,應該叫皇貴妃了,不但位分已定,連冊立的儀式都舉行完了,這皇貴妃冊立的時候皇後不在,簡直就相當于皇後的待遇了。原本等着順治冊立的那些妃子們,最後都還是只等來了一份正式的冊寶。妃嫔的等級沒有更改,現在還是“福晉”“格格”地亂叫着。福臨顯然不會讓任何人搶了皇貴妃冊立的風頭,聽說那一天連命婦朝拜的禮節都是按照皇後的禮節來的。
最讓人感到不可理解的,是順治把冊立皇貴妃的冊文明诏發出,昭告天下,這點顯然戳到太後的肺管子上了。歷朝歷代,只有皇後的冊立才是明诏公告的,皇貴妃聽着好聽,實際上還不是妾,阿嬌自己就見證過歷朝歷代第一任皇貴妃(明代宗唐皇貴妃),還有第一任正式冊封的皇貴妃(明憲宗萬皇貴妃)。那位唐皇貴妃不過就是個寵妾,後來複辟的明英宗連當時明代宗中宮的杭皇後都不承認,更不用說這個唐皇貴妃了,沒得寵幾天,就因為丈夫失勢,直接被炮灰,跟着其他後宮的妃子一起殉葬了。那個萬皇貴妃,阿嬌是親眼見證了她有多得寵的,阿嬌臨終前被接到宮裏去養病的時候,別說當時的皇後了,就連周太後都要來侍奉湯藥的,只有萬皇貴妃從來沒出現過。但就算明憲宗再有戀母情結,萬皇貴妃也得不到皇後的待遇,不然她當時為什麽那麽嫉恨能正位中宮的女人,吳氏大婚沒多久,就被她陷害得廢掉了?
太後這回知道是真麻煩了。她是真的引狼入室了,當時如果她死命阻攔皇帝,說不定皇帝也能把董鄂氏給放下來,畢竟當時兩人剛有私情,感情并不深,而且就太後的私心而言,她是更寧願這樣身上有污點的滿人妃子得寵生孩子的,這樣威脅不到未來蒙古妃子們子嗣的地位。當年福臨比博果爾出身要低,最後他勝過博果爾的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于博果爾的額娘,懿靖大貴妃是改嫁過的女人,朝堂上和宗室王爺們都是要臉面的,說出去實在不好聽。
現在可好了,根本打不散兩人的感情了,而且太後這時候還不太懂得,有些事情是越給壓力,人家就黏得越緊。尤其皇帝是九五至尊,嚴格說起來,真能限制住他的東西還真不多,太後不敢用太過激的手法,畢竟她是皇帝的生母而不是嫡母,真把皇帝逼出個好歹來,自己的地位就不保了。所以就太後那些不痛不癢的指責,說後宮忌諱專寵,說皇帝應該重視滿蒙聯盟,說懷孕的妃嫔應該不能侍寝,結果全都成了福臨和皇貴妃之間感情的催化劑了。
作者有話要說: 伴駕、陪順治批奏折,然後順治還拿國家大事問她之類的事情 印象裏都是順治自己寫下來的
還有一些很雷人的事情 比如什麽太監宮女一片稱贊 和妃子們相處愉快 還在孝惠章皇後病重的時候侍奉 幾天不睡覺還讀史書之類的 有興趣的可以自行查閱一下……
同類推薦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妃
拍賣盛宴上,擁有絕佳體質的少女被開出天價,人人哄搶。
陡然間,金色牢籠中的少女睜開眼,寒芒四射,懦弱不再。
她一朝穿越為神醫府人人欺淩的廢柴三小姐。
經脈俱廢,不能修煉?怕什麽,她是絕世神醫,這點傷根本不放在眼裏。
爹不疼,娘不愛,人人算計?哼,她有空間在手,靈寵無敵,小小納蘭府翻手可滅!
容顏醜陋,沒人要?眨眼恢複傾世容顏
且看她一路破除萬難,走上巅峰

傳奇大老板
新書《我有一個兜率宮》已發布,請大家多多支持!
身患怪病的城中村包租公李單,門口來了三個奇怪的租客。
“我叫汪岩,是孤兒,是重生者,重生前是億萬富翁!我會賺錢,我想租房。”
“我叫江塵,是孤兒,是重生者,世界末日就要來了!我會種田,我想租房。”
“我叫方宇,是孤兒,是重生者,地心世界就要入侵!我會修煉,我想租房。”
李單:滾!
我家又不是孤兒院!
一個個竟在鬼扯淡!
可沒想一轉眼,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李單的家,竟然成了傳說中的兜率宮,他則成為第三任宮主。
從此以後,他成了城中村的隐士高人。
時光如梭,歲月流轉。
李單發現,這個世界,并不是那麽簡單。
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提前寫好了劇本。
仿佛冥冥中,一只無形大手,在操控着無數的提線木偶。
唯有住進兜率宮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小說關鍵詞:傳奇大老板無彈窗,傳奇大老板,傳奇大老板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