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呼龍現形
哥舒翰繼續道:“回到營帳,仙師開了幾劑藥,言道吃完就完全康複了,沒有收受任何財物飄然而去,原來真人雲游到西域,本想暗中幫助戍邊将士做點事,正好遇到為父中了毒箭,營中有将士是川蜀弟子,平素聽說過仙師的事跡,才知道仙師已經130多歲了。後來為父命全軍假裝緊急後撤,暗中派遣一支騎兵迂回到吐蕃軍後面,十天後吐蕃軍果然大舉進攻,我軍且戰且退,退出60裏後,突然回軍掩殺,為父一馬當先,吐蕃軍看到我沒死,驚慌失措,紛紛後逃,預先迂回的騎兵截住敵軍歸路,大敗吐蕃,從此戰局徹底扭轉,為父也能回到京城向天子述職。”
哥舒義聽得悠然神往,道:“何時能夠見到仙師老人家一面?也就不枉此生了。”哥舒翰笑道:“傻孩子,仙師世外高人,神龍見首不見尾,為父能夠見上一面,受仙師恩情,已經是最大的福分了,不要再指望仙師光臨了,進去吧。”
哥舒義戀戀不舍的往外望了一眼,瞥眼間看到巷子口進來三人,前面一人衣衫飄飄,走路猶如行雲流水,腳不點地,後面2個衙役打扮的公人快步小跑,滿頭大汗跟在後面。哥舒義趕緊叫住已經進門的哥舒翰,哥舒翰回頭一看,不由得大喜,快步迎上去,一揖到地:“末将哥舒翰拜見仙師!”
來者正是大唐有名的神仙,青城道士羅公遠,看到哥舒翰,羅公遠打個稽首,笑道:“福生無量天尊,将軍身體安康,英風勝昔,可喜可賀!”哥舒翰有點惶恐,道:“末将之命全賴羅仙師相救,那天尚未答謝,仙師已經遠去,沒想到今天又能見到仙師,榮幸萬分。”羅公遠一笑,道:“将軍戍邊辛苦,保護大唐邊境安寧,老百姓安居樂業,正是吾輩追求的大道所在,貧道區區小事,不足挂齒!”
寒暄中,兩人步入庭院,倆衙役也跟着進來,兀自喘氣,哥舒翰內心訝異,問道:“羅仙師,這兩位如何稱呼?”羅公遠笑道:“鄂州府公人,押解貧道來京。”哥舒翰知道是說笑,但也不好細問,只能讓人招呼兩人入內奉茶。
原來羅公遠自西域回中原後,四處游歷名山大川,尋訪師友,印證大道,這一日來到鄂州,恰逢刺史舉行春祭,完畢後刺史設宴招待參與祭祀儀式的道士和募捐的鄉紳士豪,全郡老百姓都來觀看。羅公遠也随着人群進城,城門口圍着一群人,中間有個人一丈多高,一身白衣,還帶着個稀奇古怪的高帽子,更顯得鶴立雞群,長相也迥異他人,頰下幾根細麻繩粗的金色胡須,守門人認為他挺怪,盤問其來歷,怪人不服,堅持要進城,卻說不出來歷,正在和守門人争辯。
羅公遠一眼就看出那高個子底細,上前呵斥:“為何離開你住處,來驚吓大夥,人間的熱鬧輪不到你來看,速速回去!”那怪人聽了此話,看了一眼羅公遠,二話不說,撥開人群,一溜煙跑了,人群哄堂大笑,以為是個白癡。
內有一個年老守門人,經歷的事多,覺得這個小童和怪人不簡單,便揪住羅公遠不放,要到刺史那裏把剛才的事解釋清楚,羅公遠只能苦笑,任其拉到刺史府。刺史聽了報告,十分好奇,便問羅公遠來歷,
羅公遠只能回答:“貧道姓羅,名公遠,自小喜歡道術,遍訪蜀地名山,拜師學藝,剛才來到貴地,發現守江的白龍幻化人形,前來看熱鬧,貧道生怕他一時忘形,顯露原形驚吓百姓,把他趕回去了。”
刺史不信,士紳和圍觀百姓更是認為這小童在騙人,可羅公遠說的煞有介事,刺史也變得将信将疑,對羅公遠說:“你這道童,本官可以相信你,但是這麽多人都認為你在妖言惑衆,你得想個辦法讓大夥看到那條龍的原形。”
羅公遠無奈之下,只能答應在後天讓白龍現形。接下去2天,羅公遠被安置在刺史府,好吃好喝招待,但是有2衙役寸步不離守着,生怕這“妖道”偷偷跑了,被刺史怪罪,好在這個“妖道”挺老實,也沒有逃跑企圖。
第三天一早,羅公遠被刺史催着到了江堤邊,全城百姓都知道了這個事,江堤上人山人海,衆說紛纭,一人道這個小妖道等會喚不出龍,會被刺史杖責,另一人說道士雖然年幼,看上去仙風道骨,說不定有點本事,再有一人三天前在城門口見過怪人,更是說的吐沫橫飛,還有好賭之人設下賭局,真是看熱鬧不怕事大。
羅公遠離開刺史一行人,在距離江一丈遠的地方挖個了一尺深的小坑,再命衙役掘一條小溝,把江水引入坑中,掏出一張符,甩手就燃,符灰掉在坑裏,很快,江面突起大風,波浪翻滾着湧向岸邊,一條五六寸長的白魚順着波浪游進小坑,在裏面不斷翻滾跳躍,魚身也越來越大,白魚吐出一條線一樣的青煙,直上半天,一會兒時間,黑氣滿天,對面都瞧不見,人群中一片驚呼聲。羅公遠喊道:“雨馬上來了,大夥趕緊找個躲雨地方!”話音剛落,雷電大作,暴雨如注,人群四散奔走,個個淋了個落湯雞,刺史一行人坐在岸邊亭子裏,才沒淋到。
暴雨來得快也去得快,剎那間又是晴空萬裏,坑裏的白魚已經不見,有人高喊:“龍!”只見江心出現一條白龍,在水面游動,身長10餘丈,一會兒游龍昂起頭,直上天際,在雲間游動,尾巴在江水裏擺動,岸邊所有人全部跪下磕頭,刺史也在亭子裏跪拜。
在衆人的簇擁下,羅公遠回到刺史府,刺史恭恭敬敬請羅公遠上座,口稱仙師,強烈挽留多住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