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章節
好前途,相信以後也會照撫方家。
現在是重孫大喜,也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傳說,這門親事是方老太爺千挑萬選選出來的,當然也是花重金買來的。這點方家老爺爺很得意,多少自恃門第高貴的人家都在笑話方家,但是方家有錢,只要有錢,還不是一樣娶高門大戶的媳婦,不過外乎錢多錢少的問題。一萬銀子,京城翰家的小姐就娶到了,這就是銀子的能耐。
方姨娘的院落收拾的很不錯,三間正房,鋪陳擺設比候府還要金碧輝煌。回娘家的這些天,方姨娘最大的收獲是她的荷包又鼓起來了。她來青陽的時候并沒有帶多少錢,然後跟父親,哥哥談談天,錢馬上又有了。
「霍太太真是 好手段,陳家頭一天把女兒送進去,第二天管家娘子們就開始找人家了。」方大太太很是感嘆的說着,同時也慶幸沒聽了方姨娘的話吧方十二送進去,不然真是白搭了一個姑娘,讨不到好不說,反而惹了麻煩。現在方十二在江家多好啊,江大人對她言聽計從的,給了方家那麽多的方便,銀子如流水般的滾向方家了。
方姨娘只是笑,看一眼方大太太,道:「候府的媳婦,三品的诰命夫人,怎麽可能會沒點手段。」韓思宸要是這點本事都沒有,她都對不起霍景之給她申請的诰命。
方大太太也不是贊還是嘆,道:「多少人家都看着呢,陳家第一往裏頭送的,結果落到這麽個結果,現在誰還敢亂動。」陳父已經被趕出青陽,陳姑娘被主母發嫁,霍家管家娘子出來尋親事的時候,聽得多少人家的夫人乍了舌,這速度真快。
方姨娘只是笑,在霍景之把人領來之後,當天早上霍景之就跟韓思宸在洗澡間裏那啥啥了,當然這話不能傳出去。這跟江大人和方十二還不一樣,人家是正經夫妻,怎麽樣都是理所當然的。
當年柳大小姐在時,論手段差韓思宸一層,根本原因是她無所出沒底氣。二房只有霍希賢一個庶子,這種情況下霍景之都沒主動提納妾的事,任憑柳大小姐裁決還後院的事,霍景之是真給正妻面子。
後來韓思宸進門,生了兩個兒子,連最難搞定的霍老太太都巴結好了,二房所有事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這樣的太太霍景之肯定不會挑剔,但方姨娘意外的是,那啥啥之事兩人也如此和諧,至少霍景之很滿意,不然不會再風流一夜之後早上還有性致。
這才是真本事,得到男人的尊重是一回事,得到真心喜愛又是另外一回事。當了正妻照樣抓不住男人的心,相反的抓住了男人的身體就一定能抓住男人的心,不然為什麽妻妾之別如此之大,每個正妻對于妾室還是這樣那樣的提放。不就是害怕睡得多了,那啥啥太那啥啥了,最後男人聽了妾室的話。
「往府裏送人的事都不用想了。」方姨娘末了只是說着。
方大太太笑着,看方姨娘的申請有幾分得意又有幾分讨好道:「我們家裏哪裏還用考慮這個,有大姑奶奶和賢哥兒照撫,再沒什麽需要擔心的。」
方姨娘只是笑,現在霍景之是狀元公又當了巡鹽禦史,她生的長子都要成年了,娘家人自然是這個态度。要是霍景之只是一個候府人家的次子,沒有共鳴沒有管制,她要是再沒生下兒子,怕就是死了方家人也不會記得來看看。
方家長孫成親前一天,霍家的賀禮來了,思宸說了是份厚禮那肯定就夠厚。再加上前段時間思宸帶着方姨娘交際應酬,當家主母對方姨娘的滿意那是個人都能看出來,又說到霍希賢的親事,岳父雖然現在官職不高,但傳胪出身,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到了娶親當天,高堂滿坐,賓客雲集,世上的人就是如此,外頭說起方家來都說如何如何沒規矩,但卻沒一個人會跟錢過不去斷了跟方家的來往。方老太爺看着更是滿心的歡喜,一個賣貨郎到今天他己經知足,方家的錢也己經足夠多,接下來就是要洗白了。
雖然才送方十二去當妾室,也是因為方十二的情況太特別,己經教成那樣了,就是想讓她當正室了沒人敢娶,再者方十二自己勾上了江大人。以後方家的姑娘們都要好好出嫁了,兒子就是花錢買媳婦也得買,家裏規矩也得好好立起來,要洗白嘛,這都是必須的。
Advertisement
思芸也來了,方十二出嫁她沒來,但現在方家長孫娶媳婦她肯定得來。方姨娘看到思芸來了,熱心過去招呼,雖然以身份來說有點尴尬,但要是刻意避開了,那就顯得太失禮。反正怎麽樣都會有閑話說,那還不如大方一點。聽人說過,何家大太太雖然出身太好,但說話行事謙虛和善,很容易相處。
思芸臉上帶着笑,心裏也是愁,她寫了幾封回家,只收到二太太回信,信裏把她斥責一頓,認為這是她不該管的事,同時也多說了幾句,不外乎何家是商戶之家,一定要多多的撈錢,這樣的人家是沒什麽禮教的,配不上雲雲。
看完信思芸直接燒了,雖然說二太太那是她親娘,但這樣的信也真讓她生氣和寒心。婚後她己經寫了很多封信回家,說她在何家一切都十分十分好,沒有任何地方需要擔心的。二太太竟然還一直想着讓她和離了,然後三嫁嫁到世仕名家去,她真不知道二太太腦子裏到底裝的是什麽。
不過也确定了一件事,沈氏是被三爺休了,手續辦完了,嫁妝也拉走了。因為這個還跟沈家人鬧的很不愉快,不過休妻的理由也是現成的,無所出,善妒迫害妾室的孩子,以至于三爺無子嗣出生。
按二太太信裏寫的,沈氏對于這個罪名倒是沒說什麽,甚至于她娘家兄弟要告,她都攔住沒讓告。孝不孝之類的不太好說,但無所出這一條太明顯了。事情己成定局,思芸雖然很感嘆,但也無能為力,三爺以後會怎麽樣真是天知道了。
「聽說吳家大爺馬上就要去京城迎親了。」方大太太突然間笑着說了起來。
吳大太太正在席間坐着,聽方大太太提到這個,神情不由的有幾分得意。雖然說這個兒媳婦是花錢買來的,但也是國公府的小姐,二哥還是驸馬,跟皇親國戚都扯上關系了。想想何家因為娶這麽一個媳婦得了多少好名聲,吳家花這些銀子換個好名聲也是值得了。便笑着道:「下月初就動身。」
「不是才訂的親,怎麽這麽快就成親了?」旁邊季大太太笑着問,一般來說訂親之後總是要等上一段時間,給雙方一個準備時間才成親,除非家中長輩有看着不行了,就像思芸那樣,再不嫁要等的時間太長,所以在咽氣前嫁過來。在室女和出嫁女的孝期差很多的。
吳大太太笑着道:「我倒是想能等等,不過親家太太說了,徐家姑娘今年十八了,一直在廟裏休養祈福,算命說了,今年就是好時候,要是此時不嫁還要再等三年。」
「噢……」旁邊坐着的衆位太太都有點明白了,所謂廟裏休養祈福,一般來說都是嫡母十分不待見發配到廟裏去的,不過想想也是,要是家裏受寵的怎麽會被嫁到商戶之家。聽說,又是聽說,這媳婦是吳家花了一萬五千兩買來的,這個價碼真可謂是天價了,想想方家長孫媳婦才一萬兩。
當着吳大太太的面,自然不好直接八卦,只是說了幾句恭喜之類的話。然後看到思芸也在,不由的打聽起姑娘的脾氣性格來,庶女被嫡母不待見,要麽是生母為嫡母所厭,遷怒到她身上;要麽就是自己不會來事,惹怒了嫡母,不知道徐六姑娘是哪一種。
思芸只是笑笑,記憶力徐六姑娘好像長的很不錯,刺繡活也很好,但到底怎麽樣,她沒見過徐六,更沒見過繡品。現在又當着吳大太太的面,思芸自然只說好話,脾氣性格之類的不說,只說兩條她知道的好處,倒也能糊弄過去。
沒打聽到什麽有用的消息,衆太太也沒了興致辭,聽了一會戲,談談八卦,宴席也就過去了。思芸走的時候是方大太太和方姨娘一起去送的,方姨娘對她的态度一直非常恭敬,連帶着方大太太對她也十分客氣,想想方姨娘沒來的時候,方大太太看到她是要躲的,只怕別人提起來什麽,應該是方姨娘過來之後跟她說什麽了。
其實這樣才好,都在青陽住着,圈子也就那麽大,擡頭不見擡頭見的,關系本來就尴尬,再這麽一折騰就更尴尬了。倒不如現在這樣,大家都大大方方的,都自在些。
三天後門認完親,方姨娘也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