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章節
為懷裏抱着八姑娘,就沒坐在窗邊風口上。
八姑娘雖然也是第一次出門,卻完全沒心思,一路上都顯得十分沉默。三太太只是輕撫着她的背,笑着道:「跟你姐姐一起坐吧,也吹吹風,天氣熱。」
八姑娘沒說不去,卻是沒動,只是突然抱住三太太道:「我爹要娶新太太了,他還會對我好嗎?」
三太太笑着抱住八姑娘道:「姑娘怎麽會這麽想,四老爺是您的父親。」
「但是……」
三太太都有點不知道如何說,韓四奶奶笑着道:「姑娘不用擔心,不是還有老太太嗎。」
八姑娘臉色這才有點回轉,三太太也說了幾句哄哄八姑娘,雖然不對于讓她展了笑顏,臉色看着卻是好多了。三太太心裏不能不嘆氣,也不知道是為八姑娘還是将要進門的四太太,後媽不好當,除非兩家家世相差太大,不然一般人家也願意女兒做這個難。
中午飯是在船上吃的,行船中吃飯精致程度總是很有限,思宸的胃口卻是不錯。三太太一直船艙中坐着也覺得太氣悶,抱了八姑娘到船頭坐會,思宸也跟着在坐了一會,當然是帶着面紗的。
思宸從船艙裏走出來,擡頭卻見霍景之正在船尾坐着,一身藍色衣衫,旁邊放着一壺酒。以年齡來說霍景之應該快三十了,但他身上并沒有那種中年人的老态,也不止是保養的好沒發福,而是看着精神很好。就像崔先生沒病的時候,看着也是十分的年輕。
思宸這邊看去,霍景之也回頭看過來,也不知道是他性格使然,霍景之好像拉着臉的時候比較多,看起來威嚴十足,不禁讓人退步。思宸己經見過霍景之幾次,威嚴也見識過了,這時候也就顯得十分淡定了。
思宸福了福身就退回船艙裏,霍景之就在前面船上船尾坐着,她就是想觀景也得去船尾,船頭肯定不行。
霍景之只是淡淡然看着,他聽霍希賢說了徐家府上的事情,當時就覺得此女十分聰明。後來霍家花園相見,霍景之對她的印象十分深刻,聰明內斂,在她這個年齡己經十分難得。不過那時候看着也就是小孩子,看着希賢差不多大小。好像還沒過去多久,小姑娘長的倒是挺快。
白天行船,晚上靠岸住宿,一路上食宿安排都是霍景之在按排,這點也有點出乎思宸意料之外,一般來說大家公子也許會常出門,但出門的時候都會帶上管家或者年齡大的傭人跟着打點,像霍景之這樣只帶了兩個小厮,一切安排全是自己來的,倒是不多見。
韓家衆人下了船,霍景之也跟着上了岸,四老爺己經打發人過來接。三太太本想請霍景之到四老爺府上稍做休息,快下午了,霍景之估計也要找地方歇做休息了。霍景之卻拒絕了,他晚上也要趕路,要在船上過夜。
三太太又是一番千恩百謝,估摸着要不是因為照顧她們這些女眷,霍景之的行程能更快一些,霍景之只是道:「等我開陽事情辦完,再去四爺府上讨懷喜酒。」
「恭迎霍二老爺的大駕。」三太太笑着說着。
Advertisement
霍景之上船走了,三太太衆人也坐上了韓四老爺派來的小轎。過來接三太太一行人的就是四老爺從國公府裏帶走的一個管家,彼此也是認得的,見禮之後沒多說也就上了轎,幾天的水路,就是不暈船,坐久了也難受。
四老爺是青陽知府,住的也就是知府衙門,就是這回要成親也沒另外買宅院,只在衙門裏辦喜事。外放這麽久,四老爺估摸着自己也該回京了,回京城另買宅子才最妥當。
要是說起來在韓家老爺輩裏最好最成器的就是四老爺了,雖然跟二老爺,三老爺一樣都是捐的官。但四爺辦差用心,也很會來事,本來只是五官京城,卻是謀了外放,當了兩任知府,這是第三任,政績一直很不錯。
不是科舉上來的,入閣拜相雖不太可能,但說起仕途來,在韓家是最好的一個,外放可不比京官,灰色的收入多着呢。估計也是因為這樣,陳太君才舍得把自己最愛的小兒子分家出去,就是沒有國公府的名頭頂着,四老爺也有混的不錯,再者現在的國公府對于四老爺的仕途實在沒有什麽助力。
轎夫擡起小轎,思宸掀起轎簾一角向外看着,剛才下船因為人太多,她也不敢四處張望,只覺得是個挺大的河岸,來往船只很多,人來人往看着十分熱鬧。雖然行人穿着不及京城中人,但繁華程度卻是絲毫不遜。
行過城門,來往人口仍然不減,店鋪看着好像比京城還多些。可能跟大珠的政策有關系,雖然大力發展商業,但并不是很抑制,商人的地位也沒那麽低。就像許家,大老爺是翰林,二老爺就是商戶。
饒了幾道街這才進了縣衙,雖然是知府縣衙,但青陽這樣的富饒地方,縣衙也是寬敞明亮,後院三進的院落,又因要娶親的關系,房屋擺設又重新收拾,雖然沒有國公府的氣派,也實際也差不了多少。
小轎直接擡進後院,韓四老爺己經領着衙裏的丫頭婆子等着,丫頭們扶着思宸下了轎,思宸不由的擡頭看向四老爺。雖然同在國公府裏一起生活過,三房跟四房打的交道還真不多,對于這個四叔,思宸的印象也就是個長的很好的美男子。
現在擡頭看去,仍然是風姿卓越,算算年齡今年也有三十歲了,也不知道是一直以來的心态,還是恰逢喜事,整個人都顯得十分年輕。
「勞煩三嫂這麽遠過來,小弟感激不盡。」韓四老爺向三太太行禮,娶親是大事,他也想辦的風風光光,只是屋裏事情真不是他一個男人能操辦來的,三太太不遠千裏過來,就是受陳太君之托,韓四老爺也是滿心感激。
三太太笑着道:「四叔說的哪裏話,一家子骨肉,老太太年齡大了不能親來,自該我這個當嫂子的操持。」
韓四老爺又是拱手一謝,眼睛卻是看向八姑娘,三太太是一直把八姑娘帶在身邊的。下轎的時候自然也領着她下來,八姑娘對于這個父親己經完沒了印象,韓四老爺初放外任的時候八姑娘年齡還小,幾乎沒有記憶。
就是現在己知眼前人就是自己的父親,八姑娘的神情裏也有幾分迷茫。韓四老爺眼圈卻是紅了紅,三太太想推推八姑娘讓她去見禮,韓四老爺卻是手快一步,伸手把八姑娘抱了起來,眼裏的淚也掉了下來,道:「我的好閨女,想死爹爹了。」
八姑娘眼圈也紅了起來,三太太看在眼裏也十分高興,眼圈也紅了紅。父女初相見就怕冷場,八姑娘擔心了一路,只怕父親娶了後母不要自己了,現在四老爺又是哭又是抱,是把這個女兒放在心裏的。
父女兩個都快要抱頭痛苦了,旁邊四老爺自小服侍的奶媽章媽媽,勸着道:「老爺父母相見自然是件喜事,只是三太太一路風塵過來,該請進屋裏好好休息才是。」
「倒是我疏乎了。」四老爺也收起眼淚,卻仍然沒放下八姑娘,對三太太道:「三嫂快請屋裏坐,一路辛苦了。」
說着四老爺懷抱着八姑娘引着三太太進了屋裏。
縣衙後面三進院落,中間那節是要做新房的,章媽媽便把最後一節院落收拾出來供三太太一行人居住。入室落坐,四老爺也沒久呆,都是一路周車勞頓,肯定要梳洗一番的。雖然舍不得仍然把八姑娘放下,又道:「己經備下宴席,晚上為三嫂接風。」
「勞煩四叔了。」三太太說着。
四老爺行禮退下,只留下章媽媽張羅。
洗澡換衣等到衆人收拾妥當,就有媳婦來傳話說宴席己經準備妥當,兩位太太也己經到了。三太太倒是愣了一下,雖然她過來青陽幫着四老爺張羅婚事,慶酬交際是必須的,但沒想到會這麽快。
章媽媽卻是笑着道:「來的并不是外人,是四老爺将要娶的季家小姐家裏的兩位太太,她們聽說三太太來了,自己上門來的。」
三太太點點頭,心裏卻又有幾分不安,娶寡婦有壓力,寡婦再嫁更有壓力,季家太太們這時候過來,不會是想着鬧場吧。
章媽媽卻是笑着道:「季家是青陽的世代書香門第,家裏良田千頃,祖上出過宰相,現在家裏大老爺是兩榜進士出身。更難得的,這樣人家的老太太也很開明,對于這樁婚事很是贊同。」其實在青陽這樣的門第的姑娘再嫁的也不少。
三太太聽得放下心來,對于寡婦再嫁她不覺得有哪裏不妥,平頭百姓中再嫁的寡婦更是多了去了,也就國公府這樣的門第才會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