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章節
房子當抵押,現在還不上銀子,自然要來收房子。」
「原來如此。」江氏明白,看來顧大爺是想着要賭一把,房子抵押了借高利貸,這可是利滾利,沾上了弄不好這輩子都脫不了身。顧大爺這把沒賭贏不說,丢了祖産不說,還沾上孫家,只怕這輩子都沒翻身的餘地。
「顧家太太和梅氏在哪呢?」雲姨娘問着,她特意把江氏帶過來,其實就是為了這個。顧家與鄭家有大仇,現在顧家倒黴了,江氏肯定高興。
小頭目道:「姨奶奶不知道,那梅氏前兩天就跑了,自己的親生孩兒都不顧,臨走前還把顧太太的随身衣物都卷走了,顧太太罵幾天了。」
「呵呵……果然如此,我就說那樣的淫/婦是守不住的。」雲姨娘笑着說,又小聲對江氏道:「這梅氏據說姘頭也是不少的,生的那個孩子未必是顧家的種,現在竟然不顧留在顧家。也好,讓顧大爺當親生的養大了,才有得鬧。」
說話間雲姨娘帶着江氏和林姨娘進到裏屋,只見顧太太一個人在那裏嗚咽哭着,孫家的家丁只顧搬東西也沒人管她。己經一日一夜沒吃沒喝,只是坐着哭泣,顧太太整個人都哭暈了,看到雲姨娘和江氏進來也沒什麽反應。
「顧大爺呢?」江氏不由的問着,家裏都這樣了,顧大爺做為家裏唯一的男人該出頭才是。
雲姨娘笑着道:「在外頭躲債呢,就是把房子收了也不過還起本金,利錢銀子還差的多呢。」高利貸從來都是利滾利。
江氏看顧太太連人似乎都不認識了,只管自己哭泣,頭發衣服都是一身淩亂,不由的又有幾分嘆氣道:「想來顧家也是淮陽大族,竟然沒人管她。」
「怪不得別人,只怪她自己把事情做絕。當年顧家好的時候,也不見她對親友們多好。」雲姨娘說着,又道:「扶正梅氏的事,她不管顧家宗族的意見,強行扶正,顧家宗族的意見大着呢。現在顧大爺連宅子都沒有了,又欠了三爺的錢,只怕顧氏宗族馬上就要會找借口把他們母子除籍。」
看了一會,顧太太終于意見到江氏來了,猛然上前抓住江氏道:「親家奶奶都是我的錯,都是我豬油蒙了心,我錯了,那樣的好媳婦我不要,偏偏信那樣一個淫/婦,都是我的錯。求求親家奶奶,你跟我那好媳婦說一聲,帶着哥兒還回來吧,我們總是一家人,不說其他的,只看在佑哥的份上……」
「佑哥現在姓安,跟顧家沒有一點關系。」江氏打斷顧太太的話,幸好戶籍轉的早,不然現在要轉戶籍,只怕顧大爺更要獅子大開口了。
「他就是改了姓,總是顧家的血脈……」顧太太喊着道,那是她的孫子這點總是改變不了。
江氏笑着道:「是你的兒子為了顧家的一半財産不要他的,後來又因為五十兩銀子同意佑哥改戶籍。更何況他現在根本不在淮陽,就是在,一個幾歲的孩童,你指望着他能怎麽樣。」
「我……」顧太太說不出話來,她也不指望着佑哥能怎麽樣,只是想着佑哥要是能回來,那鄭氏也許能回來,鄭氏是有許多陪嫁的,那也許……
江氏搖頭嘆息,道:「直到此時了你竟然還想着我妹妹的嫁妝,果然是死不悔改。」
Advertisement
說完這話,江氏無意再看下去,只是轉身要走,顧家敗局己定,顧太太的最終結果應該是流落街頭,這樣的結果雖然是她自己做出來的,顧大爺也是脫不了關系。
顧太太還想上前,幾個手腳麻利的小厮早把她按住了,顧太太哭的聲音更響了,罵天罵地的罵了起來,江氏也不去理會,只是徑自出門去了。
到紹晚詞兒子滿月之時,孫家擺起了滿月酒,江氏閑來無事也帶林姨娘去了。滿月酒那天倒是看到紹晚詞了,坐了一個月子倒是胖了些,看到江氏和林姨娘來了也是規規矩矩的行禮。
江氏不提舊事,只是恭喜她喜得貴子,林姨娘旁邊多少有點酸,對于女人來說,有了兒子才有以後,紹晚詞只要把好好把這個兒子養大,就算是寄在別人名下,讓孩子這是親娘,總有個依靠,哪裏像她這樣,連個孩子的影子都見不着。
「紹家妹妹果然是好造化,幾年時間裏,兒子都抱上了。」林姨娘笑着說。
紹晚詞聽得笑笑,道:「林姐姐的肚子還沒消息嗎,那真該去好好燒燒高香了。」她在孫家是不太受寵,但好歹有了兒子,總有了依靠。
林姨娘聽得有幾分怒,剛想開口,江氏就笑着道:「哥兒起名字了沒?叫什麽?」
「三爺在外頭還沒回來,現在只按排行叫着,叫六哥兒。」雲姨娘笑着說。
江氏這才留意到沒看到孫禹,看來孫禹對紹晚詞真是忽視到一定境地了,兒子滿月酒都不回來。這話不太好說,也就幹脆不說,只是逗了會孩子。
吃了半日酒席,賓客不多,雲姨娘留江氏多說了一會話,要不是江氏說挂心兒子,只怕雲姨娘還要留她吃晚飯。臨走之時,雲姨娘還拉着江氏說話,讓她有空常過來坐,沈家現在淮陽的行勢這麽好,關系交好點準沒有錯。更不用說孫禹還想着法的想跟沈書君拉關系,只可惜人家根本不鳥他。
「別送了,你家裏還有攤子,有空你也來我家坐坐。」江氏笑着對雲姨娘說着。
坐車回到家裏,在大門首下了車,剛進門冬至就迎上來小聲對江氏道:「大爺回來了,不知道外頭怎麽了,正在屋裏生氣。」
江氏聽得稍稍一怔,這幾年沈家一直順風順水的,上頭有人看照着,沈書君做生意素來有一套,至少生意上沒虧過。偶爾不順是有的,但生氣是很少見的。難道是因為家裏的事?沈家的宗祠都另立了,大房的事再也不沾不上他們。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麽事?
小丫頭打起簾子,江氏進到屋裏,右邊兒子住的梢間裏傳來沈書君和哥兒玩樂的聲音。江氏多少松了口氣,夫妻這些年了,江氏還是挺怕沈書君生氣的,果然有了兒子好的多。悄聲走到屋裏,只見沈書君正抱着壯哥兒哄着,壯哥兒才這才三個多月,逗玩之類的還說上,但看到兒子沈書君就高興。
「哥兒要睡了,大爺還是給我吧。」奶媽上前說着,小孩子睡的多,不能一直逗着玩。
沈書君這才依依不舍的交給奶媽,擡頭看到江氏進來,虎哥兒還在睡,便做了個噓聲的手勢,夫妻兩個一同出來。
夫妻到左邊梢間坐下來,冬至倒茶上來,江氏看沈書君心情己經好了,也就不再問,免得又觸了沈書君的黴頭。只是笑着道:「孫家的滿月酒沒怎麽大辦,就幾桌人,倒也熱鬧。就雲姨娘張羅着,沒見到孫三爺」
「孫家兒子多,當爹的也就不稀罕了。」沈書君說着,孫禹的大兒子估摸着再有兩年就要說親了,下面小的還有一堆,多了也就不在意了。
江氏聽得只是笑,沈書君卻是又道:「不過有時候兒子多也未必是好事,也不見得個個都能成才,我們這兩個好好教導,肯定比他那一群強。」
「噗~~」江氏忍不住笑了起來,道:「哪有像你這樣自誇的爹。」
沈書君卻是一臉自豪得意的道:「我的兒子肯定是最好的。」
江氏直笑,看沈書君情緒回轉了,這才問道:「我回來的時候聽丫頭說,你氣沖沖的回來,外頭可有什麽為難的事?」
「還不是想在青陽開店的事。」沈書君有幾分不憤的說着。
沈家是靠鹽商起的家,販鹽肯定掙錢,同時也得要朝中有人才行,每年能從鹽官那裏拿到條子才是關鍵。謝延豐一直照應着,生意自然也是一帆風順。從幾年前起沈書君就想着做點別的生意,手裏有錢,生意也好做,在淮陽城中又多開了幾間店鋪。
淮陽城裏的生意好了,沈書君又想着把店鋪繼續開到青陽去,跟漕幫幫主梁實厚關系也不錯,知府與巡鹽禦史那邊也打過招呼了,本以為是很簡單的事,沒想到前些時候夥計寫來信,店鋪又出了事,希望他能親自去料理。
江氏想想便笑着道:「大爺在家裏也呆了許久,就當是玩了,去青陽看看親自料理了。說起來家裏也不缺這幾個錢,要是實在費事,那就不如關門不做,只是淮陽的生意就不錯。」沈家也不是人口衆多,只是淮陽的店鋪就忙不過來,還要去青陽開店,真是分身乏術。
「我倒是想繼續開下去。」沈書君說着,又道:「我甚至都過,要不要全家都搬到青陽去。」
淮陽雖然離青陽很近,但繁華程度跟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