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奮鬥伊始
害,她總因為自己不夠沙雕而和大家格格不入。
郭瑾嘆息着退出,手指無聊地劃找着其他帖子。腦中不由回想起當年自己沉迷于網文的時候,也曾追過幾篇穿越基建文,裏邊的主角大刀闊斧、如有神助,改革過程簡直不要太順利。
反思自己如今的處境,郭瑾撇撇嘴,爽文就是爽文,真要放在古代,像主角那種整天致力于“來呀造作呀,一起實現共産主義”的人,早就被古人的吐沫星子淹死了吧。
雖是如此,自己也不可坐以待斃。既然原主機緣巧合下已維持了一個女扮男裝的先決人設,她若不加以利用,豈非暴殄天物?
畢竟比起嫁為人婦,将自己的命運全數壓在一個并不知根知底的男人身上,倒不如主動去贏得聲名地位,如此才不至于在這個人命賤若浮萍的世道為人魚肉、朝不保夕。
可三國時期名士奇多,用神仙打架來形容都尚不為過,自己若要分得一杯肉羹,那倒真是個難如登天的力氣活了。
郭瑾猶記得此時品評之風正盛,睿智如曹操,也要厚着臉皮磨請許劭給出評語。若要求得聲名,刷臉月旦評自然是再好不過的首選。可她一無傳世佳作,二無濟世功勳,那許劭兄弟眼高于頂,又怎會願開尊口品評自己呢?
況且郭瑾的研究專業雖屬于農學範疇,還是個結合綠色資源與環境的新興學科。這個專業在現代來看是如此地緊追時代潮流,牢牢把握住了可持續發展的精髓內核,可放到遙遠的古代,一個簡單的詞彙就能将她的專業完美概括。
花裏胡哨!
郭瑾抽抽鼻子,一時黯然神傷,視線無意間落在最新刷到的一篇精華帖上。
【古代奮鬥小貼士,非水樓,勿唠嗑】
發帖人:知識改變命運。
媽耶,終于有人幹實事了嗎?!
郭瑾瞬間來了精神,忙點進去一轉,整個帖子已經蓋到幾千樓,大體就是講述了神仙樓主在自己穿越的時代所做的一系列實用變革。郭瑾刷到十九樓的時候,還瞧見幾位大佬正聲情并茂地争論着我國古代農具的悠久發展史,語義詳實、通俗易懂。
郭瑾腦中驀地靈光一閃。
如今黃巾之亂雖有數年,人民尚可安居一方、自給自足。等到後期董卓進京,群雄割據、戰亂紛起,百姓便再無寧日,用《三國志》中的話來說,人們只得“仰食桑葚、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裏蕭條。”
據說兩漢時期的巅峰人口是在5000到6000萬之間,但到了建安年間,公認的人口數量便只剩戰前的十分之一,所謂“千裏無雞鳴、十室有九空”便是如此。
也即是說,若有人能在如今的農耕現狀上稍作改良,循序漸進,能讓百姓食之有食,便已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了。而農耕改良的第一步,最簡單易行、快速高效的,便是這些大佬所激烈讨論的農具問題。但由于這個時期的農桑特征以及耕種習慣她尚不清楚,一切只能等她去地頭考察過後再作判斷。
既有了主意,郭瑾收藏起那篇帖子,便将無字書合上,倒在一旁的荞麥枕芯上,困意襲來,抱着小冊子便沉沉入夢而去。
夢中漆黑如墨,唯一漏出的幾分光亮裏,立着一道隽秀挺拔的的身影,可當她費盡力氣想要湊過去瞧時,卻又無論如何都看不清那人的樣貌。只依稀記得那人側身沖自己盈盈淺笑時,那抹笑意,含着自己從未見過的溫柔與歡喜。
次日,郭瑾早早起身,未等青童侍奉便已洗漱穿戴完畢。出門時天色尚早,郭瑾打通了思路,心情自然暢快,遂歡喜地立在梅樹之下,沖着籠中“咬咬好音”的小鹦鹉,一遍遍地耐心教導。
“笨蛋~笨蛋”
開始時,鹦鹉只端着一副圍觀弱智的表情,高冷地瞧着郭瑾,直到郭瑾自鞶囊中撿出幾粒漿果,鹦鹉的眼睛驀地雪亮,這才屈尊開口跟着她學會了一個毫無營養的形容詞。
郭瑾滿意投喂了鹦鹉,這才闊步出門而去。
殊不知身後,白梅掩映下的月牙明窗旁,斜倚着一位青衣如舊的清瘦少年,見郭瑾故意調戲鹦鹉,竟忍不住垂眸輕笑,眼底清波似含着滿城春雨,叫人見了不由為之沉迷。
“古時民風當真淳樸”,郭瑾邊走邊總結道。
就如方才問路,被攔住的大嬸不僅善心為她指了方向,還熱情洋溢地挽起自己的手臂,邀請她去家中小坐。郭瑾本想着盛情難卻,可思及時間寶貴,她還是禮貌拱手,堅定作別。
大嬸面上眸中皆是可惜,口中直嘟囔着家中女兒手巧貌美、廚藝過人,郭瑾禮貌附和幾聲,并未覺出有何不妥,只順着大嬸所指的方向慢悠悠踱去。
其實對于此時的耕地制度,郭瑾還是稍微有些了解的。
漢朝的土地制度與秦朝相似,都是土地私有,并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繳納耕地稅。西漢時又奉行重農抑商之策,長此以往,導致土地集中現象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産,淪為佃農,土地豪強勢力日益壯大。
東漢末年時,這一現象更甚。豪強肆虐、争搶地盤,內耗巨大、無以為續,只能進一步壓榨剝削農民。農民饑不果腹、過曲則直,此時張角振臂一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農民無不群起附之,憤而反抗。
畢竟比起坐着等死,拼命一搏沒準兒還能瞧見幾許希望。
如今是冬末,郭瑾溜達了一圈,也沒在田間瞧見幾個人影。田裏倒不荒蕪,所植之物類似白菜,郁郁蔥蔥,瞧着甚是喜人。郭瑾在自己肉眼所及的,那零星可數的幾個農民伯伯處乖巧問候,堆着笑容打聽出不少內容。
原來此地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為麥與菽(大豆),但一般要到年後開春才能播種。為防土地閑置,大家這才種了一些“菘”,以儲備過冬。
這個“菘”莫非就是白菜的古稱了?她只知道現代北方人過冬喜歡屯白菜,沒想到古人也有這等喜好。
郭瑾笑一笑,正想繼續打探現今的農耕器具,便見對面老當益壯的農民伯伯面皮一皺,眼睛飄忽瞥着自己身後的方向,疑惑出聲道:“小郎君,汝瞧那東邊可是什麽牲畜?”
郭瑾眯眼瞧去,距此不過十米遠的地方,有一團綠油油的物什,瞧着比那白菜高不了多少,那“東西”似乎還是鮮活熱乎的,竟一顫一顫地微微蠕動着。
郭瑾雖然人慫,但好奇心重啊。
只見她小心翼翼挪騰着上前,随手撿起一根幹枯的木棍,試探性戳戳那團不明物體。誰知,還未被木棍觸碰到,那東西便猛地回身。郭瑾的小心髒撲通一跳,倒不是吓得,而是被眼前的小孩萌的。
是的,竟是個小奶娃!還肉乎乎、熱騰騰的!!
這孩子也就六七歲大小,模樣生得極為俊俏,唇紅齒白、膚色白嫩,一身綠油油的板正襜褕套在身上,竟如裹了個大號麻袋,讓人看了不禁哭笑不得。
郭瑾早就知道自己是個顏控,可她竟然在這麽個小奶娃的“警惕”注視下,心跳頻率加快了幾瞬,真是罪過罪過。
郭瑾笑一笑,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和善些:“你是誰家的小孩?”
想着對方只是個小奶娃,郭瑾便沒有在意古時的禮節稱謂,大白話直接問出了口。
對面的小孩并不回話,只拼命咬着潤潤的嘴唇,兩只大眼睛紅彤彤、淚汪汪,卻拼命抑制着沒有掉落一滴眼淚。
郭瑾的語氣更為誠摯:“放心,姐……哥哥不是壞人。”
這次對面的小奶娃幹脆直接扭過臉去,不再瞧她。
郭瑾嘆口氣,她本以為這是哪家的小孩迷了路,想着做好事還能攢贊人品,這才打算将他送回家去,誰知這孩子竟如此不領情。
郭瑾起身便走,步子卻放得極慢。
果然,不過剛走出七步,自己的大腿便被一股力道狠狠圈住,郭瑾低頭瞧去,只能看見一個漆黑的腦瓜。
見對面的漂亮哥哥溫柔蹲下與自己對視,小奶娃這才別扭開口:“我本是随叔父遷居荊州,誰知中途遭遇匪亂,為人沖散,這才流落此處。”
荊州……
郭瑾的笑容順利僵在面上,看來并不是送可愛小朋友回家這麽簡單哦。
正想着,那小奶娃便故作柔弱地在她肩上蹭一蹭眼淚:“我如今無處容身,先生可否收留我一些時日?”
話罷,忽閃着大眼睛楚楚可憐地盯着自己。郭瑾嘆口氣,她該如何禮貌又不失體面地告訴這個小娃,解釋自己如今也正寄人籬下的慘狀呢?
小奶娃見她并不回應,只頹然松開兩只肉手,小臉一皺,似乎下一秒便要哭出聲來。郭瑾不由回想起自己看過的那些狗血小說,女主用血的經驗提醒自己,路邊的男孩你不要睬,否則輕則丢小命,重則滅全族。
郭瑾出了一身冷汗,狠了狠心,拒絕的話還沒說出口,小奶娃卻先一步背過身去,稚嫩可愛的音色中含了絲突兀的滄桑。
“先生不必為難,我走便是。”
說罷,當真擡起自己的小短腿低頭便走。郭瑾嘆口氣,這麽小的孩子竟已學會了欲擒故縱?
只見她上前兩步,揪住此人的後領,然後将他輕松提起來,眯眼笑問:“告訴哥哥你叫什麽名字?”
小奶娃眨眨眼,咬唇不語。
此人雖年幼,卻有股不符合這個年齡段的謹慎持重。郭瑾也不難為,便換了個問題,“你在家中排行老幾?”
小奶娃這次終于開口:“第二”。
郭瑾點點頭:“那今後便喚你二郎?”
不知是不是對她新起的名字有些抗拒,那小娃就差将眉毛擰成了一股麻花,然後糯糯道:“其實我本姓諸……”
說着,便頓住了。
郭瑾:“姓朱?”朱二郎也蠻好聽的哎。
那小娃不再說話,算作默認。
郭瑾牽起二郎的小手,想着先将他送回家中,跪求兄長收留,然後再說考察一事。正往回走着,便見田埂盡頭處有兩匹駿馬疾馳而至,馬背上的兩人皆是器宇軒昂、氣質不凡。
其中一人檀衣玉帶,身姿卓然;一人绀衣玄冠、樣貌周正,一看便是兩位秉節持重的明德君子。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