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勸誡
回去的馬車上有些沉默,熊孩子也知道淩蔚和黎膺都不高興,這時候倒是真的沉默了。
狀元樓的打臉進行的非常容易,淩蔚很快就從記憶中提取出來三首詩詞,修改了其中不屬于這個世界的典故,扔到了謝霖安面前。
反正這樣子肯定是得罪人了,還不如讓自己出一口氣。
詠古和邊塞倒還罷,淩蔚在選擇詠菊的詩詞的時候,用了明朝丘濬所創作的一首七言詩。
淺紅淡白間深黃,簇簇新妝陣陣香。
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
題目為《詠菊》,小記為“路過瓊州,四季如春,花朵四季常開,菊花亦于如此,突有所感。”
這首詠菊的意思是,菊花多在寒秋開放,所以世人多稱贊其風骨。但這裏的菊花卻不趨時不媚俗,不屑為應時而開供人觀賞。
而謝霖安之前的《詠菊》則是傳統的歌頌菊花專門選擇在寒秋開放,是多麽的高尚多麽的不流于世俗,它獲得了衆人的歌頌,贏得了良好的名聲。
而淩蔚這首《詠菊》則是寫菊花四季常開,世俗的贊譽與她何幹?溫暖如春也罷,炎熱如夏也罷,金秋時節也罷,隆冬臘月也罷,想開就開,所謂“應季”,所謂“風骨”,都是別人強加給菊花的。而菊花從來不為世俗所動。
正如北方的菊花不在春秋百花盛開的時候開與人觀賞一樣,南方的菊花也不應別人稱贊她的風骨非得守在深秋。
謝霖安的臉色自然不好看,等兩首詩一同傳了出去,他的詩不免就落了下成。甚至別人會認為淩蔚就是在諷刺謝霖安這次邀約劉祺和趙圭,并且選擇劉祺和趙圭不擅長的“詩詞”來争奪的一事。
誰都知道,謝霖安自诩才高八鬥,偏偏在科舉之前意外卧病,沒能于劉祺一争高下,心裏一直憋着氣。這次找劉祺,就是為了重新拾起自己的名聲。
即使劉祺已經得了探花,但還不是在鬥詩輸給他了?所以他還是比劉祺厲害。
說白了,還是名聲。
讀書人重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重名過分了,就是沽名釣譽了。淩蔚那一首詠菊,豈不就是以菊花不為世俗名聲所累,随心所欲,來反襯謝霖安锱铢必較。
Advertisement
劉祺從未放出話來說比誰強,就只有謝霖安拽着劉祺不放。
淩蔚因為之前說自己這幾首詩詞都是事先做好的,不願參加這次鬥詩,所以這次鬥詩還是謝霖安勝了。只是這後續的發展顯然并沒有順着他的預期。他三首精心準備的詩詞,被淩蔚壓得灰黯無光。而淩蔚則從默默無名,或者說只在特定的人中有才名,變得漸漸才名遠播。
而淩蔚之前的事跡,比如剛出生就跟着老神仙走了,在海外長大,十二歲才回到故國,并且開始啓蒙,短短三年,就考取了童生,并在童試中獲得了第一名,被趙祭酒收為關門弟子。
這樣的人即使不是幼童,也被稱之為神童。只是又有傳聞,淩蔚其實跟着老神仙的時候已經學了許多知識,欠缺的只是對晏朝文化的了解。所以他用三年時間補足了常識,自然厚積薄發,令人刮目相看。
韓非子有曰:三年不飛,飛将沖天;三年不鳴,鳴将驚人。
這正如淩蔚的寫照。
在打臉之後,淩蔚就告辭離去了,又把劉祺和趙圭留下來應對其他人。
反正坑他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也不在乎多一次。
而在狀元樓的一鳴驚人,并非讓淩蔚和黎膺面色有所好轉,反而更深沉了。
馬車上一路無話,待進了家中,胖太子已經垂頭喪氣,再沒了之前的活靈活現。
黎膺将兩人送到門口就告辭了。這次胖太子在狀元樓搞出的事,還需要他來善後。他說等宮門快要下鑰的時候再來接胖太子回宮。
而胖太子在淩蔚面前一向頑皮嚣張,現在卻乖巧的很。
淩蔚做到椅子上,讓胖太子坐到他對面,并叫人上了兩杯茶,然後讓下人離開。待喝了一口茶水之後,淩蔚才慢悠悠道:“怎麽,現在不神氣了?”
胖太子垂頭道:“瑾堂,你和王叔是不是生氣了?”
“是啊,那你明白我們為什麽生氣?”淩蔚板着臉道。
胖太子歪着頭想了想:“是因為我之前說了要安靜,後面又插嘴了。言而無信?”
淩蔚嘆了口氣:“就這個?”
胖太子迷惑到:“不是嗎?”
淩蔚看着一臉迷惘的胖太子,不由又嘆了口氣。
是啊,太子殿下,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生什麽氣吧。
言而無信,明明說好了會安靜,卻再次插嘴,把本應緩和的事情再次推向矛盾,這自然是他生氣的一部分。
但這并不是最主要,最根本的。
最根本的是,太子太沒有眼色,太不會為他人着想,在做出一件事的時候只憑自己好惡,沒有想到其中影響。
可是太子錯了嗎?
若那個被坑的人不是自己,若不是自己和皇家中人親近,讓他們有一份維護之情,旁人還真不會說太子錯了。
太子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儲君和君王僅一字之差,太子何須看皇帝之外所有人的眼色?
哪怕是皇後也不用看。
只要當了太子,其教育,連皇後都不能插手。太子必須對皇後孝順,畢竟這個社會還是重孝道。但這個社會同樣的,也歧視女人。太子只要禮數做到了,不聽皇後的話,不聽後宮婦人之言,不但沒錯,還會被人贊賞。
能說太子的,只有皇帝。若是後來有了太傅,估計還要算上太傅。
但是太傅也不能起多重的作用,畢竟太傅是臣,太子是君。
所以他一個只擁有最低爵位的小臣子,怎麽能要求讓太子看他眼色,做事之前為他三思呢?
當然,為人太子,這樣做事不經頭腦肯定是大大的不對的。
并不是說他就真的要為臣子考慮,而是他要明白,做一件事,會發生後果,他最終要承擔這種後果。
比如這次在狀元樓的事,即使抛開給淩蔚惹來的麻煩不提,太子為他自己也惹來了很大的麻煩。
淩蔚讓太子去狀元樓,除了滿足熊孩子的要求之外,更多的是讓太子接觸其他讀書人,改變對讀書人的偏見,并且通過和劉祺、趙圭的交談,把太子聰慧敏學的印象傳出去。
劉祺和趙圭,算得上是這一代讀書人中的領軍人物,雖說現在還不顯,但是在年輕一代讀書人中,話語權十分大,聲望也十分高。
而太子還小,以後得他所用的中流砥柱,肯定是會從劉祺和趙圭這一輩人中選出。
淩蔚也算是煞費苦心,而這苦心背後,有皇帝陛下的推動,自然不必說。
不然淩蔚自己是肯定想不到這一點。
淩蔚看見太子今日出宮是很驚訝,但太子會出宮他則是早就知道的。因為皇帝陛下之前就說過了,讓淩蔚領着太子去見見他相熟的讀書人,讓太子顯露一下學識,驚豔衆人一把,然後在事後再瞧瞧洩露太子的身份。
這樣太子愚鈍的流言就不攻自破了。
而太子之前表現不錯,他的學識和見解也的确讓劉祺和趙圭驚訝不已。但是後來不成熟的表現,足以大校太子之前給人留下的好印象。特別是他可是在大庭廣衆之下顯露這一面,針鋒相對的還是謝貴妃的娘家人,大皇子的外祖家。
謝霖安不足為懼。其才華尚可,其心性卻差了許多。入朝為官,可能其品行不會有多大影響,只要你會裝,又有背景和才幹。但心性卻是大問題。
謝霖安因為一時倨傲,挑釁劉祺的同時,拉趙圭下水。趙家清貴,鄧家則為武将勳貴。這一文一武,雖說因為平時低調,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在各自領域則是頗有聲望。趙圭這次丢了面子,趙家肯定認為是謝家對趙圭不滿,心裏肯定也不舒服。
淩蔚他師母一向護短,難免會回娘家抱怨一番。
無論最終趙家和鄧家是否會因為這件事對謝家起了芥蒂之心,但謝霖安此舉顯然是不動腦子。
嗯,太子此舉也是不動腦子。
謝霖安雖然不足為懼,但謝家必定是大皇子的外祖家,若是太子的身份傳了出去,說不得就有人認為太子對大皇子不滿,才故意和謝霖安作對。而太子小小年紀,就對兄長不滿,豈不是有不悌的征兆?
為太子者,除才學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仁善。甭管他坐上了皇位是什麽樣子,但他在當太子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出仁善的一面。因為仁善,才不興暴政,這些當官的,心裏才放心。
而仁善的表現形式中,孝悌是最重要的一點。
太子只是一時沖動,心中恐沒有多想。但做事的人不多想,旁觀的人則會多想。
胖太子見淩蔚半晌無語,心中更虛,小聲道:“瑾堂,孤、孤有什麽做錯了,跟孤說好嗎?瑾堂不說,孤也不知道啊。”
淩蔚看着太子局促的樣子,忍不住一陣心軟。
若在現代,九歲就是一備受寵愛,除了煩惱課本之外,萬事不愁的年齡。
九歲熊了點算什麽?雖然世人都吐槽熊孩子,但是大部分人在出身社會之前,都學不會看人眼色,更學不會三思而後行。
甚至一些人已經工作很多年,還經常得罪人。
可是太子畢竟生于這個年代。別人得罪人,大約就是自己過的不順。太子若是老得罪人,嚴重的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淩蔚把太子拉到自己身旁做下,揉了揉他的頭頂:“殿下呀,臣就問一句,陛下教導殿下,是不是常說殿下乃國之儲君,身份貴重,不需多想。”
太子想了想,小聲道:“孤在宮中也常因為瑣事可能和其他兄弟有過小過節,孤曾經因為心中不安向父皇忏悔,父皇的确如此說過。父皇還說,孤身份與其他皇子不同,凡事不需多做計較,需他們尊重孤。”
淩蔚黑線,果然不錯。他繼續問道:“皇後娘娘是否也教導殿下,凡事不用擔心,自有陛下和娘娘做主?”
太子點頭:“母後說過,遇事不用多想,父皇和母後總會解決的。”
淩蔚更加黑線。這帝後寵兒子如出一轍啊。他又問道:“殿下身邊似乎從未出現過勸誡的人?”
太子愣了一下:“宮中下人,怎能多口舌?”
淩蔚嘆氣:“果然如此。”
太子忐忑道:“有什麽不對嗎?”
“沒什麽不對。”他能怎麽說?說帝後不對?
“瑾堂肯定有話說吧。”太子拉了拉淩蔚的袖子,小聲道,“瑾堂說的勸誡……只有太傅做過。只是太傅總說些孤聽不懂的話,孤也不認為太傅說的是對的。”
淩蔚繼續嘆氣。也是。在宮裏敢勸誡太子的人,除了帝後,也只有太傅了。但前太傅是個不靠譜的,太子沒學到什麽東西,也……可以想象。
“可是孤有瑾堂不是嗎?如果孤做錯了,瑾堂會告訴孤吧?”太子低聲詢問道。
淩蔚撲哧笑了:“臣要是勸誡過多,殿下會不會厭惡臣?”
“不會,瑾堂對孤好,孤明白的。”太子見淩蔚臉色終于好看了些,松了口氣,聲音也大了些,“所以瑾堂快說吧,孤哪裏做的不好。”
淩蔚又揉了揉太子的頭:“這些事本不應該臣多嘴多舌。為人處世之道和為君之道類似,都應由皇上言傳身教,并由太傅諄諄教導。只是陛下公務繁忙,太傅之位又暫時空缺,倒是耽誤殿下了。”
“那瑾堂說?”
“臣逾越。”
“不逾越不逾越。”太子搖頭,“瑾堂不說,就沒人肯對孤說了吧。”
淩蔚驚訝,太子之言居然露出一絲落寞。或許這小胖子并非表面上表現的那麽不谙世事?
“那殿下都這麽說,那臣就今天之事,一件一件講給殿下聽。”淩蔚停頓了一下,“太子可知挑釁之人為誰?”
“周圍有人說過其名字,似乎姓謝?”太子愣了一下,大聲道,“難道是那個謝家?!”
“是。謝霖安為謝府二房嫡子。”淩蔚躊躇了一會兒,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繼續說下去。
太子低聲道:“而劉祺為孤表兄,呵呵,原來如此。”
淩蔚略過這個敏感話題不提,道:“臣這次讓謝霖安難堪,謝霖安會對臣印象如何?謝家會對臣印象如何?”
大皇子和謝貴妃,又會對我印象如何?就算自己報上了帝後的大腿,但大皇子畢竟也是君,對付他這個小喽啰,只需要伸出指頭指一下,就有無數人為他出氣。
若是淩蔚已經通過科舉,當上進士,授予官職,那麽大皇子對付他也要掂量一下。畢竟他有實職之後,身份地位就有所不同。
而現在,他只有一個最低等的爵位。至于淩家……看他爹那模樣,他還真擔憂到時候會不會有人為自己出頭。即使大哥和他關系已經緩和,他仍然對淩家有着不信任感。或許公主娘回京了,情況會好一些吧。
淩蔚并非想低調。若這次不是謝霖安,他打臉也就打了。在科舉之前揚名,對他也有好處。他本來就想刷文名,刷文名就是通過一次次考試和一次次打臉完成的。
只是打臉也要分對象,哪怕是其他世族勳貴,也比大皇子外祖家來的簡單。
“孤、孤立刻進宮跟父皇說!”太子終于想通了,自己的一時沖動會給淩蔚帶來多大麻煩,忙急道。
“說什麽說?說了之後,反而顯得臣小雞肚腸,殿下杞人憂天。”淩蔚笑道,“你能想到這一點,已經不錯了。回去拿出你平時的熊樣子,用最得意最炫耀的語氣把今天這件事告訴陛下,明白嗎?”
“孤做得不對,為什麽……”太子不明白道。
“殿下四書五經已經通讀過,也可以學點其他東西了。”淩蔚轉移話題道,“待下次臣入宮,教殿下讀史可好?”
“瑾堂教什麽,孤就學什麽。”太子疑惑道,“瑾堂為何不解答孤的疑問?”
“有些話,臣不能說,說了也沒用,要殿下自己想明白。若殿下自己想不明白,其他人多說也無用。”淩蔚道,“不過為了讓殿下能想明白,臣會陪着殿下去歷史中看看其他人是如何做,如何想。”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太子吶吶道。
“在史書中,看歷朝大事,殿下能明白其興衰緣由;而看人物傳記,則能通過他人得失,反省自身得失。”
“殿下目前身邊沒有能勸誡的人,那就只能靠殿下自己勸誡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殿下也可三省自身,在入睡之前,細思一天所作之事。很多事,在事後重新想一遍,就能悟出不同的教訓。”
“孤明白了。”太子點頭,“瑾堂……這次……孤很抱歉。”
“讓臣想想,殿下這次之所以這麽沖動,是聽到臣和秦王殿下所說,謝霖安可能出老千的事了吧?”淩蔚笑道。
太子皺眉:“是。劉祺和趙圭都是多學之士,能和瑾堂交好,不愧為今科探花和傳胪。若謝霖安要與之比拼,那就堂堂正正的來,如此歪門邪道實在是令人不齒。孤……就想着,若是瑾堂,定能使其挫敗。孤一時氣憤,既沒有詢問謝霖安身份,也并不知謝霖安和劉祺之間過節,更沒細想瑾堂處境,是孤不對。”
“讓臣再猜猜,殿下說好了安靜,但最後忍不住又出聲,是否是因為衆人紛紛說殿下小孩子不懂事的緣故?”
太子臉紅:“孤、孤自小到大,除了被于太傅嫌棄過,還沒被任何人嫌棄過!連孤的父皇和母後都誇孤!那群書生居然說孤不懂事,明明是他們眼瞎,連謝霖安用心卑劣都看不出來!”
“噗……好了好了,別激動。”淩蔚道,“但是以後殿下遇到這種事還多呢,越是身處高位的人,越是頑固。或許殿下你是對的,但是或許別人都說你是錯的,這時候該如何?陛下每次朝政,都有不少人出來唱反調。難不成你次次都要激動?”
“還有人敢跟父皇唱反調?”太子瞪圓了眼睛,“瑾堂別騙孤!”
“常有的事。陛下那個位置高高在上,一舉一動都有人頂着,連飯菜都不能多吃一口,睡覺都不能多睡一分鐘,更何況朝中大事?雖說臣不上朝,但也知道,在朝會時候,各位大人還會大打出手。以殿下現在性格,見着底下大臣都打起來了,估計自己也要撸袖子上了吧?”淩蔚調侃道。
太子風中淩亂,搖搖欲墜:“還打架?在上朝的時候打?”
“太子不曾問過陛下朝政之事?”
“孤還小,父皇說孤還不用操心這些煩心事。”太子老實答道。
淩蔚瀑布汗。陛下啊陛下,你這到底是太寵太子,還是對太子不滿?太子又并非尋常人家孩子,九歲了還小,那你準備什麽時候教導?就算是勳貴人家,九歲時候,也至少要學着處理身邊的事,不然以後成家之後,豈不是手忙腳亂?
“殿下……待下次臣進宮,還是從史書開始學吧。”淩蔚無奈道。
太子點頭:“讀了史書,孤就能明白瑾堂所說的道理了嗎?”
“多讀書,總會明白的。”淩蔚答道。
太子繼續點頭:“聽瑾堂的。”
淩蔚又和太子說了一會兒話,見太子疲倦了,又守着其小睡了一會兒,自己拿着一本書在床頭發呆。
黎膺回來的時候,日頭已經偏西。因有宮人來接,黎膺并未親自送太子進宮。畢竟即使他是王爺,宮門下鑰之後,他也不好出來。
待太子離開之後,淩蔚走到黎膺身旁,問道:“太子今日所說加開恩科之事,卻有其事?”
黎膺沉默了一會兒,道:“還未說準。”
未說準,那就是确有說過?淩蔚臉色一下子沉了。
怎麽總覺得……是個坑呢……
同類推薦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

有了讀心術後,王爺每天都在攻略醫妃
21世紀醫毒雙絕的秦野穿成又醜又不受寵的辰王妃,畢生所願只有一個:和離!
側妃獻媚,她各種争寵,內心:我要惡心死你,快休了我!
辰王生病,她表面醫人,內心:我一把藥毒的你半身不遂!
辰王被害,她表面着急,內心:求皇帝下旨,将這男人的狗頭剁下來!
聽到她所有心聲的辰王憤恨抓狂,一推二撲進被窩,咬牙切齒:“愛妃,該歇息了!”
半年後,她看着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無語痛哭:“求上天開眼,讓狗男人精盡人亡!”

權寵天下
天才醫學博士穿越成楚王棄妃,剛來就遇上重症傷者,她秉持醫德去救治,卻差點被打下冤獄。
太上皇病危,她設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誤會斥責,莫非真的是好人難做?
這男人整日給她使絆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還要娶側妃來惡心她!
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讓本王恨你?本王只是憎惡你,見你一眼都覺得惡心。”
元卿淩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嘗不嫌棄王爺呢?只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臉罷了。”
毒王嗤笑道:“你別以為懷了本王的孩子,本王就會認你這個王妃,喝下這碗藥,本王與你一刀兩斷,別妨礙本王娶褚家二小 姐。”
元卿淩眉眼彎彎繼續道:“王爺真愛說笑,您有您娶,我有我帶着孩子再嫁,誰都不妨礙誰,到時候擺下滿月酒,還請王爺過來喝杯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