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我的身體素質也很好啊!我的教練都說我天生就該是練跑步的。或者我退役之後還來得及當模特。”她樂滋滋的說。
教練笑了,“貧嘴!行吧,你沒什麽心理壓力就對了,別有什麽心理壓力,上了跑道還想什麽呢?去他的,跑就是了!”
逗笑了田薇薇。
笑了一會兒,她說:“我想留下來看王文珊比賽。”
“她還得至少半小時,別等了,她不出岔子也能進半決賽。你先回去,抓緊時間休息。”
預賽和半決賽相隔5個多小時還是比較寬松的,完全可以睡一覺,然後吃點東西補充熱量。
“那你跟文珊說一下,下午我肯定等她跑完了,咱們一道回去。”
“她比你大,不會那麽小氣的,去吧去吧。”
午睡起來,跟隊的工作人員給她們拿來了上午預賽的成績表。
24人參加複賽,美國、牙買加、加拿大、德國、中國各2人,其他16人分屬16個國家和地區,預賽最好成績是第三組美國阿什莉的11秒47,第六組王文珊跑出了11秒77,以千分位之差位列小組第二出線。
半決賽分為三組,兩個牙買加人分在第二組,美國人第一組、第二組各一,王文珊第一組,田薇薇在相對實力沒有那麽強大的第三組。
王文珊嚷嚷起來,“你也太走運了!”
“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啊。”她笑嘻嘻的說。
第三組預賽最好成績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旺達,11秒49,最慢的是日本的北澤紗織,11秒99。田薇薇與南非的辛迪、加拿大的羅蘭妲成績同為11秒85,田薇薇第二道,羅蘭妲第七道,辛迪第一道,北澤紗織第八道,旺達第五道。
上午第一組跑的時候是逆風-0.4,所以只跑了個11秒85,正常無風至少能跑到11秒75到11秒80;王文珊第六組也是逆風,只有-0.1,對成績幾乎沒有影響。
王文珊的對手毫無疑問是美國的嘉斯曼,她的對手是旺達。不過也不能大意,能跑出來11秒85,就差不多能跑到11秒70,只要不跟美國人在一組,大家肯定都保留實力了。
不過最倒黴的還不是王文珊,而是兩個牙買加人,被迫要在半決賽殺個你死我活。要是兩個人第一第二出線還好,不然就只能止步半決賽了。
回到體育場,教練一臉嚴肅,要她們小心熱身,別在熱身的時候弄傷自己,那就太虧心了。
王文珊起先有點壓力,過了一會兒也想開了,“管它呢,反正還有一晚上可以恢複,我就拼命跑就完了。”
“就是,別想那麽多,跑完了我們可以出去玩玩,意大利是文藝複興起源地,來了意大利不去玩玩多可惜。”
她笑,“就數你心大!還惦記着玩呢。”
“領隊都說了,進決賽就行。”
王文珊笑着搖搖頭,“但也是成績越好越好吧。”
“跑不了那麽快我也沒辦法啊,我們盡力就好了。進了決賽怎麽也得有幾百美元的獎金吧,我上次是第五名,也有500美元呢。嗳,是500嗎?忘了,反正體總一分錢都不會少你的,換成人民幣存進你卡裏。”
“唉,我一到比賽就有點緊張。”
“誰不緊張啊?緊張是好事。”
第一組很快開始檢錄。
王文珊第四道,嘉斯曼第六道,澳大利亞的莎莉第五道。
第一組的競争從一開始就很激烈,莎莉的起跑最快,只用了0.135秒,王文珊不知道怎麽回事,最後一個跑出去的,用了0.199秒。
第一梯隊是嘉斯曼和莎莉,兩個人你追我趕,在前50米一直以極為接近的速度并駕齊驅。王文珊雖然起跑時拖了後腿,但步頻快,很快趕了上來,跟德國的維維娜、立陶宛的麗娜組成了不分上下的第二梯隊。
到了最後沖刺階段,嘉斯曼以微弱的優勢搶到第一的位置,莎莉奮力追趕,但最後以0.03秒之差屈居第二,成績為11秒49;嘉斯曼成績為11秒46;王文珊成績11秒68,維維娜成績11秒69,麗娜成績11秒71。
要說預賽還不太看得出來差距,半決賽就是實力的大揭底了:美國毫無疑問是第一梯隊的,今年的澳大利亞也非常出乎意料,莎莉是個白人姑娘,跑得跟嘉斯曼這個黑人姑娘一樣快;現在的風速是逆風-0.1,基本對成績沒有影響,王文珊跑到了11秒68,說明她的成績還是蠻穩的,大概區間在11秒60到11秒75之間。
王文珊是小組第三,處于待定狀态,要看其他兩組跑的怎麽樣。
第二組幾乎可以預測是美國的阿什莉繼續小組第一,小組第二就要看是哪一位牙買加姑娘出線了。她倆路上猜測會是阿什莉和兩個牙買加姑娘進決賽,算上第三組的前二名,她只能祈求第三組的第三名跑不出11秒68了。
第二組幾分鐘之後也跑完了,風速0.6m/s,阿什莉跑出了11秒35的驚人成績,第二名牙買加的西裏妮居然只跑出了11秒77,比預賽快了0.02秒,但居然還不如王文珊的成績。
在一旁緊張的看成績的王文珊終于松了一口氣:最強勁的第二組成績出乎意料的差,看來她進決賽是沒問題了。
第三組,第二次檢錄。
田薇薇站到第二道的道标後面,不停踱步,活動着雙腿;小幅度甩動雙臂,緊張,但也要放松。
半決賽不容馬虎,她上午保留了體力,下午又睡了一覺,起來吃了三明治和果蔬沙拉,補充了熱量,自我感覺很不錯,精神很好。
跑道很短,只有100米,在跑道上奔跑的時候你實際上什麽也來不及想,只管跑就是了。
作為一個運動員心理素質很重要,她個性中不太容易感到激動和緊張的那點特質能保證她在重要比賽中盡量忽略外界影響。在社交方面的缺陷特質反而成了能讓她成為更好的運動員的優點特質,只能說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沒有絕對的“缺陷”,就比如一個反社會人格的人可能會成為殘忍無情的連環殺手,也可能成為偵探顧問,問題只在你怎麽利用好你的性格。
她活動着四肢,心情冷靜。
發令員開始吹哨,運動員們走上前,站到起跑器前面。
“On Your Marks——”
很快便喊了“Set——”
這次,第一個跑出去的居然不是田薇薇,而是第三道芬蘭的薩蕊,她的起跑反應時為壓槍跑的0.119秒,第二個是旺達,0.131秒,第三個才是田薇薇,0.135秒。
前20米,第一梯隊是旺達和法國的莉娜,薩蕊雖然有最快反應時的加成,但沒到20米就掉隊了,田薇薇大概在第六步便超過她;接着,波蘭的依沃娜在第八步也超過了薩蕊。
第二梯隊暫時是田薇薇、依沃娜、薩蕊,第一梯隊是旺達、莉娜,其他人可以忽略。
途中跑開始後,競争非常激烈。
薩蕊掉到了後面,旺達仍然第一,莉娜第二,田薇薇第三,依沃娜第四。
四個人咬的很緊,實力都差不多,最好成績區間都在11秒50到11秒70之間。莉娜是法國非洲裔,依沃娜是歐洲白人,田薇薇是亞洲黃種人。
亞洲人的體質優勢是身體靈活,肌肉反應快,科學訓練後步頻都很快,以此來彌補身高導致的腿長不夠也就是步長不足。占據了腿長和步頻優勢的田薇薇的速度相當驚人,國內大多數成年女短跑都還沒有跑出過11秒55的成績呢。
很快到了50米,旺達仍然第一,田薇薇與莉娜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依沃娜仍然第四。
看臺上的陶玉佳和陳玉都緊張得不得了:王文珊還在“待定”,田薇薇要是跑不到小組第二,中國隊可能一個人都進不了決賽。雖然體總沒有下任務硬指标,但孩子的心理其實都是喜歡“贏”的,畢竟贏的感覺很好,是人類共性,跟種族和文化無關。
跑道上的田薇薇倒沒有那麽緊張,她感覺好着呢!
途中跑最快速度的區間大致是40米到60米之間,有人能維持到80米仍然與最高速度差距不大,理論上足夠長的步長加上步頻,你可以達到最理想的速度,男子100米的成績最高點據說在9秒30左右,女子100米的最高點在10秒20左右,但實際上人類運動員的速度還遠遠不到這個“極限”。
頂級運動員缺乏的不是科學訓練和飲食營養,而是體力與耐力不足,這是一種很難量化的指數。
放在100米短跑上來說,你在前面兩個階段——起跑、途中跑——燃燒了大量糖分,到了最後階段沖刺,你身體內的熱量不足夠支持你繼續燃燒,你的速度就會受到影響,會慢下來。所以徑賽的沖刺階段非常重要,不分短跑還是長跑。
而很多優秀運動員能在20歲剛出頭甚至17、8歲就取得非常驚人的成績,并且之後10年可能再也無法跑出來同樣的成績,差距不是在訓練和飲食營養上,而是在身體消耗熱量的方式上有了差距。
年輕的肌體燃燒熱量的方式性價比最高,誰能更長時間保持最優的熱量消耗方式,誰的運動生涯就能更長久一點,當然,最好還是別受太嚴重的損傷。
實際上短跑極少會發生跑完後運動員體力不支的現象,畢竟距離太短了,想要超量燃燒也沒有足夠的時間,馬拉松倒是偶有發生運動員跑完後被擔架擡下運動場的事情。
此時,她感覺到身體內的能量在火速燃燒。
這股兒化學分子的激蕩作用在她雙腿上,讓她能夠以盡可能快的步頻加快步伐,她不喜歡前面有別人,但你的身體能跑多快,不是腦子想跑得更快就能加速的。
她追上了一步,距離旺達的差距極小,很快,沖刺階段。
第二道與第五道幾乎同時沖線,電子顯示器上很快顯示出成績:
第一名,第五道,旺達,風速0.1m/s,11秒60。
第二名,第二道,田薇薇,風速0.1m/s,11秒62。
第三名,第四道,莉娜,風速0.1m/s,11秒69。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想把成績放到下一章的,想想還是放在這章吧。
*現在收藏是3500多,不知道要是寫到100萬字能不能破萬?感覺很難哎。
同類推薦

惡魔心尖寵:小甜心,吻一口
【高甜寵文】“小,小哥哥,褲,褲褲可以給知知嗎?”每次一想到當初與宮戰見面時,自己的第一句話,許安知都恨不得咬斷自己的舌頭。就這麽一點小貪心,她把自己一輩子給賣了。用一只熊換了個老婆,是宮戰這輩子做的最劃算的一筆生意。每次想起,他都想為當時的自己,按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