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跟伍常安談妥了賣醬板鴨的生意,餘思雅提起了另一件事:“伍同志,咱們養殖場這次買了兩千只小鴨子,兩臺孵化機,還得麻煩你們幫忙運送一趟,車費咱們按你們的标準算。只是你知道的,咱們窮鄉僻壤小地方來的,手裏窮,你看能不能幫個忙,看看有沒有同行的,咱們的分擔點路費。”
這次運送的東西比較多,加上手裏比以前寬裕了,餘思雅也就不去蹭運輸公司的那個便宜了。老這樣做容易惹人厭,他們以後要用運輸公司的地方還多着呢,為了這點小便宜不值得。
雖然運輸公司本來就是要運貨的,但這個時代誰握有資源誰就是大爺,運輸公司又沒業績要求,所以他們這種零碎又偏遠的單子還真沒人願意特意跑一趟。
伍常安自己沒事幹都不樂意,他臉上有些為難,想拒絕又覺得大家這麽熟了不好意思,答應吧,那誰跑?
餘思雅一眼就看出了他猶豫,扯着嘴角笑了一下說:“對了,伍同志,咱們能留個聯系方式嗎?這批小鴨子帶回去,養到年底正好出籠,不知道你們運輸公司年底還要不要發福利?咱們這麽熟了,怎麽也要先緊着自己人來,你說是不是?”
伍常安心念一動,明白這是餘思雅給他抛的餌,但偏偏他還就上鈎了。沒辦法,他們運輸公司稀奇,人家手裏的肉也是稀奇貨,省城人怎麽也窮不到哪兒去,尤其是雙職工家庭,但很多人手裏有錢卻買不到貨,糧油肉都是限量供應,去晚了有票也買不到。餘思雅這鴨子不要票,只要錢,而且能以單位福利的名義發,正大光明,吃起來也沒風險。
她抛出這麽個由頭,伍常安還真不好拒絕,畢竟是這些運回去的小鴨子三個月後就會變成他們餐桌上的肉。
“我回去幫你問問吧,你們什麽時候走?”
見他松了口,餘思雅心裏也舒了一口氣,笑着說:“就這兩天吧,跟省養鴨場那邊已經說好了,再看你們那邊什麽合适,咱們大家協調一下。”
“成,那我先回去了,明天再帶人來拿鴨子,到時候給你答複。”正事說完,時間不早了,伍常安起身道別。
他辦事非常快,第二天就給了餘思雅答複,兩天後有一輛車送他們回去。
得到了确切的回複,餘思雅徹底放下心來。接下來一天沒什麽工作了,在招待所裏閑着也是閑着,挺無聊的,餘思雅問小李:“明天沒有工作,我打算去逛逛省城,看看有沒有什麽合适的東西給家裏人帶回去。上次來,走得太匆忙了,兩手空空的回去。你看你是跟我一塊兒去逛逛還是要去會會你的老朋友們?”
“小餘,我就不跟你去逛了,我去拜訪拜訪老同學們。”小李婉拒了餘思雅的要求。
他跟餘思雅不同,他工農兵大學就在省城念的,有些家在省城的同學畢業後就留在了省城。他分到鄉下後,來省城一趟不容易,自從畢業後,大家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對他這個決定,餘思雅非常支持:“那行,你盡管玩,玩開心點,回頭跟我講講你們這些同學都是幹嘛的。”
小李的同學可不就是他們以後的人脈之一?
Advertisement
小李沒想那麽遠,點頭:“好,我知道了。”
——
翌日,兩人分頭行動。餘思雅沒什麽親朋需要拜訪,她索性睡到自然醒才起來,然後去國營飯店吃了一碗面,接着開始逛了起來。第一站就是省城的新華書店。
家裏兩個孩子念初二了,成績都不是特別好,過兩年就要恢複高考了,他們這成績,不努力想考上可不容易。所以餘思雅打算給他們買兩本輔導書。
另外她自己也要努力起來。上輩子,她雖然念過大學,但工作幾年後早将高中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再讓她去參加高考,肯定不如應屆生。加上這個年代的考試知識肯定跟後世有所不同,現在不努力,等着高考的消息傳來再努力那就遲了。
餘思雅打算先做點準備,買了高中的課本和市面上僅有的幾本習題冊回去看看書做做題,免得兩年後什麽都忘光了,再臨時抱佛腳。
除了學習資料,餘思雅又找了一圈關于養殖的書籍,全買了回去,準備讓養殖場的工人們有空都學學,學無止境嘛。
買了書,餘思雅又去逛了百貨大樓。
省城的百貨大樓足足有五層,商品琳琅滿目,但可惜的是很多都要票,餘思雅逛了一圈,發現想買的東西很多,但能買的卻很少。她現在最需要的是能看時間的手表和代步的自行車,有了這兩個東西對她的工作非常有幫助,可惜目前不管是錢還是票,她都沒有,只能看看。
錢倒好辦,她的工資攢一攢,幾個月就夠了,關鍵是票的問題。餘思雅琢磨着得想辦法搞到票才行,但鄉下發的票少,連馮書記騎的都是一輛十來年的舊自行車,他們上哪兒弄這麽多工業票去?
看來還是得從城裏下功夫,不知道機械廠那邊有沒有辦法?沒辦法買這些好東西,餘思雅只好挑不要票的買,她給沈紅英和沈建東各買了一條羊絨圍巾,冬天來了,正好派上用場。又花兩塊錢買了斤不要票的糖果。
拎着大包小包回到招待所已經是晚上,歇息一晚,第二天他們就出發了。
還是伍常安送他們。回去這次比上回輕松多了,深秋季節,天還不算很冷,太陽也不熱,不用給小鴨子保暖防暑,兩人都很輕松。
中午就到了公社,這次伍常安好人做到底,幹脆把車子開到了養殖場。餘思雅連忙讓人殺了一只鴨,紅燒招待了伍常安,等送走了人才開始安置鴨子和孵化機。
看到餘思雅進城一趟,不但又購買了這麽多小鴨子,還弄回來了兩臺機器,魏主任和文英都吃驚極了。
“思雅,這機器你上哪兒弄的,要多少錢啊?”魏主任小心翼翼地撫摸着機器問道。沒辦法,他們公社實在是太窮了,唯一的機械就是那輛舊得不行的拖拉機。
那拖拉機都用了一二十年了,一開就嘣嘣嘣的特別吵,跟打雷一樣,但也是公社的寶貝,馮書記去縣裏開會都舍不得開,沒辦法,開車要耗油。只有接待重要客人,或是公社有什麽大事,才舍得開拖拉機。
這兩臺孵化機可是公社僅次于拖拉機的值錢貨。
餘思雅笑着說:“買的省養鴨場淘汰不要的,新的要一兩千一臺,咱可買不起。這兩臺機器花了一千。”
“這麽貴!”魏主任咂舌,覺得餘思雅太能花錢了點,這麽大的事也不跟公社商量商量,可轉念一想,養鴨場也全是她在弄,弄得紅紅火火的,馮書記都不多幹涉,她也別瞎管了。
餘思雅解釋道:“咱們自己的鴨蛋只要五分錢一個,就能孵出一只小鴨,去省養鴨場買要一毛五,貴不說,關鍵是每次運回來也是個麻煩事,加上運費一次都得好幾百。我想着咱們自己有了孵化機,自個兒孵,這樣能省不少錢的,也省事。”
聽說她說明打算,魏主任贊許地點頭:“小餘還是你想得周到。”
擡頭看了一眼一下子多出了一倍的小鴨子,魏主任又問餘思雅:“咱們養殖場的規模這也算擴大了吧,小餘,那咱們是不是又得招飼養員?”
“飼養員倒不用,三個人養這些鴨子忙得過來,但別的要招起來了。”餘思雅看着兩臺孵化機說,“咱們得招個看孵化機的職工,這個職工得懂點機械,識字。此外,魏主任,我準備收一批紅薯作為飼料,咱們也得找人幫忙收,但收這些不是每天都有的,所以我有個想法,咱們跟大隊合作,讓他們挑幾個人過來作為臨時工,幹得好,以後有活就直接找這批人過來,你看怎麽樣?”
其實要招的工人還多着呢,財務、銷售、采購等等這些人員以後都得配齊。現在這些事全是餘思雅一個人攬了,但随着養殖場規模的擴大,她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只是現在規模還沒起來,養鴨場資金還不寬裕,所以餘思雅才沒将這個事提上日程。
對于餘思雅的提議魏主任沒有意見:“我也不大懂,你看着辦吧。”
得了領導的授意,第二天,餘思雅就在廣播裏通知了這件事。養鴨場需要招兩名職工,負責孵化小鴨,男女不限,品行端正,要具有小學以上文化,最好懂機械,先初選四個人培訓,然後淘汰,最終錄取兩名。
這個消息一出,公社又轟動了。這不同于上次的飼養員,這個工作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稱得上一句技工,而且工資也跟着上漲了,十塊錢一個月。
不少有志于此的都想方設法地拐着彎來打聽公社具體有什麽要求,可惜餘思雅油鹽不進,誰來了都不知道她要什麽樣的人。
等到了招工那天,公社來了上百名同志,全是奔着孵化工的崗位來的。
見到這麽多人,餘思雅吓了一跳,短暫的驚愕過後,她直接來了個簡單粗暴的篩選。
“這裏有兩本書,每個人讀三頁,讀得流利就算通過。”餘思雅把在省城買的兩本書拿了出來,一本是養殖技術,還有一本是機械相關操作。
要是連這種書上的字都不認識,那也不用來了,畢竟以後他們這養殖場裏的孵化機是要自己摸索改進使用,說白了,就是要自己看書學習進步。
這個考驗雖然簡單,但卻考住了不少人。因為這十年,很多上學的孩子都背語錄去了,學業實在是荒廢得厲害,很多小學畢業生的識字量并不大,書念得磕磕絆絆的。
這一通篩選下來,還有三十幾個人。餘思雅直接叫來小李:“你帶他們去看看兩臺孵化機,講講原理,看誰記得最快,再把這幾個壞的收音機給他們拆,誰拆了能裝上修好,就錄取誰。”
非常時刻就要行非常之法,他們沒有其他的條件,只能通過這種方式篩選工人了。
折騰了一天,總算選出了四個人。餘思雅借了小李,讓他帶着他們開始孵化鴨蛋,從中再選兩名。
第一次孵化小鴨,餘思雅擔心他們經驗不足,成功率低,所以只拿出了兩百枚鴨蛋給他們孵化,兩臺機器各一百只鴨蛋,分兩組孵化,兩人一組,也算是對他們的考驗。
鴨子的孵化周期一般在28天,這個時間還長着呢,餘思雅将這個事丢給小李除了隔三岔五去看看進展就沒管了。
她還有其他的事要忙,當務之急就是收購紅薯和南瓜做儲備糧。紅薯産量高,畝産能到幾千斤,而且味道也不錯,還能在地窖裏儲存好幾個月,所以在鄉下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主食。
除了自留地,勤勞的鄉下人經常會在路邊,沙地,山坡上種紅薯,所以産量也很高,吃不完就拿來喂家裏的牲畜。除了紅薯,南瓜也是收獲頗多的一種食物,随便哪裏挖個坑,丢兩顆南瓜子,到了夏天滿地都是南瓜葉,能長出不少南瓜。
這兩種食物都不在納糧的名單中,産量又大,所以勤快的人家通常都有剩,是廉價又易保存的天然飼料。
餘思雅把計劃書給魏主任過目後,便在喇叭裏發出了通知:“明天早上八點,清河鴨養殖場收購一批紅薯和南瓜,紅薯兩分錢一斤,南瓜一分錢一斤,要求南瓜紅薯完好無損,無腐爛,無刀口,沒泥土。但凡弄虛作假,以次充好者,一旦發現,納入養殖場黑名單,從此拒收該戶人家的任何産品,招工也不予考慮!”
這個價格不算便宜,因為一個紅薯大點都一兩斤,一棵藤下能長好幾顆紅薯,一個南瓜輕的幾斤,重的一二十斤,一個都能賣一兩毛。而且鄉下家家戶戶都種了,根本沒人買,城裏人也很少有需要的,連供銷社和收購站都很少收。
大家除了自己吃,喂雞喂鴨喂豬外沒有其他用處。現在有人願意花錢買,那可是好事。
于是,第二天,第二天,養鴨場門口就排起了長龍,有用籮筐挑着過來的,也有用推車推來的。
餘思雅大早就趕到,跟大隊和公社借了幾杆稱,八個男人幫忙稱稱、搬運,三個女人負責檢查這些南瓜和紅薯有沒有壞的和刀口。要是有刀口,放到地窖裏也會腐爛,甚至還讓挨着的紅薯南瓜一起腐爛,所以得剔除掉。
這天正好是周末,餘思雅把楚玉濤也給叫來了,讓他幫忙記賬,她付錢。
如今小李和楚玉濤經常在養殖場幫忙,一個管着賬本,一個管着雜物和孵化間,幾乎算得上養鴨場的半個職員了。這兩個人目前來看,能幹事,本身也服管,餘思雅琢磨着等下一批鴨子賣了,養殖場的經濟寬裕了,就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到養殖場來。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才将送來的紅薯南瓜收完了。
餘思雅累得不輕,吃過飯後,接過楚玉濤的賬本算了一下,今天大致收了一萬兩千斤的紅薯,七千斤的南瓜,總共花費了310塊。上一批賣鴨子的錢經過買鴨苗、孵化機和這些飼料,也所剩無幾了。
幸好這麽多食物,加上還要拌一些米糠、麥麸和玉米面之類的,已經足夠将兩千只鴨子養大了。餘思雅便在廣播裏通知了收購結束,讓大家別送過來了。而且她還在廣播裏通知了另外一件事,過完春節後,養鴨場會收購一批蘿蔔,具體時間到時候通知大家。
蘿蔔也是一種易生長,而且周期比較短,産量很大的農作物,用蘿蔔做飼料就地取材又便宜,相當劃算。
聽到這個消息,剛賣了不少紅薯南瓜的村民嘗到了甜頭,趕緊開荒,在多餘的自留地裏種上了蘿蔔。此外,那裏有塊空地都被人種上了蘿蔔,紅雲公社掀起了一股種植蘿蔔的狂潮。
紅雲公社的社員同志們幹得風風火火,就沒個消停,可苦了周圍的公社。
憑什麽啊,同是公社人,随便一扒拉,大家都能理個親戚出來,可紅雲公社的社員就能時不時地打個零工,賺個零花錢補貼家用,但他們卻什麽好處都撈不着。
附近幾個公社的社員意見老大了。尤其是入了冬,地裏沒多少活,大家都閑了下來,偏偏紅雲公社還事多,種蘿蔔開荒的開荒,去養殖場挑糞的挑糞,幫着建廠房的建廠房,搞得紅紅火火。自家卻只能窩在家裏吃自己,或上山撿點幹柴,挖挖水渠,半點好處都撈不着,心裏能平衡嗎?
社員不滿意,公社幹部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白天在公社,時不時地有社員找上門打聽他們公社能不能開個養殖場什麽的,雖然沒明說,但那表情對公社很不滿意。回到家吧,七大姑八大姨叔叔伯伯的也湊上門詢問,他們公社能不能想個法子,讓某某表哥,某某堂兄也去打點零工掙點錢回家過年,或是家裏的紅薯南瓜很多,能不能幫忙問問清河鴨養殖場收不收?
零零總總就沒一天消停的,老頭痛了,但又不能發作,誰讓來找的都是長輩呢!
說來說去,都是紅雲公社幹的好事,過去幾十年,大家都老老實實種地,什麽事都沒有,就是紅雲公社今年胡搞亂來,弄得他們很被動。
脾氣火爆的錢書記第一個找上馮書記,進門就嚷嚷:“老馮,你這是誠心不打算讓我過年了是吧?又是收紅薯南瓜,明年還要收什麽白蘿蔔的,還三天兩頭招臨時工,你這是不給咱們留活路啊!”
關于他們的抱怨,馮書記早就知道了。上上個星期去縣裏開會出來,幾個書記可是在他面前酸溜溜地扯了好幾句。
對于這種事,當了二十來年幹部的馮書記應付得非常娴熟,他先給錢書記倒了茶,推過去:“老錢,你看你,你說的什麽話,來來來,咱們先喝茶,有話好好說,咱不都是為了咱們公社更好,社員們過得更好嗎?”
錢書記拿起搪瓷缸子灌了一口水,氣哼哼地說:“是你們公社更好,是你們的社員過得更好吧。我們公社可是怨聲載道,私底下對我們這些幹部意見老大了,還不都是你們紅雲公社幹的。我說老馮,你們究竟要瞎折騰到什麽時候啊?”
馮書記打了個太極:“這不是沒辦法嗎?有這麽多人要養,你光看咱們弄得起勁兒,沒看咱們多辛苦。就說咱們那小餘同志,才18歲,整天風裏來雨裏去,公社、養殖場兩頭跑,就沒歇過一天,還有養殖場幫忙的工人,大冬天的,硬是沒休息過一天,看孵化機的工人日夜輪替,別說休息了,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你說咱們容易嗎?”
錢書記:我覺得你是來炫耀的。
憋了一肚子氣的錢書記甚是無語,又說不過馮書記,幹脆耍起了無奈:“行了,你別跟我扯難,這麽難把養殖場讓給咱們東風公社啊?”
這話當然是開玩笑,畢竟清河鴨養殖場在紅雲公社,不可能說搬走就搬走。
“老馮,你也別跟我裝了,我呢也不跟你啰嗦,就一個要求,你們也把咱們村多餘的紅薯和南瓜收了吧。”
這才是錢書記來的真正目的。他打算向上回那樣,也把自己社員納入養殖場的收購範圍,這樣紅雲公社的社員吃肉,他們也能跟着喝口湯,也算是給社員一個交代。
馮書記沒有答應他:“你知道的,養殖場的事并不是我負責,我不清楚,這個還是讓小餘同志來跟你談吧。”
他讓小李把餘思雅叫了過來,說明了情況。
餘思雅聽後有點犯難,紅薯和南瓜的保質周期有限,只能放幾個月,再便宜她也沒法大量囤積啊。
“錢書記,實在對不住,我們養殖場已經收購了差不多兩萬斤南瓜紅薯,夠吃到過年了。再買回來就只能擱着,別說地窖裝不下了,就是能裝,你也知道的,紅薯南瓜放不了那麽久,到了過年肯定壞不少。這個我實在是不能收,你們要是有多餘的玉米、麥麸、米糠之類的,倒是可以送過來。”餘思雅一臉歉意地說。
玉米的産量有限,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會作為主糧的補充,哪有很多拿出來賣的啊。至于米糠、麥麸就更別提了,這些都是脫米磨面後的産物,量也不大。
錢書記有些不高興:“小餘同志,你們那麽大個養殖場,好幾千只鴨子,就不能幫幫忙?”
餘思雅一個勁兒的賠不是:“錢書記,不好意思,不是我們不想幫忙,實在是要不了這麽多。這樣吧,明年,明年秋天,你們公社的紅薯南瓜我們也一塊兒收了,你看成不成?”
明年能解決今年的問題嗎?自己堂堂一個書記出面,被個婦聯的小幹事給駁了回去,錢書記面子裏子都沒了,老大不高興地回去了。
回去之後,他越想越氣。這麽下去不是辦法,瞧紅雲公社的樣子,肯定得沒完沒了的折騰,以後還不得把他們給比下去啊?那自己公社的社員豈不是很不滿?
而且等過年了去縣裏面開會,馮書記能就這養殖場滔滔不絕講兩個小時,那他們講什麽?
大家都混日子,得過且過,只求不出錯的時候,自然天下無事,但這種平衡一旦打破,他們東風公社又離紅雲公社這麽近,肯定得受影響。
錢書記也是要臉的,他越想越不得勁兒。
琢磨了三天,他跑去找了四通公社和豐寧公社的書記,三個公社的主要幹部湊到一塊兒商量了起來。
“我看今年咱們的風頭都要被老馮出光,他也沒出啥力啊,這運氣咋這麽好?”豐寧公社的黃書記酸溜溜地說。
四通公社的曲書記不耐地打斷了他:“人家運氣好也沒辦法,老錢你特別把咱們叫到這兒來,不會就是為了說老馮今年有多得意吧?”
錢書記擺手:“當然不是。咱們三個公社都跟紅雲公社相鄰,深受其苦,我在家在公社就沒一天消停的,想必兩位也是這樣。”
黃書記和曲書記也跟着點頭,可不是,本來這兩年日子越來越好了,今年明明收成不錯,咋日子卻突然變得難過了起來呢!
得到了肯定,錢書記這才說明了自己的目的:“老黃,老曲,我這有個想法。他們紅雲公社能開養殖場,咱們為啥就不能呢?不就是養鴨子嗎?鄉下人有幾個不會養鴨養雞的,你們說是不是?”
黃書記第一個贊同:“沒錯,他們能搞,咱們為什麽不能?”
只有曲書記若有所思,沒附和兩人的話,遲疑片刻道:“他們聽說啓動資金都是去郵局貸的,現在還沒還上。”
錢書記去紅雲公社次數多,最了解,輕嗤道:“那可不是沒錢還,是他們現在不想還。才幹了幾個月啊,他們前不久買了兩臺孵化機,這怎麽也得上千塊吧?還有收紅薯南瓜玉米之類的糧食,也得花好幾百吧,還從省城買了兩千只鴨苗回來。這些錢從哪兒來的?不就是他們養鴨賺的嗎?”
“這麽多?”曲書記和黃書記都很吃驚,完全沒想到一門小小的養鴨生意竟然這麽賺錢,才多久啊,就掙了上千塊,難怪他們幹得這麽起勁兒呢。
錢書記撇嘴:“這還只是我知道的,還有工人工資沒算呢,還有人家肯定要留點錢備用吧。這老馮,一個人悶聲發大財,每次去問他吧,他都說他不管事,不清楚,太不厚道了。他不肯帶咱們,咱們自己幹就是。”
幹這個可不簡單,畢竟得調動公社不少資源,要是出了岔子,他們這些一把手肯定是第一個擔責的。黃書記和曲書記雖然心動,但也顧慮。
見兩人不作聲,錢書記有點不高興:“你們倆到底幹不幹,給一句話啊,你們要不幹,那我們東風公社自己幹,到時候可別說兄弟公社沒拉你們一把。”
別人都在進步,就你沒進步,那代表你在退步。兩個書記自然不甘落後,思忖了一會兒,咬牙一口應了下來:“好,我們也參加!”
總算得到了肯定的答複,錢書記高興極了:“成,老馮他們向郵局貸款了三百塊,那咱們三個公社一家出一百,也不用貸款了,以後收益三個公社平分,招工也面向三個公社平分,大家占相同的名額。你們看怎麽樣?”
總之就是風險共同承擔,收益也平分,已降低風險。
兩位書記都沒意見,三個公社開始開會籌備起來。
——
餘思雅聽到消息是五天後,這個時候,三家公社的養鴨場已經開始選址了,名字也起了,叫“三公養殖場” ,正好對應三家公社。
聽說自己公社也建了養鴨場,三個公社的社員都高興極了,他們也終于能有紅雲公社社員掙零花錢,當工人的機會了。
他們高興,紅雲公社的人就不大開心了。自古以來同行是冤家,而且大家都挨着,以後三公養殖場會不會影響他們清河鴨養殖場的生意啊?
不少人都有這種擔憂,就連魏主任聽到這個消息也有些坐不住了,把餘思雅叫到辦公室:“思雅,豐寧、四通和東風四個公社準備聯合建一個養鴨場的事你聽說了嗎?”
“吃飯的時候剛聽說。”餘思雅淡定地說。
魏主任看她沉靜的樣子,急躁的情緒稍微平複下來,道:“以後他們肯定是咱們的競争對手,你說這個事怎麽辦?會不會影響到咱們的養殖場?”
魏主任的擔心不無道理,畢竟市場就那麽大,大家又生産同樣的東西,遲早會一較長短。但這也是正常的,哪一行賺錢,後面都會立馬湧進許多跟風者,從小在市場經濟中長大的餘思雅習慣了,她不覺得這是威脅。
微微一笑,餘思雅說道:“魏主任不用擔心,這是好事。就算沒有三公養鴨場,以後也會有其他養鴨場的,況且,要是哪天咱們打進了省城,那省城養鴨場也是咱們的競争對手。”
魏主任被餘思雅這話給逗樂了:“你還想跟省城養鴨場競争呢,你這孩子雄心不小啊!”
經過餘思雅這麽一說,魏主任倒是不那麽擔心了:“看來你心裏已經有了成算,我也不多過問了。你好好幹,馮書記打算明年縣裏面評選五一優秀勞動者的時候推薦你。”
這可真是個意外之喜,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領導的肯定,餘思雅也很高興:“謝謝魏主任,謝謝馮書記。”
魏主任擺手:“行了,你幹得好,不畏辛苦,大膽嘗試,這是你應該得的。”
出了魏主任辦公室,餘思雅直接去了養殖場,找到小李問道:“孵化機用着怎麽樣?”
“到目前為止還沒出過錯,再過八天左右,這批鴨子就能破殼了。”小李瘦脫了形,這段時間,一有空他就紮在養殖場的孵化房裏,盯着兩臺孵化機,就是怕出了岔子。這可是花了一千塊買回來的大家夥,要是沒用,那損失就大了。
餘思雅很滿意,又問:“孵化機你們摸透了吧?再讓你們孵化一批鴨子應該沒問題吧?”
“差不多,只要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回 就好辦了。”小李自信地說。這段時間,他們可沒閑着,做了不少事,已經基本上将孵化機摸透了。
餘思雅得了肯定的答複,非常滿意,指着兩臺機器說:“你們将大機器裏的一百只蛋全撿到小機器裏,然後在大機器裏再孵八百只蛋。一會兒我讓劉姐他們把選好的鴨蛋給你們拿過來。”
乍然接到這麽大個任務,小李色變:“可是,我們,我們的鴨子還沒孵出來。”沒有完整的經驗啊。
餘思雅說:“沒時間了,前面怎麽孵你們不是已經知道了嗎?等小孵化器裏的鴨子破殼了,大機器裏才幾天,你們有的是時間慢慢摸索,別慌。”
聽起來好像有道理。小李深吸了一口氣:“那我們試試吧,不過小餘,咱們養鴨場裏不是有兩千多只鴨子嗎?現在養也趕不上過年了,你這麽着急幹什麽?”
餘思雅拍了拍他的肩:“不是我着急,是錢書記他們着急啊。聽說了三公養殖場吧,他們肯定要鴨苗啊,你們趕緊孵,等錢書記他們的養殖場建好了,我正好去給他們推薦鴨苗,看看能不能早點把咱們孵化機的錢賺起來!”
同類推薦

逆天毒妃:帝君,請自重
(新書《神醫小狂妃:皇叔,寵不停!》已發,請求支持)初見,他傾城一笑,攬着她的腰肢:“姑娘,以身相許便好。”雲清淺無語,決定一掌拍飛之!本以為再無交集,她卻被他糾纏到底。白日裏,他是萬人之上的神祗,唯獨對她至死寵溺。夜裏,他是魅惑人心的邪魅妖孽,唯獨對她溫柔深情。穿越之後,雲清淺開挂無限。廢材?一秒變天才,閃瞎爾等狗眼!丹藥?當成糖果吃吃就好!神獸?我家萌寵都是神獸,天天排隊求包養!桃花太多?某妖孽冷冷一笑,怒斬桃花,将她抱回家:“丫頭,再爬牆試試!”拜托,這寵愛太深重,我不要行不行?!(1v1女強爽文,以寵為主)讀者群號:,喜歡可加~

鳳唳九天,女王萬萬歲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前世今生,身心幹淨!】
她還沒死,竟然就穿越了!穿就穿吧,就當旅游了!
但是誰能告訴她,她沒招天沒惹地,怎麽就拉了一身的仇恨值,是個人都想要她的命!
抱了個小娃娃,竟然是活了上千年的老怪物!這個屁股後面追着她,非要說她是前世妻的神尊大人,咱們能不能坐下來歇歇腳?
還有奇怪地小鼎,妖豔的狐貍,青澀的小蛇,純良的少年,誰能告訴她,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
什麽?肩負拯救盛元大陸,數十億蒼生的艱巨使命?開玩笑的伐!
她就是個異世游魂,劇情轉換太快,吓得她差點魂飛魄散!
作品标簽: 爽文、毒醫、扮豬吃虎、穿越、喬裝改扮

有了讀心術後,王爺每天都在攻略醫妃
21世紀醫毒雙絕的秦野穿成又醜又不受寵的辰王妃,畢生所願只有一個:和離!
側妃獻媚,她各種争寵,內心:我要惡心死你,快休了我!
辰王生病,她表面醫人,內心:我一把藥毒的你半身不遂!
辰王被害,她表面着急,內心:求皇帝下旨,将這男人的狗頭剁下來!
聽到她所有心聲的辰王憤恨抓狂,一推二撲進被窩,咬牙切齒:“愛妃,該歇息了!”
半年後,她看着自己圓滾滾的肚子,無語痛哭:“求上天開眼,讓狗男人精盡人亡!”

權寵天下
天才醫學博士穿越成楚王棄妃,剛來就遇上重症傷者,她秉持醫德去救治,卻差點被打下冤獄。
太上皇病危,她設法救治,被那可恨的毒王誤會斥責,莫非真的是好人難做?
這男人整日給她使絆子就算了,最不可忍的是他竟還要娶側妃來惡心她!
毒王冷冽道:“你何德何能讓本王恨你?本王只是憎惡你,見你一眼都覺得惡心。”
元卿淩笑容可掬地道:“我又何嘗不嫌棄王爺呢?只是大家都是斯文人,不想撕破臉罷了。”
毒王嗤笑道:“你別以為懷了本王的孩子,本王就會認你這個王妃,喝下這碗藥,本王與你一刀兩斷,別妨礙本王娶褚家二小 姐。”
元卿淩眉眼彎彎繼續道:“王爺真愛說笑,您有您娶,我有我帶着孩子再嫁,誰都不妨礙誰,到時候擺下滿月酒,還請王爺過來喝杯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