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講座 第一更
眨眼就是五月份, 快放暑假的時候,是培訓班最忙碌的時候,禾兒早晚都在那兒耗着。
大概是花的時間更多, 她很快覺得地方太擁擠。
剛開業的時候比較謹慎, 現有的幾間教室常常是一個班上完, 另一個班接着上, 拖課的時間都不肯給一分鐘。
加上招生越來越多, 原來的小班制教學也只能慢慢偏離, 已經有家長在提出抗議。
花錢的人, 說什麽都是對的。
禾兒一開始想的是擴校, 盯上樓下的幾間店面,可惜店主好像覺得他們志在必得的樣子,價格高到離譜。
遷校又是大工程,她也不大願意, 總覺得招牌是在這兒打出來的,只要沒倒閉, 這一處總是要保留下來。
這樣一來, 她可行的路子就只有建分校這一條。
為此, 她先是在已報名的學生裏展開調查。
以前是還沒發展到這一步, 所以沒想過。
這次一查才發現,有的人真是跨越半個滬市來上課。
現在交通不便利, 滿大街不是這裏修,就是那兒拆的,公交有時候走這條路, 明天就走那條路,靠車輪子還不如靠兩條腿。
自行車的價格倒是降過一輪,不像原來又要工業券又要攢一兩年的錢, 很多學生也都是騎車來的。
但再怎麽樣,那也是半個滬市,一趟來回也得快一個小時,不夠折騰的。
為長久發展,還是得以學生需求為先。
禾兒把大部分學生的住址往上一套,最終大手筆決定,建兩個分校,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地勢,這樣離哪裏都不近不遠,方便學生和家長們做選擇。
Advertisement
連同老師,也可以就近選擇上班地點,只是這樣一來肯定要多招人。
正趕上是畢業季。
現在大學生雖然還是包分配,但不乏一些膽子大、家庭負擔小的學生,願意出來闖一闖,即使是各地機關、國營廠,都湧起幹部出來幹個體的熱潮,實在是太掙錢。
為此,各單位更加不肯放人,辭職的手續比以往複雜不知道多少。
王文都慶幸過好幾次,他要是晚點走,指定走不成。
自打恢複高考以來,大學生幾個字就和鐵飯碗挂鈎,工作崗位上,其實是單位和學校有很大的決定權,基本是以組織的意見為主。
但今年首都發了《高等學校畢業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按照文件精神,鼓勵學生和單位之間的雙向選擇。
現在不是也鼓勵多種經濟發展嘛,總得給個體老板一個機會。
禾兒是四處奔走,同時也聯系一大批有招聘需求的大企業,終于跟好幾個學校搭上線,看能不能多吸引一些人才,別開生面在震旦舉辦了一場招聘會。
說實在的,包分配是有利有弊,最大的缺點就是學生很大程度上沒辦法選擇自己的未來。
很可能在不适合的崗位上,埋沒自己的一生。
但對多數人來說,選擇民營企業,也很有可能是埋沒。
這個想法,起碼是現在最流行的一種。
所以招聘會開得轟轟烈烈,學生們跟逛超市一樣來,有意向的是寥寥無幾。
這跟禾兒預想的出入很大,在她的想法裏,工資、前景這些,應該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怎麽就這麽不吃香呢?
這也很大程度說明各公司現在的困境,工作過好幾年,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好招,卻沒有可以被管理的人。
按常理,年輕人不該更願意打破思路嗎?
禾兒越想越奇怪,畢竟她是這次的發起人,總得有點成績出來,只得四處打聽。
逮着的也不是別人,正是在念大二的妹妹,覺得她更知道學生們心裏在想什麽。
可惜苗苗不大知道。
大概受家庭和環境影響,她私心裏覺得出來外面工作也挺好的,但不妨礙她願意為姐姐花時間打聽,得出結論。
說來說去,還是進機關太體面,大學畢業就是幹部,年輕人未必能全憑自己的意志行事,有時候上學的人,背負着整個家族的壓力。
這就是民族的傳統,現有的局限,是體現在方方面面的,反而不如工作過幾年的人有決斷。
這一點上,禾兒從來沒有過困擾,父母給的是全方面的支持,家庭從沒給過她壓力,顯得太幸運,所以沒法理解。
不過知道問題出在哪,就得好好解決,沒有什麽比現身說法更有說服力。
禾兒為此跟震旦溝通,準備辦一場講座,題為“大學畢業以後,我沒有分配工作”,主講人就是一起長大的五個人。
震旦無疑是風氣開放,雖然這個觀點是主流相悖,但符合首都的政策,又能體現新的精神,校方很快就同意,趕在學生們放暑假之前,把橫幅就拉起來。
對于要上臺這件事,幾個人都是駕輕就熟的,膽怯幾個字在他們的世界裏好像不存在,從小到大的臉皮厚。
但對于要講的內容,都有點把握不好。
過度宣傳大學生們都出來幹個體,也不是大家想要的,主旨還是希望每個人能選擇一條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把将來放在“分配”這兩個字上,被“要進國營單位”的思維牽着走。
還有怎麽講也是個問題。
舉凡上臺,就得有稿子,前前後後總得演練那麽幾次。
禾兒寫了一篇,在家念第一次,就被親媽罵。
趙秀雲知道孩子對這次的重視,但該批評還是得批評,直言不諱道:“我看你是越來越花裏胡哨。”
本來根據自身的經歷來寫,就已經很點題,偏偏加那麽多沒用的詞彙,假大空、沒意思,像老油條似的。
在文學天賦上,禾兒向來自認差一點,覺得估計是像她爸,被罵也不慌,反而趁機跟媽媽撒嬌,請她幫忙潤色。
要是別的也就算,但趙秀雲覺得這次講座很有意義,講得誇張一點,對年輕一代是多少有些啓發的,拒絕的同時,也給出自己的建議,說:“實際一些,從你選擇辦培訓班的前前後後開始。”
禾兒咬着筆杆子,倒是又憋出一篇來,只等上臺那天。
六月中旬,本來該是滬市各校的期末複習時間,但由于禾兒向來會搞宣傳工作,本身就吸引不少學生從學習中趕去聽。
對這次講座,她确實是下足功夫,連主持人都找的妹妹。
要說人長得好看,着實是藏不住,苗苗雖然不熱衷于活動,但美貌是震旦有名的,總有些男孩子刻意想跟她偶遇,都不一定能逮到機會。
今天是現成的,當然要來。
整個大禮堂在開場前就擠得滿滿當當,人頭攢動。
趙秀雲夫妻倆都沒撈到位置,就站在舞臺旁邊看。
她自己當年也是震旦畢業,在這兒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活動,頭回看兩個孩子在同一個舞臺上,多多少少有些感慨。
方海則是感動,誰叫孩子在演講裏,鄭重地感激父母對自己“叛道離經”的支持,直言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
可見的,明天又是他跟同事炫耀的“資本”。
趙秀雲不用想也知道,抱臂看着。
稿子她事先都聽過,沒什麽大問題,發揮也很好,恰恰是那些不固定的東西,才是講座的變數。
比如說現場提問。
照理在最後,都會給來參加的觀衆留出時間,臺上幾個人站成一排,實在是俊男靓女,賞心悅目。
苗苗拿着話筒站在一側,等着誰想回答就遞給誰。
第一個問題也很尖銳,說:“分配制度,講究的是為集體做貢獻,但我聽着,怎麽覺得你們都在說個人利益?”
個人和集體,往前二十年,幾乎是沒人敢提的。
但新時代,有新風向。
禾兒接過話筒說:“我認為,個人和集體的利益是可以并存的,以禾苗教育為例,去年一共提供一百一十七個工作崗位,納稅……”
出于種種原因,大家會把個體和資本家畫等號,從而聯想到周扒皮,加上傳統的“士農工商”的思想,總覺得做個體的都只談錢。
禾兒承認自己是喜歡錢,但部隊家屬院出身的孩子,總是比別人更把國放前面,也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社會有所幫助。
別的不提,就說每個月的收入,她都會捐出一部分,給同學杜鵑的養豬場,貧困戶們通過申請,每家可以免費擁有兩只小豬崽和一年的飼料。
這就是改善生活的第一步,之後就要看各家的努力。
如果單用成果來表達貢獻,她覺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很有力。
這就是第一個問題,接下來一個比一個更尖銳,力度都比得上是一場辯論,你方唱罷我登場。
禾兒他們都是對答如流,可見的有理有據。
趙秀雲看着都為孩子們自豪,說:“發揮不錯,應該能對觀衆有所觸動。”
人的态度,本身就是對自己觀點的最有力支持,如果自己都不能擲地有聲,更不可能說服別人。
夫妻倆一直看到散場,擠在人堆裏往外走的時候,方海眼見,看到熟悉的身影,跟媳婦說:“周楊在那。”
不過開場前在後臺怎麽沒看到?
忙嘛,興許只看半場,只是居然沒來跟長輩打招呼,有些奇怪。
不過趙秀雲不是挑這個理的人,不甚在意道:“估計有事,別叫他了。”
要是叫住,人家得停下來寒暄,又得張羅着送他們回家,禮數總是周到。
年輕人,總是比大人們都要忙,畢竟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孩子的每一次優秀表現,總是叫父母欣慰又惆悵。
好像只有這種時候,才格外覺得自己在老去。
方海忍不住嘆氣說:“一個個的,都不着家。“
他是年紀越大,越重視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可惜不能事事如願。
趙秀雲何嘗不是百感交集,說:“沒事,我着家就行。”
這話倒也是,方海長舒口氣,說:“不過這下就能放心出去旅游。”
老兩口策劃好一陣,本來早就要出發,為孩子又稍微耽誤了。
趙秀雲想到要出門也高興,完全沒料到回家的時候,有一件讓她更高興的事。
同類推薦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靂皇後
師父居心叵測,讓他身敗名裂;師兄騙她感情,讓他死無全屍;
小師妹給她設下生死陷阱,就讓她生不如死!彈藥師借屍還魂,辱她者,她必辱之,害她者,她必千萬回報!
還有他,欲借她力、謀她身、奪她心,她偏要拆他臺、踹他小弟、戳他心肝脾肺腎!
什麽,要姐做皇後?行,領着千軍萬馬過了霹靂火雷陣先!
包子已死,天才重生。行走間,石榴裙下屍橫遍野!談笑中,舌燦蓮花怎敵得過步步血蓮!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妃
拍賣盛宴上,擁有絕佳體質的少女被開出天價,人人哄搶。
陡然間,金色牢籠中的少女睜開眼,寒芒四射,懦弱不再。
她一朝穿越為神醫府人人欺淩的廢柴三小姐。
經脈俱廢,不能修煉?怕什麽,她是絕世神醫,這點傷根本不放在眼裏。
爹不疼,娘不愛,人人算計?哼,她有空間在手,靈寵無敵,小小納蘭府翻手可滅!
容顏醜陋,沒人要?眨眼恢複傾世容顏
且看她一路破除萬難,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