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30)
問蔔曜琏憤怒地吼着。雖然《草莓周刊》是一家被新聞傳媒同業诟病的媒體,但它也至少是一家媒體不是?在姜磊看來,他們的報道完全符合言論自由的規範,而且法律保護新聞報道,顧辰這麽做完全是無理取鬧。何況最高法院對名人的隐私權也有相關的解釋,相對于普通人,最高法院對名人的隐私權、名譽權并沒有那麽嚴格的保護。
“他沒有起訴我們侵犯他的隐私權和名譽權。”蔔曜琏也相當委屈,他完全沒有料到顧辰的律師團隊居然會這樣不按理出牌。“他起訴我們‘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姜磊略微一愣,“這跟顧辰有什麽關系?”
蔔曜琏拿出了當時《草莓周刊》的報道,“顧辰的律師認為這上面的印刷會讓人誤以為顧辰在為該産品代言或背書,因此他們認為我們的印刷侵犯了他的相關權益。”
“這……”姜磊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法律其實沒有嚴格界定“新聞報紙”和“廣告印刷品”的區別,除非姜磊證明這是一篇新聞報道。否則這個版面上既有顧辰的照片,又有廣告商的內容,的确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廣告印刷品。一旦這個界定被法律認可了,那麽顧辰在起訴完《草莓周刊》之後可以立刻掀起對其他媒體的訴訟。雖然法院對名人的隐私權和名譽權沒有那麽嚴格的保護,可是利用名人的肖像權“不當得利”是很容易被法院認可的。何況按照顧辰律師團隊是索賠标準,這筆錢不僅會讓《草莓周刊》破産,而且身為《草莓周刊》的主編,他也被列為共同被告。姜磊雖然不在乎《草莓周刊》會不會破産,可是他很在乎自己的身家足夠不足夠應付顧辰的索賠。“那我們應該如何做?”
“拿出我們的報道來源,證明這條新聞的确是新聞。”蔔曜琏連忙給出法律建議,“事實上,這場官司對于我們來說是比較有利的。我們只要給出兩條來源,證明這個版面上印刷的是新聞,那麽我們就無須承擔任何‘不當得利’的牽連。”
“哪有那麽容易?”姜磊長嘆了一口氣,在蔔曜琏的說明下,姜磊其實已經明白了顧辰的想法。你不是不願意證明手機上的相關證據麽?那我就質疑你這條新聞沒有任何實際來源。新聞沒有來源就是虛假新聞,那麽刊登這條新聞的版面就自然不能被視為是“新聞媒體的報道自由”,而應當視為“廣告印刷品”。法律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可不涉及任何“商業言論”或“廣告內容”,更何況顧辰并沒有為這個版面的商品代言或有其他經濟來往,因此,《草莓周刊》涉嫌“不當得利”,同時自己這個主編也有連帶責任。顧辰的潛臺詞很簡單,要麽交出手機;要麽你這個主編就陪着《草莓周刊》一同去死。姜磊想了許久,忽然低聲道,“如果手機上的證據是假的,而我在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誤以為是真實來源而刊登的話,我會承擔怎樣的責任?《草莓周刊》又會怎樣?”
蔔曜琏想了想,回答道:“如果是虛假來源,但是您事先不知情的話,那麽我們可以争取到‘疏忽’的判決。但是即便是‘疏忽’,顧辰那邊也會提起天價索賠。”
“他不會的。”姜磊苦笑道,“他要的是手機,而不是我的家産。——你能不能聯系顧辰的律師團隊,就說我願意與他和解。我可以提供手機信息的副本,而且如果‘手機信息被證實是假的’,我願意以主編身份在所有媒體上向他道歉,同時《草莓周刊》也可以出致歉特刊。——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提供一些他感興趣的線索。”
蔔曜琏既然替姜磊辦事,自然就不算什麽正人君子。《草莓周刊》的新聞十有八九都是誇張過的,只是別的藝人沒有顧辰那麽較真,同時也沒有顧辰這麽有錢,居然請了一個律師團隊來找《草莓周刊》的麻煩。沒想到素來天不怕地不怕的《草莓周刊》居然認輸了,這讓蔔曜琏對顧辰多了一絲忌憚。既然自己的雇主發話了,蔔曜琏還是通過一些手段将己方的和解協議隐晦地透露給了顧辰的律師團隊。沒多久,顧辰也拿到了這份和解協議。
看完和解協議,顧辰冷笑了一聲。若不是自己急需姜磊的合作,他還真不介意将姜磊告個傾家蕩産。但是顧辰也知道什麽叫适可而止,這姜磊雖然不是什麽好鳥,但人家畢竟是媒體圈的從業人員。自己若是下手狠了,少不得會讓新聞記者和各位編輯們覺得“物傷其類”,一個得罪媒體的藝人自然不會有什麽好下場。顧辰決定放過姜磊,順帶修好與新聞界的關系。
“和解協議我沒有多大問題。”顧辰淡淡地說道,“不過在我們簽署和解協議之前,他要拿出他的誠意來。第一,他首先必須親自撰寫道歉詞,在《草莓周刊》的刊首語上刊登;第二,他必須完整還原本案,就先前的不實報道給予正面的回應;第三,交出手機的備份數據和當初提供手機人士的詳細資料。做完這三點,我才會同意和解。你們可以告訴姜磊的律師,這份和解協議直到今晚六點之前有效,如果六點之後我看不到簽字的和解協議,我不介意讓這位叱咤娛樂圈的資深主編在下半輩子過上比狗仔隊還清苦的生活。”
姜磊接到顧辰的答複之後,鼻子都氣歪了,但是如今形勢比人強,姜磊很清楚自己如果不達成和解協議的話,那麽自己極有可能下半輩子将過得比新入行的狗仔隊還悲催。作為一個在新聞圈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人,姜磊很顯然不會讓自己淪落到那般境地。想了需求之後,最終還是咬咬牙點頭答應了下來。很快,各大媒體都收到了姜磊的一份公開道歉線,就前段時間報道的“顧辰買春案”道歉,同時表示會在最近一期的《草莓周刊》上刊登最真實的報道。同時手機的備份信息和有關人士的資料也通過律師的手送到了顧辰的手上,有了這份資料,顧辰起訴其他媒體的證據就更加充分了。事實上,在姜磊發表道歉啓事之後,其他媒體都發現了自己的處境不妙。雖然他們也想和顧辰和解,但是顧辰卻沒有給他們機會了。為了不得罪新聞圈,顧辰和一些比較溫和的媒體選擇了和解,他們只需要在頭版刊登主編和編輯部的致歉書,并報道真相即可。而另外一些态度比較嚣張的媒體,除了賠禮道歉之外,自然是一筆讓他們頗為肉痛的賠償金。事實上在姜磊道歉信一出來,全國記者協會就開始自律審查了,雖然他們沒有相關的法律權利,但還是通過華夏報業聯合會對違規的報刊處以了一筆內部罰金。僅僅幾日之間,所有媒體都調轉了口風,但是顧辰并沒有在意這些。
顧辰現在在意的是這個手機的來源和舉報人的相關資料。雖然顧辰不願意接觸那些黑暗的勢力,可是這次為了還自己一個清白,他還是默許了自己的律師和一些不能公開的勢力相接觸。在那些人的嘴裏,顧辰得到了一個讓他頗為震驚的消息。其實警方調查買春案已經很久了,但是并沒有牽連到顧辰。可是在警方某個強權人物的授意下,一臺莫名其妙的手機恰好出現在一個恰當的地方。然後通過一個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機下送到一個恰當的媒體手裏,于是就有了一份看上去十分恰當的新聞報道。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顧辰是受害者,但是《草莓周刊》和姜磊也是被利用的受害者。不過顧辰倒是沒同情他們,畢竟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此事推波助瀾。否則以他們的消息渠道,多多少少也應該猜出點什麽了。
顧辰将消息告訴了顧爸爸,顧爸爸在電話裏冷笑了一聲,吩咐道:“這件事你不要再插手了,有些地方太髒了。我會想辦法替你了斷這件事的,你就當作一切都沒發生過吧。”
作為全國頗有名氣的刑事律師,顧爸爸見過的東西比顧辰接觸得要更肮髒。顧爸爸已經猜出來是那只黑手打算抹黑自己的兒子,既然這樣的話,顧爸爸不介意用更黑暗和更肮髒的手段報複回去。顧爸爸打了個電話,頗為平淡地對話筒那邊的人說道:“老陳啊,當年欠我的人情也該還了吧?——放心,不是要你去打打殺殺,只是我兒子被人潑了盆髒水下來,這讓我很不舒服。你也知道,我不舒服的話,就會讓很多人不舒服。你去警告下那些亂來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些人不是他們能夠得罪的。至于他們怎麽賠禮道歉,我等着看新聞。”
Advertisement
三日周,東海市警方發出了一份媒體通稿,表示顧辰與最近的案件毫無任何關系。與此同時,東海市一名高級警司由于不恰當的言論被解除了職務。江湖傳言,正是此人授意将顧辰牽連進這個案件的。只是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同時也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麽會得到這樣的報複。由于案件的渾水實在是太深,于是很多媒體都相當明智地選擇了閉嘴。不過在東海市黑白兩道忽然都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個叫顧辰的藝人不簡單,如果想好好活着的話,就別去招惹他。
87演唱會和新專輯
持續一個多月,鬧得沸沸揚揚的“顧辰買春案”終于以警方澄清和媒體道歉為結束。進過這些紛紛擾擾之後,顧辰原本下滑的人氣終于開始大面積地複蘇。畢竟長達一個月處于話題風暴的中心,顧辰這個名字的曝光量就是十分驚人的。而顧辰最終确定是被“誤會”,甚至被“污蔑”的之後,大衆對于顧辰的同情心在一時間全部爆發了出來。原本對顧辰惟恐避之不及的電視制作組們,紛紛向顧辰發出了邀約通告。只是統統被原子經紀婉拒了,理由是顧辰正在忙于工作,無暇顧及訪問。
除了電視臺之外,廣告公司的變臉也是異常迅速的。原本擔心顧辰牽扯到“同志疑雲”和“買春案”而導致人氣下滑和形象受損,很多廣告公司都中止了與顧辰的合作。原本幾個就要簽約的廣告代言合約也因此黃了,讓原子經紀損失不少。如今這些廣告公司帶着更優渥的合約找上門的時候,卻被原子經紀拒之門外。倒不是原子經紀的自尊心在作祟,而是顧辰已經不願意與他們合作了。既然你不相信你的代言人,那麽我又何必相信你的商品?
在得知顧辰婉拒了合約之後,那些廣告公司及其背後的廠商們悔斷了腸子。可如今顧辰的人氣是一飛沖天,大有走出國門之勢,廠商們哪裏願意放棄這樣一個紅人?有些廠商為了表示誠意,甚至将原本的市場部門解雇掉再來尋求與顧辰的合作。可是即便如此,也沒有打動顧辰。顧辰此時已經看不上這些廠商了,按照他和原子經紀以及時代唱片的計劃,明年将安排他一整年的巡回演唱會,同時推出自己的第五張專輯。雖然顧辰的第四輯做的非常漂亮,可由于顧辰的沒辦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這張唱片上,導致專輯賣到七白金的時候後繼乏力,最終只能下架。這個成績讓大家都很失望,因為大家還想憑借這張專輯去沖擊鑽石唱片的銷量,去追尋當年林立翔創造的唱片銷量。
“我們必須要改變我們的發行和宣傳手段了。”周映彤在制作例會上說道。雖然周映彤目前的身份已經不參與任何專輯的制作,可唯獨顧辰的專輯除外。不過周映彤擔任的只是專輯制作人,負責整張專輯風格的掌控。顧辰依然是每首歌曲的單曲制作人,負責具體每首歌曲的制作。“根據我們對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的研究,也結合到《成人禮》的推廣實例,明年我們的專輯将采用歐美式的發行方式。我們将先以單曲的形式發行其中的一到兩首歌曲,試探下市場的反應;然後退出正式的專輯,同時也會繼續以單曲負責打榜和推廣專輯銷量;如果市場反應良好,我們将原本專輯中沒有的歌曲再以單曲發售,最後以完整豪華版的形式再度掀起一波購買熱潮。與此同時,我們将在巡回演唱會上對不同時段的主打歌進行重點推介,一來确保歌曲的流行度,二來推廣專輯的銷量。最後我們将做一場Live House的演唱會,再推一版加贈演唱會版的慶功版專輯。按照目前統計規則,只要歌曲的內容相差不多,豪華版、平裝版和慶功版都将合并計算為一張專輯,那麽突破鑽石銷量不過是時間問題。”
顧辰等人自然聽明白了周映彤的方法,無非是利用規則漏洞,将三張專輯的銷量合并到一起罷了。雖然這種行為很容易被诟病為賺粉絲血汗錢,但是真的要靠這拉動銷量也要看偶像的號召力。畢竟同樣的專輯買三版,那絕對是核心粉絲才會做的事情。這也算是統計各家偶像核心粉絲數量和購買力的一種方法,對此顧辰倒是沒有什麽意見。畢竟豪華版相較于平裝版有加贈幾首歌曲;而慶功版也會加贈現場版的DVD,也都算是對粉絲的回饋了。
“但是因此損失顧辰在影視方面的名氣是否值得呢?”金皓薰忽然問道。雖然金皓薰意見開始組建起他的“翺翔天際影視制作公司”,但他依舊還是顧辰在影視方面的主要經紀人。“雖然顧辰有拿過金獅獎影帝,也有國內的影視獎項加持,可是影視圈就是喜新厭舊的地方。明年如果是全年的巡回演唱會和專輯銷售的話,那麽顧辰将只可能上一些日間談話節目和一些音樂節目來宣傳自己,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拍攝電影和電視。我想知道,一年之後,還有多少人找顧辰演出?金獅獎影帝的頭銜雖然很有光環效果,可是長達一年的空窗期,對于顧辰日後在影視圈的發展十分不利。”
“我有個提議,”其實顧辰對電影還是有種特別的愛,他并不想放棄自己在電影界的地位。華夏國不同花旗國,觀衆喜新厭舊的速度非常快。就算是在花旗國,也只有那麽幾個一線演員敢兩年到三年只拍一部戲。當然,這些實力派選擇的電影拍出來至少能影響好幾年的。可是華夏國似乎很缺乏類似的電影,何況顧辰也自知自己距離好萊塢的一線演員還是有段滿長的距離要走,因此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或許我們可以将演唱會的片段,後臺的花絮以及對我和工作人員的采訪集結成一部電影發行呢?”
顧辰所說的方式在後世叫做“粉絲電影”,純粹是靠粉絲來買單的電影。票房不會很高,同時也不會有任何電影獎項青睐。不過這種電影也只有當時的美國敢做,華語地區也最多只敢制作電視特輯罷了。這種粉絲電影的創始者是Michael Jackson,而在顧辰來到這個時空的那年,Justin Bieber和Katy Perry剛好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粉絲電影。就算以當時這二人的人氣來說,他們的粉絲電影也是匆匆上映一周就下畫,幾乎沒有引起影評界的關注。顧辰提出制作粉絲電影在這個時空算是創舉,但也讓大家多了一絲憂慮。
“你說的這種方式倒是适合制作電視特輯,但是如果用電影攝像機來做的話,我們要考慮成本問題。”Amy皺眉道,“如果制作出來不能上映,那麽用膠片機顯然就是一種浪費。就算我們僥幸得到院線公司的支持,能夠上映,那麽上映的地區和時長又該如何了?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被嘲諷為‘騙粉絲錢’,甚至招致影評界的譏笑。”
“我也反對這種殺雞取卵的電影制作方式。”金皓薰也投了反對票,“如果顧辰是純偶像歌手,我或許不會反對。但是顧辰你要知道,你是實力派演員,你是金獅獎獲得者。影評界對你是有期待值的,如果你一年下來就推出這麽一部騙粉絲錢的電影,你在影評界的口碑會全部毀掉。電影圈是格外殘酷的地方,一旦被打上某個不好的烙印,那麽你這輩子就很難再翻身了。我的目标是将你帶領到一個影帝級的存在,我絕對不允許你拍攝這樣的電影。”
顧辰沒有料到內部反對的聲音是如此之大,可是他對這種粉絲電影還是很有愛的。其實粉絲電影算是紀錄片的一種變體,只是為了照顧粉絲的喜愛,因此這種紀錄片多了很多商業因素和娛樂因素,最後成了四不像的存在。但是顧辰想拍的是一部真正的演唱會紀錄片,所以他道:“如果你們反對的話,大不了我自己掏錢獨立制作和發行就是了。我想拍的不僅僅是一部‘粉絲電影’,我更想拍攝一部能反映娛樂圈一角的紀錄片。我會找最好的紀錄片導演,讓他拍攝讓他剪輯。就算最後不能上映,大不了我自己留下來做‘傳家寶’便是了。”
“傳家寶?”Amy有點哭笑不得,“我們只是覺得不值得罷了。如果你真要自己掏錢,那是你的私事,我們也沒什麽好反對的。”
既然其他人員表示無所謂之後,在例會結束之後,顧辰便通過導演工會去搜尋合适的導演。顧辰希望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有獨特的視角,同時他距離主流審美的距離并不遙遠。要知道大部分紀錄片導演壓根就沒想過自己紀錄片能不能上映,人家是沖着博物館而去的。顧辰自然不需要與這樣的導演合作,畢竟顧辰希望的是展示娛樂圈的一角,而不是來揭露娛樂圈的黑暗面或者別的什麽。這樣沉重的命題不是顧辰喜歡的,也不是他願意拍攝的。
很快,導演工會便推薦了一個高盧國的導演,名叫卡特勒。卡特勒出道五年,處女作便是有關東瀛國的藝伎,而最為有名的紀錄片則是介紹花旗國《時尚》九月刊出街的過程。雖然卡特勒口碑不顯,但是他的紀錄片屬于少數能在主流院線上映的作品。正因為如此,他和一些主流電視臺和電影公司都有合作,聯系到他并不算複雜。顧辰看過他的履歷之後,便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圖通過電影公會和他接洽起來。
卡特勒倒是不反對與顧辰的合作,首先這個題材算是很有趣的,其次顧辰本身的號召力也會給他的紀錄片帶來可觀的票房。更重要的是,顧辰将一力承擔紀錄片的拍攝費用,而同時自己還擁有“最終剪輯權”,這些條件讓卡特勒非常滿意。在雙方簽署完合同之後,卡特勒帶着自己的兩個攝影師便進駐到顧辰“19計劃”項目組裏了。“19計劃”其實就是顧辰的新專輯和演唱會的代名詞,只是新專輯及演唱會的名字還沒定下來,便用“19計劃”代稱,原因是這些事情都将發生在顧辰十九歲的時候。
88如何拍攝紀錄片
卡特勒嚴格意義上來說與傳統的紀錄片導演有着很大的區別,他不關心宏大敘事,也不喜歡去揭露陰暗或探索人性……對于他來說,紀錄片只是他記錄世界的一種手段。因此卡特勒的作品相對比較輕松和寫意,而且題材也屬于很主流的範圍。所以,有影評家認為卡特勒背叛了紀錄片的宗旨,但是也有影評家認為卡特勒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紀錄片創作方法。
在接下工作之後,卡特勒很快便介入到顧辰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由于其中要牽扯到很多商業機密的內容,卡特勒還不得不和顧辰及時代唱片分別簽下了一份厚厚的保密協議,同時還約定部分內容是不能取景拍攝的。饒是如此,卡特勒還是興致勃勃參與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雖然唱片工業已經擁有近百年的歷史,但是一張唱片是如何制作完成又是如何推廣的,還真沒有太多人清楚。這個題材對于那些購買唱片的人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卡特勒首先介入到是顧辰新唱片的選歌會,事實上在唱片開始錄制之前,一張專輯的選歌會可能每天都要開一次。不過顧辰這樣的創作型歌手還好,只要決定出專輯的創作方向,那麽收歌看的就是顧辰的創作靈感了。如果遇上一般的偶像歌手,為了将專輯裏的十首歌确定下來,經紀公司、制作公司和發行公司三方會扯皮扯上數月。越大牌的歌手出片速度越慢,因為大家顧慮得東西也就越多。你打“安全牌”,樂評人就會嘲笑你“不思進取”;你特意追求下突破,樂評人又會指責你“故弄玄虛”。就算樂評人齊齊為你唱贊歌,你又有擔心唱片的實際銷量如何……打榜力度夠不夠?現場簽售會要不要再加場?還要不要再多上幾個節目?KTV和電臺的點比率如何?諸如此類,煩心的事情多了去了。
“這次選歌會的目的是什麽?”卡特勒低聲向顧辰提問道。
“決定我這張專輯的風格,和首支單曲的曲風。”顧辰回答道,“我有制作了幾首DEMO,等會會在會議上播放。然後大家會根據歌曲的流行度、可傳播度提出意見并進行讨論;等歌曲确定了之後,我們會讨論歌曲的制作方式和宣傳方式,甚至連宣傳照和PV都會讨論到。”
在随後的選歌會上,大家都試聽了顧辰創作的幾首DEMO。顧辰這次創作的歌曲還是以流行歌曲和輕松舞曲為主,畢竟這一塊是顧辰的基本盤同時也是時下的流行潮流。因為有《明星志願2046》的幫助,顧辰的創作能力以及達到了游戲中的較高等級。看到這樣的數值,顧辰甚至想就算自己轉職幕後怕也是餓不着自己了。顧辰輕松的樣子落在其他工作人員眼中,便只能有一番感嘆了。顧辰的團隊自然是最有經驗的團隊,他們在和顧辰合作之前也跟其他許多歌手合作過,他們自然曉得顧辰提供的DEMO份量。雖然不是首首經典,但是至少大部分是足夠用于發片的,甚至那幾首被他們認為是瑕疵之作的作品理論上也是有些三線歌手會用來收錄的。而全部的歌曲都是眼前這個即将滿十九歲的男人所做,或許他的年齡還能被稱為少年或男孩子,但是他的成就已經讓這些資深人士用一種平等的眼光來看待了。
“我覺得還是用《花樣年華》這首歌來作為第一主打歌,以單曲的形式來試試看市場的反應。”宣傳小煜道,“《花樣年華》的曲調輕松,而且歌詞也屬于那種略帶挑逗的淡淡憂傷,這是現在市場的主流歌曲。最重要的是,顧辰将在這張專輯完成屬于自己的轉型,從一個鄰家男孩變成一個情場男子。因此,《花樣年華》這首歌顯然是很不錯的選擇。”
“我倒是覺得《離我而去的人》更值得作為第一主打。”另外一個宣傳小萌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樂壇受歡迎的永遠是這種傷感系的慢板情歌,何況顧辰既然帶動了一股民謠回歸熱,為何不在新專輯的首波主打歌裏繼續這種民謠風呢?”
“慢板歌曲雖然經典,但是很少用來做第一波主打吧?”小煜反駁道,“通常的宣傳慣例是将慢板情歌作為第三主打或第四主打,算是餘音繞梁的性質。除非是那種不唱快歌的歌手,否則哪家不是将快歌作為第一主打的?”
“選歌會基本上都會吵起來麽?”卡特勒再度低聲詢問起來。
“不算争吵啦。”顧辰笑着回答道,“大家的意見其實各自代表了一種歌迷的需求,我們的目的是在于将大家的意見綜合起來,然後再決定如何最大程度地滿足歌迷的需要。”
其實就在顧辰召開選歌會的同時,查理斯正在頭痛不已,因為他名下最大牌的歌手陳嘯忽然向他攤牌了,要麽修改經紀合同中的不平等條款,要麽他将選擇在年底不再續約。其實查理斯也有點詫異,他沒有想到大都會的經紀部門居然沒有重新修改陳嘯的經紀合約。事實上,陳嘯使用的經紀合約還是當年和顧辰一同簽訂的那個版本,分成和管理相當苛刻,同時經紀合約也長達七年。不過對于陳嘯來說,這一年将是七年的最後一年。只要他不選擇續約,那麽大都會在年底之後将不能再管轄他了。陳嘯自己也覺得好笑,目前自己算是大都會旗下最紅的新人歌手,可是大都會給的經紀合約居然還是試訓生的合約,這讓素來驕傲的陳嘯如何能夠接受?于是他一方面拖着合約的續簽,另一方面則是需求新的經紀公司。讓陳嘯高興的是,新星唱片很快就接洽了自己。要知道整個華夏國除了大都會之外,星娛樂是第二大的經紀公司。而且與大都會主要盤踞在國內不同,星娛樂在東瀛國和高麗國都有相當的勢力。自從陳嘯發現自己比較适合東瀛曲風之後,他事實上也對星娛樂有某種特別的好感。如今星娛樂透過旗下的新星唱片與自己接洽,陳嘯自然是巴不得能夠簽約過去。何況星娛樂提供的經紀合約才符合陳嘯時下的地位,而不是一個苦逼的試訓生。
“陳嘯,你先不要忙着做決定。”查理斯一邊痛罵着經紀部門,一邊安撫着陳嘯。“我知道你對續約條件不滿,我會和公司溝通,自然給你一份讓我們大家都滿意的合約。”
陳嘯卻是冷冷地回應道:“SD樂團為什麽出走,當我不知道麽?以他們的地位,尚且被公司這般盤剝,我不相信公司會對我網開一面。查理斯,我們也合作了這麽久,我的條件也開給你了。唱片分成只能給四成,影視只能給五成,廣告代言最多是六成。此外,公司還需要保證我至少每年有一張唱片和一部影視劇。別家公司的一線合約都是這些條件,我給公司的條件也是這般。別說我不夠公司的一線标準,全年公司廣告合約最多的藝人是誰?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是誰?如果沒有我,大都會早就沒顧辰甩到幾條街外了。”
查理斯當然明白陳嘯的成績,可問題在于大都會的管理層看不到,最重要的是賀钜看不到。作為國內最早和最資深的經紀公司,大都會早就是一個充滿官僚作風的機構了。作為國內曾經最大牌的經紀人,賀钜已經看不到藝人對公司的作用,反而還是延續自己當年的家長作風。雖然大都會依然是全國每年培養新人最多的經紀機構,可是出名的卻不多,而出名了還繼續留在公司人則更不多。在今年,時代唱片推出JR之後,大都會所謂每年培養新人最多的名號也要落在別家頭上了。雖然賀钜明裏暗裏都說那群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是無法對大都會造成沖擊的,可事實上是,JR們中不僅有好幾團已經成功出道,雖然沒有立足一線,但是在二線、三線藝人中還是造成了沖擊。更重要的是,JR們即便沒有出道,他們的周邊和吸引力也為時代唱片帶來豐厚的利潤。查理斯甚至估計,也許到明年,時代唱片就将成為一家和大都會比肩的大公司了。
雖然查理斯深深知道公司的作風,但還是硬着頭皮将陳嘯的要求提交了上去。沒有出乎查理斯的意料,大都會的經紀機構負責人冷笑着說:“這陳嘯算幾兩蔥啊!他敢提這個條件?他是奧斯卡影帝?還是格萊美歌王啊?都不是!讓他滾,我們不用這樣的藝人!”
“可是他的唱片是我們公司銷量最高的,而他的廣告代言也是最多的。”查理斯還在做最後的努力,“如果失去他,對公司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笑話!我們大都會什麽時候要看藝人眼色了?”負責人将合約撕成了碎紙,“我就告訴你,沒有大都會,他陳嘯屁都不是!”
既然已經是這般,查理斯惟有嘆息一聲離開了辦公室。在回自己辦公室的路上,查理斯都覺得好笑,大都會還真以為自己是天下無敵的年代麽?雖然曾經培養過黎華這個天王巨星,可是後來呢?林立翔和方若绮是為什麽走的?再後來就是顧辰,難道現在就要到陳嘯了麽?想了許久,查理斯撥號給了陳嘯,“你準備下,年底就走吧……順帶問問你想去的公司,還缺不缺經紀人?”
陳嘯立刻明白了查理斯的意思,他也希望在新公司有個老夥計幫助自己。
89年底的續約風波
即便經歷過“買春疑案”的風波,顧辰還是改不了購買八卦雜志的習慣。雖然Amy對此有些嗤之以鼻,但還是會每周固定為顧辰買上一本《星期五》。不過這一次的封面卻讓Amy大吃一驚,封面人物赫然是陳嘯,而幾張模糊的照片顯示的顧辰以及他的經紀人查理斯什麽人在飯店裏接洽的樣子。《星期五》的封面标題赫然是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