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欽差

光陰輪轉,日月如梭,轉眼已經到了嘉德三十二年的六月。

此時正值春末夏初,然而江南一地得天獨厚,哪怕謝了桃紅、蔫了柳綠,依然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致。

官道之上,一隊騎士縱馬狂奔,那馬大約是西北馴養的名種,腳程好快,将仆仆風塵甩在身後,直奔寧州城外的江南駐軍大營而去。

江南統帥姓楊,名桢,字如松,是永寧侯的孫子。永寧侯膝下單薄,就這麽一根獨苗,自小寵得他無法無天,等到再大一點,他和一群二世祖成日裏混跡在勾欄瓦舍,無師自通了一身吃喝嫖賭的本事,是京城纨绔子弟中響當當的一號人物。

再後來,永寧老侯爺覺着任由他這麽混下去不是個事,于是不顧寶貝孫子的撒潑耍賴,硬是将他塞進老靖安侯西征的隊伍裏。原也不指望他混出個人模狗樣,只要能把那一身游手好閑的習氣磨掉,混點軍功傍身,再順順當當地承襲爵位,就阿彌陀佛了。

誰知老靖安侯治軍極嚴,料理熊孩子也頗有一手,甭管親兒子還是“別人家的孩子”,只要到了他麾下,就得按他的規矩來。頭兩年,楊桢沒少在老靖安侯手下吃苦頭,有時大半夜抱着被子哭眼抹淚,吵着鬧着要回京城。不料大漠苦寒、黃沙爍爍,一不留神竟将他磨出個人模狗樣,自此後便在軍中紮了根,誰說也不挪窩。

永寧老侯爺拿他沒辦法,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這小子就是油鹽不進。老侯爺心疼孫子,實在不忍心他在邊關吃沙子,跪在禦前哭了一天一夜,哭得嘉德帝頭大如鬥,只得将人調去花紅柳綠的江南,才算安了老侯爺一顆愛子之心。

誰知這人一旦殺伐星當頭,調哪都沒用——嘉德二十八年,東海匪患逐漸猖獗,更和東瀛倭寇狼狽為奸,屢屢侵擾大秦東南沿海一帶。楊桢這把閑了數年的刀總算找到用武之地,他将那層花裏胡哨的錦緞揭開,裏面的刀鋒竟然鋒利依舊,只是短兵相接地打了個照面,已經讓東海匪寇吃足苦頭。

此時,這位年輕的江南統帥正翹着二郎腿坐在帥帳中,對着面前的軍報大皺其眉:落霞嶼一役,江南駐軍斬首海匪過千,更生擒海匪頭目徐恩銘,本是大功一件。然而戰後清點人頭,楊桢卻發現少了一個人——此人姓徐,名恩允,是徐恩銘麾下第二號人物,也是他最信任的智囊。毫不誇張地說,徐恩銘能在東海海域打下偌大一份江山,其中至少有徐恩允一半的功勞。

這麽一個厲害人物,居然從楊桢眼皮子底下跑了……且不說會給東南沿海一地帶來多大禍患,單是楊統帥的自尊心也受不了啊!

楊桢兩條長腿來回倒騰了好幾輪,終于坐不住,一拍桌子将親兵喚進來:“赤鹞那邊有消息嗎?”

親兵搖了搖頭。

楊桢在帥帳裏拉磨似的轉悠兩圈,嘴裏念念有詞:“不應該啊……咱們得到确切消息,這姓毛的就在寧州城裏,可查了這些天也沒個準消息,除非這姓毛的會飛天遁地,不然能跑哪去?”

親兵習慣了自家主帥時不時抽個風,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等他犯病的瘋勁過去。

楊驢又轉悠兩圈:“不行,老子等不下去了——告訴兄弟們,點齊人手,咱們去寧州府衙走一趟!”

親兵巴不得主将這一聲,掉頭就往外跑,剛跑到門口,正趕上有人着急忙慌地往裏進,兩下裏都沒留神,結結實實地撞了個滿懷。

Advertisement

趕着進來的那位踉跄後退了好幾步,差點一屁股坐地上。他人沒站穩,破鑼似的嗓門已經拉開架勢:“将軍,朝廷派欽使下來了,正往這邊來呢!”

楊桢聽了“欽使”兩個字,眉頭不易察覺地皺了皺,實在是煩透了嘉德帝身邊的那幫老太監。然而當着親兵的面,他不好砸了自己“忠君敬上”的招牌,只能強行按捺焦躁,人五人六地一點頭:“唔,知道了,這回來的是誰?李巧嘴還是陳叫板?”

“李巧嘴”和“陳叫板”都是嘉德帝身邊得用的太監——“李巧嘴”原名李之榮,是禦馬監掌兵符的太監,因為嘴甜乖巧,深得嘉德帝寵信,背地裏得了“巧嘴”的诨名。“陳拍板”則恰恰相反,大名陳淮,掌着司禮監批紅權,一根直腸通天徹地,脾氣上來敢跟內閣叫板,因此得名“陳叫板”。

楊桢估摸着,嘉德帝身邊常來常往的無非這兩位,派下來的勞軍欽使應該也不出左右。

誰知親兵搖了搖頭,直眉愣眼地說:“都不是……将軍,來的是靖安侯!”

楊桢聞言,兩道長眉險險挑出額角:“你說是誰?”

親兵:“靖……”

後面倆字沒來得及脫口而出,楊桢人影一閃,已經消失在原地。兩個親兵面面相觑片刻,突然反應過來,沒頭沒腦地追了出去。

楊統帥撒丫子狂奔到軍營門口,還沒到近前,已經瞧見大營門口站着一行人。居中一人身量高挑,負手而立,穿一身素白無紋的單衣,通身上下不着配飾,在這一行人中卻出乎意料的搶眼。

楊桢腳步倏頓,一口憋屈多年的郁結含在嘴裏,擎等着噴此人一臉:“齊、珩!”

居中的男人聞聲轉頭,還沒看清,凜冽的勁風已經撲面而來。他微一皺眉,非但沒後退,反而迎着刀鋒上前半步,只聽“當”一聲,他手中劍鞘當當正正地架住了楊桢的長刀。

齊珩眼神冰冷:“你發什麽瘋?”

楊桢見了他就跟見了殺父奪妻的仇人似的,長刀連成一線,刀刀要命!旁邊的親兵連聲驚呼,卻被齊珩擺手攔住,他長劍尚在鞘中,就這麽硬接了十餘刀。

楊桢被他輕慢的态度激怒了,刀勢越發兇猛,招招進逼,簡直像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怒潮。然而無論他如何逼迫,齊珩依然不慌不忙,就如釘在潮頭的一葉小舟,随波逐流,卻又紋絲不動。

楊桢滿腹郁結被他遛成了熊熊燃燒的肝火,驀地大喝一聲,刀鋒快成一片殘影,一氣呵成地當頭斬落。齊珩眼神微凝,手腕倏爾一震,下一刻,劍鋒脫鞘而出,和長刀硬拼了十來招,刀劍相撞的瞬間,居然有火星四散飛濺。

最後一招,兩人完全沒留力,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江南統帥和靖安侯各自退後三步,虎口不約而同地有些發麻。

楊桢身邊的親兵這才反應過來,忙不疊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攔住自家主将,唯恐這貨瘋沒發完。有位機靈些的趕緊沖齊珩抱拳行禮:“齊帥恕罪,我們将軍此次剿匪受了傷,今日舊傷發作,才會沖撞了您……”

他請罪請了一半,就被楊桢伸手撥拉到一邊——這公然毆打欽差的貨混不吝地斜乜着眼,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上赫然寫着“欠揍”兩個字:“不錯啊……功夫沒落下。”

齊珩面無表情地還劍入鞘。

“靖安侯”姓齊,單名一個珩,是老靖安侯的獨子,今年不過弱冠。靖安侯一門忠烈,齊珩年不過沖齡就随父駐守西北,多年來戰功赫赫,更在老侯爺病逝後承襲爵位,執掌玄虎符,統領四境兵馬。

既是欽差,又是四境統帥,這要擱在旁人,一頂“以下犯上、藐視皇命”的大帽子扣下來,這輩子鐵定翻不了身。但是楊桢情況特殊,他少時随老靖安侯從軍,和齊珩擡頭不見低頭見……雖然兩人家世相當、性格迥異,彼此看對方都不大順眼,從小一起長大的交情卻不是假的。

只見齊珩把劍一收,擡頭看着楊桢:“不打了?”

楊桢似笑非笑:“反正打不過,不浪費這個力氣了。”

齊珩點點頭,從親兵手裏接過一卷明黃綢緞:“那就接旨吧。”

楊桢:“……”

聖旨一亮,楊統帥再不情願,也只能和親兵一起呼啦啦跪了一地。

嘉德帝的聖旨上都是些老生常談,無非是褒獎了楊桢剿匪的功勞,言明要厚賞——至于賞什麽、賞賜何時頒下,則通通略過不提,憑空給人畫了個大餅,吊着一幹文臣武将為他老人家流血賣命。

楊桢習慣了嘉德帝“雷聲大雨點小”的作派,不以為意地接了旨,将一幹人等屏退出帥帳,随口問道:“不過兩句話的事,随便派誰來不行,怎麽還勞動你親自跑一趟?”

直到此刻,齊珩才算從這個狗慫脾氣的發小嘴裏咂摸到一點“敘舊”的影子。

江南魚米之地,遠比塞北大漠富庶繁華,別的不敢說,熱茶熱飯總是管夠的。齊珩不敢指望楊統帥,提起茶壺給自己斟了杯熱茶,潤了潤趕路趕得快冒煙的喉嚨,不溫不火地說:“你這一仗打得漂亮,将徐恩銘的老巢一鍋端了,陛下在京中聽說,特意派我南下嘉獎……”

楊桢皮笑肉不笑地打斷他:“齊帥就別往我臉上貼金了,我心裏有數——這一仗打得漂亮,全賴你未雨綢缪,事先往徐恩銘老窩裏安了一根‘釘子’,要不然,我也沒法一鍋端。”

齊珩端着茶杯的手不易察覺地一頓。

旋即,他若無其事地放下杯子,續上話音:“但你軍報中說,這夥海匪和東瀛倭寇暗中勾結,更有江南巡按禦史奏報,說東瀛倭寇在東南沿海一帶日漸猖獗,陛下不放心,吩咐我來瞧瞧。”

東瀛和中原腹地一衣帶水,關系卻不怎麽融洽,早在前朝年間,東瀛倭寇就曾屢屢犯邊,更借着北戎大軍南下之機出兵大沽港,險些葬送了漢室國祚。

不過,東瀛人的好日子沒持續太久,待到大秦建國,開國聖祖雖是女子之身,卻遠比前朝的孝烈皇帝有魄力,開海禁、固邊防、練水師、造海船,一套組合拳下來,揍得東瀛倭寇哭爹喊娘,再不敢上門送菜。

……直到嘉德二十八年。

“你統領四境兵馬,每一季的軍報都是看過的,”楊桢沒什麽情緒起伏地說,“從嘉德二十八年開始,東瀛人犯邊的頻率明顯增加,光搶還不算,每過一處都跟雁過拔毛似的,燒殺劫掠無所不為。更可惡的是,這幫東瀛人還和海匪勾結在一起——齊帥也知道,海匪大多是江南人士,和本地大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這麽裏應外合……跟通敵叛國有什麽分別?”

他一忍再忍,還是沒忍住,從牙關裏流露出一絲微乎其微的恨意。

齊珩沒有打斷他。

“……這回的徐恩銘,手底下有個軍師,聽說還是他連着血親的族兄弟,叫徐恩允。此人能謀善斷,還和東瀛倭寇暗中有往來,”楊桢說,“這一回圍剿落霞嶼,一幹匪首一個不落,唯獨被他跑了,我懷疑這不是巧合。”

齊珩聽明白了他的暗示——不是巧合,那只能是有人通風報信,事先放跑了徐恩允。

他不置可否地問道:“然後呢?”

“暗樁回報,在寧州城裏發現了徐恩允的蹤跡,我已經派人去查探了,”楊桢将喝光的茶杯摸在手裏,抛到空中,再攤開手心接住,“我事先和寧州府衙打了招呼,他們已經加派人手,保準一只蒼蠅也飛不出去。”

齊珩一直面無表情,此刻卻忽然微微前傾身體,露出專注的神色:“派人探查?你派誰去的?”

楊桢理所當然地說:“除了‘赤鹞’,還能有誰?”

只聽“锵啷”一聲,齊侯爺手心裏的茶杯被他自己生生捏碎,茶水潑了滿地。

若說江南是自古繁華的魚米之鄉,那寧州城就是這繁華畫卷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嘉德二十八年以來,東瀛倭寇屢屢犯邊,朝廷不勝其擾,索性重頒禁海令,将沿海一線的大小港口盡數關閉,只留下寧州和泉州港與外邦互通有無。

海外風物紛紛湧入寧州,将這座原本不大的沿海城池渲染得異常繁榮。

城東有座雲夢閣,是寧州城中有名的銷金窩,豪客富商賺得盆滿缽盈,都愛來這兒賭兩把手氣。

賭桌上的大漢剛贏下一局,正把滿桌的銅錢銀錠金瓜子撥拉到自己面前,一雙眼睛被銅臭味熏得通紅,嘶聲大笑起來:“老子今兒個手氣爆棚,你們還有哪個不長眼的,上來試試?”

他這一嗓子不要緊,雲夢閣裏裏外外都被震得嗡嗡作響。端着托盤的美貌侍女皺了皺眉,不着痕跡地避開兩個借酒裝瘋的色胚,風擺楊柳似的來到櫃臺前,伸手敲了敲黃花梨的臺面:“掌櫃的……”

臺下窸窸窣窣一陣,鑽出個年輕男人。

這男人年紀不大,卻是做掌櫃打扮,一身軟緞褂子,乍一看和富庶些的田戶人家沒什麽分別,只是多了一把描金折扇。

他把折扇一轉,在侍女肩頭拍了下:“叫你爺爺什麽事?”

侍女沒理會他嘴上占的便宜,用眼神示意了下:“看那邊。”

年輕男人順着她的示意看過去,眉頭微微皺起。

賭場魚龍混雜,有名震一方的豪商富客,也有混跡市井的潑皮無賴。東首那一桌卻奇怪得很,旁邊圍了五六個身材矮小的男人,神色嚴肅、腰背緊繃,不像來做富貴夢,倒像是……上門踢館找茬。

那“掌櫃的”一雙招子落在他們手邊的包袱上就再也移不開,半晌摸着下巴,喃喃道:“東瀛倭寇都混進寧州城了?寧州府臺和江南駐軍都是幹什麽吃的!”

同類推薦

娘娘帶球跑了!

娘娘帶球跑了!

新婚之夜,她被五花大綁丢上他的床。“女人,你敢嫁給別的男人!”他如狼似虎把她吃得渣都不剩。“原來強睡我的人是你!人間禽獸!”她咬牙切齒扶着牆從床上爬起來。她是來自現代的記憶之王,重生歸來,向所有欠她的人讨還血債。可這只妖孽之王,她明明沒見過他,卻像欠了他一輩子,夜夜被迫償還……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萌妻來襲:軍帥,壞壞寵!

從她過完十四歲生日那天起,就跟她說了以後不準半夜偷爬到他的床上來,她小嘴一張一合,已經不知道跟他說了多少次最後一晚。孟祁寒真的是寧可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孟杳杳這一張嘴。
“以後我要是娶妻了,你也這樣爬上來?”
“娶妻?人家都講你不舉,除了我孟杳杳誰要你?”
某男邪魅一笑:“我都不舉了,你還要我幹嘛?”
“暖床啊,你知道你身上有多暖和嗎?”話未落,已被他壓在了身下,“只能暖床,那豈不委屈了你?”
他是殺伐果斷的冰山少帥,唯獨寵她入骨,他說,杳杳,這輩子我不會讓你哭的,除了床上……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爆寵小狂妃:皇叔,太兇勐

“皇叔,不要了,潇潇疼。”“乖。”年輕帝王伸手,動作輕柔地拉住她受傷的小腿,聲音低沉沙啞,難掩心疼:“忍忍,塗了藥,一會兒就不疼了。”她是後宮寵妃,心狠手辣,惡名昭彰。新皇登基,她被殘忍賜死!重活一世,誓要一雪前恥,虐親姐,鬥渣男,朝堂內外所有人的生死,全在她倚姣作媚的一句話間。“皇叔,朝中大臣都說我是禍國妖妃,聯...

大宋将門

大宋将門

沒有楊柳岸曉風殘月,沒有把酒問青天,沒有清明上河圖……
一個倒黴的寫手,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來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紙。外有大遼雄兵,內有無數豬隊友,滔滔黃河,老天爺也來添亂……
再多的困難,也不過一只只紙老虎,遇到困難,鐵棒橫掃,困難加大,鐵棒加粗!
赫赫将門,終有再興之時!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啓禀王爺,王妃她又窮瘋了

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要一個皇子來給自己的閨女沖喜?
東天樞大将軍文書勉是也!
衆人惋惜:堂堂皇子被迫沖喜,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皇權的沒落?!
----------------------------------------
文綿綿,悲催社畜一枚,一睜眼卻成了大将軍的閨女,還撈到個俊美又多金的安南王殿下作未婚夫,本以為從此過上了金山銀山、福海無邊的小日子。
豈料......
府中上下不善理財,已經到變賣家財度日的地步......
人美心善的王爺一臉疼惜,“本王府中的金銀滿庫房,王妃随便花。

文綿綿雙目放光,“來人啊,裝銀票!”
從此...
“王爺,王妃花錢如流水,今日又是十萬兩。

“無妨,本王底子厚,王妃盡管花。

“王爺,王妃花錢無節制,您的金庫快見了底了!”
“無妨,本王還能賺!”
“王爺,王妃連夜清空了您的金庫!”
“什麽!”
富可敵國的安南王殿下即将裂開。
文綿綿款步走來,“王爺別着急,我來送你一條會下金蛋的街!”
----------------------------------------
【社畜王妃VS沖喜王爺】
文綿綿:一時花錢一時爽,一直花錢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