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桓痕只若初見
後來我還是來到凡間,躲到一處深山裏,我想還是人間我比較熟悉些,事實上除了日月魔宮,我對魔界,對神界、冥界并沒有什麽概念。
我對于這些,總有莫名的恐懼,并不明确,卻想逃離。而對人間,對這綠樹、黑土,對這紅白山花卻感到無比親切。
而這莽莽蒼蒼的大山,雖然只有一兩處茅草屋,還時有野獸尖嘯,靈猿低鳴,巨鷹盤旋,細蛇蜿蜒,卻是比那雲霧缭繞,那一例的雪白多了些生氣,多了些層次變化。這裏的草木,生靈有着強勁的生命力,他們不哀鳴,除了奮力厮殺,争奪養料沒有更多的要求,他們的生命因簡單而強大,我看到一種兇猛的動物,如狗一般,只是耳朵更尖,眼光也更為陰狠,這種獸有着尖利的牙齒,咬死了對手亦不興奮,只是用力去撕咬,去生吞,去死咽,後來我知道這種動物叫狼。
這種動物不要一種叫愛的東西來支撐生命,所以更為純粹,它們是我的榜樣。
在一個小山坡上我看到一株手臂粗細的小樹,寬周圍的樹都有碗口粗細,只有這一棵,這一只顯得那麽羸弱,瘦小,我走近的時候看到這樹從距離根部一尺處直到頂梢都被一根藤緊緊纏繞,那藤不過手指粗細,竟已深深勒進那樹的皮,勒出一道深痕,一縷一縷,盤旋而上如山圍小路.
那藤的葉與樹的葉一起生長,竟是不辨真假。
這兩株植物就這麽日日夜夜地盤附在一起,互相掙紮,這生與死的較量竟是如此持久而觸目驚心。
是這樹的生命力更強一些,将這藤生生掙斷,還是這藤,将這樹活活勒死?
我無從知曉。
我終于知道,力,法力,才是唯一的法則。
若是我沒有明玉一半的法力,也許我早就死在水悠揚的手下了。
還有虎,這裏的虎與我以前在宮中所見竟是完全不同,這曾跟着一匹虎跟了三天,看着它在水裏自在地優游,看着它趴在枯草上曬太陽一睡就是一整天,不僅想起以前岑刀寫的一首詠虎詩:
高步獨趨豕狼避,
深山一嘯鳥雀驚。
春日高起貪酣睡,
秋陽泣血思微醒。
Advertisement
卧榻前後不容客,
厲膽內外豈無情?
一朝身死皮為褥,
千載漫誇猛豪雄。
我背着背着便不覺潸然淚下。離開了日月魔宮,沒有了明玉,我發現自己并不怎麽刻骨地想他,而岑刀,岑刀那冷傲的眼,死去時溫和的眸竟時時讓我的淚充盈欲滴。
在第三天的午後那只虎被一尾巨蟒跟上,那虎正睡着卻猛地站起來,雙目如電般睜圓,抖了抖錦緞般的皮毛,仰天發出一聲巨吼,地動山搖。
可是那蟒并無畏懼,瞬間便來至距離虎的三米處。
我的心提至嗓子眼。
可是兩匹巨獸卻隔着三米并不發動進攻,這,不合我的想像。
我本來以為獸類只要一接近就會發動最猛烈的進攻,可是他們也會對峙,也會觀望,也會等待。
這讓我不寒而栗。
而周圍,不久就聚集了一群狼,那些狼很安靜地守在周圍,有的坐着,有着甚至都睡着了。
而天上竟也不時盤旋着一些長鷹。鷹的影墜落下來只是一個黑點,卻孕育殺機。
它們終于在黃昏時候進行了第一次交鋒。
那蛇突然就上樹繞至虎的背面,淩空向老虎身下激射。
那虎并不回頭,卻猛地甩出鋼鞭也似的巨尾擊向那蛇的七寸,那分寸,那力道竟是分毫不差,那蛇吃了一記,便負傷而遁,又蜿蜒上樹,虎卻也并不追擊,仍然伫立原地。雙方仍然對峙。
那四只眼睛竟然對視了一夜,如四點寒星。
那些鷹,卻在枝頭睡着了,而狼,也不再踱來踱去,躺下後發出均勻的呼吸。
緊張的只是對峙雙方,與其他生物竟是毫不相關。
在天色微明的時候終于有了第二回 合的交鋒。
那虎似乎站立太久,竟一步步地退後,退後,我想他是要退回自己的巢穴吧。
在虎退了七八步的時候蛇終于發動第二次攻擊。
那蟒竟是筆直地沖向虎的尾巴處,卻将巨尾狠狠甩向虎首,整個身子向虎掃去,似要将虎沖倒在地。
那虎倏地轉身,卻終是慢了幾分,那蟒于瞬間便将那虎層層纏繞,如那附在樹上的藤。
那虎發出一聲長嘶,卻沒有了先前的氣力。那虎張口便向蟒身咬去,一口便咬下那蟒身的近一半,那蟒首卻也張開巨口來咬虎的喉。一瞬蟒首便埋在虎的鬃毛裏,已不可見。
那虎勢已發狂,沿着蟒身的傷口再度張開血盤大口。
頓時鮮血橫飛,腥氣彌漫。那狼,不知何時竟已靠近到十米處從喉中發出低低的吼。
那鷹,也只在低空盤旋。
不過數秒,那虎已倒在地上,那蟒,卻也被虎生生咬成兩截,那蟒首依然不見,下面半截蟒身仍在不停地收緊,捆勒。
那虎掙紮着站起身,搖搖晃晃,那狼卻不待吩咐,立即一擁而上,空氣中的腥氣更重,幾分鐘後那狼群稍稍分開,虎、蟒卻已消失,每只狼的嘴上都叼着一塊肉,鮮血自狼喙蜿蜒流下,那幾只鷹也在這時沖下來,卻并不與狼争鬥,竟是直撲狼喙上的肉,雙爪抓住一些便急速騰空。
很多肉竟是這樣再度被撕為兩半。那血珠不時在朝陽柔和的暈下發出耀眼璀璨的紅光,美豔絕倫。
半個小時過後,狼群散盡,鷹也越飛越遠,山谷裏又回複寂靜,除了一地的毛發,血跡,這裏似乎竟是什麽也沒有發生過。
我在雲端看得目眩神迷。
我對自己說,看,這就是你以後的日子。
我沒有想過去解救那虎,盡管那只要我動動小手指就可以。
我不願意破壞這自然的法則。在自然的争鬥裏沒有憐憫,沒有相助,每種生物都須獨自用力,不用希冀其他動物的救贖。
我不救贖,亦不要別人救贖。
我不知道自己在山裏呆了多久,我已不再有時間的概念,我有七千年可以揮霍。而明玉還說,說是蓮移大法練得精妙,還可增加法力和壽命。我不知道這麽長的時間意味着什麽。我只知道花開花謝,月落月沉我竟已在這裏呆了四百個年頭。
這些年裏,我除了看這些野獸便是觀察植物的生長,自然界竟是蘊藏着那麽巨大的神奇。我每天在初陽乍起和殘陽西下時練蓮移大法,竟是沒有饑渴。
我不知道自己的法力已經有多高,只是我身處那座大山竟似可以掌握山中的一切,我可以任意将一座山峰移走,可以讓一枝花一天就盛開,然後凋謝。也可以讓一匹狼沉睡一年。
那山神,竟是在我到的第七天就暗暗遁走,他以為走得很神秘,卻仍然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想,只要不是遇到明珂和陰陽二使這樣的魔頭我應該不會輕易被擊敗吧。即使敗了,我想我也可以用化蓮魔功逃得元神的。
于是,我決定去尋找修羅神的巢穴。
那年我四百一十四歲,卻有着十四歲時的容顏以及四百歲般滄桑的表情。
我沒想多久就決定重回荊蕪帝國,荊蕪帝國已是明日黃花,早已從人們的意識裏抹去,也許這時候說魚系帝國更為妥當些。
我想,鲧族當初能滅掉荊蕪帝國,一大半便是靠是雲妖和星邪的助陣,聽說那鲧族的首領還學得了魔族延年益壽駐顏不老之術,王族可以活到五百歲不死,那麽他們肯定與修羅神有些交易,我從鲧族那裏也肯定可以打探一些雲妖和星邪的消息,便可順藤摸瓜找到修羅神。
我不知道我想的是否正确,但是總歸要試一試的。
好在我有足夠的時間。
于是我便來到魚系帝國。
我卻發現自己對這片土地并不熟悉,這裏的山,水,草,木于我,仍是陌生。
我熟悉的荊蕪帝國,不過是荊蕪宮,不過是父王的眼神,不過是岑刀的書房。這荊蕪帝國的萬裏河山,原本與我無關,現在仍是與我無關。
只是,他們不該聯手絞殺了岑刀。
可是魚系帝國卻沒有我想像中的荒涼與頹敗。
這初春的大地竟是綠滿萬裏的青青麥苗,碧荊山的樹早已郁郁蔥蔥,挺拔淩雲,那一川清流裏的游魚仍是那麽優游自在,閑适自得。那一樹一樹清麗的紅桃依然絢目,那漫山遍野的紅花竟是亘古以來便如此殷紅。
原來荊蕪宮裏住了誰與這山上的草木并無關系。
只是岑刀的眉目卻再不見。
我突然恨恨地想,如果我再次毀滅荊蕪宮裏的人,想必這漫山遍野的紅花綠樹,明山淨水也不會怪罪我的。
魚系帝國的人讓岑刀如此不甘心地敗和死,我總也得讓他們領略一下不甘是什麽,滋味。
然後,我找到岑刀的元神,才好讓他知道他當日眼中的柔弱蠻橫的女子是有着和他一樣堅強的靈魂。
這樣即便不可得到他的愛,就是讓他多看我一眼也好。
可是我在碧荊山上遇到了桓痕。
有些相遇如生,如死,如劫,不被預料。
那日微雨,我在山裏轉得久了,遠遠看到一處寺宇,很小,并無僧侶來往,甚是冷清,我便一步一步走近去。
是什麽時候,我已只喜歡清冷的天氣,簡陋的飾屋?
什麽時候覺得明媚的陽光不可忍受,在晴天裏躲在陰暗的小房間裏不願出門,只在陰雨天裏想着到山間走動?
那一方茅舍,那屋畔的幾處濃蔭,便在那蒙蒙細雨裏成了一方佳景,我感動得幾欲大聲哭泣。
而雨霧裏竟還有隐隐的簫聲嗚咽。
那久違的百轉千回的簫聲呵。
良久,簫聲乍歇,一個男子低低吟着:自別後遙山隐隐,更哪堪遠水粼粼?見柳外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呀,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那聲音在雨中随那細雨若有若無,随那水氣氤氲婉轉,似歇還起,欲休還留。這句子如此傷心,莫非吟詞的人也被誰傷了心?
我慢慢聽去,不覺竟已癡了,竟是寸步難移。
我想,要怎樣的男子才有這般曲似九回流水的繞指柔情?要怎樣的劍膽琴心才寫得出如此奇句。
于是我躍上雲端,我便看到了桓痕。
------------
持續更新,雖然是舊文,改動不多,還是希望有更多人看并評論。
即日會有新文推出,敬請關注!
同類推薦

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
大陸傳奇,一戰成名;鳳凰聖女,風火流星神界刀法;雙升融合,金陽藍月,雷霆之怒,這裏沒有魔法,沒有鬥氣,沒有武術,卻有武魂。唐門創立萬年之後的鬥羅大陸上,唐門式微。一代天驕橫空出世,新一代史萊克七怪能否重振唐門,譜寫一曲絕世唐門之歌?
百萬年魂獸,手握日月摘星辰的死靈聖法神,導致唐門衰落的全新魂導器體系。一切的神奇都将一一展現。
唐門暗器能否重振雄風,唐門能否重現輝煌,一切盡在《鬥羅大陸》第二部——《絕世唐門》!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無彈窗,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