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史實較多)

◎土木堡之變◎

水鏡繼續:

【兵部尚書邝埜慘死在了土木堡之戰中。于謙在午門血案發生前被任命為新的兵部尚書, 統管北京保衛戰等一系戰事。

他挺身而出勸住了朱祁钰,讓群情激憤引發的群毆,沒向群臣被議罪而陷入朝堂停擺的嚴重後果發展。

随後, 王振被清算抄家, 其黨羽也不同程度被議罪。

守衛戰準備開啓。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朱祁鎮不在意這種作戰的基本規律, 于謙怎麽可能犯同樣的錯誤, 他先要保證京師糧草充足。

當時,大明京師一帶不缺糧草,存于通州糧倉。

這批糧食一定要運入京城, 否則必須一把火燒了,不然等瓦剌軍來犯就會落入他們手中。

在此風雨缥缈之際将大批量糧食迅速運來京城,聽起來是個難題, 但也能被靈活解決。

于謙一邊下令命幾路勤王兵馬入京。而官兵入京時,勢必會路過通州, 命他們一人捎一些糧食, 就能迅速且高效解決運糧困難。

另外為了充分激勵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京內的人員也要動員起來。他提出提前給官員們發糧食作為俸祿, 而給幫忙運糧的百姓出工錢等等。

只要思想不滑坡, 辦法總比困難多。

運糧問題很快得以解決, 然後就是立刻将邊防上的守将們進行一些調換或裁撤。

朱祁鎮的叫門行為怎麽可能不傳入京城。

Advertisement

也先帶着大明皇帝一個處又一處叫門, 或要錢或要開城門,但凡是有動搖過的軍官都得換了。

時間在衆人的緊迫準備中一點點過去。

眼看九月将近, 還有一件大事沒敲定, 那是八月十八日就提出的問題。京城的皇位依舊空懸, 僅僅有兩歲的太子朱見深遠遠不行。

古人雲:“國有長君, 社稷之福。”

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

眼下不是讨論也先有沒有這種傾向, 而是當一條條消息傳回京城, 朱祁鎮沒有自殺而非常配合也先在叫門了。

不立新帝,等也先來京城再叫門要怎麽辦?以兩歲太子的威望壓不住。

八月二十九日。

根據《彭文憲公筆記·卷上》,記載了當日的情況。

群臣跪在文華門請郕王繼位,但被朱祁钰三連拒絕了。他拒絕得非常誠心,甚至是逃回了家。

後來,群臣又去找孫太後,對她言明不立新君的弊端,請她一定要下诏書冊立新君。

孫太後終是下诏,而群臣拿着诏書再去找朱祁钰。

于謙直接去堵朱祁钰的門,動之以情xi冊立新帝并無私心只為了江山社稷。

終于做通了朱祁钰的思想工作讓他同意做皇帝,而定下新帝在九月六日登基。

立新帝是必須進行嗎?

答案很快就來了,必須立。

十月,也先率兵犯京,他有一位得力幫手——太監喜寧。

喜寧是朱祁鎮原本偏寵的太監,是強取豪奪英國公張輔的田宅的主犯,造成佃戶無辜被殺。

當時,朱祁鎮對喜寧的殺人事件輕輕放下,讓他花了點錢贖罪,繼續帶在了身邊。

喜寧一起被抓到瓦剌,立刻就反了,投到也先帳下。

他本是大明皇帝身邊的得勢太監,看過不少邊防訊息。這些都賣給了也先,比如可以去哪裏搶掠金銀財寶,比如哪裏有暗道,比如哪裏的地勢如何。

紫荊關,正因喜寧洩密軍事布局而攻破。

也先帶着朱祁鎮去叫門,也是得了喜寧的獻計。

十月,也先向京師進發,一路不斷用朱祁鎮威脅守将開門。此時,新帝已立的好處就顯示出來了。

瓦剌軍兵臨大同,謊稱送皇上回京,要郭登等守将開關迎接。

郭登上次就拒絕開城門,現在有新皇帝了,誰還會在意也先的威脅。

他說得很直白,祖宗保佑,大明現在有新皇帝了。直接就否定了朱祁鎮的正統性。①

不可避免的,這些話也被作為人質的朱祁鎮聽了去。

那些堅守城門絕不投降的軍官們,今日難料來日之事。

來日尚遠。

也先的隊伍跑來到了北京城外。

此時,于謙已經準備充足。率軍二十二萬,列陣九門外,他與其他八人帶這官兵各堅守一門。

他下達了軍戰連坐法。②

這一戰,事關大明生死存亡。

因此,守護在京城之外的軍人們只有贏或死,不存在第二種可能性。

與也先的正面對戰,不是只靠蠻力往前沖。

大明失去了葬身土木堡的二十多萬兵馬,京城的守備力量本來僅剩十萬不到,多餘兵力從各地調集來的。

眼下必須要充分發揮各種大明軍隊的有利長處,比如利用神機營與火器,再施以誘敵深入、瞞天過海、十面埋伏等策略。

十月十一日,也先逼近北京。

十月十七日,也先就一路狂逃,逃出紫荊關,退回關外。

怎麽回事?瓦剌看起來也不怎麽能打。它與明軍的交鋒持續的時間不長就夾着尾巴逃走了。

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土木堡之戰,大明有朱祁鎮這個比豬還不如的隊友。

京城守衛戰,大明卻是有了神一般的參戰者。

在于謙的指揮下,京師的上下一心、軍民協力、舍生忘死地奮力殺敵。

那支曾經輕而易舉擊潰朱祁鎮的瓦剌軍,在此等大明軍隊面前不堪一擊,很快被打得潰逃而去。

概括起來一句話,對于大明而言,朱祁鎮就是多餘的,從不存在才好。

也先逃回了關外,又再來突襲過幾次,但都因明軍的嚴密防守而落空。

對他來說,最關鍵的王牌是手握朱祁鎮。大明卻已經立新帝,太上皇沒用了,自然也就無法再做籌碼從大明讨到好處。

于是,朱祁鎮被俘一年後被放回了大明。

此時,朱祁钰已經做了一年皇帝,太子是朱見深。

還政于太上皇,說來輕松,但掌握過權力誰願意輕易放手。

朱祁钰沒達到那種境界,他把朱祁鎮送到南宮裏圈禁。

後來有人說朱祁鎮被幽禁南宮,日子過得很不好。

據傳南宮的環境很差,房屋破敗,樹木都被砍光了,連避暑的樹蔭都沒有。

大門被灌了鉛水,吃的東西要通過小洞送進去。朱祁鎮的皇後錢氏還要偷偷做女紅,求人拿出去賣補貼家用。

這種說辭也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

當時,孫太後活得好好的,以她奉先帝遺诏幹政的底牌,能看兒子過成那樣?

南宮,也叫洪慶宮,是朱棣給朱瞻基造的皇太孫宮,後來經過擴建成為皇帝的離宮之一。

正德年間,朱厚照帶張鶴齡兄弟去南宮玩。

嘉靖年間萬壽宮大火,嚴嵩還請朱厚熜暫時住到南宮去。朱厚熜因為明英宗在那裏被關過就不想去。

南宮在李自成入京時被一把火燒了。

如今,我們只能根據古籍的零星記載去推測,它雖比不過紫禁城皇宮,但能讓後來的皇帝去游玩,居住環境必定不錯。

朱祁鎮入住南宮七年,生了三男六女。除了一個女兒早夭,其他孩子都活得好好的。三個男孩比朱祁钰活的時間都要久。

這樣的生活要說讓人不滿意,也不會是物質上的,缺少的是自由與大權在握。

對比來說,紫禁城內的朱祁钰應是非常羨慕哥哥的子嗣頗豐。

站在後世的角度回望,朱祁钰做皇帝比他哥好太多,知人善用,勵精圖治。

簡單舉幾個例子。

于謙首創團營制度,對京城軍隊的三大營進行改制。後有《明史》誇獎,“兵将相習,其法頗善”。

巡撫王竑兼理兩淮鹽稅,在赈濟災民上不遺餘力。以百姓為先,救災如救火,敢先斬後奏,沒有聖旨就開糧倉赈災。

朱祁钰事後沒有責罰,反而立刻派侍郎鄒幹火速趕往災區,聽從王竑差遣。

在用人方面,他也敢啓用徐有貞。即徐珵,在土木堡之變後提議南遷的那位。

徐有貞為規避曾經的政治污點改名,被朱祁钰派去去治理黃河水患,且頗有建樹。

朱祁钰作為皇帝,成績尚佳。

比他的哥哥朱祁鎮肆意重用王振等宦官,不分是非曲直以一己之私治國要強多了。

不過,權力的欲望會進一步增長。

當朱祁钰不只想自己坐皇位,而且想徹底取代朱祁鎮,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讓帝位在自己這一支血脈延續下去,情況就變得不同。】

水鏡前,朱元璋與朱棣已經被氣到快昏厥。

聽到朱祁钰生出易儲的心思,脫口而出“不要!”、“不可!“

這不是要維護朱祁鎮的血脈正統性,正因希望朱祁钰坐穩帝位才不希望他做傻事。以其性情,此舉必會把他推入深淵。

果不其然,接下來聽到接二連三的噩耗。

水鏡:【由于朱祁钰的得位方式特別,登基之前就有了太子朱見深的存在,他想成功易儲,要麽忍到底要麽狠到底。

偏偏,朱祁钰都沒做到。

該忍的時候,朱祁钰沒忍。

他只有一個兒子朱見濟,生母是貴妃,而不是原配皇後。

廢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朱見濟,必然不容易。應該考慮到最壞的可能性,與大臣們鬥争折騰一大圈,萬一新立的太子早逝了呢?

往陰謀論講,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後浸淫宮闱多年。她能讓宣宗廢了胡皇後而自己上位,絕非簡單角色,就不擔心她搞搞暗殺嗎?

往醫學常識說,小孩能健康長大不容易。誰能保證小孩半途不會感染疾病,一命嗚呼。

何不等一等,有第二個兒子再談廢朱見深的太子位,免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朱祁钰卻不夠忍,在景泰三年就廢汪皇後,廢朱見深的太子位,改立八歲的朱見濟為太子。

尴尬情況果然出現了。僅僅一年,朱見濟病逝,而後朱祁钰再沒生子。

要說狠,朱祁钰也做不到。

做不到索性沒把朱祁鎮一支全除了。魚死網破,反正自己沒兒子了,改立藩王之子上位也行。讓朱祁鎮把《罪己诏》給下了,鬥倒孫太後,徹底掌控宮闱。

這些朱祁钰都沒做成,或者說他的性格本就不可能做到。

狠不夠,忍不足,最後讓奪門之變上演。

景泰八年,石亨、徐有貞、曹吉持有孫太後的懿旨,發動了宮變。

這封懿旨主打一個中心意思。朱祁钰用的都是奸臣,而朱祁鎮什麽錯都沒有,所以該把皇位還給他。

生怕人們聽不懂話,第二天孫太後又下一道懿旨。

記錄在了《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五,把朱祁钰罵到體無完膚。

中心思想就一個。

引發土木堡之變的朱祁鎮什麽錯也沒有,他是“聖德無虧,天意有在”。臨危受命的朱祁钰是“斁敗綱常,變亂彜典。縱肆淫酗,信任奸回。”④

奪門之變發生。

朱祁钰被廢,一個多月後,三十歲不到去世,帝號被朱祁鎮廢除。成了有明一代唯一沒進皇陵的皇帝。

一位帝王的離世,不是他一個人的事。

我們早就知道朱祁鎮不做人。

他重新上位後,開始了大清洗,被殺、被充軍的人不計其數。

六部之中,除禮部尚書之外,其他五位尚書均被議罪。

兵部于謙首當其沖被殺。

吏部王文被殺,戶部陳循充軍,工部尚書江淵充軍,刑部尚書俞士悅充軍。

名将範廣,駐守邊關與蒙古各部作戰。後在北京保衛戰中英勇殺敵,追擊瓦剌軍将其趕出紫荊關。

奪門之變後,他被殺,其子發配廣西。

根據《萬歷野獲編》記載:“以其第宅并妻孥賜降虜皮兒馬黑麻”。

皮兒馬黑麻,聽名字就知道是番邦人。在瓦剌擔任平章,又是大明的都督佥事,是往來于兩者之間的使臣。

以往的刑罰,罪臣的妻女充入教坊司已經是凄慘。

如《萬歷野獲編》所記是真,朱祁鎮将抗擊瓦剌名将殺死,将其妻女賜給瓦剌人,那真是喪心病狂至極。

不過,朱祁鎮也不是第一次不做人了。土木堡之變是一次,奪門之變是第二次。

第一次,坑了六七十位朝廷重臣與二十多萬将士死于瓦剌軍手下。

第二次,殺的幾乎都是北京守衛戰的功臣,沒有這些人大明恐怕早在正統十四年亡了。

極具諷刺,朱祁鎮重新上位後,給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之一的王振立廟,祠曰“旌忠”。

是不是很可笑?這種給王振立廟的行為就是在否定其錯誤,那樣一來朱祁鎮也能否定他自己犯下的的滔天罪惡。

以上種種,就細數到這裏吧。我不想吃降壓藥,不知各位血壓還好嗎?

那位網友“朱八八最愛……” 抱歉,還是把你的ID念出了一大半。

我也懶得剪輯了。這樣的釣魚結果夠用了吧?你的論文應該很有方向了?友情提示,還是要去找一手文獻史料詳細看看。

最後,就以北島《回答》中的一句話來結束本集。

回看歷史,你會發現“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下集見。】

朱元璋與朱棣已經憤怒到頂點,腦子完全空白一片。

只見水鏡評論區顯示:

『△始作俑者:說起叫門天子朱祁鎮,這貨為數不多的功績還是朱元璋親手成全他的呢。』

朱元璋:啥玩意!不可能!

真要兩眼一黑暈過去了,他怎麽可能給那種貨色送功績?!

作者有話說:

①《西湖夢尋》-明-張岱“鹵擁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謝曰:’賴天地宗社之靈,國有君矣。”

②取自《明史·于謙傳》“臨陣将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将。軍不顧将先退者,後隊斬前隊。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③《國朝獻征錄》天子疾大漸,殆弗興,天位久虛。上皇居南內,于今八年,聖德無虧,天意有在。以奸臣擅謀,閟而不聞,欲迎立藩王以承大統,将不利于國家。”

④節選一些《大明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五記載:

“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後制谕,……吾仍命庶次子郕王祁钰輔之。豈期性本枭雄,遄據天位。已而虜酋畏天,知帝德罔愆,歷數有在,奉帝回京。而祁钰既貪天位,曾無複辟之心;乃用邪謀,反為幽閉之計;廢黜皇儲,私立己子。斁敗綱常,變亂彜典。縱肆淫酗,信任奸回。毀奉先傍殿,建宮以居妖妓;污緝熙便殿,受戒以禮胡僧。濫賞妄費而無經,急徵暴斂而無藝。府藏空虛,海內窮困。不孝不弟,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怒。上天震威,屢垂明象。祁钰恬不知省,拒谏飾非,造罪愈甚,既絕其子,又殃其身。疾病彌留,朝政遂廢,中外危疑,人思正統……”

同類推薦

陰陽鬼術

陰陽鬼術

玄術分陰陽,陽為道術,陰為鬼術。
林曉峰學鬼術,抓邪祟,可卻陷入一個又一個陰謀詭計之中。
神秘的抓妖局,詭異的神農架,恐怖的昆侖山。
且看林曉峰如何斬妖魔,破陰邪!

逍遙小僵屍

逍遙小僵屍

女鬼別纏我,我是僵屍,咱們不合适!
驅魔小姐姐,你是收我,還是在泡我!
又是這魔女,哪都有你,再來打屁屁!
還有那妖女,別誘惑了,本僵屍不約!
()

陰九行

陰九行

1912年宣統帝溥儀退位,1949年新中國成立,1978年施行改革開放......
一個朝代的更疊,往少了說,幾十年,往多了說,幾百年,而某些匠人的傳承,卻少則上百年,多則上千年啊。
我将滿十八歲的時候,我師父跟我叨叨,“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至于幹咱劊鬼匠人這一行的,既要無情,也要無義。”
劊鬼匠人,赤腳野醫,麻衣相爺,野江撈屍人......
這些陰九行的行當,你沒聽說,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販妖記

販妖記

如果我告訴你這一切都是真的,你會相信嗎?
摩梭族一次離奇走婚,開啓我半輩子不平凡的人生。
千年乾坤盒,亡者不死河。
以實際發生的諸多靈異事件為素材,大量引用鮮為人知的民風民俗,向你展示不為人知的靈怪世界!

大神歪着跳

大神歪着跳

我叫黃埔華,是一名出馬弟子,人稱東北活神仙。 本人專注跳神二十年,精通查事治病,看相算命,代還陰債,打小人,抓小三。 承接各種驅邪辟鬼,招魂問米,陰宅翻新,亡靈超度等業務。 另高價回收二手怨魂厲魄,家仙野仙,量大從優,可開正規發piao! 如有意加盟本店,請點多多支持本書!

靈玉

靈玉

財迷道長新書已經在黑岩網發布,書名《午夜兇靈》:曾經我是個無神論者,從不相信世上有鬼,但是在我當了夜班保安之後,不僅見過鬼,還需要經常跟鬼打交道,甚至我的命,都被鬼掌控着……
人品保證,絕對精彩!
那天,隔壁洗浴中心的妹子來我店裏丢下了一塊玉,從此我的命就不屬于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