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自從和嚴潤交流之後, 嚴潤就在群裏沉默了。

兩天後,林遇單戳葉沐,問那天談得怎麽樣。

葉沐只說:“他犯病了,被我反殺了, 他現在正在修補自尊心, 過幾天就好, 甭理他。”

隔日, 嚴潤就發來消息,說了這樣一句:“你說得對, 是沒必要賭氣。”

葉沐回了幾個問號,但嚴潤再沒下文。

之後的一個星期,葉沐一直在給新招聘的兩位助理做培訓。

雖說是培訓,其實就是帶着他們接待客戶, 讓兩人多聽少說,先融入到環境裏, 惡補一些功課, 再去學習和客戶周旋, 話術處理等等。

除了理論知識, 其餘的技巧只能靠實踐和悟性, 用課堂那一套行不通。

而在短短的接觸當中, 葉沐也發現了兩位助理的一些“問題”,主要是筱薰。

比如,筱薰很喜歡用“我”為開頭, 話裏經常會帶一些“一定”、“必須”這樣的用詞, 不過都是用來反問的。

她會問,  “一定要這樣嗎”, “必須如此嗎”?

葉沐試圖讓她理解, 沒必要非此即彼的看待,觀點是多種多樣的,她只是教了一些方法,舉了一些例子,沒有一定,也沒有必須,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尋找在“好”和“更好”之間盡善盡美。

但筱薰卻很喜歡反駁,她覺得自己的認知更正确。

葉沐有些好奇,筱薰到底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長大的,還是說也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應試教育,每個人都要統一答案,只有一種是正确的,其他的答案哪怕趨近、相似,也是錯的,久而久之才導致一群人産生逆反心理?

後來葉沐和林遇探讨起來,林遇說他在職場上也遇到過,不過不只是新人,有些年逾中年的老板都很喜歡用“非此即彼”這一套,有時候也不知道是真的兼容不了,還是為了反抗而反抗。

就着這個話題,林遇還推薦了幾本職場心理學的書給葉沐。

葉沐也曾反思過,她初入職場的時候是否也是筱薰這樣,不夠“包容”,對于知識和經驗的吸收還比較擰巴,為人處世只有對錯題和單選題?

再說蔣淮。

相比之下,蔣淮的性格要随和些,沒有那麽多棱角,在他這個年紀就這樣圓滑的人也不多見,他和筱薰可以說是一南一北兩個極端。

葉沐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蔣淮很會換位思考,每當筱薰提出反駁的時候,蔣淮都會加以解釋,再提供幾種不同的理解和角度。

然而那些角度到了筱薰這裏,她又要從中摘選出一個絕對正确的,拒絕接受其他的。

葉沐只覺得頭疼。

知識可以教,經驗可以累計,思維上的自我受限如何打破?一個自願将耳朵閉起來的人,是永遠聽不到其他聲音的。

林遇勸道:“其實你們是處在不同頻道,你沒必要跑去她的頻道讓她明白,她也不會過來你的頻道,接受你的科普。她很堅持自己認定的那一套,排斥其他可能性,她可能會碰壁、吃虧,但那是她自己的事,這個過程需要她自己消化。遇到這樣的客戶,我通常不會去争對錯,也不解釋,就将此當作是他在認知上的執着,我會盡量去兼容。但如果我實在兼容不了,就只能算了。”

“我也想算了。”葉沐嘆氣:“可我真怕她也會和客戶這樣較真兒争論,客戶可不會這麽包容她。站在畫廊的角度,一旦發生類似的事,直接損害的就是利益。”

林遇:“其實你想找的是一個能兼容客戶看法的銷售助理。”

葉沐:“正解。”

林遇:“就你描述的這個情況,我覺得這要求她很難達到,你要有耐心長時間去磨合。過幾年可能會好一點。”

問題就在這裏,葉沐自問,她是否願意在筱薰身上花費幾年時間呢?

……

然而,就在葉沐還沒考慮清楚這個問題之前,筱薰就“出事”了。

事情發生的很突然,但整個過程也沒有跳出葉沐的擔憂。

起因是筱薰和一位客戶就一副油畫的探讨發生分歧開始,筱薰沉迷于争辯,一定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客戶開始還讓了幾分情面,客客氣氣地交流,到後來就直接提出想要自己看一會兒。

言下之意,就是想清淨。

可筱薰沒有離開,說給客戶講解,是她的職責。

客戶無奈,離開前便找到葉沐,委婉地表示,以後能否給他換個人?

結果就是,客戶沒了賞畫心情,提早離場。

葉沐便叫來筱薰,詢問過程。

筱薰的回答是:“我也不是一定要争辯,但他說的不對啊,他的理解全是錯的,難道我要裝聾作啞嗎?那不是害他嗎?”

葉沐說:“沒必要争辯什麽是‘對’的,不如把‘對’替換成‘沒錯’,降低一點要求,多一點包容,只要沒錯就行了。”

筱薰卻不同意:“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的要求沒法降低,我有我的堅持。”

葉沐半晌沒言語。

此時此刻,糾結的反而變成了她。

她很想“糾正”筱薰,但也預料到這樣做,勢必受到反效果,筱薰不但不會認同,還會反彈的更厲害,更加認定自己手握真理。

最主要的是,她不想因為這種永遠無法達成和解的事再起沖突,并浪費時間去說服一個沉醉在迷障中的人,請她走出來,切換角度看看這個世界。

葉沐嘆了口氣,最終只說:“他這次過來是準備入手的,那幅畫已經看過兩次了,口頭上也已經說定了。”

筱薰這才愣:“那也可能是他不想買了呢?”

葉沐:“他很有誠信,從未食言過。他走的時候也很無奈。”

筱薰:“可能他這次就是想食言呢,你也說了,凡事都沒有一定。”

這一次,葉沐沉默了許久,她撐着頭看了筱薰好一會兒,撂下這麽一句:“既然這樣就按照規定辦吧,事不過三,這是第一次。”

筱薰反應了兩秒才明白:“這怎麽能怪我呢,我就是實話實說啊,是他自己接受不了,憑什麽要算在我頭上?”

葉沐沒理她,徑自起身離開。

轉眼,葉沐将這位客戶劃給蔣淮。

幾天後,客戶再來畫廊,蔣淮陪了全程,直到客戶簽約,臨走時眉開眼笑。

筱薰自然各種不服,當即就去找葉沐讨要說法

葉沐的意思是,簽約是比較圓滿的結果,但它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事實上,就在客戶移交給蔣淮的那一刻,這個客戶和筱薰已經沒關系了,而筱薰要承擔的責任也只是客戶移交出去之前的部分。

只可惜這層道理筱薰沒搞明白,她仍計較着自己損失了一單,如果今天依然是她來接待,她也可以搞定,蔣淮就是撿現成的。

……

當晚,葉沐和林遇聊起後續。

林遇聽後笑問:“怎麽手腕突然強硬起來了?”

葉沐:“因為我發現,我越講情面,越耐着性子,她越‘得寸進尺’。尤其是有蔣淮作比較,就更顯得她做事全憑個人情緒,不是擡杠就是抱怨,還很容易焦慮、暴躁。既然講情面不管用,對方也不領情,那我就按規矩辦事好了,總不能什麽都由着她的小脾氣來。”

林遇說:“你這樣跟我們部門的領導有點像。”

葉沐:“怎麽?”

林遇:“她就是這種風格,開始會給足情面,看對方要不要,要多少,如果對方蹬鼻子上臉,她就把情面、人情都收回來,公事公辦,只講原則、規則。不過也有人看不明白,不懂她為什麽突然變臉,又反過來跟她講情面,但已經沒有機會了。”

葉沐琢磨片刻:“其實情面和人情也是一套規則,只不過沒有白紙黑字寫下來,尺度比較靈活,沒有條條框框。中國畢竟是人情社會嘛。但我相信,無論遵守哪一套規則,在社會上都能有一席之地。”

這話落地,葉沐又道:“謝謝你,林遇。因為這件事,我還是很有收獲的。”

林遇:“謝什麽,加油吧。”

……

時間過得飛快,不到一個月,筱薰拿滿流失三次客戶成就。

葉沐又一次找筱薰談話。

筱薰被叫進屋時臉色很不好,不僅發白,而且眼睛裏還有着恐懼,大概她也意識到自己闖了禍,預感到了清算的時候,卻還想再掙紮一下。

可葉沐沒有給筱薰解釋的機會,在她看來,此前所有行為就是最好的解釋。

她只簡單交代幾句,并按照規定答應支付試用期的雙倍工資。

筱薰也表現的很配合,竟然沒有辯解,不會兒就離開了。

本以為這件事到此翻篇,但半個小時後,葉沐卻收到了筱薰的幾條長微信,幾乎可以說是小作文了。

通篇就只有兩個重點,一是她很委屈,她覺得自己什麽都做到了,卻還遭到不公待遇,她認為葉沐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對她職場霸淩,二是控訴葉沐偏心,把什麽好資源都劃分給蔣淮,對她不夠公平,太過苛刻,處處打壓,就是看她不順眼。

葉沐嘆了口氣,也打了一番說辭,大概是說畫廊沒有追究過她一次責任,更沒有讓她承擔損失,這已經是最大的讓步。而且按照規定,第一次流失大客戶,她就應該離開,可畫廊還是給了三次機會。

只不過這番話最終沒有發出去,葉沐想了下,直接删除,讓人事結算。

當晚,筱薰就在微博上黑了畫廊一把,又蹦又跳,并在歪曲後的“事實”中将自己描述成小可憐,博得一波同情。

葉沐本想怼她一句,社會不慣毛病,哭訴、鬧騰,只憑情緒做事這套不管用,世界不會圍着你轉。

但再轉念一想林遇的話,不同頻道的人,沒必要去說服,便直接将此人拉黑。

當晚,沈韻和陸晟也來表示關心。

葉沐只說:“吃一塹長一智,以後在面試的時候,我會更嚴格,以免給自己埋雷。”

而筱薰埋的雷就是,葉沐又花了數日時間,去收拾她留下的爛攤子。

等到一圈周旋下來,葉沐才猛然想起她在網上發了一篇文。

她想了很久密碼,終于登陸成功。

再點進文章看了下數據,就和她原本的預期一樣,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切切。

葉沐一邊笑一邊點開留言,有一些人是從頭追到尾的,留言也比較活躍。

而留言內容分兩方面,一方面是讨論角色,順便分享自己的經歷,另一方面則是在好奇,這篇文的作者是不是無情發文的“機器人”,因為作者從不回留言,但存稿每天都會準時吐出。

葉沐想了下,準備“詐屍”吓大家一跳。

可她正在措辭,沈之越的微信就突然彈了出來。

葉沐怔了兩秒,迅速點開窗口。

沈之越問:“睡了麽?”

葉沐:“沒。”

沈之越:“我終于忙完了,剛開始放假,要約飯麽?順便去看個電影,是我之前參與導演的一部小衆藝術片。”

葉沐盯着這句話許久,緩慢地勾起笑:“好啊,哪天?我随時有空。”

作者有話說:

以下是人物分析和題外話,怕影響觀感或者不想看的,可app點右上角“隐藏作者有話說”。謝謝理解~

人物分析:

林遇:

關鍵詞:遺憾,青春。

小林子的性格比較糾結,也比較有責任心。因生長在一個有□□,令他對家庭有很高的期待和向往,也令他無法與“家”進行割裂。

這和女主的我行我素是完全相反的。

女主恰恰是因為沒有感受過家庭的“好”,所以離開就成了解脫。再讓她回籠子裏去,她能想到的都是負面回憶。

再從女主的角度和人生角度考慮,他們之間剩下的是情懷大于情。

畢業之後,不管是生活還是事業他們都沒有交集,共同話題也就集中在大學,短期關系還可以試試,時間越久越是對情懷的消耗。

所以一夜兩夜的情懷成全可以有,長久關系情懷是維系不住的。

反而是當第二次關系結束之後,當他們徹底放下情這件事,過渡成朋友之後,那些更願意跟朋友分享的東西才漸漸多了起來。就比如說職場這一塊。

至于本章提到的兼容和頻道問題,舉個簡單的小例子:

有一碗甜粥,它放了三勺糖。一碗和三勺糖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a說粥甜了,b說味道合适,c說有點淡,這代表三者的觀點和立場,看似對立,但其實可以兼容,沒必要要求統一。

但還有一種情況是,三人之中有人不承認三勺糖的事實,有人就堅持說兩勺,有人說四勺。

當事實無法達成統一的時候,就會産生矛盾。

……

題外話:

說來也巧,這章內容正好和昨天下午的不愉快呼應上了。

我之前不是說過晉江緩存問題嗎,有時候改錯字,過了一會兒又抽回到原來版本。

昨天有讀者提出一個bug,我回去檢查了,發現沒問題,但我想應該有可能是局部緩存——app需要自己清理緩存。

于是我最後補了一句“除非是我和你們的版本不同”,沒想到她将這話解讀成,我是在陰陽怪氣內涵她看盜文。

她還寫了一篇過度解讀的長劇透,我看了三遍才看懂,開始以為串文了。

我逐條回複,但她咬定沒回應,持續輸出劇透。

晉江删評是有規則的,比如“照顧其他讀者心情,請勿劇透”,強求排雷,虛假排雷等等。

這些規則我很少用,但昨天用了一次。

結果晚上就來鬧了,對作者人身攻擊,指責作者不回留言,無理删評,對作者人品進行排雷。

這些剛好符合舉報和清理規則。

在這裏借由這個小事與大家共勉,社會上一開始辦事都會先講情面,見面三分情,很多人都會傾向于感性做人,理性辦事。

但每個人都有底線和原則,如果把情面刷沒了,對方開始講規矩了,這時候還用情緒來指揮自己的行為,最終只會令自己心态失衡,也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同類推薦

天王殿夏天周婉秋

天王殿夏天周婉秋

六年浴血,王者歸來,憑我七尺之軀,可拳打地痞惡霸,可護嬌妻萌娃...

凡人修仙傳

凡人修仙傳

一個普通山村小子,偶然下進入到當地江湖小門派,成了一名記名弟子。他以這樣身份,如何在門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資質進入到修仙者的行列,從而笑傲三界之中!
諸位道友,忘語新書《大夢主》,經在起點中文網上傳了,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哦!
小說關鍵詞:凡人修仙傳無彈窗,凡人修仙傳,凡人修仙傳最新章節閱讀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魔帝纏寵:廢材神醫大小姐

魔帝纏寵:廢材神醫大小姐

月千歡難以想象月雲柔居然是這麽的惡毒殘忍!
絕望,心痛,恥辱,憤怒糾纏在心底。
這讓月千歡……[

校園修仙狂少

校園修仙狂少

姓名:丁毅。
外號:丁搶搶。
愛好:專治各種不服。
“我是東寧丁毅,我喜歡以德服人,你千萬不要逼我,因為我狂起來,連我自己都害怕。”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