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彩船落在明月湖邊時, 張桢還忍不住感嘆了一句,她來明月湖兩次,兩次都遇見有人在此興風作浪, 也不知是她克明月湖, 還是明月湖克她?
此時看看左右兩位道長,張桢心道:這次應該沒有哪個不長眼的敢上來了吧。
三人繞着重新被修繕起來的水草大仙廟參觀了一圈,張桢繃着臉, 心中有點隐秘的羞恥之心,只一味催促二人趕緊走。兩個男子不好拆穿她, 順從地跟在她身後離開了大仙廟。
張桢一路追問道:“彭兄, 如今都到明月湖了, 你說的姻緣之事到底是怎麽回事?這下總可以說了吧?”
并承諾道:“我三年前還欠彭兄一頓酒,這次我請。”
彭海秋當即高興道:“成交!”
于是他指揮着張桢租了條船,買來好酒好菜, 三人悠閑放舟湖上, 直到靠近一條大船,見上面傳來些歌舞聲,彭海秋才指着一個正在陪酒的歌女對張桢說道:“張賢妹仔細看看, 可還認得出她是誰?”
張桢仔細辨認着對面船上的美貌女子, 有些眼熟, 許是這湖面給了她靈感, 張桢脫口而出:“是娟娘。”
再仔細一看女子, 果然是。
彭海秋指着娟娘身邊有些激動的男子慢慢說道:“那是三年前我找你借人時一起雅聚的朋友, 也姓彭, 叫彭好古。他們二人今生有緣, 你看, 哪怕千裏迢迢, 老天爺也将他們安排到了一起。”
張桢聽完此話後,忍不住看了賀幾道一眼,她和賀幾道似乎隔得更遠,老天爺也千裏迢迢将他們安排在了一起。
于是張桢暗中去握賀幾道的手,并故意輕佻地捏了捏,畢竟見色起意這種事不分男女,賀幾道端着酒杯的右手一滞,左手反客為主直接捉住了張桢作亂的手。
彭海秋瞄了一眼二人的小動作,裝作沒看見,繼續圍觀對面正在激動相遇的一對有情人。
彭好古自三年前在西湖邊見過娟娘後,一直思念着記憶中的美麗女子,過了三年,他的姐夫到了鳴山府當小官,他便去探望姐姐一家。
鳴山府有個姓梁的公子,跟彭家素有來往,聽聞彭好古來鳴山府後便設宴邀請他游湖。
沒一會兒梁公子請的幾個歌女到了,都過來拜見二人。
梁公子掃了一眼,不高興地問道娟娘怎麽沒來,有人回答說病了。
梁公子自覺被駁了面子,發怒說道:“這奴婢自視身價甚高,用條繩子去把她捆過來!”彭好古聽到娟娘的名字,驚疑地問這是誰。
梁公子忍氣回答道:“是個妓、女,才貌在鳴山府很有名氣。因為有名氣,所以才敢傲慢無禮。”
彭好古一時懷疑是偶然重名,但觸動了心事,心中倒是期盼見到這個“娟娘”,于是便沒有阻攔梁公子。
沒過多久,娟娘來了,梁公子盛氣淩人地斥責了她一頓,娟娘只一味地賠小心,并不敢反駁。
彭好古此時仔細打量着“娟娘”,果然是三年前見過的那個女子,于是趕緊對梁公子說道:“她跟我有舊交,請你寬恕她。”
娟娘聞言轉頭看向了彭好古,随後一臉驚愕模樣。梁公子來不及深問彭好古,便幹脆揮手命娟娘過去給彭好古斟酒。
彭好古激動問道:“《薄幸郎曲》還記得嗎?”
娟娘更加驚駭,下意識開口唱起那支舊曲。
彭好古握着她的手說道:“三年之約,今日總算是實現了!”
娟娘也激動道:“那天我跟人游明月湖,喝了幾杯酒,忽然像醉了一樣,朦朦胧胧中只覺被人帶到一個村子裏。一個小童領我進了一戶人家,席上有三個客人,你是其中的一個。之後又有人将我送回了明月湖上,後來聽聞明月湖那晚鬧水妖,我還以為都是做夢呢,但你贈送給我的绫巾真在,又一時拿不準了。”①
說着就去掏藏在懷中的绫巾。
兩人看着绫巾,相互驚嘆感慨了好一陣兒。娟娘撲到彭好古的懷裏,哽咽着說:“仙人已給我們作了媒人,你不要覺着我是風塵女子,可以舍棄,就不再挂念我這個苦海中的人了!”②
彭好古趕緊道明心意:“三年前訂下的約定,我一天也沒忘。倘若你有意,我就是傾囊而出,也在所不惜!”
彭好古當即把這事告訴了梁公子,第二日又從姐夫那裏借了一千兩銀子,削去娟娘的樂籍,帶她回了家鄉。
一旁的張桢圍觀到此處,心中也很高興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她此時對着彭海秋調侃道:“仙人?”
彭海秋大言不慚道:“半仙總是有的吧,賀道友你說是吧?”
賀幾道并沒有否認彭海秋的話,微微點了下頭,“彭道友自謙了。”
張桢到此時總算是知道了一點彭海秋的底細,原來是個仙道。她好奇問道:“那你怎麽還在凡塵?”
彭海秋渾不在意回道:“凡塵間多的是無名無分的山野小仙,我不在此處,難不成還能在那高高在上的天宮?那地方我可進不去。”
他這樣的性子,進去了只怕受不了。
“張賢妹問得這樣清楚,莫非想成仙?”彭海秋問完這一句後,仔仔細細對着張桢打量了一番。
張桢一時也好奇起來,見彭海秋打量完畢,追問道:“怎麽樣?我能成仙嗎?”
彭海秋瞟了一眼一旁的賀幾道,見人目光深沉地看着他,于是吊兒郎當地回道:“這事有什麽難的,你身上有功德,想成仙比別人容易多了。”
說完後,當即掐指算了半天,最後不太甘心道:“似乎最近就要有一個機會,但是我算不出來。”
張桢:!
真的假的?最近她不是要渡劫嗎?
“彭兄,你算準了沒有?我最近感應到有劫難降身,你別是算錯了吧。”她都不好意思說他學藝不精。
彭海道笑了一聲,湊近張桢故弄玄虛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既是劫難,為何就不能是機會。”
張桢覺得這話有幾分道理,不過她現在對成仙沒什麽執念,與之想比她更喜歡當個城隍。
張桢回頭看了一眼賀幾道,坦言道:“我貪戀凡俗,還是更喜歡當個城隍。”
幾年後當不了城隍,去地府當個鬼差也成,總覺得也挺有意思的。
反正她就是個俗人,貪戀人間的溫度。
賀幾道點了點頭,并未說什麽。反而是彭海秋納悶道:“你成仙了,也不耽擱你繼續做你的城隍啊,哪一日不想做城隍了,拿上你的書生劍撂挑子就走,豈不是方便。”
張桢呆了呆,她怎麽沒想過這一茬!是她誤了,一直認為城隍是地府官,可地府不也歸天界管,沒人說成了仙就不能當城隍了呀!
于是她将手中的酒杯一抛,立馬急急問道一旁的兩人:“快、快,你們快幫我算算,我要怎麽才能成仙?哦,對了,要像彭兄這種的,不用去天界的。”
彭海秋一臉無語地看着張桢,賀幾道心中大約有底,問了張桢一句是不是真改主意了,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後,便很是淡定地開始幫張桢掐算起來。
過了好一會了,張桢見賀幾道停手,于是追問道:“怎麽樣?有頭緒了嗎?”
賀幾道皺着眉頭看向張桢,倒是沒注意單師伯也進來插了一腳,于是他搖頭道:“沒有。”
既然她現在改了主意要成仙,他渡她一程又何妨,只是此事不宜告訴她。
張桢失望地“哦”了一聲,很快又鬥志昂揚起來,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她有的是時間。
第二日的鳴山府城隍廟中,張桢迎來了一個意外來客。被張桢暗地裏羨慕的吳忘書,此時卻是一臉激動地站在了張桢面前。
吳忘書一見到張桢,立馬彎腰深謝道:“多謝張大人救我重出天日,吳某此生不敢忘。”
張桢趕緊上前将人扶起來,奇怪問道:“吳大人何出此言?我是替你向莊鶴年求過情,不過。”
她說到此處稍微有些尴尬:“莊鶴年壓根沒賣我面子。”
吳忘書仍舊堅持道:“多謝張大人替我求情,又替我多方奔走,要是沒有張大人,桑生也不能去地府告狀,我心中深謝大人恩情。”
說完又要往下拜去,張桢只好再次将人攔下來,并心中有些納悶,她送桑生入地府告狀的時候,壓根沒留下名號啊,吳忘書是怎麽知道的?
張桢将人安排進裏間落座後,謹慎地問了問這個問題。
吳忘書面上有一點不解:“地府中都傳遍了,我随意找人打聽了幾句就知道。”
張桢:······
合着她那日和賀幾道一路躲躲藏藏白費功夫了,地府連這個都查到了!糟糕,也不知金兄和于兄會不會對她心生隔閡?
她覺得有必要對二人解釋解釋。
張桢回頭對着一臉感激的吳忘書親親熱熱道:“吳兄喚我張維周就成,往日的事不用客氣,舉手之勞,以後咱們就是同僚了,該常來常往才是。吳兄要是不介意的話,我到時候介紹交南郡的城隍于兄和上安郡城隍金兄給你認識。”
吳忘書生前好歹也是混官場的,自然知道張桢這話的分量,心中更是感動得不得了,就差拉着張桢要當堂結拜了。
張桢好逮打消了吳忘書的念頭,如同三年前金大用指教她一樣,也将當城隍該主意的事項通過閑聊的方式灌入了吳忘書的耳朵。
吳忘書這個代理城隍,也沒比張桢當初上任好多少,清寧郡以前的文、武判官跟着莊鶴年肆意妄為,也被撸下了判官位。
他這個開局着實是有些難了,能幫就幫一把吧。
最後吳忘書帶着一臉感激出了張桢的城隍廟。
作者有話說:
①②改用自聊齋原文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