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章節
官司了結的很快,府尹的判斷文書到手,岳氏的名字從霍家祖譜劃去。騙婚是法律不承認的,岳氏不是霍四爺的前妻,将要娶進門的魯氏才是霍四爺的原配嫡妻。
當天晚上岳氏的嫁妝和陪嫁跟過來的人都襯黑拉走,退還給岳家,岳舅爺再找嫁妝也找不到霍家頭上。至于岳氏本人,霍宜之己經跟岳老爺說好,等岳氏生了孩子滿月之後就讓岳家帶走,岳氏退還岳家之後只怕是兇多吉少,魯大爺話裏都有殺意了,好歹讓孩子跟着娘一個月。
霍魯兩家親事正式開議之前,霍宜之和湖陽郡主先把大爺,大奶奶,二爺,二奶奶都叫了過來。主要是說孩子收養的事,霍宜之以前就在兩個兒子前面透過口風,現在把兒媳婦也一起叫過來,湖陽郡主這個婆婆也在,就把這事定下來。
大奶奶和二奶奶都事先得了消息,大奶奶神情淡然,大爺是霍家正式立下來的嫡長子,将來是要承爵的,百年之後再把鎮遠侯府傳給自己的兒子。長房血脈非不同小可,岳氏要是生個女兒放到長房可以提高身份,但兒子絕對不會扔給長房。
二奶奶的神情多多少少有點糾結,不過也知道此事她也拒絕不了。這是霍宜之和湖陽郡主的決定,霍宜之是族長,解決族內事務是他的本職,長房的血脈亂不得,剩下的只有二爺了。三爺霍希賢也是娶了親的,按理說讓他收養也可以,問題是霍希賢只是霍宜之的侄子,相比之下,命令兒子更方便。更重要的是楊氏還沒有生下嫡長子,這時候要是塞個兒子過去,楊家也不會願意。
這回訴說的對象主要是兒媳婦,霍宜之沒吭聲,湖陽郡主說的。面對這個郡主婆婆,不管是大奶奶還是二奶奶都只有聽話的份,兩人齊聲答應。大奶奶無所謂多了一個女兒,再者是不是女兒岳氏還沒生出來。大爺做為侯府和湖陽郡主的嫡長子,在家業分派上,大爺占很大便宜,多個女兒多份嫁妝對于大房無所謂。而且養個女兒也不錯,養好了,還能跟娘貼心。
湖陽郡主看一眼二奶奶,笑着道:「要是岳氏又生了一個兒子,我和老爺商議過,以後分家時候會把這兩兄弟的産業提前分出來。」
二奶奶忙笑着道:「婆婆說的哪裏話,多子多福,這是我和二爺的福氣。」
湖陽郡主笑笑也沒再說其他,二奶奶并不是很小氣的人,主要是霍家的庶子向來好打發,小的時候有丫頭婆子,長大了娶個媳婦,分點産田出去單過。現在允諾,以後要分出去的田産也從公中出,二奶奶并不吃虧,既使不憂待塞過來的兒子,也不會去害他們。
先把岳氏所生的長子的手續收續辦完,孩子也正式從三房搬入長房,為了怕孩子不适應,身邊侍侯的人并沒有換,只是換了個地方。孩子被抱走的時候,霍三太太哭的眼淚汪汪的,孫子是她的親孫子,現在就變成湖陽郡主的了。
二奶奶做為孩子宗法意義上的嫡母,搬家的事自然由她來負責。霍三太太哭的時候,二奶奶也看到了,二奶奶跟霍三太太本來就不對付,做為晚輩雖然不好直接沖撞長輩,二奶奶假意過去勸的時候也不禁刺了霍三太太幾句。
霍三太太在那裏委屈,她還不樂意呢,就是湖陽郡主估計對于這樣的孫子也不會多喜歡。霍宜之做了這樣的決定,都不好違抗,從本心上說這真是為了三房好。要不是不轉這個彎,孩子長大之後要承受更大的社會壓力,而且新太太進門之後,能不能容下以嫡子還大的庶子真不好說。
大半個月之後,岳氏生了一個女兒,母女平安。消息傳來的時候,二奶奶首先松口氣,女兒就要由大爺收養,她這邊也可以少點壓力。霍四爺留在別院陪了岳氏幾天,霍宜之派人傳話把霍四爺召回。
霍岳兩家的官司都了了,霍四爺這個當事人還啥都不知道,指望着霍三老爺把事情說清楚不太容易。尤其是霍四爺竟然有讓岳氏當妾的念頭,不說其他,只是板上釘釘圖謀嫡母嫁妝這一條,都夠岳氏受的,更不用說岳舅爺還一直告岳氏謀害了岳太太。
岳氏宗族會怎麽處置岳氏,會跟岳舅爺如何了結。魯太太和魯大爺又都恨着岳氏,岳氏能不能留下命都是問題,霍四爺竟然能想着納岳氏為妾,難道霍四爺還指望着霍家會為了一騙婚女跟岳家和魯家起沖突!
也許在霍四爺眼裏這只是小事一件,岳家騙婚之事,從出來到解決全部都是長輩出面,霍四爺是當事人,但他啥事都沒幹過。孩子小,沒經過事,天真的以為家長啥事都能擺平。
Advertisement
把霍四爺叫到跟前,霍宜之自己沒開口,讓霍大爺說的。霍岳兩家的事情是如何解決的,孩子如何處理的,以及跟魯家的婚事。全部講完,霍四爺聽得呆了呆,主要是沒想到他這麽快就又要娶妻了,還是美名在外的魯家七姑娘。
霍大爺講完過程,霍宜之緊接着霍四爺教育了一番。從本質上說霍四爺不是纨绔子弟,當然也不能說他是上進的公子哥,只能說是很一般的世家子弟。要說壞肯定說不上,至少他肯聽長輩的教導。偏偏該教導霍四爺的霍三老爺自己就是個不成才的,霍宜之自己又有四個兒子,教導侄子他真沒時間。
最後又說了給霍四爺捐官的事,捐官銀子公中出,霍景之具體操辦,估計過不了幾天霍四爺就要去衙門當差了。霍三老爺一輩子沒進過衙門,霍宜之是沒心情管他了,但對霍四爺,霍宜之說的很明白,能不能當個好官再議,至少得拿到全勤獎。
霍四爺低頭答應着,霍宜之說話口氣不重,但是霍四爺心裏知道,霍宜之吩咐了你就得辦,要是不辦,輕是一罵斥責,重的話就要挨板子。
等到孩子滿月之時,奶媽和婆子過去女兒從別院抱過來,直接送到大奶奶房中,收養手續己經辦好了。霍四爺也去別院了,幾乎把所有的私房都給岳氏,岳家人把岳氏帶走的時候,岳氏拉着霍四爺不讓他走,她心裏明白,回了岳家之後等着她的不是好事。
霍四爺本來就不是心硬的,岳氏如此,兩人是難舍難分,最後還是婆子和霍大爺硬拉開的,回來的時候,霍四爺也是哭了一路。
霍大爺操辦的此事,回來彙報給霍宜之。霍宜之輕嘆口氣,同床共枕這麽久,生下兩個孩子,霍四爺不會心狠到這種程度。不過霍宜之也特別囑霍大爺,最近一定要盯緊霍四爺,不能讓他又惹麻煩回來。
岳氏身上是背着官司的,霍宜之也從來不覺得岳氏是白蓮花,騙婚是犯罪,一年牢獄霍家己經讓府尹免了,這騙婚案結局。至于岳太太的死因,岳二姑娘的毀容及所謂私奔,還有圖謀嫡母嫁妝,這又是另外一件事。霍家好不容易把這件事以結親的方式解決完畢,既沒有理由也沒有立場去管別人家的家事。
退還岳氏回家沒幾天,岳家和岳舅爺的公案也了了,并沒有上公堂。是岳氏宗族出面,把岳氏和岳氏的生母張氏押過來審,開始的時候母女兩個只說不知道,後來不知道怎麽審的。張氏招了,岳太太的死确實跟她無關,是氣死的。
毀容以及私奔的岳二姑娘,就跟她有關系了,全是她一手策劃。所謂私奔是她在外頭找了拐子,把岳二姑娘拐走的。至于現在是生是死,就真不知道了。不過她也說了,這事是她一個人幹的,跟岳氏無關,全都是她一個人的錯。
張氏認罪而且是這麽大的罪,直接由岳舅爺押着送官,雖然張氏把岳氏摘的幹淨,但親母女岳氏想說不知道也不是那麽容易的。更何況岳太太的嫁妝确實是被岳氏拿走的,當然岳老爺為此要付更大的責任,只是這時候追究的是岳氏母女,岳老爺倒摘成白蓮花了。
沒有把岳氏送官法辦,解除收養關系,岳氏不再姓岳,還是從母姓改為姓張。打了三十板子逐出岳家,以後她的所做所為跟岳家再沒有一點關系。離開岳家之後,岳氏的行蹤就不得而知,霍大爺聽霍宜之的吩咐盯着此事,據說岳老爺把岳氏送走了。
去了哪裏,具體如何處置的霍大爺就沒打聽,只要霍四爺找不到就好了。而且以霍四爺的膽子,他也不敢再去想岳氏,侯門府第,就是妾室也是有要求的。至于外室,霍四爺沒這個膽量。
二月初魯七姑娘跟霍四爺的婚期定了下來,就在今年六月,急是急了點,不過這門婚事确定不好再拖。婚期确定下來之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