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莊後密謀
按下陳平戍邊服役不表。
這日,褚布離了陽武縣,迤逦取路投下邳而來。
免不得饑餐渴飲,曉行夜宿,沿途看些風景。
路上約走了二十日光景,眼看到了下邳地界。
這日,時過中午,褚布已遠遠望見下邳城池,頗有氣派。但見:
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峰獨秀聳長空。圯橋三進泥中履,羊寺遙聞夜後鐘。地見虹霓千丈翠,漁艇晚照一江紅。陵臺夜月依然在,惟有官湖景不同。
褚布近前來,打聽倉海君住處,早有人指道:城西南,門前三株大槐樹的莊園便是。
褚布別過那人,望城西南而來。
不一時,早到了莊園門前。
褚布上前對莊客施禮道:“煩請禀報,陽武褚布,專程拜訪倉海君。”
莊客進去了。
很快,倉海君疾步迎了出來,遠遠地高舉手臂,大聲叫着“褚兄”,身後緊跟着張良。
三人互相施禮已畢,張良上來攜褚布手道:
“褚兄一路辛苦,來得好快啊。”
倉海君道:“可不是,我與公子計算時日,怎麽還得三五日,沒想到褚兄今天就到了,快請快請。”
說着,前面引路,三人相攜進莊。
Advertisement
待仆人伺候褚布洗漱更衣畢,三個人至莊後一草亭上坐下。
倉海君吩咐下人,早已擺好宴席,
張良坐了主位,褚布坐了客位,倉海君陪坐。
席上水陸俱陳,珍馐佳肴,三個人一邊喝着酒,一邊說些別後的閑話。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褚布率先說道:
“倉海君投書相邀,又聞子房兄在此,特專程趕來。褚布乃一介布衣,渾身上下有的是力氣,不知有何可用之處,但說無妨。”
倉海君道:“自上次陽武一別,已半載有餘,我和公子無時不記挂着褚兄。尤其是子房兄,心中甚是割舍不下。”
褚布沖着張良一抱拳:“公子厚愛,褚布愧不敢當,但不知公子為何器重褚布。”
張良舉杯,對褚布道:“褚兄,遠道而來,先滿飲此杯,聽我慢慢道來。”
褚布舉起酒杯:“別說一杯,一斛又何妨,來,共飲。”
說罷,三人碰杯。
放下酒杯,張良說道:“褚兄,自陽武一別,我與倉海君歷經魏、趙、燕、齊、楚地,走遍各國驿道,只為一件事。”
褚布問:“走這麽遠的路,為着何事?”
張良一板一眼地道:“刺秦。”
褚布:“刺秦,這和驿道有什麽關系?”
張良道:“秦宮室守衛嚴密,外人難以接近,自荊軻之後,更是加緊了秦王身邊的防護,像荊軻般刺秦,已難以實現。”
“然這秦王嬴政,好大喜功,凡掠奪的城池或所滅之國,定去巡視一番。”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秦王出巡的路上,提前埋伏,待車駕經過,然後施以刺殺,方能成功。”
褚布一拍大腿:“對啊,此計甚妙,沿途路程遙遠,又不便處處警戒,正是可以下手的好機會。可是,怎麽知曉秦王出巡的時間和路線。”
張良道:“這是問題的關鍵,我已派人在鹹陽城布下耳目眼線,随時了解秦王的出巡消息。”
“一旦有消息,會通過我建立的網絡,逐次傳遞。”
褚布贊嘆道:“公子為刺秦,可說是費盡心機,這一計劃,可要極其周密才行。”
張良點頭道:“褚兄所言極是,除了鹹陽主事之人,路途上傳遞信息的,只傳遞暗語,對所傳內容,絲毫不知。為的就是嚴格保密,一旦事後追究起來,也無任何痕跡。”
褚布一伸大拇指:“子房兄不愧是相國之後,果然不凡。”
倉海君道:“子房兄自韓國滅後,散盡家財,廣招義士,費盡心思訓練和建立了這麽一條信息情報網絡,為的就是刺秦,複國報仇。”
褚布贊道:“男子漢大丈夫,就當如此,有仇必報,有國必複,公子真仗義也。”
張良舉杯,三人共飲。
張良說道:“情報網絡雖已建成,但這秦王近期尚無動靜,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何況,刺秦非比小可,還需周密計劃。”
“除了情報,刺秦的關鍵在于選擇适當的時機,适當的地點,這樣才能一擊中的。”
倉海君道:“所以,我和公子用一年時間,遍行了六國驿道,為的就是選擇合适的地點。”
褚布問:“選的怎樣?”
張良道:“看好了幾處地點,都很有利,如果計劃周密,此事易如反掌。”
褚布道:“那還等什麽,幹就是了。”
張良道:“此事雖計劃周密,但現在苦于一個環節,沒有辦法實施。”
褚布問:“什麽環節?”
張良道:“此次刺秦,我們應吸取荊軻的教訓。”
停頓了一下,算是短暫地為荊軻默哀後,張良接着說:“近刺的好處是可以近距離刺殺,命中率高,但風險也大,刺秦之人即使得手,也很難全身而退。”
褚布慨然道:“只要刺秦成功,何惜一命乎,為六國除害,拯救黎民于苦難之中,死得其所。就是一命頂一命,也大賺特賺了。”
見褚布态度堅決,張良與倉海君相視一笑。
張良道:“褚兄的豪情狹義,良深感佩服。但,如果刺秦成功,又能全身而退,豈不是更好。”
褚布點了點頭:“計将安出?”
張良道:“遠攻。”
褚布:“遠攻?”
張良道:“對,埋伏在秦王必經之路上,利用地形之利,事先準備好一個百斤重的大鐵椎,居高臨下,對秦王車駕實施遠攻,勢如泰山,一擊中的,任他是鋼鐵之軀,恐怕也難逃一死。”
“得手後,我們完全可以沿着事先看好的退路,從容撤退。而山下的秦兵,即使發現後,登山追尋,憑他們身上的盔甲,怎麽跑得過我們空手之人,這樣我們就可以全身而退。”
褚布不禁擊掌道:“好計策,太妙了。公子所謀,可謂萬無一失。只是......”
說到這兒,褚布停了下來,看着張良和倉海君,恍然大悟道:“噢,我明白了。”
說着,褚布嚷道:“拿大酒斛來。”
倉海君吩咐趕緊拿來三個酒斛,分別滿上。
褚布雙手捧起酒斛,對着張良和倉海君道:“二位如果看得起褚布,當褚布是貼己的兄弟,就請滿飲此斛。”
張良和倉海君分別捧起酒斛來,褚布接着說道:
“褚布無能無才,這身力氣尚無所用之處,這滿腔熱血,尚無可灑之處,如公子不棄,我這副九尺身軀,就交給公子了。”
張良見褚布如此,豪氣頓起,對褚布道:“褚兄狹義,良佩服至深,為了刺秦大計,願共同攜手,雖死無憾。”
“雖死無憾。”三人一起喊道。
“幹”,三個胸膛同時發出共同的聲音,在空中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