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少年,你太天真了!
“錦衣衛指揮佥事,護國讨逆軍監軍楊慶見過公主!”
楊慶站在甲板上躬身行禮。
而坤興公主站在比他腦袋還高一截的大福船甲板上,低下頭紅着小臉看着他,右手拉着左手衣袖頗有些手足無措地略微彎腰,然後猶豫一下才細聲細氣地說道:“楊指揮有勞了,将軍為救父皇浴血沙場,坤興感激不盡,你,你沒再受傷吧?”
後面那句基本上也就是楊慶的聽力好才能聽清了。
“能得公主此言,楊慶死而無憾!”
楊慶說道。
“公主的傷好些了嗎?”
他緊接着也換了種語氣溫柔地問。
“好,好多了,只是……”
坤興公主黯然地看着自己左臂上空蕩蕩的衣袖欲言又止。
“在楊慶心中,公主依然猶如那夜相逢之時一樣完美無瑕!”
楊慶說道。
他身後李來亨明顯有點作嘔。
包括對面甲板上的圓圓也有點無法忍受了,悄悄戳了一下坤興公主示意她注意形象,這裏可不只有他們倆呢!坤興公主這才清醒,緊接着那張俏臉就殷紅如血,腦袋低垂着再也不敢說話了。随即她身後一個陌生的中年太監咳嗽一聲邁步上前,站在她身旁略微靠後的位置,而就在同時一個年紀要大得多的文官也上前一步,在他們身後還有一員武将,這基本上就是文武內一個組合了,這也是大明軍隊出征時候的标準組合。
“楊指揮果然少年英雄,咱家之前倒是看走眼了,不想你還有如此本事。”
那太監笑着說。
Advertisement
“督公如何稱呼?”
楊慶問道。
“呃,你連咱家都不認得?”
那太監愕然道。
“韓公公,楊指揮在北京時候受過傷,以前的事情都不記得了。”
坤興公主低聲說道。
“原來如此,咱家乃是南京守備韓贊周,令尊與咱家乃是舊識,算得上親如兄弟一般,他故去後咱家也是把你當子侄一般對待。”
韓贊周笑道。
楊慶秒懂了。
他這個便宜身體原主的爹是靠賄賂韓贊周才把他塞進錦衣衛的,但雙方關系僅限于此,韓贊周收錢辦事錢貨兩清,然後就不再管他,而現在他身份不同,救駕第一功臣這個身份堪稱炙手可熱,韓贊周雖然不至于巴結他,但以這層關系認個親還是完全可以的,當然,這對于楊慶也有利,韓贊周可是南方太監兩大巨頭之一,除了他這個南京守備,剩下就是鳳陽守備太監盧九德了,在北京的太監們統統倒臺後,整個太監系統也就是他倆和還在山海關的王承恩了。
“小侄見過叔父!”
他很幹脆地行禮說道。
“自家人無需客氣,想來你也不認得這二位,這位是南京吏部尚書,掌都察院右都禦史張金銘,這位是蘇松總兵王之仁。”
韓贊周心滿意足地說道。
楊慶分別行禮。
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佥事本事官職并不算高,無論張慎言的南京吏部尚書還是王之仁都比他高,後者的總兵通常都帶五軍都督府都督或者都督同知的頭銜,比指揮佥事高多了,當然,他是錦衣衛,這個實權不一樣。
“叔父,不知迎駕軍有多少?”
楊慶緊接着問道。
“王總兵所部,平蠻将軍方國安所部,舟山參将黃斌卿所部,魏國公為帥總計統兵五萬,此時魏國公在寧海城陪伴懿安皇後,咱家與王,方,黃三将軍所部三萬北上與汝會合,另有福建總兵鄭芝龍,臺州游擊程名振等部亦奉命北上迎駕,估計不出半月可至,左良玉,黃得功,劉澤清等部留守江北以防不測。”
韓贊周說道。
這支迎駕軍明顯有問題。
這裏面沒有一個真正能打的,王之仁和黃斌卿是江浙地方軍,純粹軍戶,根本就沒打過仗,方國安之前是跟着左良玉混的倒是打過仗,但戰鬥力有限,至于徐弘基就是個牌位,可以說這支迎駕軍很令人失望。
哪怕鄭芝龍趕到也一樣。
鄭芝龍在海上是條龍,在陸地上也就是條蟲了。
不過唬人也夠了。
“叔父,諸位,多爾衮的七萬大軍就在岸上,咱們過去與其打個招呼如何?”
楊慶深吸一口氣說道。
韓贊周三人面面相觑。
“賢侄,不如先回覺華島商議一下。”
韓贊周笑着說。
“叔父,那樣他們就進寧遠了,自寧遠至山海關,騎兵急行軍不過一天的行程,多爾衮在寧遠休整,明日全軍出城全速向前,我軍就算再截擊也無用了,若想阻擋其到達山海關,就只能在他們到寧遠之前動手。”
楊慶說道。
“那就讓他們到寧遠好了。”
張慎言說道。
“李自成所部加我軍聯手,完全可與其決戰山海關。”
他緊接着補充道。
很顯然這些家夥想把李自成拖進這個戰場,如果在這裏攔截那就是明軍獨自面對清軍,如果把多爾衮放到山海關,那麽就是李自成為主明軍為輔共同對付清軍,最終損失最大的也是李自成,這樣可以達到使其兩敗俱傷的目的。擋住清軍的同時李自成也實力大損,擋不住清軍也一樣可以給多爾衮造成嚴重損失,這樣多爾衮就算南下也只能繼續在北方與李自成糾纏下去,而江南可以繼續坐山觀虎鬥甚至最後坐收漁利。
至于崇祯……
就算救不出又有什麽大不了?
回去換一個新的就是了,說白了江南士紳迎駕的目的,并不是真得非要救回崇祯,他們只是來顯示一下他們作為大臣的忠心而已,他們期待的只是李自成與多爾衮兩敗俱傷,最後無論誰贏都沒有能力繼續南下,這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
幫李自成打敗多爾衮?
那解決了後方麻煩的李自成轉頭南下怎麽?
明清順玩的是三國殺,李自成之所以主動歸順并且和大明劃淮為界互不侵犯,不是因為他對大明有什麽感情,也不是因為他對江南的富庶不感興趣,而是因為清軍在背後他不得不這樣做以避免腹背受敵,但他要是解決了多爾衮,那還不惦記江南就是傻子了。
江南士紳不喜歡多爾衮,同樣也不喜歡李自成啊,甚至他們更不喜歡李自成,那麽操作一下讓李自成始終和多爾衮維持敵對,而且互相都奈何不了對方,這才是江南士紳最想做的事情。
但這對楊慶來說還是不行。
他們的幻想太天真。
就這支迎駕軍的實力根本影響不了雙方的實力對比。
這支迎駕軍太弱,全都是些在明軍中都算墊底的,他們會和以前一樣面對清軍一觸即潰的,江南的衛所農奴兵們根本不可能有保衛北方的鬥志,更何況一旦真正到了戰場上,這些家夥肯定會在必要時候賣一下李自成的。結果最終還是多爾衮打敗李自成入關,他之前的一切努力白費,北方士紳箪食壺漿歡迎大清王師,然後與多爾衮合夥剿滅李自成後下江南,用血洗江南彌補他們在這場戰争中的損失。多爾衮就算遭受嚴重損失也一樣,楊慶堵的不是他,而是他與北方士紳合流,清軍哪怕損失一半,也無非就是出讓更多利益,最後北方士紳照樣會給多爾衮幾十萬大軍。
“諸位,我們的目的是救駕,不能讓陛下有任何閃失。”
楊慶誠懇地說。
“楊将軍是說我們為臣不忠嗎?”
張慎言冷笑道。
“既然張公都這樣說,那在下也就不再勉強諸位,諸位是迎駕軍,在下是護國讨逆軍,兩軍互不統屬,諸位但請上觀,在下将獨自迎敵!”
楊慶說道。
說完他轉身看着李來亨。
後者正冷眼旁觀這一幕呢!
楊慶深吸一口氣,然後對那水師參将說道:“傳令艦隊靠岸,至于你們願意跟着就跟着,不願意跟着在岸邊等待即可,我不勉強你們。”
那參将帶着感激行禮迅速發出命令。
楊慶回過頭看了一眼坤興公主。
後者也在看着他。
“公主,保重!”
楊慶拱手說道。
“你……”
坤興公主淚光盈盈地看着他。
她未必能夠明白楊慶與這些人在争執什麽,但楊慶又要去面對敵人這一點她還是明白的,而且這些人還不會幫忙,他們準備坐視楊慶去面對危險,話說她只是從未經歷過什麽人間險惡,像白紙一樣幹淨,但她又不是沒腦子。
“賢侄,不要義氣用事,你還有大好前程!”
韓贊周說道。
他還想挽救一下這個蠢貨,畢竟這一劫之後,廠衛體系損失巨大,以後肯定鬥不過文官,而楊慶卻是一個新的希望所在。
“叔父,小侄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
楊慶說道。
韓贊周沒有再說話。
這時候楊慶腳下的戰艦開始緩緩掉頭,因為兩船本來就靠得很近,随着船頭的右調緊接着兩個船頭就貼在一起。
“楊慶!”
突然間坤興公主喊了一聲。
楊慶驀然擡頭,然後就看見她小跑了兩步,背襯着天空中的明媚陽光縱身躍起,在韓贊周等人的驚叫聲中,就像從天而降的仙子般向着楊慶頭頂墜落,楊慶迅速擡手把她接在懷裏,順勢一側身低頭看着她的俏臉……
“我,我和你一起!”
坤興公主躺在他懷裏,帶着無限柔情看着他低聲說道。
“楊慶,接着我!”
然後他們的頭頂驀然傳來了圓圓的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