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

客人來去匆匆,畢竟到了臘月,誰也不準備在路上過年。各自都帶了許太太的回禮回家。許太太給許子清的回禮要輕了大半,卻把族人的禮物都翻了倍的還禮了,還讓人給許階安排了與個還鄉的行商湊了一船一起回去。

許太太看許陽瞅着禮單子發愣,便主動跟他解釋:“你七叔送禮,是為了報你父親跟我當日待他的情分,我若是反倒加了倍還他,讓他心裏怎麽過得去?況且他做官,手頭本就寬裕,咱們何苦打腫臉充胖子?便是這些都不論,他也本就比你父親小……”喝了口茶,又笑眯眯的說:“族裏則不然,從上到下,就沒有一家比咱家寬裕的,往年他們給我的禮物比今年的要薄,我回的還更多呢!只是今年大家都知道咱們家裏出息少了,比過去簡薄一些也無妨。親戚原本就該相互扶助,本就應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的。”

許陽這才恍然大悟,便有些不好意思,許太太看他窘了,便又寬慰道:“這些東西你知道個皮毛就好,不用那麽用心去想具體怎麽做……有我呢!便是以後,這些事情也自有你媳婦兒操心。”許陽一聽這話更不好意思了,不知怎麽接話,便又裝小孩:“誰要媳婦兒,我只要媽媽就夠了。”知道他是裝傻,許太太便戳了他的額頭,故意板了臉道:“還不趕緊念書去,要是連秀才都考不上,看誰家小姐肯要你,到時候與你說個大字不識的黑面村姑可別嫌醜!”黑面村姑這四個字威力太大,許陽忙蹿下椅子一溜煙跑去讀書了。

充實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一轉眼,已經是臘月初八了。又下了一場雪,這次雪不比上次。這會天氣完全冷下來了,雪都凍的極其幹爽,想團個雪團都要使勁的捏才不會散開,落在身上也是一抖就掉,不像上一場雪那樣走一路就沾一身。

臘八自然要喝臘八粥,林家的臘八粥是孟姨娘指揮着熬着,賈敏去世後都是她管這些的,大大小小分了五六種粥,除了下人吃的送人的,主人吃的要分上幾種,而送人的外包裝也要分上幾種。就為喝點兒粥,孟姨娘折騰了好幾天!也不知道折騰個啥勁兒,這真是有錢有閑的人家才能折騰的事情。別的不說,家裏這四個半主子喝的三種臘八粥,早上許陽去廚房偷偷都嘗了,許陽覺得,這三種,真的,沒啥區別。都是甜的,都是放了很多種東西……

許陽真的嘗不出來湘蓮跟建蓮這兩種蓮子口感上有什麽區別,至于用冰糖還是用蜂蜜調味也真的都是個甜味,至于山西的小米确實是很好的,可是放在一鍋裏的那麽一小把真的能嘗出好壞麽?許陽深切的懷疑着。不過說真的,親眼見到古人在粥裏放食品雕刻,實在是太震撼了!每人的碗裏一頭獅子,太震撼了有木有!(親,那叫果獅!)(注1)這獅子口感也太差了有木有!

不過古代人過節過的就是這份講究。許太太跟孟姨娘信佛,更是極為虔誠的親自下廚熬了一鍋粥(就是別人把東西準備好,她們把材料扔進去,然後仆人再燒火這種親自法 > <),大湯盆裝了擺在小佛堂的佛像前。讓許陽十分無語的是粥裏面居然有十八尊羅漢像。有沒有搞錯,你們把羅漢都煮了還特地拿給佛爺看,想象力真的是要飛天了啊!

不提把許陽震撼的要命的臘八粥,這個臘八也是非常忙碌的。林如海上午帶了林黛玉去後面的祠堂拜祖宗,然後居然親自安排了人去外面粥棚多加兩口鍋,要知道這種施粥事情平日裏都是孟姨娘管的。

平日裏大家早飯各吃個的,中午晚飯許陽跑去跟許太太一起吃。林黛玉早飯自己吃,午飯跟許太太許陽在許太太那裏吃,晚飯跑去跟下了班的林如海與孟姨娘一起吃。臘八這天,破天荒的全家三頓飯都湊一起吃了,早飯午飯還有晚飯全都在一起,許陽表示壓力很大。

別的不說,食不言這一條就能把他憋死。許陽在現代家教是很好的,可是他家的人都很忙,每天晚餐時間其實是他們一家難得的交流時間,不讓說話?吃到好吃的東西順便贊嘆一下不是對辛苦的老媽最好的安慰麽?當然他會注意不會含着飯說話,不會亂動亂扭沖着桌子打噴嚏神馬的。至于敲碗揮筷子,咳咳咳,咱再不懂禮儀也不能跟新紅樓那些小家夥們比……

許陽看着自己的晚飯,覺得十分的痛苦。也不知道誰這麽缺德,早上的臘八粥是只每人一頭獅子,晚上這頓別人的粥都是一小碗,偏給他上了個大海碗,裏面,丫,整整齊齊一套八仙!神啊讓我死了吧。等他無意中擡眼看到林黛玉促狹的表情,才發現是這個調皮小表妹搞的鬼。準是見他早上吃那個獅子吃的痛苦,于是才讓人弄了這麽一堆玩意來捉弄自己。還是孟姨娘好心,一發現就笑眯眯把碗給他換了。

好容易吃完晚飯,一家人漱口淨面重又坐到了一起。卻聽林如海問許陽:“陽兒,你的論語讀過一遍了?可讀得通?”

許陽急忙站起來答道:“粗粗讀了一遍,有些不懂的地方妹妹教了我。不然說讀得通,只是大略明白了意思,知道了典故出處,還需再讀幾遍。”

林如海略略點頭,卻道:“先不忙着再讀,你把《孟子》《中庸》《大學》這三本也這樣粗粗的讀一遍,不求研究的多深,但得會背,知道大致的意思。還是像這幾天這樣,不懂的典故依然問你妹妹,等過了年,二月份到我這裏來,我再與你講講,三月份天暖了,四書你也就有點底子了,正好跟你妹妹一起上學去。”

許陽回住處的腳步都是飄的。蒼天啊大地啊,居然還要上學,不,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為毛我都經歷了一次千軍萬馬獨木橋的高考,研究生都搞定了不用再考了,現在居然要從頭開始了……太悲催了。唯一安慰是可以跟林妹妹一起上學,別誤會,一個學校是做夢,只是順路一起走罷了,省的家裏馬車要送兩次。

許陽要上的崇雅書院,而林黛玉去的是春薇女學。春薇女學恰是在林家到崇雅學院的路上。林如海只說兩人一起去,許太太倒念叨了讓他開了春就去學騎馬——你妹妹一天大似一天,在家随意點也就罷了,出門跟你坐一個馬車也讓她怪不好意思的,再說你男子漢一個,坐車也太嬌氣了,不如學學騎馬,也省的整日不見風,比姑娘還嬌弱——這是許太太原話。

Advertisement

這話聽的許陽淚流滿面。我不就是病了一場麽,怎麽就比姑娘還嬌弱了,再說我也沒說我想坐馬車啊?我早就想學騎馬了好不好。

再想學騎馬也不可能臘月裏學,凍死個人!幾百年後的揚州因為全球變,冬天下場雪都難得,可現在的揚州的臘月可真的是滴水成冰,當然沒帝都冬天冷,但是許陽估計零下十度還是有的。現在重要的是他的功課,神啊那是崇雅書院啊!林妹妹曾對他說過,開國九十多年裏三十二次春闱,崇雅書院就出了六十七個進士,其中兩個狀元……最多的一年一下子出了四個進士!娘啊,這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這個書院只——收——舉——人!也就是說,許陽壓根就不夠格!所以他根本就不是正式上學,而是作為山長季連江先生的“書童”跟着蹭課的。

林如海實在是沒有太多時間教他,又從林黛玉那裏得到的反饋發現許陽于功課上确實是少有的一點就透的,真的不想耽誤他。再加上許陽歲數大了,要是真的按部就班從頭學起,怕是準備考個秀才就要準備十年八年的——這是大部分考秀才的書生起碼的讀書年限。思來想去,便豁出了老臉求到了自己的老師,崇雅書院的山長季連江先生那裏。

季連江先生是四十年前的狀元,可是他似乎跟官場犯沖,剛考上狀元便喪父喪母,好容易守完孝,才上任做官獨子又死了,他悲恸萬分,沒幾年偏偏又得了哮喘,便是連正常的辦公也難撐下去。後來有大夫說他這病,适合到溫潤的地方養着,正好他因連番打擊,心灰意冷,所以辭官回了家鄉揚州。也是奇怪,他不當官,病立刻就好了,年過三十的妻子竟在五年裏一連給他生了三個兒子,季連江先生便認定自己是沒有做官的命,硬要勉強,才會折了福氣害的家人遭殃。于是病好了,卻也不肯再應召為官,只願做個教書先生教書育人。

林如海雖然祖籍蘇州,卻是在京城長大,不然也不會娶了賈敏。他十五歲中了秀才後被後來的姐夫許子常出面請托,跟了季先生學習,不過三年便中了舉,後來季先生辭官家鄉,林如海的母親去世也要扶靈還鄉,便一路同行,季先生在揚州的崇雅書院做了老師,而林如海給父母守完孝便也進了崇雅書院學習,繼續跟着季先生做學問直到那年進京趕考被點了探花。

所以林如海與季連江并非普通的書院的老師學生,他是季連江正正經經的入室弟子。林如海這個學生從沒求過季連江什麽事情,這一次開口,也是求季先生讓自己的外甥跟着他幾天,只是旁聽季先生的課,并不打擾書院裏其他先生。又拿了許陽寫的論語的其中一篇的讀後感給季先生看,告訴季先生自己這外甥從小在海外長大,喜歡學習,卻無人教他。字倒是從小練着,書也讀了不少,只是沒人教,不懂得怎麽行文釋義。

林如海并不多誇,反而很有些貶損之處,可是許陽的字确實太出彩了,那讀後感雖然行文有些稚嫩,難得理解的倒是透——後世的知識大爆炸熏陶出來的名牌大學中文系的優等生就算拿到古代還是很能蒙一下人的。再加上季先生聽說這孩子居然只跟了林如海的小女兒學了一個月的論語。才十四歲的孩子如此的刻苦,且已經十四歲了若是不能好好教育恐怕就真的耽誤了,也就勉為其難的應下來,讓林如海把外甥送來伺候自己筆墨。

伺候筆墨只是個說法,畢竟季先生人家自己有書童。可是讓他單獨教許陽确實太大材小用了,更沒那個時間。可是跟着聽課?崇雅書院只收舉人的!不過中國人向來會玩文字游戲,明明就是去當旁聽生,可是季山長只能這麽說,這個頭絕對不能開的,不然誰都來旁聽書院就亂套了。于是對外的說辭就是,林如海心疼老師教課辛苦,自己又實在公務繁忙,特地派了自己外甥代替自己服侍老師。

這說法就是個擺在明面的借口,可誰能較這個真?季先生快七十歲了,在崇雅書院教了二十多年的書,當了十年的山長,從沒往裏面塞過什麽後門生,就這麽個孩子,算是季先生的後輩,伺候季先生的筆墨,又只是旁聽下他自己的課,真就跟書童差不多,哪個先生上課不帶個書童啊?真想走後門,要不是歲數太大沒精力人家回家慢慢教不是更好?只不過就是沒精神了還想教教自己喜歡的孩子,讓人家跟着順便聽幾節人家自己的課,誰都挑不出理來。更何況林如海不是白托人的,他應承了季先生接下來的一年裏要給崇雅的學生每月講一次官課(注2)。

許陽聽許太太講完前因後果,驚得目瞪口呆,就當個旁聽生,居然要這麽多彎彎繞繞。可同時他更是感激林如海,林如海跟他說讓他去給人家當書童順便上幾天學的時候,是那麽輕描淡寫,若不是許太太跟他說,他真的想不到這個機會如此的難得。頓時沒閑心跟許太太聊天了,告辭回了自己院子,捧了本《孟子》就讀開了。

※※※

注1:果獅,臘八粥裏的裝飾物。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幹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裏,活像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注2:歷史上的揚州有一座明朝建立的梅花書院,梅花書院原名崇雅書院,是只讓舉人入學的。上的課便分“官課”和“院課”兩種,其中“官課”是由地方官吏來教的。畢竟舉子上學是為了考進士,而考上進士的最終目的是做官。所以官員到書院給舉人們講課在明清時期的書院并不是罕見的事情。只是一般6,7品的會多些。四品以上的高官很少有這個閑工夫,就是去講也是玩票性質的。

※※※

※※※

作者有話要說:

許陽要上學了,好吧,不是上學,只是當書童……

他是真的沒時間從頭學起了,時不我待啊!只能當插班生,然後自己私下慢慢補基礎課了。

另外,下一章不是正文,是番外,不看也可以。我的建議是,特別喜歡清朝的親就不要看了,免得看了鬧心。因為我要解釋大江朝的起源,既然是十八世紀,所以清朝是被我提前給滅了的,康熙是被砍了腦袋的。而且……好吧,我憤青情節發作了,那裏面有許多我這些年看清穿文,某些清穿文裏的觀念的批評。反正看不看都不影響閱讀……不願意聽我這個老阿姨唠叨歷史的親真的別看了。

番外 這個世界

想要科考,總要讀史;想要在這世界上好好的生活下去,總要懂這地方的風俗。所以許陽這些日子除去讀四書五經之外,主要的時間都在看史書,并且向他身邊一切能抓到的人打聽這個世界的規則……越看史書越抓狂越打聽風俗越糾結,這是怎樣詭異的一個世界啊!

在許陽看來,他現在所處的這個朝代真的很變态,在明清之後,然後居然取了個“江”這麽個莫名其妙的稱號,就算皇帝你姓水,好歹叫個“海”也成,這大江大河的,還從了清朝的水字邊,這不是腦抽是什麽?神馬龍興于長江啊,明明是沒文化亂取的名字好不好!

這個世界的清朝很短,終結于康熙十八年。吳三桂等人反了明朝反清朝,也不知道歷史的走向哪裏出了問題,反正莫名其妙的南方北方呼啦啦的反了十幾個省,然後……反正也不知道哪裏出了錯,清朝就給腰斬了。

清朝亡了之後也不是任何一個許陽知道著名人物當了皇帝,而是個毫無名氣的,叫做水益增的當了皇帝。他實在是運氣好,有志于做皇帝的幾個先期造反家夥都在跟清軍的血拼裏要麽自己死了要麽實力被大大削弱了,然後後期造反的又大多沒有做皇帝的欲望,有的是明朝的遺臣,有的是為了推翻鞑子統治還我大漢河山的,還有幾個牆頭草是聰明人,打了一半兒就發現清朝後繼無力,為了日後的地位匆匆造反的,這些人實力保存的較好但是威望不足。

這個水益曾很有意思,他并不是自己舉起的大旗,确切地說他是撿了個大便宜,不然造反的那麽多,仗打了一二十年,怎就輪到他這麽個不到三十歲的家夥當皇帝?原來是他哥哥跟着他哥哥的岳父造反了,他哥哥是個堅定的反清人士,當年因為岳父降了清差點鬧到把自己妻子休了的地步,不過水家人大部分還是冷靜的,硬是把他給綁在家裏關了好幾年。其實水益曾的大哥自己也知道,他岳父是不得已才降的,并非全是貪生怕死。可人總是這樣,總要為自己的怒氣與憎恨找一個發洩口,所以他恨上了自己的岳父。

鞑子入關跟過去的朝代更疊不一樣,他們面對大好的江山,還有文化制度都要遠遠先進于他們的漢人,那是又得意又自卑。身為異族想要統治另一個民族,那非要把對方的骨氣徹底打沒了才算放心,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是最殘暴的民族。所以他們對待反抗者,就一個字,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昆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泾縣之屠、大同之屠……他們往往會在打下一座城池後大肆奸淫,然後屠光百姓,而且不只是簡單的屠殺,他們會把人頭堆積成“京觀”來恐吓漢人,割掉女人的乳房或者陰部來論功行賞!自古以來,我們漢人打仗也有按殺敵數目論功行賞的,可那都是按照殺掉的敵人的士兵數目算的,而平民,哪怕是敵方的平民異族的平民,拿來冒功都是有罪的。唯有滿清!他們甚至會把強奸,屠戮女性作為功勞來行賞。從上到下小下到上,無不把殘害生命當做榮耀。

不得不說這些野蠻人勝了,他們成功的吓到了大部分的珍稀生命的人。而水益曾的大哥的岳父孟将軍,孟将軍不能說是個貪生怕死的人,他曾領兵跟清軍打了無數仗,可是他得為滿滿一城的老百姓的生命思量。他降了,他在還有抵抗力的時候降了,交換的是不屠城的承諾,可是他的脊梁也被戳穿了。以後的十幾年裏他迅速的衰老,盡管在他投降之前,他所有的兩個弟弟三個兒子都戰死在與清軍的戰鬥中,可人們背地裏還是會把他一家都罵進去。他最疼愛的女兒,因為他做了清朝的官,因為他女婿的強烈憎恨,再沒有來看過他一眼,直到十年後,不過三十歲便在憂愁中死去。

孟将軍骨子裏是恨滿人的,怎麽可能不恨!一家人被殺光,孟家絕了後,他投降只是為了保住城裏大部分百姓的性命。所以三藩反了沒幾天,已經年近花甲的孟将軍便又跟着舉起反清的大旗,他雖然是武将,可這些年并沒有好好保養自己,此時已經老得不成樣子了。他的女婿,也就是江太祖的哥哥聽說岳父反了鞑子,淚流滿面的從山裏鑽出來追随在岳父身邊侍候。這位水大哥哥是個犟種,死都不肯剃發,又被家裏人關了陣子,後來也想通了不肯連累家人,卻說什麽不肯做鞑子的臣民,便跑到山裏的一個野觀做了道士,只可憐他的妻子夾在丈夫父親中間,一個人留在婆婆家,沒兒子,也不敢去看父親,生生給愁死了。

翁婿兩個全成了孤家寡人,倒把過去的那些抛開了,還有什麽抛不開的?孟老将軍的親人都死絕了,水大先生心裏對妻子愧疚的很,也再不提續娶的事情,只把父母的小兒子也就是他的幼弟水益曾帶在身邊教導。一場場打仗打下來,孟老将軍那衰弱的身體裏爆發出了極大的力量,有如神助般的竟然在三藩都給打散了的情況下一次次的大勝,竟被他一直打進了京,康熙的腦袋被他親手砍了下來。然而他并沒有吳三桂那樣的野心,也沒有那個精力了。他親人都死絕了,打江山給誰?也不要名聲了,別人想做皇帝要名聲,他不需要,因而他下了屠殺令,把京城裏的滿人殺了大半,剩下的老幼病殘統統趕回關外。等忙完了這一切,老頭子留了遺書,自盡在他家在京城的老宅了。他早就活夠了,盯着個漢奸的罵名茍延殘喘了這些人,沒一個親人在身邊,早就想去找妻子兒女團聚了,老頭子只留下一句“老夫今日,總算有面目去見我的老妻了。”這樣的遺言。

水大哥焦頭爛額,他是文人,哪裏懂帶兵?好在這些年他的弟弟水益曾沒少跟着老将軍風裏來雨裏去的厮殺,倒是懂兵法,一票兒年輕的将領也跟水益曾處得很好,所以孟老将軍的死并沒有引起太大的動亂,于是水大哥繼續管內務,水益曾領兵繼續帶兵跟國內其他有志于做皇帝的軍閥們掐。畢竟老将軍死前就病得很厲害了,話裏也透露出夙願已了,可以瞑目的意思,所以大家也隐約感到怕是要選擇新頭領了,而水大哥的身體嘛,說真的大家一直認為他搞不好得比他岳父早走,只是沒想到老人家會自盡,還是走在了他女婿前面。這時候權力交接,水益曾便跳過他的哥哥成了孟系的頭領。

孟将軍前半生被人罵的體無完膚,可死前這神來一筆,硬是讓大江朝的史官們都不知道怎麽來描述這個全家都被抗了降,降了又反,殺進了京卻不稱帝反倒自殺了的倔老頭好。孟老将軍死後的事情就沒什麽戲劇性了,他的女婿被家裏人關了五六年,在山裏憂郁了十來年,身體也早就垮了,岳父走後第二年就也去了。水益曾把境內的各大勢力挨個PK一遍,又折騰了五六年,終于打的大家一致同意他當皇帝了。偏西藏跟蒙古又來搗亂,他生平最恨這些外族人,一生氣又親自帶隊打仗去了,一下子又是五六年,終于打到國內國外沒人敢跟他PK了。

于是,大江朝建立了。

水益曾這人,說真的打仗行,治理國家真是個扯淡。他出生的時候父母都在忙着寬慰那個被關在院子裏不肯剃頭的水大哥,完全把他丢給了奶娘。沒幾年水大哥跑到山上了,他爹媽也死了。水大嫂一個人拉扯他,偏她又整天憂郁的跟鬼魂兒似的。沒幾年他嫂子也死了,他哥哥總算想起他了,把他接山裏跟自己做伴。他哥哥心情不好,整天喝酒,不餓着他就不錯了。小孩子嘴饞,就跟山裏獵戶學騎馬,學射箭……再後來他哥哥興高采烈的投靠那個造反了的岳父,十四五的水益曾也跟着。這年紀的少年最崇拜力量,所以快六十還能拉起硬弓的孟老将軍立碼成了他的偶像。孟老将軍的小兒子死的時候也才十四,一看到水益曾,那個稀罕啊!一邊打仗一邊還請先生教他念書,只是這家夥真的不是讀書的料子,倒是對行兵打仗非常有興趣。于是孟将軍就連開軍事會議都讓他一邊聽着……這裏可以看得出,孟将軍從來就沒想過女婿能接手自己這一攤兒,他知道水大哥就不是那塊料。正好水益曾跳到他面前,也不知道怎麽着這爺倆就對上了眼,更神奇的是水益曾長得蠻秀氣,可就是喜歡打仗,而且特別能跟那些軍官們打成一片……而且他确實天才,孟将軍臨死前的一年身體已經很糟糕了,主要的用兵策略都是水益曾訂的,當時他十九歲,十九歲的少年,硬是把他的軍隊,給打進了北京城!

南征北戰,推翻了清朝然後是跟其他軍閥打,前後就是整整二十年,二十七歲的水益曾當了皇帝。然後……他的麻煩正式開始了。

水益曾打仗那是真的厲害,可他治理國家??說真的他治理國家的時候腦子真的就像被驢踢過一樣,你說你個漢人當皇帝,還不趕緊的把清朝那一套丢了?他非不。估計是看到了清朝的皇帝有多爽,覺得當奴隸主比當個沒事要被大臣K,多去小老婆那裏幾趟他都要被大臣罵,多賺一點私房錢都要被大臣們惦記着充公的漢族式皇帝強多了!漢人式的皇帝太他媽的憋氣了,于是決定學習清朝的精華,咱集權,一定要集權!這才不枉做一次皇帝嘛!主子奴才的稱呼繼續……哦,直接叫皇帝主子太露骨了,但是叫皇後一定依然是主子娘娘。人口可以買賣,奴才的孩子還是奴才……這多好,國家就是要這樣等級分明才好管嘛!(娘的,宋朝就在法令裏禁止了買賣良民,老朱家把蒙古人趕走了也就很快在法律上禁止了元朝那些野蠻人在神州大地上又重新開始的人口買賣的習俗,你好的不學淨學亂七八糟的!)

鞑子那些人不是要把所有滿族大臣的閨女都送過來讓皇帝給自家人挑光了才能去嫁麽?多爽?咱當然不能選滿人了,咱讓所有的勳貴有爵位的人家,七品以上的所有官員,還有許多特許的有功的人家,以上所有人家都要把适齡的閨女送到宮裏溜達一圈讓我挑挑再說……二十七歲還沒娶妻的太祖看到大臣們建議他立後的奏表之後,利馬提出了這麽個偉大構想。

不過很遺憾,他這個偉大構想沒實現。短短的才入關三十多年清朝還沒來得及殺光所有漢人的骨氣,于是江太祖被大臣們罵得狗血噴頭,還有個禦史當場撞了柱子。開神馬玩笑!我們寒窗苦讀幾十年不是為了專門給你送小老婆來的!

于是選秀這一條依照了明朝的制度。這個目的跟清朝差不多,但是也不太一樣,人家選秀就是給皇帝選的,就是為了充實後宮,而不是像清朝那,從上到下國事家事無不把女人當鞏固權勢的手段還引以為豪。

在明朝的選秀是這樣的:朝廷派出多路人馬到全國各地物色出13歲至16歲的淑女五、六千人,在付出一些銀幣作為聘禮後,就責令其父母在某年某月裏把她們送到京師(北京)。待所有的美女雲集京師後,皇帝分遣太監進行第二次挑選,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好,逐個察看。第一批淘汰了1000左右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女子。次日,留下的女子們仍像上一天那樣列隊,太監們以極挑剔的眼光察看她們的眼、耳、口、鼻、頭發、皮膚、頸項、肩膀、背部等,一一篩選。繼而又讓她們自報姓名、年齡、籍貫,以觀察她們的音色和神态,如果口齒不清,嗓音粗濁,或應對慌張的,又須出列,這樣又淘汰了掉2000餘人。第三天,太監們以尺量那些秀女的手腳,再叫她們走幾十步以觀步态,再除去1000左右的不合格者。那最後1000餘人又被一些穩婆帶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經過又一番令人難堪的折騰之後,入選者只餘下300餘人了。這300餘名女子被禁在宮中一個月,由專人熟察她們的性情言論,進而判定她們的性格、作風、智愚與賢惠否,通過這一過程,挑出了被認為是“秀色奪人,聰慧壓衆”的佳麗不到100人,即被收為宮女或封為妃嫔。

所以這個選秀,說白了就是在平民裏選美人充實後宮。哪個太監會腦子進水了跑宰相家扔二百兩銀子,然後說:“得了,明兒您就把閨女送進宮讓我們宮裏的太監先看看,再讓嬷嬷們渾身上下都摸摸,然後就能确定她能不能伺候皇帝了”尼瑪!打不死他!誰想把閨女送宮裏啊!我家閨女也是你們這些太監宮女能随便看随便摸的?真以為皇帝養只貓都要比老虎威風麽?別說官員不稀罕了,就是平民,一聽說宮裏選秀都要趕緊把閨女嫁出去,開玩笑!有幾個女人能當皇妃?我好端端的嬌生慣養的閨女為毛要去天天給人下跪,搞不好還把命丢了,就算熬出來了也變成老姑娘了,這不是糟蹋人麽!所以明朝才有頗為搞笑的每逢選秀,京城附近幾個省都忙着嫁閨女的熱鬧,老的醜的算什麽!為了不讓閨女被送進宮倒貼都無所謂!

明朝的皇帝跟皇室別的成員,除了正室們,是很少出身好的。小老婆就是小老婆,長得好就行,要神馬家世,這不是上趕着想把家裏弄得烏煙瘴氣麽?明朝的男人們是很有氣節的,沒有哪個有出息的男人會願意送自己的閨女去當王妃皇妃什麽的,當別人小老婆更是發瘋了!再說明朝很忌諱外戚專權的……像清朝那樣極度集權又偏軟弱的依靠小老婆名額拉攏權貴的,也真是奇葩的存在啊!所以在明朝基本上只有家裏的男人在仕途上沒盼頭了才會願意讓女孩子當皇妃,要是說誰“好歹能當個國丈(國舅)吧!”,那絕對是罵人話!也就是他實在是沒出息,除了當國丈,國舅再不可能又任何別的出息方法了!

至于皇室成員的正妻人選,皇帝當然可以下旨讓誰誰誰嫁給自己的弟弟啊侄子啊,甚至偶爾召誰家女兒入宮(這個确實不多,明朝後宮确實絕大部分都是由出身很低的女人充實的)……但這是少量事件啊,絕大部分官員人家閨女都是自己父母做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

這裏要說的是,這個水益曾弄出的選秀跟明朝還是有點不同的,他還是有點不甘心。想要像清朝皇帝一樣滋潤,想要更多一些出身高貴的小老婆來長面子。所以并沒有單單只讓太監們去選民女,而是把選秀權當成榮耀賜給了一些勳貴還有別的有功人家,就是說某些人家可以固定的每逢選秀,若是有适合的閨女,就可以回家裏送一個或者兩個直系的閨女(這個看皇帝的恩賜名額是多少了!)進宮……這個名額恩賜的。所以這也成了一些下坡路的勳貴人家以及有上進心

同類推薦

超時空進化

超時空進化

波瀾浩瀚的星空世界,恐怖覺醒,吞噬萬物,無數種族陷入末日之中;一封來自未來的信件,楚風踏入救世之路,跨越無數戰場,屹立世界之巅,逆轉一次次末日災難,執掌無限時空,征戰千萬位面,超越極限進化,成無上之主!
小說關鍵詞:超時空進化無彈窗,超時空進化,超時空進化最新章節閱讀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一座紅警基地車;一座超時空傳送儀;一個雄心勃勃的指揮官。
歷經地球百年風雲,紅警兵團的征程走過一戰、主宰二戰……彪悍的征程揚帆起航。
————
本書是華麗繼《紅色警戒之民國》、《紅警之索馬裏》、《紅警之從廢土開始》三本之後,紅警基地流小說的第四本,全新的設定,不一樣的精彩。
新書求收藏和推薦票!

我不是精靈王

我不是精靈王

開局一把西瓜刀,裝備全靠爆!這不是游戲,這是真實世界,童樂只是想回到自己的世界而已,卻被精靈族冠以精靈王的稱號。
龍族也來湊熱鬧,說他有龍族血統,廢話,人家是地道的龍的傳人!
說老子是精靈王,絕對是嫉妒老子長得漂亮!
這個精靈有點萌,先養着吧!這個狐女有點妖,看我收了你!這個美女有點兇……老婆大人,我錯了![

消防英雄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