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四十五章
電視機裏重播昨晚的新聞,省內開始取消企業分房。方晴從衛生間出來,把聲音調小。現在是七點多,還有鄰居在睡覺。
搬到酒廠宿舍小區後,江铮發現有一條路線從小區到商貿城騎車只需要20多分鐘,比以前從外婆家到商貿城快。他們早上有時間在家吃早餐,再去開店。雖說也是從外面買早餐回來,但在自己挑選的茶幾上邊看電視邊吃早餐,跟在店裏囫囵吞棗往嘴裏塞,完全是兩種體驗。
“三舅舅家的孫女是不是今天來?”江铮吃着油條問。
“說是上午來。”方晴提到這事兒就有些無奈。
店裏要多招一個女店員,外婆知道了,跟她說讓三舅舅家的孫女于雪來店裏試試。過年那幾天,也有幾個親戚找她幫忙,想讓她幫忙介紹工作的,想去他們店裏上班的,方晴都裝傻充愣地躲過去了,她不是看不上自家親戚,是聘用親戚工作難做,話不能說輕了也不能說重了,尺度很難把控。
不過外婆開口了,方晴沒法拒絕。
“最後一根油條,我們一半一半。”江铮說,“反正都來了,就讓她試試,真不合适,我來說。”
跟于雪說的時間是九點,不到八點半,她就到了。店剛開門,方晴在打掃衛生,看見門口站着一個怯生生的女孩兒。
跟三舅舅家來往不密切,方晴上次見到于雪是六七年前,于雪上初中,三舅舅帶着她來城裏借錢。那會兒,于雪還有點嬰兒肥,剪了個齊劉海,紮着兩個大辮子,一笑有兩個梨渦,很甜。
門口的女孩兒很瘦,剪了短發,露出光潔的額頭,嘴邊有兩個深深的梨渦:“小表姑。”
“......”方晴差點被這個稱呼吓一跟頭。
“是小雪吧,快進來。”咋一看沒認出來,仔細看跟三舅舅有幾分像。
于雪拿過掃把:“小表姑,我來吧。”她第一次出來打工,家裏人千叮萬囑要勤快,眼裏要有活兒。
于雪在家從小下地幹農活,力氣不小,地板拖一遍,亮堂得可以照鏡子。宋彩來上班,都不敢踏進來。
來了幾批童裝,方晴和江铮在庫房點貨,讓宋彩帶着于雪熟悉環境。有客人進店,宋彩給于雪展示怎麽接待,怎麽推銷。
Advertisement
“怎麽樣,習慣嗎?”方晴笑着問。
于雪的臉上有幾分局促和慌亂,“我可以做。”語速飛快,生怕說慢了,方晴就讓她回家。
方晴給她一本筆記,上面有兩家店現上架服裝是什麽材質,什麽版型,是不是新貨,還總結了一些常用的銷售話術,面對不同的客人說不同的話。這些都是江铮整理總結的。
于雪拿到這本筆記就投入地學,中午吃飯還在看筆記。
“我不會把油滴上去的。”
方晴笑笑:“也不急這點時間,你先好好吃飯。”
于雪害羞地笑:“我想快點學會。”
她有這份學好的勁頭,方晴心裏已經認可了一半。方晴自己學習不成,但喜歡學習好的、好學習的。
第二天,于雪有了第一次獨立招待客人的機會。她跟宋彩的熱情洋溢不一樣,她是和風細雨,聲音溫溫柔柔,不疾不徐,有的客人就是吃一套。于雪第一次賣衣服就賣出去了三件童裝上衣,超出了方晴的預期。
方晴和江铮商量後,決定讓她留下來,跟她談好個人待遇,底薪加提成。她現在住在同鄉的出租屋,離商貿城有點遠,方晴給她50塊錢的交通補貼。
有了于雪,把方晴和江铮從雜事中解放出來,不過,開銷成本也上漲了。開源節流,方晴認為他們現階段更重要的是開源。
童裝店裏銷售最穩定只有一個款式,十二生肖系列,刺繡提升了整件衣服的質感,是那些低價盜版貨比不上的。而且得益于跟飛悅廠簽訂合同早,進貨價低,方晴一直沒漲價,比盜版貨貴不了多少。不過,小動物系列就沒這麽走運了,低價貨到處都是。
方晴去了省城,這是年後她頭回跟吳珍珍見面。她帶了些三江特産還有外婆和小姨做的臘肉臘腸做新年禮。
吳珍珍特別喜歡吃臘肉:“一聞這個味道就知道臘肉是老式的做法。”
方晴坐下來,喝了兩口茶:“我也不繞彎子,我想延長十二生肖系列的供應。”
吳珍珍正色道:“你不來找我,我也正準備給你打電話了。我這邊準備有兩個方案,第一個,還是獨家給你,價錢要另算,第二個,其他買家也能拿,你是飛悅的老顧客,我能做主,給你的是最低價。”
十二生肖系列看來已經走下坡路了,快過時了,現在也就還能再壓榨最後的市場。方晴毫不猶豫地選了第二個方案。
飛悅廠在吳珍珍手裏徹底活過來了,廠裏又開了兩個車間。
吳珍珍拿來一條紗裙:“怎麽樣?3—7歲的小女孩穿的。”
一共三種顏色,白色、粉紅色和淡藍色,領口釘了半圈小珍珠,“公主裙啊,挺不錯的。”
公主裙也是市面上經久不衰的,吳珍珍給她看了好幾款不同版型的,方晴下了訂單。從飛悅廠出來,方晴想到要是公主裙搭配着王冠,會不會更好賣?
她馬不停蹄地去了批發市場,買了三十個王冠,先塑料做的,試試。
啪,方晴打開一罐可樂,倒進杯子裏,氣泡跳出來炸開。她回到三江已是晚上八點多,從火車站打車回家。她當天去當天回,身上又酸又累,躺在沙發上就不想動。
江铮回到家,方晴在沙發上睡着了,還剩的半罐可樂早就沒氣兒了。他捏了捏方晴的鼻子,方晴悠悠轉醒。
“別動。”方晴抓住他的手,聞了聞,“你背着我吃什麽好吃的了?”
江铮指了指茶幾上的打包盒:“燒烤。”
方晴睡了一會兒,又有宵夜,精神百倍,一邊吃一邊跟江铮讨論今年的規劃。江铮跟她想到一塊,首先要做的是開源,今年的目标是把批發生意做起來。
年前江铮去浙江,談下來三個廠子。不過,過年後工廠的人員流動大,這三家廠子年後的情況,還得他們自己去看看,不能随便就把定金打過去。
有買家把一半款項打過去,幾個月不發貨,一去看才發現廠子早垮了,這種事不罕見。
這次去杭州,方晴也要去。在走之前,她有意讓宋彩挑大梁,于雪從旁輔助。
吳卓勝的假期結束了,要回船上了。他現在的公司在上海,上船之前他要先去公司報道。方晴和江铮要去杭州,三個人就買了同一趟車,先到上海,方晴他們再去杭州。
李婷把方晴叫到一邊,小聲說:“幫小姨看看那個女人長什麽樣,打聽打聽情況。”
到現在沒人知道那個女人叫什麽,她後來又給吳卓勝打過兩次bb機,吳卓勝也沒去雜貨店回電話,就在家裏回。他基本上沒說話,就聽對方說,但李婷能看出來兒子是非常高興的。
從三江到上海,特快列車行駛29個小時。方晴本想買軟卧,一算兩個人一來一回的票價,太貴了,還是買了硬卧。
和第一次出省時的心境不同,這回方晴有種老鳥的淡定,也許是同個隔間多了個吳卓勝,小偷小摸也不敢随便對他們下手。
一路暢通地到了上海。方晴他們是下午的票去杭州,把行李寄存在火車站的寄存處,吳卓勝請他們吃飯。
方晴說:“哥,你帶我們去哪兒?中午吃面?”
吳卓勝反問:“你想吃面?”
方晴沒說話。吳卓勝懂了,在副駕駛座上轉過身,拿出一根指頭戳了戳她的額頭。
“金剛指啊,好痛。”方晴揉了揉額頭,“真不去?”
吳卓勝還是沒說話。
吳卓勝請他們去紅房子吃飯,他說這是很有名的西餐廳。方晴還沒吃過西餐,躍躍欲試又有些緊張。
“這是烙蝸牛,這兒的名菜。”
這道菜上來的時候,方晴就覺得是蝸牛,但她沒敢說,結果真是蝸牛。又不是鬧饑荒的年代,怎麽連蝸牛都成名菜了。
方晴不敢吃,江铮先給她做示範。方晴臉都皺一塊了:“怎麽樣?”
江铮仔細品了品:“沒有什麽怪味,有點滑。”不難吃也不好吃,這話不好直說。
無論吳卓勝再怎麽鼓動她,方晴沒敢吃。牛排、豬排、羅宋湯,她都喜歡。原來這就是西餐。
吃完飯,吳卓勝要回公司報道。他這一走,又是将近一年才回來。方晴舍不得,抱着他不想放手。
“小晴,回去跟我媽說我的事我會考慮清楚,她少操點心。”
“你和她怎麽辦呢?”
“八字沒一撇的事,你瞎想什麽。”吳卓勝笑得很溫柔,“江铮人不錯,被你薅到手了,珍惜啊。”
方晴看看站在不遠處的江铮,壓了壓嘴角:“你跟他說珍惜珍惜我。”
“不早了,我要走了。下次回來,是不是要多一個侄兒侄女了?”
方晴微微笑:“不知道,順其自然吧。哥,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