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賞析唐詩宋詞

第25章 賞析唐詩宋詞

朱由檢既然都答應了提出來的三點要求,【風調雨順符】自然就是被巫山神女當場賜予崇祯十年的朱由檢。

在第四次授課結束前,巫山神女還告知朱由檢使用【風調雨順符】的口訣。

【諸天氣蕩,化作風雨。煌煌天威,以符引之。】

【朱由檢,待你認為大明已經完成吾提出的三個條件,那便将這風調雨順符用之。】

【得以見得天命之人皆在此符束縛之內

,若是不曾看見天幕者,便不在此行列內。】

【但這些凡人的命運便不在逆天改命的機遇之中,他們随時都會按照原定命數死去。】

【朱由檢,吾知你生性多疑,然明朝的起死回生必定缺少不了忠臣的相助。】

巫山神女此言一出,直教崇祯皇帝朱由檢羞愧得紅了眼,他這個毛病自己也是知道的。

只是要讓一個多疑的皇帝變得不多疑不猜忌臣下,實在是太難做到了。

畢竟就連開國的太.祖皇帝都不能幸免,為了給建文帝(1)穩固皇位,更是斬殺一衆有從龍之功的臣子。

現在他多疑愛猜忌的毛病被巫山神女說出來,朱由檢既覺得心虛,又感到頭疼——因為這個毛病太難改了!

而且他接手的大明王朝真的就是千瘡百孔,朱由檢看誰都像是會帶兵起義的叛臣,能讓朱由檢真正信任的就是他身邊的太監王承恩。

特別是在親眼所見王承恩跟着他一起上吊殉國,崇祯皇帝對于王承恩的信任更是到達了前所未有的厚重。

不過就剛才巫山神女讓他看到的大明亡國場景,朱由檢也是眼尖的看到了好幾位為國戰死的忠臣。

Advertisement

雖然有的人他沒能立即認出來,但肯定會有人認出來,屆時找尋到這些英勇臣子,他必定要重用!

【帝王總是多疑愛猜忌,吾之所見不會犯這一點毛病且不會随意亂殺有功之臣者,唯有秦始皇嬴政和唐太宗李世民而已。不過吾可再助明朝一臂之力,告之于你,誰是忠誰是奸。】

【明末赫赫有名的叛臣主要有六人,一人是自稱為孔子後裔的孔有德(2),但因其叛國行徑,孔氏族人皆以他為恥,并拒絕孔有德祭拜孔廟孔林,後世的《孔子世家

譜》更是不曾将他之名收錄。】

【而且孔有德此人喪盡天良無情無義,在叛國之後還将工匠和紅夷大炮全部送給清軍,更是在清軍入關之後,肆意屠城屠民。比如靖江王朱亨歅和南明重臣張同敞等人更是死在他手裏。】

【不過爾等可放心,孔有德此人最後亦被明軍所殺,而且在他死之前還自知必死,于是便将妻妾全部殺死,至于他的子孫後代亦是凄然慘死,落得一個對斷子絕孫的下場。】

【後人曾有言:崇祯間有三叛臣,其首惡為孔有德。(3)】

崇祯皇帝朱由檢十分認真的聽着,并且當場就給孔有德給定下了斬立決。

【第二個叛臣為錦州總兵吳襄之子吳三桂(3),此人是引清軍入關的罪魁禍首。崇祯十七年初,面臨覆滅命運的明朝将賭注押在關外擁兵自重的平西伯吳三桂身上。】

【但李自成攻入北京城的威脅使得崇祯自缢,待得到皇帝自缢的消息後,吳三桂便另尋新主,并在一片石戰役中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最後清軍入關,吳三桂也被封為平西王。】

【後來吳三桂因屠殺抗清複明的勢力而功高震主,被清朝皇帝忌憚的吳三桂怒而以“複明”名義起兵造反,并于衡州自立為帝。最後勢窮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而其子孫後代亦是被盡數誅殺。】

朱由檢一聽到居然就是吳三桂這人把那屠殺大明子民無數的清軍引入關,當場就是氣到要昏厥過去。

待記起這吳三桂正是前兩年被他擢升為前鋒右營參将,時年也才二十三歲,外表兼具北雄南秀之風,堪稱是英風俊逸的美男子。

可現在崇祯皇帝可不管吳三桂美不美,反正落在他手裏,吳三桂必須被扒成吳六桂!

【第三人便是洪承疇(4),他在松山之戰中大敗被清軍俘虜。明朝朝廷之中很多大臣包括崇祯皇帝都認為此人會以命報國,于是崇祯皇帝便為他舉辦了祭壇。】

【可在祭壇的那天卻是直接傳來洪承疇投靠清軍的消息,因此只能作罷取消。】

崇祯皇帝朱由檢:“……”

很好,這就把洪承疇給發配到苦寒之地!

【第四人便是尚可喜(5),此人是歷史上有名的“貳心臣”,

更是殘暴的劊子手,手握大刀兇狠的斬向反清複明的同胞。】

【明朝滅亡之後,廣州七十萬軍民萬衆一心齊力抗清,尚可喜作為攻城清軍一方,在城破之後肆意屠城,所見之人不分婦孺,一律斬殺。而這場屠殺更是持續十二天,直到屍橫遍野殺無可殺方才停止。(6)】

【尚可喜此人持身不正,又殺氣過重,最後亦是不得善終,妻妾家眷也是無一生還。】

【至于剩下的二人便是耿仲明(7)和祖大壽(8),吾便不再一一概述。但可以這麽說,清朝就是這些曾經對明朝忠心耿耿的叛臣們幫忙打下來的,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那大清朝。】

【其實除了孔有德、吳三桂和尚可喜這三人是罪大惡極之外,其他兩人在投降于清軍之前,對明朝也算是有忠心。】

【比如祖大壽作為吳三桂的舅舅,卻是能夠接連對抗清軍,拒絕投降。只是錢權動人心,最後在洪承疇兵敗投降之後,祖大壽便也跟着率部投降清軍。】

【若要歸根究底,也不過是他們不想跟着明朝這艘即将沉沒的大船一起死。】

【只是他們想要另尋出路,卻依舊是難免被清朝猜忌懷疑,最後所得下場和他們想象中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便是大相徑庭了。】

不得不說,在聽到巫山神女說這些投降于清軍的叛臣幾乎都是下場凄涼時,崇祯皇帝朱由檢是真的覺得很解氣。

尤其是之後巫山神女再說起對大明忠心耿耿從忠臣,那就更是讓朱由檢悲痛心情緩解許多。

【接下來吾要說的是明末時期的忠臣。】

【明末第一忠臣孫傳庭(9),他是大明王朝最後一位名将。】

【崇祯十六年帶兵鎮壓李自成和張獻忠民變,由于時疫流行,再加上糧草不足和兵員彈藥缺少,以及崇祯皇帝的忌憚催戰,無奈之下倉促出戰,最後兵敗,于潼關英勇戰死,馬革裹屍,享年五十一歲。】

【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

聽到巫山神女和史書對孫傳庭如此之高的評價,崇祯十年的朱由檢立即就打算重用他的大忠臣,并暗戳戳的把孫傳庭的可信任度安排在王承恩後面。

可巫山神女的這些話,卻是給崇祯十七年的朱由檢帶來了莫大的震撼

——他一直覺得孫傳庭是擁兵自重,結果無奈之下才心虛戰死,卻不知他此前的想法都是錯的!

回想起自己對孫傳庭這位明末第一忠臣的猜忌和懷疑,以及千裏之遠都在給孫傳庭各種瞎指揮,朱由檢就忍不住悲從心中來。

太監王承恩自然是對萬歲爺這般想法了然于心,只是想到之前萬歲爺還想着以身殉國,他就不敢随意多言。

王承恩是真的擔心萬歲爺會再一個想不開,可朱由檢卻是比王承恩想象中的要強大許多。

從十六歲登基執政,到如今三十三歲,朱由檢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讓大明江山再度中興。

此前他有殉國之意,僅是因為他看不到大明的未來,可現在有巫山神女所授之課,朱由檢卻是頓時茅塞頓開。

就算他沒有能夠抽到巫山神女賜予的【風調雨順符】,可只要有一個“他”抽中了,那便是向天下萬民證明,大明王朝還未到亡國之時!

只要有巫山神女所說的忠臣在側,還有那鉗制住叛臣的凄慘命運,那他朱由檢就可以讓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再次死灰複燃。

另一個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他亦可以!

而此時還在做着攻占北京城美夢的李自成,根本就想不到區區幾日時間裏,已然呈現亡國之象的明朝居然有了神跡,并且還讓原本有點猶豫要不要出兵的左良玉立即朝着北京城進軍。

——巫山神女都說了那些投降于清軍的将領沒一個有好下場,那他還不趕緊去救下皇帝,在那些叛臣還沒有反應過來前拿下最大的功勞,那他豈不是傻子?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巫山神女娘娘都把【風調雨順符】賜給崇祯十年的崇祯皇帝,這簡直就是明晃晃的說神女偏愛于大明。

嘿嘿嘿這可是讨好神女的捷徑,他可不能輕易放過!

再說了,即便是退一萬步,那他也得了皇帝承諾的各種好處,總之就是不算吃虧。

既然不吃虧,那就必須幹了!

在左良玉意氣風發的帶着同樣精神百倍的将士們趕赴北京城救國救難時,巫山神女專門針對明末時期的授課還在繼續。

其中有史可法、鄭成功、李定國等陌生之人的名字,而讓許多人驚訝的是,居然還有袁宗煥

(10)此人。

聽着巫山神女言說袁宗煥之死是魏忠賢餘黨編織罪名彈劾,再加上有皇太極趁機實施反間計,如此才使得生性多疑愛猜忌的崇祯皇帝怒而殺死袁宗煥等話,明末衆人只覺得很尴尬。

大概不覺得尴尬的就是還沒有被淩遲處死的袁宗煥本人了。

而聽到巫山神女警告之言的十九歲崇祯皇帝朱由檢則是立即就歇下要殺死袁宗煥的心思,甚至還難得溫情款款的拉着袁宗煥的手,許諾道會和袁愛卿君臣和諧傳為佳話。

袁宗煥:“……”

嗯,大概做皇帝的人,都得有兩副面孔。

在知道自己會被崇祯皇帝殺死時,袁宗煥肯定就是有一點不滿的。

可想到那些投降叛臣的下場,袁宗煥就又覺得還是大明好一點。

至少他粉身碎骨之後,還是有清白身後名留給後世的。

【在這叛臣與忠臣之間,還有一位太子少保左良玉,此人有骁勇之才,卻驕亢自傲,擁兵八十萬,卻對崇祯皇帝的數次求救漠然不出兵,亡國之後卻又痛哭流涕,并一生都在反清複明。】

【這是一位很有才能,卻忠奸難辨的臣子,能否駕馭,就看帝王的自身能力。】

就差扛着馬趕來北京城救駕的左良玉:“???”

神女娘娘您怎麽不早說?現在他都在趕路了,這退回去也不合适啊!

不過仔細想想吳三桂等叛臣的投降下場,又想到自己是有機會選擇做名留青史的忠臣,左良玉最後還是決定賭一把,繼續進軍北京城。

而差點自缢于煤山的崇祯皇帝自然也是想到了左良玉,立即就快馬加鞭派人繼續來求救,順便許諾的好處又加上不少。

只要能救下大明江山,那許給左良玉一個王侯之為位,自然是無不可的。

至于之後要如何防止左良玉生出不臣之心,那便是之後需要做的事情了。

為風雨飄搖的明末說完叛臣和忠臣之後,巫山神女便将【風調雨順符】賜下,随後再言。

【吾須得再囑咐一句,那便是爾等勿要欺騙神仙,否則後果會很嚴重的。】

巫山神女意味深長的說完這句話,便留下“三日之後再授第五課”一

言便乘坐華美雲車離去。

徒留聽完課的歷朝歷代衆人心情複雜,難以平息。

漢朝。

漢武帝劉徹絮絮叨叨,每時每刻都在期盼着眷顧偏愛大漢的神仙能早日到來。

不求神仙

能像巫山神女這般手把手教大明如何起死回生,只求能給一個長生不老藥。

反正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厲害的劉徹劉豬豬,是認為人生只有這一個缺點。

只要有神仙願意幫他補好這個缺點,那他便是天下無敵!

敏銳察覺到陛下微笑有點奇怪的霍去病:“……”

說實話,從天幕出現,神仙降臨之後,陛下的神情就一直很奇怪。

可要霍去病用言語去描述這種奇怪是什麽,他又不能夠說個具體。

但無論陛下是在想什麽,反正就是肯定跟神仙脫不了幹系。

唐朝,長安。

唐太宗李世民依依不舍的看着巫山神女将神物賜予明朝的崇祯皇帝,雖然不至于嫉妒,卻還是羨慕不已。

畢竟他大唐子民也是很需要風調雨順符的。

又或者是更準确來說,是所有朝代的子民都很需要一張風調雨順符。

因為風調雨順安居樂業本身就是百姓最為期待的事情。

而且大唐亦是天災頻發,若能有【風調雨順符】在,那必定就是可以安天下萬民之心。

李淵看着二郎有點難過的神情,就很是自信的說道:“二郎莫要失望,阿耶相信之後必定有愛重我大唐的神仙,說不定屆時會有比江山社稷圖和風調雨順符更為罕見的神物賜予我大唐。”

李世民:“……”

他就不懂了,阿耶這是哪來的自信心?

如果李世民把這個問題給說出來,那他的阿耶肯定就是會直接理直氣壯回答道是自家二郎給的自信心。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那是急得團團轉,因為他在考慮要不要替被巫山神女罵過的兩個不肖子孫下罪己诏。

最後朱元璋還是沒能夠拉下這個臉,而是轉頭看向已經被打成豬頭臉的四子朱棣。

“小四啊,你想不想風風光光

的為你爹我做一件大事情呢?”

“其實朕也沒想做點什麽,就是這些由你小子後代闖出來的大禍,終歸還是得你來負責。不如你就代表那朱祁鎮和朱翊鈞向天下臣民道個歉?”

“你不說話爹就當你答應了,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去宮門口直接開口道歉吧。史官會跟着你一起過去,順便把你的言論給記載下來。”

“這可是能被後世都銘記的一刻,你可得争氣點!”

“正好你現在的形象也能博取百姓們的同情,別浪費你爹我的一番心意。”

已經被親爹暴揍到說不清楚話的朱棣:“……”

有這樣坑人的爹,遲早都得把兒子給逼反了!

朱元璋可不曉得朱棣心裏的小九九,否則定然又是第二個鞋子被脫下來,繼續暴打洩憤。

當然朱元璋也是不太有空,畢竟他還得忙着廢除自宋朝以來就很是盛行的女子纏足,這可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事情,幸好有他大妹子幫襯着。

夜晚就寝時,朱元璋就喜滋滋的對馬皇後說。

“那些個亂嚼口舌的人說那些不好聽的話來嘲笑我大妹子的腳,現在巫山神女直接說女子纏足是陋習,還讓世人禁止,這可真是大大的給妹子你出了一口惡氣!我看這次誰還敢冒着被我老朱扒皮揎草的危險來胡言亂語!”

馬皇後聽到朱元璋這樣的話,睨了他一眼,沒好氣道:“重八你今夜是又喝酒了吧?淨在這兒說這些不着調的話。巫山神女娘娘提出要廢除女子纏足,其實就是因為纏足對于女子來說,是一件即為痛苦而漫長的事情。”

朱元璋對于女子纏足一事并沒有太多了解,畢竟他唯一關注的女子便是他的皇後,而皇後又是不纏足的。

不過這時候朱元璋也不會提出什麽異議,就是點頭跟着愛妻一同感謝巫山神女的大義。

“朱由檢那小子得了巫山神女這麽多的恩賜,還有風調雨順符在手,若是再不能力挽狂瀾,那倒不如拿跟繩子吊死算了。”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棵樹,倒也不算是滅了我大明的威風。”

馬皇後聽到朱元璋說這種話,面上就露出一個不悅的神情,并勸導朱元璋不能說這等晦氣的話。

朱元璋卻覺得沒有什

麽問題,自從知道大明江山并不是由太子朱标的後代子孫延續之後,他看待大明後面的皇帝就很是不順眼。

要不是隔着輩份,他真是現在睡覺都不睡了,就想着打孩子。

當初那些個頑劣小子不願意用功讀書,朱元璋就是當場脫鞋子把那群臭小子給打服氣了。

若不是後面被李善長那個老頑固和标兒阻止,他飛的把那些不聽話的臭小子給打到屁股開花!

“大妹子啊,像我朱重八小時候連飯都沒得吃,天天忍饑挨餓,更別說去認字念書了。結果現在好日子終于來了,那些臭小子卻不懂得珍惜。這榮華富貴衣食無憂的,居然還敢去殘害百姓,甚至最後還把大明江山給弄沒了,我這心裏真是想想都覺得難受……”

朱元璋這樣傷心難過的樣子,這世上大概也就只有愛妻馬皇後一人能看到,這夜深人靜時,就更是愁腸百轉。

而馬皇後卻也是有着自己的愁思——她的标兒到底是為何沒能繼承皇位?

按照馬皇後對夫君重八的了解,和對朝廷文武百官的認知,她的長子标兒絕對就是最完美的儲君,日後必定也是最好的明君。

除非是中途她的标兒出了什麽問題。

馬皇後在聽到夫君朱重八享年七十一歲時,對于夫君就沒有太大的擔憂,而讓她擔憂的便成了現在依舊還是很年輕力盛的兒子。

不過聽到夫君難得的迷茫的傷心,馬皇後還是立刻安慰道:“重八啊,這世間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既然大明能有遇到神仙的機緣,那便是代表着大明未來的無限可能。那我們又為何要因為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而郁郁寡歡呢?”

“只要我們能做好當下的事情,無愧于天地,無愧于百姓,那便是最好的了。”

朱元璋點頭,随後翻身抱住他至親至愛的皇後。

陳喬花了大半天時間做好第五個直播視頻,她覺得這個直播視頻一定能帶來極大的反響。

直播系統好奇的看了一眼直播內容,實在是沒看出來有什麽特別之處。

陳喬擡起手指頭左右搖了搖,意味不明的說道:“這只是因為統統你不懂中華詩詞的魅力,詩詞本身就足夠吸引人了,更別說詩詞後面還有着家國情懷和忠肝義

膽。我敢擔保,這一期直播視頻播放出去,絕對能帶一波眼淚。”

直播系統:“宿主你說是,那就是吧。”

按照宿主的要求把直播視頻加好特效和歷史人物的生平經歷投射,直播系統還讓陳喬檢查一遍,确定無誤才向歷朝歷代進行直播。

天幕第五次按期出現,歷朝歷代的人都已經習慣把神仙的授課當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項目。

“都說科舉制是寒門出貴子,不論尊卑。但我看這神仙的天幕授課才是真正的不論尊卑貴賤,一視同仁。”

某一朝代的一名士感嘆道,随後便被身邊摯友給制止了,畢竟妄議科舉制,已然是不妥,更別說還牽扯上神仙。

那就是最大的不妥了。

名士搖了搖頭,真心覺得這世道就是舉世皆濁我度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嗯,為了不得罪這滿天神仙,那還是把神仙也放在清醒行列吧。

無數人都在猜測這第五次授課來的會是哪一位神仙,而這位神仙又會講授些什麽知識。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神仙又會帶來何種神物?然後又會将其賜予何人?

若是可以的話,請務必選他們的王朝啊!——來自歷朝歷代衆人最真摯的想法。

然而任憑無數人如何猜想,等這一次授課的神仙面容出現時,他們還是被驚豔了一瞬。

因為來為他們授課的并不是別的神仙,正是無與倫比的月亮!

【吾乃太陰元君(11),是為月神,下管五岳、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酆都羅山百司。】

【今日之課不談政事,只講詩詞,對詩詞不感興趣者可自行離去。】

容貌清冷氣質高貴的神女一出場,便是說下如此一言,直接讓一些暗戳戳想要跟神仙學一點本領的帝王将相傻眼了。

——這、這怎麽就不談政事了?

文人墨客都要以談政事為榮,怎得這次下凡授課的神女就突然不談政事?

不過轉念一想,月亮本來就是高高在上不染凡塵,自然就是清冷高潔,比起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政事,顯然就是文雅詩詞更為合适。

有些人想明白了,但對于詩詞并不盛行的朝代,那

就實在是有點為難人了。

而漢武帝劉徹在聽到太陰元君這位月神居然喜歡詩詞,立刻就派人把大漢最富盛名的文學大才司馬相如(12)給請了過來。

雖然司馬相如最擅長寫詞藻富麗的辭賦,但觀其宏大結構,必定也能為月神所喜歡。

随後想到月神可能會更為喜愛凡間有才學的美貌女子,劉徹便又讓人把同樣富有才名的卓文君(13)給請進宮來。

當然為了避免臣民誤會,劉徹還命人大肆宣揚說是進宮來聆聽神女太陰元君授課。

這一把神女的名號打出去,衆人自然也是相信的,畢竟哪個皇帝會蠢到在神仙授課的過程中亂搞男女關系或者男男關系?

這是真不怕神仙不滿,然後一個九天雷廷劈下來!

衛青親眼所見陛下這一系列動作行雲流水,有點不自在的把視線偏開。

——他們陛下之前很愛假扮姐夫平陽侯的身份出游狩獵,經常擾民和打亂百姓的耕作,甚至還會七八天不回宮,就是致力于毀壞百姓的莊稼。

最後若非是大臣東方朔(14)出面進谏,以殷纣王、楚靈王和秦始皇大興土木導致天下大亂江山易改的例子來勸誡。怕是此時他們陛下都要以荒地換取百姓良田,修建上林苑供陛下游玩狩獵了。

此後東方朔更是借天象對陛下說修建園子不吉利,方才讓沉迷于游玩狩獵的陛下及時醒悟過來。

而東方朔自然也是被陛下提拔為俸祿有一千石的太中大夫,還被賞賜黃金百斤。

當然他們陛下在假扮平陽侯時,因為形跡可疑而被百姓揭穿身份這種事情就不需要多家贅述了。

不過也正因為陛下熱衷于這種用假身份微服私訪的行為,便讓知道“平陽侯”到底是誰的老百姓誤解,認為他們陛下是為了在民間找美貌女子來尋歡作樂。

更是因為陛下風流韻事過多,坊間更有“不可一日無婦人”之言。

但今日月神授課,陛下斷然是不會做出那等不敬神明之事。

這一點信心衛青亦然是有的。

明朝。

朱元璋在聽到這一次授課內容居然是詩詞,當場就愣住了。

他一個大老粗,哪裏懂什

麽詩詞歌賦?月神這就是他為難老朱啊!

想要讓其他人上,但左右觀之,自己的親子義子也都是武将,至于大臣就更是跟着他一起騎馬打天下。

要他們去上陣殺敵那都是小事一樁,可要提筆寫詩詞,那就是大大的為

難人了!

這下子朱元璋就感覺糟糕了,第一次九天玄女娘娘喜愛秦朝的強大威武,第二次巫山神女憐憫大明的日落西山,第三次他覺得自己能有機會。

結果卻被一個小小的詩詞給攔住了……

朱元璋湊到愛妻馬皇後身邊,悄悄問道:“大妹子啊,你說月神能看得上俺老朱寫的詩詞嗎?”

馬皇後愣了一下,她家重八還會寫詩作詞?這件事她怎麽不知道?

“那重八你就先作一首給我聽聽?”

朱元璋聽到愛妻居然讓他現場作詩寫詞,就憨厚的笑一笑,随時信心滿滿道:“那大妹子你可仔細聽着了,這可是我仔細斟酌了好久的詩,肯定能讓月神矚目的!”

“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盡殘星與曉月。”(15)

“怎麽樣怎麽樣?是不是作得很有水平,很值得月神對着各朝各代的天下人說一下?”

馬皇後:“……”

面對重八的期待眼神,馬皇後露出一個溫婉的笑容,随後安慰道:“嗯,重八你作的詩很有水平,我相信月神會聽到的。”

聽了愛妻的溫言軟語,朱元璋立刻就膨脹起來,覺得月神所談及的詩詞,必定有他一份!

雖然他作的詩沒有李白杜甫那樣的辭藻華麗,也沒有蘇轼辛棄疾那樣的豪邁大氣,但肯定也是有其過人之處。

他也很相信月神會看上他的詩作的!

親眼目睹到這一幕的衆人:“……”

在場的親子義子:“……”

耳聰目明的太子朱标:“……”

嗯,娘你就使勁寵我爹吧!

等一下月神就讓我爹重新做人,重新認識自己。

而在唐朝和宋朝,許多人卻是兩眼一亮,十分有信心的認為自己/好友/親人/老師必定是榜上有名!

只是對于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詩人和詞人,

他們更希望的是神仙能幫助他們的國家,而不是看重他們的詩詞。

若是沒有太平盛世,那他們有再多的才華和抱負,又有何用?

“月神啊,請給身陷苦難已久的大宋子民指點一條出路吧……”

每一位神仙的到來,他都會虔誠而殷切的希望着,對于大宋來說,不能北伐,不能洗刷靖康之恥,并不是因為缺少有才能的将軍,也不是因為大宋打不起。

大宋缺少的只是一位能堅定主戰的君王,若是能得一道決戰到底的神谕,又或者是能有一位勵精圖治的主戰君王,那大宋都能憤而自救!

可現在萬事俱備,真的就差一陣東風。

只求月神能把這一陣東風借給大宋,他辛棄疾願意為此付出一切,包括他的生命!

【吾要說的第一個詩人便是來自盛世大唐的詩仙李白(16),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一生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數》傳世,享年六十一歲。】

【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17)】

【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并稱唐代三絕,但其實李白的劍術之高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因而李白還有“詩俠”之美名。】

【君子六藝,大才自當如此文武兼修。

【唐朝之後的宋朝政治上羸弱不堪,還被後世罵為弱宋,便是因為一朝上下皆是重文賤武。宋朝甚至還讓絲毫不懂武功和兵法的文官去管理軍隊作戰,怕是趙括紙上談兵的歷史教訓還不夠人盡皆知,而能想出這個愚蠢之法的宋朝皇帝,便是與那趙王一樣無用。】

被月神嘲諷的宋朝衆多皇帝:“……”

不是說好的不談政事嗎?月神您居然騙凡人!

雖然忿忿不平,但根本不敢跟神仙生氣的宋朝皇帝只得憋着怒氣,自個兒消化。

若是月神一個不高興降下神雷劈死他們,那可就太恐怖了!

畢竟他們做皇帝的榮華富貴還沒有享用殆盡,可不想随随便便就駕崩。

而且被神仙降下天罰這種死法,肯定就是要遺臭萬年的,這擱誰都不會願意!

但月神可不會在意宋

朝皇帝是怎麽想的,月神今日确實就是只談詩詞,不談政事,至于偶爾涉及到歷朝歷代之事,自然就是有感而發。

若是不服,那就忍着!

【李白的一生雖是只有短短六十一年,卻是親身經歷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全過程,安史之亂影響的不僅是大唐的命運,更是影響着李白的命運,甚至影響着千千萬黎民百姓的命運。】

【李白的作詩才能是從小便有,待他二十歲時便只身出川,開始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等地,而游歷途中更是結識縱橫家趙蕤、邊塞詩人王昌齡、詩人高适、詩聖杜甫、詩人汪倫等好友。】

被月神提及到姓名的大唐衆人都興高采烈至極,甚至還有呼朋喚友進行慶賀者。

而同樣身為李十二的摯友,卻沒有被提及,只是被用一個“等”字敷衍的孟浩然、魏萬、岑夫子、劉長卿等人:“……”

丹丘生、韋冰、韋良宰、蔡雄等人:啊,又被敷衍了一次。

已經是進士及第并任秘書省效書郎的王昌齡聽到神女說他是邊塞詩人時,就已經是皺眉思索:難道他今後會遭遇貶谪,還被貶到了邊塞之地?

不然他怎麽會成為邊塞詩人?

總不能是他自己自行請命去邊塞的吧!

而正在熱情款待李白的汪倫聽到月神居然提及自己的名字,立即就興奮的和身邊李太白對飲幾杯,并打算之後送行的厚禮再加一倍。

已經是醉眼朦胧的李白望着天幕,待反應過來月神居然是在講解他的生平事跡,當即高興的站起來,拔出牆上挂着的寶劍,給宴席上的衆人當場舞劍。

汪倫贊嘆道:“太白兄儀表堂堂氣質甚佳,劍術亦然是俊逸飄逸美不勝收。至于所作之詩文,更是雄奇奔放搖曳多姿,同時也極具飄渺仙氣,難怪會被譽稱為‘詩仙’和‘詩俠’!當真是舉世無雙!”

賓客皆是欣然應和,更有人說道:“月神所言定不會有假,說詩仙太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更有甚者欲上前請李太白為他們作詩一首,說不定就能跟着李太白一同名留青史了。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詩便是李白在好友王昌齡因為生活小節

不夠檢點得罪人而被貶龍标時所寫,目的就是為了安慰仕途失意的王昌齡。】

【但此時的李白并不知道,好友王昌齡(17)不僅會被貶,還會在安史之亂時,慘遭毫州刺史闾丘曉殺害,。】

正在思考自己為何會被貶,卻突然知道原因并順便知道死法的王昌齡:“……”

剛剛給好友汪倫舞劍完畢的李白也是吓了一跳,突然就酒醒了。

汪倫亦是神情驚訝,他還在等着太白兄會為他寫詩,怎得就生離死別都一起被揭曉?

這也太猝不及防了!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這是高适寫給李白的送別詩,而此時的李白已經因為永王李璘觸怒唐肅宗被殺一事受而牽連,不僅被下浔陽獄,還被流放夜郎。】

【流放途中雖遇赦得歸,卻是一生都不再被朝廷起複,晚年時候生活十分窘迫,不得已之下只好投奔當時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高适與李白的相識,其實是緣于杜甫的引薦。天寶三年,李白因為作詩時讓力士脫靴、貴妃磨墨而得罪了楊貴妃和高力士,難以在長安容身,于是就上書唐玄宗李隆基,請求還山。】

【而沉迷于酒色日益荒誕怠政的唐玄宗便以李白‘非廊廟器’,下诏賜金放還。】

突然被月神談到的唐玄宗李隆基:“……”①

啊啊啊!神仙不是已經罵過他了嗎?現在他都改過來,為何月神也來罵他?!!

同類推薦

天王殿夏天周婉秋

天王殿夏天周婉秋

六年浴血,王者歸來,憑我七尺之軀,可拳打地痞惡霸,可護嬌妻萌娃...

凡人修仙傳

凡人修仙傳

一個普通山村小子,偶然下進入到當地江湖小門派,成了一名記名弟子。他以這樣身份,如何在門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資質進入到修仙者的行列,從而笑傲三界之中!
諸位道友,忘語新書《大夢主》,經在起點中文網上傳了,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哦!
小說關鍵詞:凡人修仙傳無彈窗,凡人修仙傳,凡人修仙傳最新章節閱讀

魔帝纏寵:廢材神醫大小姐

魔帝纏寵:廢材神醫大小姐

月千歡難以想象月雲柔居然是這麽的惡毒殘忍!
絕望,心痛,恥辱,憤怒糾纏在心底。
這讓月千歡……[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靂皇後

步步生花:穿越之霹靂皇後

師父居心叵測,讓他身敗名裂;師兄騙她感情,讓他死無全屍;
小師妹給她設下生死陷阱,就讓她生不如死!彈藥師借屍還魂,辱她者,她必辱之,害她者,她必千萬回報!
還有他,欲借她力、謀她身、奪她心,她偏要拆他臺、踹他小弟、戳他心肝脾肺腎!
什麽,要姐做皇後?行,領着千軍萬馬過了霹靂火雷陣先!
包子已死,天才重生。行走間,石榴裙下屍橫遍野!談笑中,舌燦蓮花怎敵得過步步血蓮!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妃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妃

拍賣盛宴上,擁有絕佳體質的少女被開出天價,人人哄搶。
陡然間,金色牢籠中的少女睜開眼,寒芒四射,懦弱不再。
她一朝穿越為神醫府人人欺淩的廢柴三小姐。
經脈俱廢,不能修煉?怕什麽,她是絕世神醫,這點傷根本不放在眼裏。
爹不疼,娘不愛,人人算計?哼,她有空間在手,靈寵無敵,小小納蘭府翻手可滅!
容顏醜陋,沒人要?眨眼恢複傾世容顏
且看她一路破除萬難,走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