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說媒
第11章 說媒
成湯大營,韓升兄弟大勝,鄧九公親自為兩人大擺慶功宴,并為他們在軍中揚名。兩人年輕氣盛,初次上戰場立下大功,可謂是春風得意,這會在酒桌上,架不住衆将熱情似火,韓變喝得爛醉如泥,韓升還保持着幾分清楚,不過走路有些搖晃,兩人被鄧秀、趙升架下去休息了。
“太鸾,可否借一步說話。”
宴席散了,衆将各自回營休息,韓榮叫住了太鸾。
除了兩個兒子喝多了,其他人十分清醒,韓榮一點也不擔心姜子牙會趁夜襲營。按照姜子牙的尿性,只有大勝過後,有十足把握了,才會夜襲。
太鸾回過頭,詫異的點頭,與韓榮一起往轅門走去。此時夜已深,除了一隊隊巡邏的士兵外,四周幾乎看不到什麽人影。
被晚風一吹,兩人僅有那些酒意也散去了。
來到轅門,兩人借着火光,立在木欄下,影子在燈火照射下拉得有些長,太鸾拱拱手,說道:“不知韓将軍找卑職何事?”他是鄧九公的副将,論級別,比韓榮矮了一級,故以卑職自居。
韓榮笑道:“太鸾,你覺得我長子韓升如何!”
太鸾一愣,不知道他問這個做什麽,于是照實答道:“韓升性子沉穩,能力出衆,待人接物謙卑有禮,誠為少年英才。”
同樣是少年,鄧秀比起韓家兄弟,不禁差了一籌。不過一想也是,虎父無犬子,韓榮如此驚豔,他兩個兒子又能差到哪去。
韓榮打蛇随棍上,說道:“既然将軍如此擡愛韓升,韓某想拜托将軍一件事。”
兩場勝戰下來,自己父子三人的能力已經在鄧九公面前展現了,韓榮在想,為子提親的機會已經到了。
太鸾一聽,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便問:“韓将軍請說,只要卑職能辦到,一定全力以赴。”以韓榮的能力,找他辦事,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韓榮道:“不瞞将軍,我與你家鄧元帥志同道合,算得上知交好友,雖說多年不見,可情份仍在。我子韓升自從上次見過鄧婵玉後,一見傾心,夜不能寐,我尋思兩個孩子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想與鄧元帥攀個兒女親家,只是縱觀大營,也只有将軍夠資格充當媒人,故麻煩将軍為我子說媒。”
在大商說媒,要尊重很多禮節,正常情況下,韓榮要找一個說話夠份量,并且能說會道的人向鄧九公提及這門親事,所謂媒妁之力,便是如此。只是此刻身在戰場,一時間,韓榮上哪去找合适的媒人,矮子裏挑将軍,便選中了太鸾。
太鸾作為西征副将,深受鄧九公信任,他說出的話,鄧九公定會多加考慮。只要鄧九公好好考慮,韓榮有九成把握此事能成。
太鸾目瞪口呆,他萬萬沒想到韓升讓他當一回媒人,頓時有些為難。
韓榮何等眼力,不給太鸾任何拒絕的機會,便道:“太鸾将軍的能力,韓某十分佩服,也只有你能辦成此事,拜托了!”
他的話,讓太鸾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韓榮對陣姜子牙,兩戰全勝,試問如此大才的他對自己佩服,難道不足讓自己感到自豪麽。
“韓将軍放心,明日一早,卑職便去向鄧元帥說媒。”
韓榮笑道:“如此,那就麻煩将軍了,若能促成此事,韓某一定重謝!”
說着,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火靈珠和二十粒火棗,又道:“這火靈珠能釋放火靈之力,吞噬腹中,實力能提升一倍。這火棗乃是仙果,食之不僅能延年益壽,而且有強身健體之效。這是韓某的聘禮。”
本來,韓榮是想将山河扇當作聘禮的,畢竟那扇子的威力鄧九公親眼目睹過。可仔細一想,自己目前所用稱手的只不過這一件法寶,若是給了鄧九公,他日遇到強敵,估計只有逃命的份,所以才改成火靈珠。
太鸾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韓榮給的聘禮如此貴重,深深吸了口氣,收下聘禮。
韓榮心中一笑,憑自己父子的出色表現,加上這麽貴重的聘禮,他不相信鄧九公會拒絕這樁錦上添花的婚事!當然,萬一鄧九公被豬油蒙了心,不同意這門婚事,那韓榮也沒什麽好說的,直接帶着自己的人離開大營,回汜水關,再也不管鄧九公一家子的死活。
人都是自私的,韓榮也不例外。
……
翌日一早,太鸾精神抖擻,帶着聘禮直奔鄧九公的帥帳,他對此行,充滿了期待。韓榮出手大方,若是這門親事成了,他豈會虧待自己。
不提那能讓人實力大增的法寶,就是随便贈送自己幾粒火棗,夠自己一生受益了。
“元帥,末将受人之托,獻上重禮。”
太鸾是一個粗人,壓根不會彎彎繞繞,一見到鄧九公就直奔正題。
鄧九公打量了禮物幾眼,不解地問:“這是誰送的禮物?”
在這西岐地界,自己認識的人不多,談得上交情的也只有韓榮一人,莫非這禮物是他所送不成。
太鸾回道:“這是韓将軍托末将所送,這兩樣東西,都是修行之人夢寐以求的寶物。”說着他繪聲繪色地向鄧九公介紹起兩樣東西的功效。
鄧九公撫着胡須,沉吟道:“韓兄為人謹慎,無原無故,斷無可能送此重寶,況又是假借你手,只怕有所求吧。”
太鸾笑道:“元帥英明,韓将軍的長子韓升仰慕鄧小姐的風采,相思入骨,韓将軍找到末将,讓末将為他說媒!”
鄧九公一愣,他沒想到韓升看上自己的女兒,心中有些詫異。
太鸾見自家元帥不語,于是在旁替韓升說起好話:“元帥,昨日一戰,韓升那孩子的表現可圈可點,雖然大勝,并未被勝利沖昏頭腦,選擇攻城,可見其性子沉穩冷靜,只要稍加磨練,必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将才。”
見鄧九公微微點頭,他說的更起勁了,接着道:“元帥,末将雖然為人粗鄙,可一雙眼睛會看,韓升與鄧小姐兩人男才女貌,實乃天作之合,若能喜結連理,誠可謂是天大的喜事。”
鄧九公點點頭,論家世,韓家與鄧家門當戶對,韓榮年長自己,所表現出能力,自己怕是難及。與他結為親家,确實是一樁美談。
況且女兒大了,一直随自己打仗也不是長久之計。
鄧九公行事也不是猶豫之人,想明白此處,于是便道:“太鸾,你去轉告韓兄,就說本元帥同意這樁婚事。”
“末将這就去告訴韓将軍。”
太鸾喜出望外,原本以為要費一番波折,可沒想到元帥答應如此爽快。看來在他心中,也十分鐘意韓升這孩子,否則絕不會如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