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天梭基地(13)
天梭基地(13)
東原國,欣城東郊的一處私家地堡中。
一盞亮度微弱的節能燈吊在屋子的中間,散發出的光線雖然不足,但已經是這個屋子裏唯一的光源了。
這是個私人地堡。
一共有六家,二十三個人。
他們這六家,是兄弟兩個,加上他們的兒女四家。
在綠星這十幾年裏,他們這六家,算是難得的相處不錯,有困難也會互相搭把手的。
綠星這五年,末世之相已經極為明顯。
如今除了還有三個國家還能存在,其餘的國家已經物理消亡。
就算是情況最好的東原國,也不過是只剩下了不足一萬平方公裏的地盤還能供人類生存。
而且這生存也完全沒有質量可言。
大批的逃難民衆都擠在小小地域裏,每天都要吃要喝,生病了還要想辦法弄到藥品。
這可不是十年前那種還能到親戚家裏投奔,一大家子能擠在一個小小的單元房裏的時候了。
這不足兩萬平方公裏的地盤,卻要擠下幾千萬的人口。
要知道這塊一萬平方公裏的地盤,原本是東原國最不發達的山區,就算是人口最盛的時候,也不過才有三十萬人。
原本三十萬人住的房子,要擠得下幾千萬,那又怎麽可能?
Advertisement
年久失修的道路邊、天橋下、體育館和游樂園中,已經搭起了一排排的簡陋窩棚,擠擠挨挨,簡直看不到邊際。
這些小地域裏,也就剛剛能勉強維持着穩定的秩序。
但偷盜、搶劫、調戲、鬥毆這類沒鬧出人命的小事件,卻是每一秒都在發生。
本地原住民,如果自家勞力衆多,還能靠着自家住房掙錢。
但外來戶們過得可就慘了。
本世紀初以來,人們期待的都是生活越來越好,科技越來越進步,壽命越來越長,財富越積越多……但誰能想得到,他們過的生活,卻是倒退的呢?
如果只是倒退,倒也不是不能茍活。
但顯然,就算茍活,也得用盡力氣和幸運。
那什麽移民是不用想了。
現如今的航天中心,也只剩下東原航天中心還能勉強運轉了。
但那又有什麽用呢?
就算東原航天中心還有飛船運力,赤星上的大小基地,卻已經都滿員了。
這滿員又不是坐車,擠擠就能湊合。
所以綠星上沒錢沒勢的普通人們,早就斷了那個離開綠星的念頭。
只是機械地活一天算一天。
但這種提心吊膽地活着,對于東原國裏很多舍不得自己家園和物資的人來,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們會以大家族為單位,建起各種求生地堡。
欣城東郊的這個地堡,就是這種性質的。
而且因為他們人多,準備充分,他們建起來的地堡,在周邊的上百個地堡裏頭,都是條件較好的。
他們的地堡,深入地下二十多米,周邊用鋼筋混凝土加固,又用了高新材料做了三層防水。
整個空間,有三百平方,十幾個房間。
除了每家兩個小卧室,儲藏室廚房衛生間和客廳和菌菇房都是共用的。
在儲藏室裏,方便食品和飲用水桶堆積如山。
除了這些即食的資源,還有很多耐存放的糧油幹貨。
這些東西如果省着吃,足夠他們六家人吃上近十年。
他們用的水,則是盡量地循環利用。
在蘑菇房裏,則可以培養菌菇,好歹能當個新鮮菜肴稍加搭配。
在每個有燈光的房間裏,又都會擺上種植着各種青菜的多層管道裝置。
有這些青菜,倒是能讓空氣裏形成一部分碳氧循環。
在竈房裏,雖然也存儲了不少燃料,但實際上,當地堡大門徹底關閉以後,氧氣就會越來越不足,哪怕是他們也存了不少生氧裝置,但這些裝置也有用盡的時候啊!
因此這些燃料甚本上是不能用的。
只能用存儲的電能把食物做熟……當然電也得精打細算地用。
除了存儲的電,電的來源還有從地堡伸到外界的太陽能吸收裝置。
但這個太陽能也是時有時無的。
當外頭下着黑雨,刮起沙暴時,又從哪去吸收太陽能呢?
有時候,還得防着有外來人的打劫和破壞。
也得虧他們家裏能打的人多,又比較齊心,這才能挺到了現在。
在地堡裏他們過得十分困窘逼仄,但也比千裏迢迢地逃難過去當難民好。
自從欣城這裏也淪陷後,他們幾家人就再也不外出,徹底地封住了大門,躲在裏頭吃吃喝喝,種點營養不良的菌菇和蔬菜。
他們甚至還能通過手機上的衛星聯網功能,去網上看看外界發生了什麽事呢!
當看到僅存的海天論壇上那一條條控訴的個人貼子,他們自然要慶幸自家裏這些人沒有跟着難民們一窩蜂地逃逃逃。
今天又是一個沙暴肆虐的暗黑之日。
負責做飯的三個人都在廚房。
一個人緊緊盯着大鍋,幾乎是剛看到鍋裏湯水沸騰,就立馬切斷電源。
大鍋裏裏煮着幾把面條,新鮮的菜只有切碎的蘑菇和營養不良的小青菜。
當水開的時候,餘下的熱量能把面條給焐熟……當然都落到這一步了,也就沒人在乎究竟熟不熟了,能填飽肚子又沒毒就好了。
而另一個人則把之前洗菜的水小心地倒入大桶裏……這大桶裏的水還得用來澆菜呢!
第三個人已經把碗和杯子都擺好了。
二十幾個大碗,每個碗裏都盛上了面條和均勻分配的菜丁。
除了這些,還會在碗裏擠上些調味醬,這些醬都是囤貨,當初足足囤了幾百包。
到了這個地步,也顧不上什麽保質期了,只要沒長毛,那就能吃。
而每個杯子裏,都倒上了半杯的面湯。
面湯可以當茶飲,能省下飲水……哪怕裏頭有一些奇怪的味道,地堡裏的人也都會喝得幹幹淨淨。
整個地堡的人,都不用叫,自動自發地過來端碗吃飯。
別看在地堡裏幹得活很少很輕松,可吃的東西裏油水不足,餓的也快啊!
二十幾個碗,每個碗都不一樣,都是個人專屬的。
畢竟地堡裏的水都是循環利用,洗碗的次數也是越少越好,都是誰的碗誰負責洗。
大家都在開了盞小節能燈的大廳裏吃飯。
年輕人們還有閑心思聊幾句八卦。
“诶!你們知道那個誰嗎?就是那個跟梁茵茵一起拍海上游輪羅曼史的女一號啊!”
“她怎麽了?她沒移民去赤星嗎?”
“移什麽民啊,她搭上了劉大佬,可惜沒上成位,還被人家大房給整了,投資了個假移民的項目,最後不但沒移民,還人財兩空!”
“剛剛我就看論壇裏說,她在保留一區裏的污水處理站裏打零工,跟普通大媽沒啥區別哦!”
“污水處理站?那不是說高危險嗎?”
“高危險也得做呀!那邊人多工作少,估計這個工作也得搶呢!”
旁邊一個中年人開了口,“你看看那災害預報,咱們這兒什麽時候沙暴能過去?”
沙暴不過去,電能只耗不進,可就麻煩了。
現在為了節約用電,就是看手機上的新聞和論壇,都是輪流看了給其他人講的。
同類推薦

惡魔心尖寵:小甜心,吻一口
【高甜寵文】“小,小哥哥,褲,褲褲可以給知知嗎?”每次一想到當初與宮戰見面時,自己的第一句話,許安知都恨不得咬斷自己的舌頭。就這麽一點小貪心,她把自己一輩子給賣了。用一只熊換了個老婆,是宮戰這輩子做的最劃算的一筆生意。每次想起,他都想為當時的自己,按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