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不祥
不祥
始皇帝是個行動力很強的人,既然已經确定了要冊封小骊珠為長公主,以及今年秋分帶她一塊去祭月,那麽當天晚上他就已經讓宦官準備了诏書,等第二天上朝時就直接當衆宣讀了。
聽到始皇帝要将小骊珠冊封為昭陽長公主,并将四川郡作為小骊珠的食邑,不少大臣們就開始皺眉了,等聽到始皇帝竟然還要帶小骊珠一塊去祭月,他們的眉頭就皺得更緊了。
于是在宦官宣讀完诏書之後,就有大臣迫不及待地開口了:“陛下,這于理不合啊。”
“其一,骊珠公主既不是嫡出,又非居長,如何能夠得以被冊封為長公主呢?”
“其二,骊珠公主尚且年幼,又無任何的功績,将四川郡賜予她作為食邑,未免有些太兒戲了,且對其他皇子和公主而言都不公平。”
“其三,祭月是何等重要之事?如何能夠讓一個三歲幼兒參與其中呢?陛下雖然是一番慈父心腸,但是難免有得罪月神之嫌。”
“因此臣希望陛下能夠再好好想想,收回成命。”
開口的大臣名叫王绾,他曾經在大秦統一了六國之後以燕齊等地離鹹陽過于遙遠為由,向始皇帝提議分封諸子為王,由他們接手,代為管理,輔佐始皇帝。
結果毫無疑問的就被否決了,最終始皇帝決定廢除了分封制,改為推行郡縣制。
對此,王绾自然是不高興了,畢竟在他看來,他如此建議完全是為了始皇帝,為了大秦着想,可偏偏始皇帝卻聽信李斯那個賊人的危言聳聽。
當然了,王绾再怎麽不高興也沒用,因為始皇帝才是大秦之主,他要是想繼續幹的話,那就只能收起他的那點不高興。
然而王绾怎麽也沒有想到,時隔十一年,始皇帝竟然會将四川郡賜給一位公主作為食邑?
王绾當然知道這個與分封諸侯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始皇帝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否意味着他改變主意了?
如果是的話,王绾自然高興了,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他會贊成始皇帝将四川郡賜給小骊珠作為食邑。
“王相此言差矣。”有人反對,自然就有人贊同了,“骊珠公主雖然并非嫡出,又非居長,但是她對大秦有功,所以陛下破格将她冊封為長公主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Advertisement
聽到這熟悉的聲音,王绾還沒有回頭,臉上就先露出了一抹厭惡之色。
“老夫倒是不知骊珠公主對大秦有何功勞?值得冊封她為長公主?”王绾開口道,“不如李相……不對,老夫忘了你已經不是丞相了,不如李斯你為老夫好好答疑解惑一番?”
王绾和李斯不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兒了,自打王绾向始皇帝提出分封諸子為王的建議卻遭到李斯嚴厲的駁斥之後,兩人就結下了梁子。
要知道當時的王绾已經貴為丞相了,而當時的李斯雖然是廷尉,有封駁丞相與禦史的權利,但是李斯當衆駁斥他叫他顏面掃地一事還是叫王绾耿耿于懷。
更別提李斯曾多次踩着他上位,甚至最後還爬到了他的頭上,他為左丞相,李斯升為右丞相——在大秦,向來是以右為尊的。
好在老天有眼,叫李斯這老匹夫栽了一個大跟頭,對于李斯矜矜業業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遭遇,王绾深感痛快,唯一讓他想不明白的是始皇帝為什麽還願意留着李斯?
明明依照李斯如今的官職,他壓根就沒有和他們一塊上朝的機會才對的。
面對王绾的當衆嘲諷,李斯卻面不改色的。
早在始皇帝貶了他的官又讓他繼續上朝的時候,李斯就已經猜到了他在這裏會遭遇什麽,所以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而且這也不是他被貶官之後第一次上朝,更不是他被貶官之後第一次遭到王绾的當衆嘲諷,所以完全可以泰然處之。
當然了,李斯是不是真的可以泰然處之暫且先不說,反正明面上他确實是做到了。
“看來王相得好好保重身體啊,你雖然比臣要小幾歲,但是這記性怎麽卻不如臣呢?”李斯小小的反擊了王绾一句之後,才開口道,“既然王相你誠心發問了,那麽臣就好好的為你,也為在座的各位答疑解惑。”
“王相剛剛問骊珠公主有何功勞,那麽臣可以明确地回答王相,骊珠公主協助陛下平定庶人胡亥的逆謀,還及時趕到上郡救下了長公子與蒙恬将軍,這樁樁件件,難道不算是功勞嗎?”
王绾先是因為李斯一開始的那句反擊而黑了臉,然而不等他跟李斯算賬,他後面的話卻如同一道驚雷般直接劈了下來,驚得王绾眼睛都瞪大了。
在場的其他人反應都和王绾差不多,更有甚者被驚得不小心扯斷了自己的胡須,然而在這樣的時刻卻顧不上疼痛了。
其實在場的人除了知情人士之外,其餘的對沙丘宮發生過什麽事情都不太了解。
因為始皇帝對此諱莫如深,其他人自然不敢打聽了,只能夠從胡亥、趙高以及李斯三人的下場中猜測一二。
當然了,或許有的人猜到了,但是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敢妄言。
畢竟暴秦可不是随便亂說的,而始皇帝在民間的名聲……嗯,确實不怎麽好,如果胡亥真的串謀始皇帝身邊的人幹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的話,一旦傳開,對始皇帝的名聲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因為大家很有可能不會覺得胡亥和趙高他們是白眼狼,明明一個受始皇帝的疼愛,一個得始皇帝的提攜,結果兩人卻聯合起來背叛始皇帝。
反而會覺得始皇帝是不是真的是不得人心的暴君?如果不是的話,自己的親兒子又怎麽可能串通自己的近侍一塊反他?
正是因為朝中的大臣們都深知這件事一旦傳開的後宮有多嚴重,所以始皇帝不說,他們也不管亂猜,更別說亂說了。
但是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
真相竟然真的和他們的猜測相差無幾!
庶人胡亥真的逆謀了!趙高也真的背叛了他們的陛下!
“這……敢問陛下,李斯說的可是真的?”開口問出聲的人不是王绾,而是禦史大夫馮劫,他的臉上仍然殘留着幾分震驚。
始皇帝看了一眼底下坐着的大臣們,然後沉聲道:“李斯所言非虛。”
始皇帝簡單的一句話,六個字,卻讓在場不少的人倒吸了一口冷氣。
逆謀!
胡亥竟然真的敢聯合趙高一塊逆謀?
而且聽李斯的意思,他們甚至想對長公子下手?
“朕之前一直按下不表,并不是想替庶人胡亥做遮掩,而是怕骊珠前去救援扶蘇一事傳開後會橫生枝節,如今骊珠和扶蘇既然安全回來了,那麽自然無需再隐瞞了。”
始皇帝一開始就沒有想過将胡亥等人所做的事情都帶進他的棺材裏,因為胡亥不是無名小卒,趙高也并非普通奴才,更別提還有一個被始皇帝留住性命的李斯了。
他之所以一直拖着不說,原因就像他說的那樣,倒也不是怕胡亥等人還有同黨,而且擔心六國餘孽得知此事之後會渾水摸魚,從中作亂。
但是現在小骊珠成功的救下了扶蘇和蒙恬,還把扶蘇平安的帶回鹹陽,那麽始皇帝自然将胡亥和趙高等人的惡行都公之于衆了。
一來是不想給胡亥和趙高他們留面子,二來也是為了小骊珠好。
如果始皇帝選擇什麽都不說的話,那麽小骊珠的功勞就無人得知,如此一來,對她未免有些不公平。
看剛剛王绾出聲反對就知道了。
雖然剛剛開口反對的人只有王绾,但是始皇帝很清楚,反對的人絕對不止他一個,所以将真相公開是很有必要的。
看這會兒沒有人再開口反對始皇帝冊封小骊珠做長公主,以及帶她一塊去祭月就可以看得出來了。
“既然如此,那麽骊珠公主确實是功不可沒。”其實王绾對小骊珠并沒有任何意見,不說他們之間沒有任何的恩怨了,只說他們兩人的年紀,他給小骊珠當爺爺都綽綽有餘了。
所以他反對,并非是針對小骊珠,而是覺得始皇帝對她過于優待和寵愛了,這對其他皇子公主而言确實是不公平。
但是當王绾得知了小骊珠的功勞之後,他就說不出始皇帝過分優待和寵愛小骊珠這樣的話了,畢竟這都是小骊珠該得的。
至于小骊珠一個三歲小孩怎麽能從沙丘宮趕到上郡救下扶蘇和蒙恬,王绾等人倒沒有覺得太奇怪。
因為始皇帝他們沒有明說,所以王绾等人自然下意識地以為始皇帝是派了一支隊伍護送小骊珠趕往上郡救人的。
誰能想到小骊珠是一人一馬孤身“趕路”的呢?
然而王绾等人知道了始皇帝為什麽要如此重視小骊珠的原因,其他人卻并不知道。
在不知道小骊珠有何功勞的情況下,突然被告知她不僅被封為昭陽長公主,賜四川郡作為食邑,甚至還能得到與始皇帝一塊祭月的機會,這樣的殊榮如何不叫人眼紅?如何不叫人嫉妒?
要不是小骊珠和始皇帝住在一塊,只怕她的門檻都要被踏爛了。
不過小骊珠這個當事人是耳根子清淨了,扶蘇的耳根子卻清淨不了。這一天出門,他都不知道自己偶遇了多少個兄弟姐妹了。
這些人當中,多數都是向他打聽小骊珠的——這不奇怪,誰不知道那麽多兄弟姐妹當中,只有他和小骊珠的關系最好——但是讓扶蘇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小部分人竟然起了挑撥離間的心思。
什麽“大哥您居長,按理來說應該您陪父皇去祭月才對的”、又什麽“我真替大哥您感到不值,一個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小丫頭竟然搶了您的機會和風頭”、還有什麽“大哥您在上郡辛苦五年,真要分封的話那也該給您分封才對的,哪輪到一個小丫頭片子啊”。
諸如此類的話,扶蘇今天是聽了不少了。
他們是真心替他感到不值,還是想讓他對小骊珠心生不滿的,扶蘇心裏面清楚得很。
雖然他容易鑽牛角尖,但是他不傻的好吧?
更別提扶蘇就是當事人,很清楚(其實也不算太清楚)小骊珠在沙丘宮變一事當中的功勞有多大,所以對于始皇帝破格将小骊珠冊封為昭陽長公主,并且将四川郡賜給她作為食邑,扶蘇壓根就沒有任何的意見。
至于始皇帝讓小骊珠陪他一塊祭月,雖然扶蘇不知道原因,但是他相信始皇帝這麽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的,所以扶蘇同樣沒有任何的意見。
扶蘇心裏面是這麽想的,嘴上也是這麽說的,奈何相信的人似乎都不多。
“不是,他們怎麽就認為我是在強顏歡笑,口是心非呢?”扶蘇想不明白。
“諸位公子以己度人,自然不相信公子您對此心無芥蒂了。”藥奴是扶蘇的人,自然不用怕得罪其他的公子而不敢說實話。
雖然藥奴也為自己的公子而感到惋惜,畢竟旁人不清楚,他這個陪着扶蘇在上郡挨了五年的仆從還能不清楚嗎?
雖然扶蘇是被貶到上郡的,但是他并沒有自怨自艾,五年來,他輔助蒙恬修長城,抵禦匈奴,替始皇帝守好大秦的國門,可以說既有苦勞,也有功勞。
按理來說,陛下應該嘉獎他們的公子的。
但是始皇帝沒有嘉獎扶蘇,甚至“賞”了他兩頓揍,藥奴也不能說他狠心(雖然下手确實是挺狠的),因為他也知道他們公子幹了什麽糊塗事兒。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皇子們別說是沖着扶蘇這個正主挑撥離間了,只怕就算沖着藥奴挑撥離間也是白搭。
不過……
藥奴出聲詢問扶蘇:“公子,不知是否要提點一下骊……不是,是昭陽長公主才對,不知是否要提點一下昭陽長公主身邊的宮女,免得有不省心的人撞到昭陽長公主的面前說一些難聽的話?”
藥奴替自己的公子覺得惋惜歸惋惜,但是他并沒有遷怒到小骊珠的身上,因為他很清楚當初在上郡是誰救了扶蘇的。
以及如果始皇帝真的想要嘉獎扶蘇的話,完全可以直接立他為太子,或者賜他封地,畢竟大秦又不止四川郡一個郡。
所以小骊珠和扶蘇根本不存在利益沖突,更不存在她搶了扶蘇的晉升機會和分封機會。
“依照骊珠的性子,誰要是真的敢跑到她面前胡說八道的話,那就等着遭罪吧。”扶蘇和小骊珠相處了一段時間,太了解他這個妹妹的性子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扶蘇總感覺別說他這個大哥了,小骊珠連始皇帝那個親爹也沒有太放在心上,所以其他和她根本沒有感情可言的塑料兄弟姐妹們就更加不用說了。
他們敢到小骊珠面前叽歪?
小心小姑娘一拳錘爆他們,是真·錘爆那種。
不過話是這麽說的,最後扶蘇還是把手上的事情都忙完了之後,特意去找了小骊珠一趟,順便叮囑了她身邊的文娥幾句。
倒不是扶蘇這個當大哥的心疼其他的弟弟妹妹,怕他們在小骊珠面前叽歪不成反被錘,他雖然有善心,卻也不是聖母,他只是怕那些人的算計壞了小骊珠的心情罷了。
“反正平日裏你多盯着些,別讓人有機會到骊珠面前說一些亂七八糟的話。”扶蘇是認識文娥的,五年前他離開鹹陽時,她就已經在始皇帝身邊當差了。
而能在始皇帝當差的人,又有幾個是沒點本事的?
要知道始皇帝可最見不得蠢人。
“唯。”文娥恭恭敬敬地應了一聲。
既然已經叮囑了文娥了,那麽扶蘇也就沒有再跟小骊珠提起,因為他知道就算他提了,小姑娘也肯定不放在心上的。
不得不說扶蘇對小骊珠還是有點了解的,別管其他的皇子公主們是羨慕還是嫉妒,她都不在意,小姑娘想着接下來和始皇帝一塊祭月的事情呢。
而很快的,就到了秋分這一天。
雖然說始皇帝只讓小骊珠一個人和他一塊祭月,但是不代表其他的公子不用到場的。
因為今年的祭月沒有前往萊山,而是直接在鹹陽宮內舉辦,所以所有的公子都必須得到場。
等吉時已到,始皇帝便牽着小骊珠登上祭月臺開始祭拜月神。
大概是因為天公作美,今天晚上的天氣很好,天上沒有半片烏雲,月明星稀。
始皇帝已經是個祭月的老手了,對祭拜月神的流程十分熟悉,倒是小骊珠是個十足的生手。
因為她打小就在洛伽山長大,且不說洛伽山有沒有祭月這個活動了,就算有,那也肯定不是祭拜王母娘娘呀。
退一萬步講,即便不是觀音大士,那也肯定是佛教中人。
要不然傳出去佛教還有什麽面子可言?
別看小骊珠在始皇帝前面說什麽佛道兩家勉強算是一家人,但是事實上吧……嗯,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啦鬥争啦。
也不知道觀音大士如果知道她下凡之後沒有發展佛教,反倒是(陪着始皇帝)祭拜道教的王母娘娘會不會覺得她這個吃白飯的是個小白眼狼呢?
雖然她并沒有拜觀音菩薩為師,算不上是佛門子弟,但是好歹在洛伽山住了這麽久,吃了觀音大士那麽多年的白飯,不能算一整個佛門子弟,勉強也算是半個吧?
小骊珠一邊陪着始皇帝跪在墊子上,一邊在心底裏胡思亂想了一大堆。
和小骊珠相比,始皇帝就要虔誠認真許多了。畢竟他可是要長生不老的人,而王母娘娘的手裏又恰好有能夠增長壽命的長壽桃。
所以祭拜月神這麽重要的事情,始皇帝能敷衍應對嗎?
自然是不能了。
當祭拜儀式進入尾聲的時候,一切都和往年一樣,并無異常。當下始皇帝暗暗地松了一口氣,一切如常就意味着這次的祭月活動進行得很順利,看來王母娘娘并沒有因為他們今年換了祭拜的地方而不高興。
王母娘娘沒有不高興,始皇帝就高興了。
然而事實證明始皇帝高興得太早了,正當祭月儀式即将結束的時候,突然一陣狂風大作,在場跪在的人基本上都被這陣大鳳吹得東倒西歪的,原本井然有序的場面一下子就變得混亂起來了。
在場和從前的始皇帝一樣迷信的人不在少數,有不少人往年也是和始皇帝一塊到萊山祭過月的,每年都順順利利的,現在卻突然出了這樣的岔子,不少人心裏都是一驚。
祭拜的時候最好的情況就是風平浪靜的,別有什麽異常。
因為誰知道突然出現的異常究竟是神跡還是老天在表示不滿?
按理來說今天晚上應該一切順利如常才對的,因為太常所裏的太史令早就已經提前觀察過天象了,确定秋分這天晚上會無風無雲的,這種天氣最适合祭拜。
結果誰知道在祭拜儀式即将結束的時候突然吹起了一陣狂風呢?
難不成是老天爺在表示不滿?
不少人一邊被吹得跪都跪不穩,一邊在心底裏暗暗猜測到,如果他們沒有猜錯的話,那老天爺為什麽不滿呢?
是因為陛下,還是因為陛下身邊的昭陽長公主?
被懷疑的兩個人,不論是小骊珠還是始皇帝,卻都面不改色的。
別看始皇帝在祭拜之前那麽擔心這次祭月儀式會出什麽問題,但是當真的出事兒了之後,他卻沒有流露出半分慌亂不安的神色。
因為始皇帝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祭月臺上狂風大作,但是神奇的是神臺上的祭品竟然并沒有被吹落,甚至連蠟燭和香都沒有被吹滅。
這說明什麽?
說明即便是王母娘娘生氣,也并沒有太生氣?
“爹你別怕。”小姑娘倒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突然出了這樣的岔子,第一反應就是連忙爬起來擋到始皇帝的面前,然後出聲寬慰她爹,“我們有關系呢,沒事的。”
雖然這會兒有些氣氛不對,但是始皇帝聽小骊珠這麽一寬慰,還是有點忍不住忍俊不禁。
想到小骊珠之前說她是在觀音大士家吃白飯的,始皇帝就對她所說的“我們有關系”打了個問號了。
因為這樣的關系,先不說王母娘娘認不認了,始皇帝都有點擔心觀音大士會不會不認。
正當始皇帝因為小骊珠的一句話而有些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不知道有誰喊了一嗓子:“顯、顯靈了!”
“王母娘娘顯靈了!”
王母娘娘?
顯靈了?
不止小骊珠和始皇帝,底下跪着的人也一個接一個地擡頭,然後就見一個身影果然從天而降。
不少人甚至都還沒有看清楚,就已經開始一邊磕頭一邊道:“拜見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萬福。”
然而始皇帝看清了,他臉上的表情有些訝然,又有些詫異,他忍不住問小骊珠:“王母娘娘是男的嗎?”
同樣看清了的小骊珠立馬搖搖頭道:“不是啊。”
哪個男的那麽娘讓人叫他“娘娘”啊?再說了,王母娘娘要是個男的話,那她怎麽跟玉帝當夫妻?
雖然男的也可以跟男的是一對,但是那就是夫夫不是夫妻啦。
在王母娘娘的性別這件事情上面,小骊珠還是敢打包票的,既然如此,那麽問題來了——
王母娘娘的性別為女的話,那麽這個從天而降的男子是誰?
其實說是男子,但是用“少年”一詞來形容這個突然從天而降的陌生人更加準确。
只見他身着金紋白袍,足登飛鳳烏靴,容貌豐神秀整,可謂是朗然照人。
始皇帝雖然沒聽說過後世的高長恭、潘安和衛玠,也無緣見到已經成為一抔黃土的鄒忌與徐公,但是朝中的文武百官有不少都是容貌出色之輩,更別提他那些兒子們了。
始皇帝本人就生得十分英俊,而後宮的嫔妃們容色更是不俗,爹媽的基因好,想生一個醜兒子都不太容易。
所以始皇帝的兒子們就沒有一個長得醜的,最差也在及格線上,哪怕是已經被五馬分屍還被揚了骨灰的胡亥,容貌在一衆兄弟當中也是佼佼者。
事實上若非胡亥打小就長得好,嘴巴又甜,為人還算機靈聰慧,始皇帝又怎麽可能那麽疼愛這個小兒子?
言歸正傳,在這樣的情況下,始皇帝竟然能被面前這個少年給驚豔到了,由此可見他的容色有多盛了。
而小骊珠卻并沒有太注意少年的容貌,她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他闕庭的神眼上。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闕庭上的神眼就是清源妙道真君的标志吧?
所以……
他們祭拜王母娘娘,卻把王母娘娘的外甥給招來了?
想到這裏,小骊珠的眼睛都瞪圓了。
少年落地後,先是看了始皇帝一眼,然後再看向小骊珠,注意到他們兩人的站位後,他的臉上閃過些許的訝然。
不過他沒有說什麽,而是将注意力都放到了小骊珠的身上,注意到她臉上的表情,少年出聲詢問道:“你認識我?”
“不認識。”小骊珠搖搖頭,然後道,“但是我聽說過清源妙道真君額上有神眼。”
說着,小姑娘好奇地問對方,“所以你就是清源妙道真君嗎?”
“正是在下。”
說起清源妙道真君的道號,別說是現在的人了,只怕就連後世的人也沒幾個認識的,但是如果說起清源妙道真君的本名,那麽肯定很多人都會知道。
因為清源妙道真君的本名就叫楊戬,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二郎神。
哇。
還真的是啊?
小骊珠覺得真的是奇了怪了,她又問:“那你怎麽來了?是跑錯地方了嗎?”
小姑娘這麽問,倒也沒有別的意思,主要是因為他們現在正在祭拜的又不是二郎神,而小骊珠和楊戬又不認識,但凡這會兒突然出現的人是王母娘娘或者玉龍三太子他們的話,小骊珠都不至于覺得那麽奇怪。
只是小骊珠雖然沒有別的意思,但是楊戬卻被她問得有點不自在了。
他當然不是跑錯地方了,事實上楊戬之所以會突然出現在這裏是有原因的,事情要從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說起了。
王母娘娘時不時的就會舉辦一次蟠桃宴,因為每次宴請的客人來頭都不小,為了達到賓至如歸的效果,每次的蟠桃宴王母娘娘都是親力親為的。
以往的蟠桃宴倒還好,這次卻正巧撞上了人間的秋分。
每年這個時候王母娘娘其實都可以感受得到人間信徒們對她的心意和信仰之力的,甚至還會在九天之上聽取信徒們的心願,根據其功德決定滿足他還是不搭理他。
但是今年不行了,王母娘娘分/身無術,于是只能夠拉壯丁,讓楊戬來幫忙了。
論關系,王母娘娘是楊戬的舅母,論感情,王母娘娘曾對楊戬多有照顧,所以對此楊戬不好推脫,也沒想推脫。
反正他近日來閑來無事。
正是因為有這個前因,所以楊戬才得以聽到始皇帝虔誠的心聲,以及在九天之上感受到他身上沾染的妖氣。
別看楊戬年輕,但是他師從玉鼎真人,是玉鼎真人唯一一個,也是最驕傲的弟子,都說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套用在這一對師徒上面也很适合。
因為玉鼎真人的法力是“十二上仙”中的佼佼者,而楊戬更加不用說了,在三代中可以說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大概是因為有這樣的實力,所以察覺到始皇帝這位信徒身上的氣息不對勁時,楊戬才會選擇自己下凡解決而不是轉身去通知王母娘娘。
至于楊戬為什麽那麽在意始皇帝身上的那點妖氣呢?
倒也不是因為他是王母娘娘的信徒,而是因為他身上除了沾有妖氣之外,還有自身的帝王之氣。
也就是說這位王母娘娘的信徒是一位人間帝王。
楊戬見過的、上一個沾有妖氣的人間帝王是殷商的纣王,那位纣王有什麽樣的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楊戬記得那位纣王在位時人間的黔首們是過着怎麽樣的生活的。
因為這一份記得,楊戬就特意下凡一趟。
然而在看到小骊珠和始皇帝的站位後,在聽到小骊珠過于自然的詢問後,楊戬有一瞬間覺得自己……
嗯,好像确實是跑錯地方了。
不過楊戬并沒有将這份情緒流露在臉上,而是開口道:“不是跑錯地方了,是我在九天之前發現陛下身上沾有妖氣,所以特意下凡查看一番。”
楊戬是故意這麽說的,目的就是想試探一下始皇帝是否知道小骊珠的真實身份,以及小骊珠是否向始皇帝承認過自己的真實身份。
自從封神一戰之後,周武王姬發創建周朝,自稱天子,從此神人徹底分離,妖孽從此也夾着尾巴做妖了,不敢再像商纣王所在的朝代那般大搖大擺地出現在人間,甚至毫不掩飾自己的妖孽身份。
然而讓楊戬沒想到的是,聽到他這麽說,小骊珠先是一愣,然後急吼吼地扭頭看向始皇帝:“爹,你身上沾有妖氣?什麽時候沾的?沾到誰的妖氣?你身邊有妖孽嗎?”
小骊珠緊張死了,要知道始皇帝可是唯一一個能夠幫她完成任務的人啊,要是他死了,她爹倒是可以拍拍屁股回歸真身成為骊龍了,那她咋辦啊?
被小骊珠這麽緊張着的始皇帝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他默默地看了小骊珠一眼,用眼神示意她:除了你這個小妖孽,朕身邊還有什麽妖孽?
始皇帝為什麽不親口問出口,而是要用眼神跟小骊珠示意呢?
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商朝的封神一戰之後,從此神仙和妖孽有了徹底的區別,在幾百年之後的今天,人們已經有了一個明确的認知,那就是神妖不兩立。
如果小骊珠沒有救過自己一命,如果小骊珠不是自己(靈魂)的女兒,那麽今天始皇帝或許會站在楊戬那一邊。
但是沒有如果,更別提始皇帝和小骊珠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和這個女兒确實是培養出一些感情來了,所以要他選的話,那麽始皇帝自然會選擇站在小骊珠這一邊了。
當然了,如果小骊珠的實力比楊戬要強的話,那麽始皇帝也不怕當衆就喊破她的身份,但是據他觀察,小骊珠的實力想要比楊戬強的話,那麽估計夠嗆。
具體表現為小骊珠都聽說過楊戬的名號,楊戬卻連小骊珠是哪條魚都不知道。
那要怎麽辦?
那當然是要繼續茍着了。
然而讓始皇帝沒有想到的是小骊珠秒懂他這個眼神是什麽意思之後,十分坦然的當着楊戬的面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了。
“喔?是我啊?”小骊珠這才反應過來,“我都忘了自己是妖了。”
始皇帝:“……???”
她就這麽承認了?
認了?
了?
別說始皇帝了,就連楊戬都被小骊珠這坦然到甚至可以用“赤誠”二字來形容的态度給驚訝到了。
小姑娘卻不知道他們有什麽好驚訝的,她是妖怎麽啦?她又沒有幹什麽傷天害理的事情。
不得不說小骊珠的态度這麽坦然,其實是跟她的成長環境有關,什麽神妖不兩立的,小姑娘壓根就沒有聽說過。
真要是神妖不兩立的話,那麽她怎麽可以生活在洛伽山?別說是她了,他們一湖的魚都是妖哇,還不是照樣在觀音大士的地盤上修煉(吃白飯)?
所以小骊珠根本不避諱自己的真實身份,更不覺得自己在觀音大士那兒吃白飯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楊戬看了小骊珠一眼,随即看向始皇帝:“陛下早就知道?”
其實他這句話也是多餘問的,因為始皇帝要是不知道小骊珠是妖的話,那麽現在他的反應怎麽可能這麽平淡?
“朕确實早已知道。”論法力,始皇帝自然是比不上小骊珠了,畢竟他現在是凡人,但是論洞察秋毫的本事,始皇帝卻遠勝于小骊珠。
所以始皇帝當然可以意識到楊戬剛剛的試探了,以及隐約猜到他對小骊珠的态度,于是始皇帝故意道,“骊珠并沒有向朕隐瞞她的真實身份,而朕也認為不能以出身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
“如果骊珠是為非作歹的妖孽的話,相信觀音大士也不會允許她在洛伽山修行;如果骊珠對朕真的心懷不軌的話,那麽當日在朕身陷囹圄的時候,她也不會及時出現甚至讓朕死……”
“咳咳。”小骊珠不等始皇帝說完,就突然猛地一個咳嗽,直接打斷了始皇帝接下去要說的話。
始皇帝低頭,對小姑娘投去了詢問的目光:“沒事吧骊珠?”
“沒事。”小骊珠搖搖頭,然後道,“爹你別再誇了,再誇下去我都害羞了。”
始皇帝:“……???”
害羞這兩個字跟他這個女兒有任何的關系嗎?
始皇帝只是有些疑惑而已,又不傻,他意識到小骊珠似乎不想讓楊戬知道她曾經讓他死而複生的事情。
他雖然不知道原因,但是卻并沒有跟小骊珠唱反調,而是伸手摸摸小骊珠的腦袋,然後擡頭對楊戬道:“真君,總之朕相信骊珠,若非是她,朕不可能死裏逃生,朕的江山也不可能得以保全。”
楊戬不能确定小骊珠剛剛打斷始皇帝的話是有心想要隐瞞什麽,還是真的如她所言害羞了,但是現在這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是觀音大士的弟子?”楊戬問小骊珠。
小骊珠搖搖頭:“不是……”
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始皇帝就自動幫她補充了,“骊珠只是在觀音大士的洛伽山修煉而已。”
始皇帝為什麽要幫小骊珠補充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生怕小姑娘張嘴就說她只是在觀音大士家吃白飯的。
雖然這确實是事實,但是就算是事實也不能逢人就講啊,尤其是不能對着面前這個似敵非友的真君講。
楊戬并不知道內情,得知小骊珠來自洛伽山而并非是私下修煉成精的小妖怪,他倒是放心了一些。
畢竟正如始皇帝所言,如果小骊珠真的是為非作歹的小妖怪的話,那麽觀音大士早就将她收了,哪裏會允許她下凡為禍人間?
但是楊戬也僅僅只是放心了一些而已,因為他不确定始皇帝說的是不是真的,或者更準确一點來說,他不确定小骊珠有沒有欺騙了始皇帝。
畢竟小骊珠可以是得了觀音大士的允許下凡,也可以是背着觀音大士偷偷下凡的。
更有甚者,楊戬都不能确定小骊珠是否真的是在洛伽山修煉。
不過楊戬并沒有直接問出口,因為小骊珠有心要隐瞞的話,那麽對着他自然也不可能說真話的。
于是楊戬就假裝信了,他道:“原來如此,那看來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了。”
小骊珠:“……???”
“不知師弟下凡所為何事?”
小骊珠:“……??????”
雖然小骊珠之前跟始皇帝說,要是王母娘娘真的生氣了的話,那麽他們可以跟她攀關系,但是現在來人不是王母娘娘而是楊戬,他們攀關系的法子沒用上,反倒是叫楊戬用在他們(她)身上了?
這就叫小骊珠怎麽感覺都感覺怪怪的。
畢竟小姑娘原本以為自己夠會攀關系了,沒想到來了一個比她還會的,一時之間小骊珠覺得有點稀奇。
當然了,她稀奇歸稀奇,不妨礙她回答楊戬的問題:“唔,當然是來輔佐我爹建設美麗大秦啦。”
小骊珠沒打算将系統的存在告訴楊戬,畢竟他們又不熟,今天才第一次見面,她幹嘛要把這件事告訴他?
“你爹?”楊戬詢問出聲。
“嗯。”小骊珠點點頭,“我救了我爹,我爹收養我做義女了。”
說完,不等楊戬再問什麽,小姑娘就把話語權搶了回來,“這次真的是讓師兄白走一趟了,你要是有事要忙的話那就先走吧,不要為了我們的事情耽誤了你的事。”
“不急。”楊戬似乎沒有聽出小骊珠想要送(趕)客的意思,他道,“既然能夠在這兒偶遇師弟,也是一種緣分,正巧我最近閑來無事,可以和師弟你一塊為大秦出一份力。”
“不知師弟歡不歡迎呢?”
不歡迎!
當然不歡迎了!
她一點都不歡迎!
小骊珠很想實話實說,但是她不敢,她怕露了馬腳,只能夠道:“那也太麻煩師兄了吧?”
“不麻煩。”楊戬道,“能為天下萬民做點事,我甘之如饴。”
說着,楊戬看向小骊珠,問她,“怎麽?師弟是不想我留下來嗎?”
“當然……不是了。”小骊珠說得十分勉強,事實上也确實是很勉強,因為她确實是不想讓楊戬留下來嘛。
“骊珠,你為什麽不想讓清源妙道真君留下來?”始皇帝讓人送楊戬去休息之後,私底下詢問小骊珠。
楊戬對小骊珠的态度,始皇帝看得分明,小骊珠一開始對楊戬的态度,他也同樣看得分明。
始皇帝看得出來,一開始小骊珠對楊戬是沒有任何防備之心的,甚至根本不怕讓他知道自己就是妖。
那小骊珠是什麽時候對楊戬起了防備之心的呢?
始皇帝認真地回憶了一下,然後發現是她打斷他說話的時候。
他問小骊珠,“你讓朕死而複生的事情,不能讓清源妙道真君知道嗎?”
“當然不能了。”小骊珠問始皇帝,“爹你知道二郎神的神職是什麽嗎?”
始皇帝搖搖頭,然後就聽到小姑娘繼續道,“是協管地府。”
“爹你當初已經死了,按理來說應該到地府去報道的,但是我把你救活了,你就相當于從地府逃了回來,屬于地府逃逸的鬼魂,要是被發現了的話,你是要被拘回去的呀。”
“所以當然不能讓楊戬知道你死而複生的事情了,否則的話他可以把你送回地府,交給閻王爺他們處理的。”
其實小骊珠也覺得奇怪了,她當初讓她爹死而複生,按理來說地府的人應該不可能無動于衷的呀。
畢竟都到手的鬼魂了,他們還能讓他跑了不成?
真要是能的話,就沒有“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這句話了。
當然了,別人不敢,小骊珠敢,雖然她藝不高,但是魚膽大,一心想要完成任務的小骊珠在救始皇帝的時候才不管會不會得罪閻王呢。
一切等她成為真龍再說,大不了到時候再跟閻王賠禮道歉啰。
但是奇怪的是,這麽久過去了,地府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當時根本沒有去地府的始皇帝:“……”
仍然還不知道真相的小骊珠繼續道,“所以爹你知道我為什麽不想讓楊戬繼續留下來吧?我這不是怕被他發現你死而複生嘛。”
原本始皇帝确實是不知道,但是他現在知道了。
“那依你的意思,是盡快送走清源妙道真君?”始皇帝問。
“那當然了。”小骊珠道,“而且越快越好。”
最好明天他自己就走了。
最後這句話小骊珠沒有說出口,因為她也就是那麽一想而已,知道根本不可能的。
想到這兒,小骊珠哀怨似的瞅了始皇帝一眼,然後道:“都怪你,爹!好端端的說什麽怕祭月出事?結果好嘛,真出事啦。”
始皇帝:“……”
這話說得他好像知道自己的嘴巴有多靈似的,要是他知道的話,他還會這麽說嗎?
“也是奇了怪了,他為什麽要留下來為大秦出一份力啊?”小骊珠道,“他咋那麽閑啊?”
看着一臉想不通的小骊珠,始皇帝:“……”
她是一點都不懷疑自己就是那個原因啊。
對于楊戬要留在大秦一事,沒辦法改變的小骊珠能怎麽辦呢?
只能夠接受呗,反正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小骊珠覺得只要他們小心一點,不要露出馬腳,楊戬就不大可能會發現始皇帝死而複生的事情。
要是真的那麽倒黴被他發現了的話……
小骊珠認真地想了一個晚上,然後……嗯,然後小骊珠連一個能夠應對的法子都想不到。
于是第二天小骊珠再看到楊戬的時候,看向他的眼神帶着幾分藏都藏不住的小哀怨。
楊戬看到了嗎?
看到了,但是他當做沒看到。
小骊珠究竟是真的歡迎他還是假的歡迎他,楊戬心知肚明,其實他不是那種死皮賴臉的人,換做其他時間,依照楊戬的性子早就轉頭就走了。
但是這次不一樣。
雖然小骊珠并沒有隐瞞她的真實身份,始皇帝也知道小骊珠是妖,但是當日商纣王不一樣也知道妲己是九尾狐嗎?
當然了,楊戬并不是認定了小骊珠接近始皇帝就是為了為禍蒼生,但是他也沒有辦法替小骊珠打包票,所以楊戬打定主意留下來好好地觀察一下小骊珠下凡是不是真的為了建設美麗大秦。
“骊珠,這位是?”扶蘇來找小骊珠的時候,就恰好看到他們兩人之間的氣氛有些不太對勁,當然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
扶蘇有些好奇小骊珠身邊什麽時候多了這麽一位容貌出色的少年了。
小骊珠見扶蘇一點都不記得楊戬了,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因為昨天晚上楊戬決定留下來之後,便消除了在場的、除了小骊珠和始皇帝之外的,其他人的記憶。
所以他們根本不記得昨天晚上祭月的時候出事了,更不記得當時從天而降的楊戬。
楊戬和小骊珠一樣,也不想讓除了始皇帝之外的其他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要不然當時他也不會消除其他人的記憶了。
楊戬知道自己想要繼續在人間行走的話,那麽他必然需要一個身份的,對此他早就已經想到了要怎麽應對了,他對扶蘇道:“長公子好,在下楊戬,與骊珠師弟算是師出同門。”
嗯?
等等。
“骊珠……師弟?”扶蘇下意識地看了小骊珠一眼,“骊珠你不是個姑娘家嗎?”
所以為什麽要喊她“師弟”而不是“師妹”?
小骊珠解釋道:“這是他們道家的禮節,不論男女都統稱師兄師弟的。”
而佛家則統稱師兄。
這點禮節小骊珠還是懂的,所以楊戬昨天晚上以“師弟”來稱呼她的時候,小姑娘才會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和奇怪。
“原來如此。”扶蘇恍然大悟,雖然他沒聽說道家還有這樣的禮節,但是他想小骊珠也沒必要騙他。
不對……
扶蘇突然反應過來他抓錯重點了,真正的重點是,“閣下是道家的弟子?”
他這句話是問楊戬的,但是小骊珠正想要替他回答此道家非彼道家,結果話還沒有說出口,就見楊戬點頭承認了:“是。”
小骊珠立馬給了楊戬一個疑惑的眼神,卻見他沖她搖了搖頭。
事實上楊戬之所以承認,不過是因為他知道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所以不管是小骊珠知道的那個道家,還是扶蘇知道的那個道家,楊戬都可以認他是其弟子。
其實楊戬是哪家的弟子,扶蘇并不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骊珠你也是信奉道家的?”
“我不是我沒有你別瞎說啊。”小骊珠心想,她才不當白眼狼呢。
“可他不是說和你師出同門嗎?”扶蘇不解道。
“是‘算是’師出同門。”小骊珠也不知道該怎麽跟扶蘇解釋,于是她默默地捏緊了小拳頭沖扶蘇晃了晃,“別問我為什麽是‘算是’,也別問我到底信奉哪一家,再問小心我揍你了哦。”
只是被消除了昨天晚上的記憶并沒有消除這段時間的記憶的扶蘇:“……”
行吧,不問就不問。
反正扶蘇可以确定的是,他這個妹妹肯定不是信奉儒家的。
扶蘇自認為自己是個善解人意的哥哥(絕對不是畏懼于小骊珠的小鐵拳),既然小骊珠不想說,他自然不會再問了,而是順勢轉移話題:“馬上就要種植小麥了,骊珠你今日要不要和我出宮一趟,去看看黔首們地裏的田是什麽情況?”
雖然扶蘇到現在都不知道始皇帝為什麽讓小骊珠和他一塊負責這件事,但是扶蘇勝在聽話,既然始皇帝那麽吩咐了,扶蘇也就照做,并沒有想着陽奉陰違。
因為扶蘇很清楚,他父皇比他要更加希望大秦好,所以他這麽吩咐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好哇。”小骊珠一口就答應下來了,因為這可是事關她任務的進度條,并且決定了她能不能再得一個抽獎機會的關鍵,小姑娘自然不會馬虎對待了。
“那我們就先去忙了,師兄你自便吧。”
“我和你們一塊去吧。”楊戬卻道,“正好我也想了解一下山下黔首們的日子,可以嗎?”
扶蘇以為楊戬最後那句“可以嗎”是問他的,因為他和小骊珠既然算是師出同門,那麽想來關系也不差,既然關系不差,那麽扶蘇自然愛屋及烏,以禮相待了:“當然可以了,這有什麽不行的?”
其實和楊戬的關系也沒有那麽不差的小骊珠:“……”
扶蘇他完了!
這輩子他都別想她會喊他一聲“大哥”了!
(·へ·╬)
扶蘇可不知道自己無意間得罪了小骊珠,在出宮的路上,他問起了楊戬:“楊小兄弟之前一直在山上生活嗎?”
“曾因要事下過山,但基本上都在山上生活。”楊戬倒也不算是在撒謊,在助周伐纣之前,楊戬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着師父玉鼎真人在山上修煉,在那之後,楊戬也鮮少下凡。
“難怪了。”扶蘇并不覺得意外,他笑道,“我說看着楊小兄弟你怎麽給人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原來是因為少入世的原因。”
一般來說,男性的容貌要是過于昳麗的話,那麽很容易讓人覺得娘氣的,但是偏偏楊戬并不會如此。
這除了因為他眉目清湛之外,更因為他那一身出塵之姿。
“不過你這次是一個人下山嗎?”扶蘇問道。
見楊戬點頭,扶蘇就忍不住皺眉:“你家人也放心你一個人下山?”
雖然大秦是自家的江山,但是扶蘇還真不敢說大秦的治安良好,而楊戬一看就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少年郎。
小骊珠:“……???”
誰?
誰手無縛雞之力?
同樣聽出了扶蘇的言外之意的楊戬也沉默了。
扶蘇不明所以,好奇地問:“你們怎麽都不說話了?”
小骊珠默默地瞅了他一眼,然後道:“在我身上栽過一次,扶蘇你還不知道什麽叫做‘以貌取人吃大虧’啊?”
扶蘇一聽,立馬就明白小骊珠的意思了,他扭頭看了楊戬一眼:“原來楊小兄弟和骊珠一樣,都是深藏不漏的高人啊?看來是我有眼不識泰山了。”
“高人算不上。”楊戬道,“只是略懂一些拳腳功夫罷了。”
楊戬這句話,別說是知道內情的小骊珠了,便是不知內情的扶蘇都不大相信,因為他可是親身感受過小骊珠的神力究竟有多神的,既然她都那麽說了,那麽扶蘇相信楊戬肯定是在謙虛了。
不過扶蘇并沒有再說什麽,因為他們的目的地已經到了。
扶蘇是第一個下車的,見地上塵土多,路又不平,便對小骊珠道:“我抱着你吧,骊珠省得你不小心摔了。”
小骊珠并沒有拒絕,雖然她肯定不會摔的,但是她這個個頭實在是有點過于不夠高了,扶蘇要是不抱着她的話,她看不到什麽東西。
跟着小骊珠和扶蘇後面的楊戬看了他們“兄妹”兩人一眼,昨天晚上他已經大致了解過秦贏家的成員情況了,其他的公子和公主對小骊珠的态度如何,他暫且不知,但是扶蘇對小骊珠這個“妹妹”有多親近和疼愛,楊戬是親眼所見的。
始皇帝和扶蘇兩人一個是大秦的皇帝,一個很有可能是大秦下一任的皇帝,兩任君主對小骊珠都這般親近信任,如果她是個好的,那自然沒事了,但是反之則不一樣了。
小骊珠可不知道在偷偷地觀察她,小姑娘坐在扶蘇的手臂上,看着田間辛勤勞作的身影,她問扶蘇:“他們現在就是在種植小麥嗎?”
“不是。”扶蘇道,“這是在做前期準備,在播種之前得深耕一遍土地,這樣可以氣到殺蟲滅草的效果,同樣也利于小麥的根系生長。”
“喔。”小骊珠應了一聲,目光落到了那些用耒耜翻地的黔首們身上,見他們在秋高氣爽的天氣下仍然熱得滿頭大汗,個個的臉龐都黑紅黑紅的。
再看看少數一手扶着鐵犁,一手靠執鞭和拉扯缰繩控制牛來耕地的黔首們,見他們雖然也不輕松,但是明顯沒那些用耒耜翻地的黔首們辛苦,而且工作效率也更高。
對比之後小骊珠忍不住問道,“為什麽不讓他們都用牛來耕地啊?”
“牛太金貴了。”扶蘇倒沒有覺得小骊珠這個問題問得過于天真,他道,“人人都知道牛耕比耦耕要更輕松和更快捷,但是牛一年才生産一次,有的甚至兩年,而一次基本上只産一只小牛犢,存活率又不高,這就導致了牛格外的稀少。”
一胎只産一只小牛犢?
小骊珠眨了眨眼睛,然後拍拍扶蘇的肩膀示意他把自己放下來,然後屁颠屁颠地跑到楊戬的跟前,仰着小腦袋沖他笑得格外的甜:“師兄~”
低頭看到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小骊珠,楊戬:“……???”
不知道為什麽,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蕪湖肥美的大章節來啦~感謝每一個進來閱讀的甜心,本章會有小紅包掉落哦。
後面陸續還會有別的神話人物出場的,然後提前說明一下,這些人物我都是綜合了《西游記》+《封神榜》+私設的,所以大家看得開心就好,別深究哈,一切為了劇情發展。
安利預收文《[唐]穿成太宗家的崽》喜歡的可以先收藏一個。
耶耶是未來的皇帝,阿娘是未來的皇後,雙生的弟弟是未來的太子。
穿成唐太宗和長孫皇後之女的小鳳凰xx原本該跟着一塊吃香喝辣的,沒想到在玄武門之變當天卻因中箭而陷入了假死狀态。
再次醒來,已經是十五年後了。
還是七歲的小鳳凰:“……啊?”
明明是弟弟現在都當爹的太子:“……啊啊??”
沒想到自己的好大女真的死而複生的唐太宗:“……嗚嗚嗚!!!”
.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