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思女成狂
思女成狂
早在小骊珠離開鹹陽的第一天晚上,情緒遲鈍的始皇帝終于感受到扶蘇對小骊珠的那種不舍之情了。
有人說二十一天足夠養成一個習慣,這話倒也不假。自從小骊珠把扶蘇從上郡帶回鹹陽來之後,小姑娘雖然不是天天都跟在始皇帝的屁股後面,尤其是在建煉鐵爐和煉鐵那段時間,小骊珠更是一有空就往宮外跑。
什麽始皇帝因為太忙碌了而忽略了小骊珠這個女兒這種事情壓根就沒有發生過,反倒是經常發生小骊珠因為太忙碌了而懶得搭理自己親爹的事兒。
但是別管小骊珠再怎麽忙碌,就像太陽下山百鳥會歸巢一樣,小姑娘每天也會趕在鹹陽宮落鎖之前回宮。
雖然小骊珠每天在宮裏的時候也不一定會每天都和始皇帝一塊用晚膳,但是最起碼始皇帝知道小骊珠就在宮裏,父女兩人還能見上一面,再閑聊一會兒。
每天晚上和小骊珠的親子時間可以算得上是始皇帝這小半年來最放松和最愉快的閑暇時光了,每次和小骊珠聊完,別管是聊一些國家大事還是一些家常小事,總能讓始皇帝褪去一天的疲憊,簡直比以前單純嗑藥還要好使。
不過始皇帝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開始就那麽果斷的決定讓小骊珠出發去沛縣了。
直到小骊珠離開的第一個晚上,始皇帝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被小姑娘養成了這個習慣,因此當天晚上他除了感到不舍之外,也感到了不适應。
但是不舍歸不舍,不适應歸不适應,始皇帝卻沒有改變主意讓小骊珠回來。
因為他很清楚小骊珠去沛縣是有任務在身,而不是去玩的,所以既然小骊珠都不抱怨自己要跋山涉水了,始皇帝又怎麽好意思因為自己的個人情緒而朝令夕改?
于是始皇帝壓下了這份不舍和不适應,他想也就是一開始有些不習慣,等時間長了就好了。
不止始皇帝是這麽想的,其他的文武百官和皇嗣嫔妃們也一樣,見始皇帝在小骊珠離開鹹陽的第二天開始,情緒就明顯比以往要暴躁一些,他們也不覺得奇怪。
畢竟小骊珠又不是不得寵,她驟然離開,始皇帝當然會覺得不舍了,但是他們一致認為時間會沖淡始皇帝對小骊珠的這份不舍的。
尤其是那些知道始皇帝為什麽會派小骊珠前往沛縣的大臣,比如說王绾他們。可以說他們都是跟着始皇帝打江山,建立大秦帝國的老臣子了,別人不了解始皇帝的性子,他們還能不了解嗎?
在他們這位陛下的心目中,萬事都沒有大秦重要,所以他會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的。
Advertisement
所有人都這麽想,然後……
他們眼睜睜地看着始皇帝的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終于有一天有人甚至因為左腳先進殿內而被始皇帝噴了一頓。
什麽?
你問這個倒黴蛋是誰?
沒錯,就是我們的長公子扶蘇了。
當日曾三番五次勸始皇帝改變主意卻未能如願,最後因為小骊珠的離開而差點哭得稀裏嘩啦的扶蘇:“……”
他父皇是不是在報複他當初只是勸了他三五次而沒有一直勸到他改變主意?
別管原因是什麽,反正前朝後宮的人都總算是看明白了,小骊珠一天不回來,他們就一天沒好日子過。
原本覺得小骊珠去沛縣百利而無一害的大臣們:“……”
原本覺得小骊珠去沛縣是給自己騰地方的嫔妃皇嗣們:“……”
平心而論,始皇帝的脾氣雖然是一天比一天暴躁了,但是他并沒有因為自己脾氣暴躁而胡亂殺人或者處罰人,頂多是對前朝大臣們的工作成果挑剔了一點,見不得後宮嫔妃們那麽清閑,以及看到自己膝下的孩子就覺得煩而已。
連續加班加點的大臣們:“……”
被迫沒事找事做的嫔妃們:“……”
感覺連呼吸都是錯的孩子們:“……”
總之始皇帝憑一己之力,讓半個鹹陽城的人都恨不得小骊珠趕緊回來。
可惜趕緊回來是不可能趕緊回來的,這個時候小骊珠他們說不定都還沒有抵達沛縣,更別提完成始皇帝交代的任務了。
那能怎麽辦呢?
實在是不想遭罪的大臣們就決定讓始皇帝去找小骊珠算了,反正始皇帝今年本來就打算再次出巡。反正都是大秦的領土,那麽巡哪兒不是巡呢?
正好陛下還可以實地考察一下長公主在沛縣推廣玉米的進度不是嗎?
這麽一合計,群臣便聯手上書了,說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大公無私。
始皇帝知道他們的心思嗎?
他當然知道了,但是最後始皇帝還是愉快地答應了。
沒辦法,誰讓他這個當爹的真的想女兒了呢?
于是在群臣們有意算計,始皇帝有意配合下,雙方很快的就達成了共識——
今年沿東海再次東巡至四川郡沛縣。
始皇帝并沒有在家書中将自己即将東巡的消息告訴小骊珠,一方面自然是想要給小骊珠一個驚喜了,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帝王出巡不同于其他人趕路,哪怕路線是一樣,但是始皇帝肯定是要花更多的時間。
一來始皇帝他們不是為了趕路,而是為了巡視領土,體察民風民情;二來始皇帝既是帝王出巡,那麽自然沒辦法輕裝上陣的。
如此一來,始皇帝自然不想提前讓小骊珠得知自己要東巡了,不怕別的,就怕小姑娘提前得知的話會天天等着他等得脖子都長了。
小骊珠:“……”
不至于,真不至于。
雖然小骊珠在離開鹹陽的第一天晚上想爹都想到嗚嗚哭了,但是有句話說得沒錯,時間總能沖淡一切的,包括思念。
如果說思念有聲音的話,那麽在抵達沛縣之後,小骊珠對始皇帝的思念已經鴉雀無聲了。
思女成狂的始皇帝:“……”
當然了,小骊珠覺得這不能怪她,她也很想想她爹的,但是想了幾個晚上之後小姑娘發現想了也是白想,畢竟她又不能鬧着回鹹陽不是嗎?
既然如此,那麽小骊珠自然就降低了想她爹的頻率了,再加上有別的事情分散了小姑娘的注意力,時間一長,她自然就不再想她爹了。
好吧,其實還是想的,但是小骊珠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上一秒想她爹,下一秒就跟人談正事兒了。
就像現在這樣,因為收到了始皇帝派人送來的家書,小骊珠立馬就被勾起了思爹之情了,一邊想着她爹一邊給她爹回信。但是等蒙毅和張良他們一回來,家書還沒有寫完都讓小骊珠先扔一邊,更別提她對始皇帝的思爹之情了。
畢竟正事要緊,爹想什麽時候想都行。
“怎麽樣?玉米種子都入糧倉了吧?”小骊珠開口問他們。
回答的是蒙毅,他道:“回長公主的話,已經入糧倉了,沒出什麽岔子。另外臣已經派人守着糧倉了,想來一般宵小是不敢前來行竊的。”
“那最好了。”小骊珠倒是可以先把玉米種子都收起來,等到發放的時候再拿出來,但是那樣的話實在是太容易露餡了。
所以從出鹹陽開始,玉米種子就一直在衆人的眼皮底下。
小骊珠倒不怕有宵小來行竊,因為真的有人敢偷玉米種子的話,她肯定能把人給揪出來。
但是不怕歸不怕,能不出事自然是不出事的好,省得平添麻煩嘛。
“我覺得倒不用太擔心會有人來行竊,比起這個,我更擔心玉米種子分配的問題。”張良在一旁對小骊珠道,“依照我們現有的玉米種子數量,根本不夠讓沛縣的黔首們分。”
更別提小骊珠他們還打算抽出一部分的玉米種子留着自用了,所以除非他們有誰懂法術,能夠變出更多的玉米種子來,否則的話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只分給一部分的沛縣黔首。
這個辦法可行嗎?
可行,但是有一定的風險。
因為古語有雲:不患寡而患不均。可見就連前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一旦分配不均的話容易生出事端來。
“我知道。”小骊珠倒是會法術,但是她可沒有辦法變出更多的玉米種子來,所以她早就想好分配的問題了。
她道,“這一批玉米種子我們本來就打算無償送給沛縣的黔首們的,但是無償歸無償,我們是有門檻的。”
“達不到門檻的人即便是沛縣的黔首,他們也不能領取玉米種子。”
至于是什麽門檻?
那麽自然得是良民,家中無人有犯罪記錄等等了。畢竟第一批玉米種子的數量本就不夠讓沛縣的黔首們分,所以自然只能先緊着那些良民,甚至是對大秦有功的黔首們了。
至于說什麽家中有人犯罪不代表全家犯罪之類的,這是後世的說法,如今的法律可以說是一人犯罪,全家遭殃,甚至丈夫犯事後選擇逃逸的話,那麽妻子是要代替坐牢的。
小骊珠之所以選擇用這種方式篩選前來領取玉米種子的人,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第一批的玉米種子不夠了,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向沛縣的黔首們釋放一個信號——
抱緊國家大腿有肉吃。
這裏的“國家”指的當然是大秦了,別以為小骊珠不知道四川郡原來是楚國的疆土,如今住在沛縣的黔首們基本上都是老楚人。
那麽這些黔首是對原先的楚國更有感情還是對于後來的大秦更有感情呢?
如果楚國已經滅國一百四十年的話,那麽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的黔首自然對大秦更有感情了,但是如今楚國滅國不過十四年而已,別管曾經的楚國對他們這些平民百姓好不好,但是一旦大秦對他們不夠好的話,他們就容易想起楚國的“好”。
反之亦然,只要他們覺得大秦對他們足夠好,他們又怎麽會再想起楚國的“好”?
一旦老楚人都想不起楚國的“好”了,那麽楚國餘孽壓根就成不了氣候;既然成不了氣候,那麽楚國餘孽自然就不足挂齒了。
同理的,其他幾個國家的餘孽也一樣。
小骊珠把自己的想法跟張良他們說完之後,她又道,“有我在,六國餘孽還想搞複國?”
“沒門兒!”
“不對。”小骊珠自我糾正道,“應該是連窗都沒有!”
“大統一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趨勢了,誰想要開歷史的倒車,看我不削他!”
小姑娘一邊說着,一邊亮出了自己的小拳頭。
作為六國餘孽甚至想要複國的張良:“……”
很顯然,和有雙重身份的張良比起來,只有一重身份的蒙毅要簡單得多了,聽着高興立馬就直接鼓掌表示贊同:“正所謂虎父無犬女,長公主真不愧是陛下的女兒,說得可真好。”
“一般一般啦。”小骊珠嘴上是這麽謙虛的,但是臉上的笑容特別有多得意了,她看向張良,問他,“你覺得呢?房複。”
他覺得呢?
張良心想,他覺得他要是敢附和的話,他爹和他祖父今天晚上肯定會“上來”找他的。
良民僅僅只是能夠無償領取玉米種子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除此之外他們還得答應小骊珠他們經過商量後列出來的要求……們:
比如說納稅,比如說不能私自轉賣玉米種子,比如說收成後不能擅自留種,比如說必須得按照官府所教的種植方式,再比如說一旦陽奉陰違的話所造成的損失由黔首一力承擔等等等等。
總之小骊珠他們把方方面面都考慮進去了,之所以要求那麽多,無非就是擔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情況,更擔心有人會浪費了玉米種子。
小骊珠他們的用意黔首們知不知道暫且先不說,反正沛縣的裏典們第二天從林郡守和楊縣令他們那兒得知了小骊珠他們制定的一些列規定後,就開始竊竊私語起來了。
“這要求也太多了吧?”
“是啊,咱們也不曉得這玉米怎麽種,要是種壞了的話,誰知道是誰的責任?”
“而且玉米是我們種出來的,我們怎麽還不能自個兒留種了?”
“肅靜。”林郡守道,“當然了,長公主也說了這些要求僅限于這一次的玉米種子的分配,等下一次就沒有那麽多要求了。”
“如果有人嫌要求多的話,那麽可以等下次再來領取玉米種子,但是本官得跟你們說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下一次的玉米種子可不是無償送給你們的,你們想要種,就只能自己花錢買玉米種子了。”
林郡守的話音剛落,原本還嘀咕要求有點太多了的裏典們立馬就不嘀咕了。
要求多怎麽了?
這一批玉米種子可是不用花錢買的。
下一批玉米種子倒是沒那麽多要求了,但是那是得自己花錢買的,而且還不知道得花多少錢呢,畢竟這玉米的畝産量那麽高。
小骊珠:“……”
雖然畝産量高,但是玉米種子的價格卻不怎麽高。
不管是小骊珠也好,始皇帝也罷,都沒有想過用玉米種子來掙錢,畢竟他們又不是商人,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而已。
不過就算玉米種子的價格不怎麽高,小骊珠也不打算那麽快讓他們知道。畢竟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對第一批玉米種子報以最大的熱情和最認真的态度。
當然了,至于第二批玉米種子要是得花錢買的話,沛縣的黔首們會不會不願意花這份錢?
對此,小骊珠是一點都不擔心。一來因為即便他們種其他的糧食,也一樣要花錢買種子的,二來當然是因為開始種第二批玉米的時候第一批已經收成了,到時候玉米的畝産量就擺在那兒,小骊珠不相信沛縣的黔首們會不心動。
退一萬步講,即便沛縣的黔首真的有不心動的,偌大的四川郡還能找不出心動的黔首麽?更別提玉米又不是只能在四川郡內播種,之所以選擇它,不過是因為這裏适合種,又正好是小骊珠的封地罷了。
裏典們從林郡守他們這兒得知了免費領取玉米種子的門檻和要求之後,回去就立馬被村民們團團圍住了。
昨天昭陽長公主可是當着所有人的面承認玉米的畝産量最低都有十六石兩鈞的,侍弄得好的話甚至可以超過二十石。既然她都這麽說了,那還能有假不成?
所以想要種植玉米的人自然多不勝數了,頓時七嘴八舌地問着裏典:“怎麽樣?長公主說了要怎麽樣才可以領玉米種子嗎?”
“要不要錢的?是不是送我們的?”
“每個人可以領多少的玉米種子?”
“我們也不認識玉米啊,長公主會不會派人來教我們種?”
“別吵吵了,都靜下來聽我說。”裏典在林郡守這些官吏面前可以說是算不上什麽,畢竟裏典就相當于村委主任,而郡守則相當于市長。
可是對黔首們來說,他們或許沒那麽怕裏典,但是卻清楚地知道裏典是不能得罪的,因為縣官不如現管嘛。
所以裏典喊一嗓子,剛剛還在七嘴八舌的黔首們立馬就安靜下來了,然後就聽到裏典複述着從林郡守那兒聽來的免費領取玉米種子的門檻和要求。
小骊珠今天沒有親自見沛縣的裏典們,但是知道林郡守他們已經完整的向裏典們複述了她的意思之後,小姑娘就決定微服私訪,視察一下民情。
這點小骊珠是跟始皇帝學的——
可以把下面的官吏和奴才當做是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但是卻不能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按理來說蒙毅應該是沒有什麽意見才對的,因為他之前跟在始皇帝身邊的時候,始皇帝就是一個愛視察民情的主子,但是偏偏蒙毅這次有意見了——
因為始皇帝視察民情的同時可是很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的,哪裏像小骊珠,竟然打算只帶張良一個就出門了?
“這不安全,長公主。”蒙毅對小骊珠道,“沛縣到底不是鹹陽,我們不能保證不會有人對您不利的。”
“怕什麽?”小骊珠卻道,“不是還有房複嗎?再不濟我也能自保啊。”
別看張良體弱多病,但是這并不妨礙他習得一身武藝,畢竟他要是手無寸鐵之力的話,哪裏敢獨自一人在外闖蕩?
不過這次他卻贊同蒙毅的話:“還是帶幾個人吧,這樣比較安全。”
“那不是太高調了嗎?”小骊珠道,“我這是打算低調一點。”
打算低調一點?
張良和蒙毅兩人默默地低頭看了小骊珠一眼,只見小姑娘腰間挂着一把佩劍,當然了,挂着佩劍不是重點,重點是佩劍的劍鞘上竟足足鑲了七顆不同顏色的寶石。
難看倒是不難看出,就是顯得花裏胡哨又一點都不低調的。
說實在話,在沒見到這把佩劍之前,張良和蒙毅他們都沒想到小骊珠的品味竟然如此……
嗯,富貴?
“煩死了。”小骊珠拔出自己的佩劍指着他倆,“誰再對我的審美指指點點的話,看我不削他。”
“用眼神指指點點也不行。”
張良和蒙毅頓時閉嘴……不對,應該說頓時移開了視線。
礙于兩人都把小骊珠惹惱了,沒法再繼續勸她,最後就真的只有張良一個人陪着小姑娘出門微服私訪。
“保護好長公主。”這是蒙毅對張良說的。
“放心吧。”張良回道,“我會的。”
話是這麽說沒錯,但小骊珠跟着張良一塊出門之後就發現他有些心不在焉的:“你怎麽啦?”
張良回過神來:“什麽?”
“看你的魂兒都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小骊珠說,“真要有人行刺的話,是你保護我,還是我保護你呀?”
張良笑了笑:“那你放心,就算我走神了也能保護你的。”
“這不是重點。”小骊珠說,“重點是你是不是遇到什麽事啦?”
張良搖搖頭說“沒有”,但是事實上他确實是遇到事了,或者更準确一點來說,是他在沛縣遇到了一個故人。
說是故人也不太準确,畢竟他們并無太多的交情,只是他曾因殺人而得到張良的庇護,可以說張良對他有恩。
此人名叫項伯,曾是楚國的貴族,除了他之外,他的兄長項梁和侄子項羽也在此處。
在确定張良并沒有投靠大秦之後,項梁便拉他入夥共商反秦大計,他們想讓張良配合他們裏應外合,抓住小骊珠威脅蒙毅等人交出玉米種子。
張良當時并未答應他們,但是當着小骊珠的面他也沒法出賣他們,正當他想着要找什麽借口把小姑娘忽悠過去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異響。
張良一驚,甚至來不及反應就下意識的将小骊珠護在身後。
上一章大家基本上都猜對啦,小紅包已發,記得查收哦。
張良大概下章掉馬。
.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