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父與子
父與子
随後馮小憐就從窦氏哪兒得到了一個消息,楊堅正在準備推行科舉制。
這種事兒世家門閥當然很痛恨,和楊堅正痛陳厲害,就差提刀去長安了,然而楊堅在別的事情上能退一步,在這件事兒上堅決不退。
那些大儒們在朝堂上引經據典,楊堅也有話說,九品中正制不過是曹魏開始的,既不是從三皇五帝時候就有,也不是秦漢這種大一統王朝推行的。哪怕秦朝作為大一統王朝也就是幾十年的壽命,但是老秦是周天子座下的一個諸侯國,算起來也是國運延續了幾百年了,更別說大漢還有四百年國運呢。
自從曹魏用了九品中正制,天下可有長時間統一過?
這片大地上的人口從九品中正制開始實施就不斷的厮殺分裂,到如今紛紛揚揚幾百年,不能再用九品中正制了。
可是世家門閥就是靠着九品中正制發家的,靠着這個制度壟斷了教育和做官從而攫取了更多的利益。
想當年漢朝的一個關內侯才有多少封地?冠軍侯霍去病這種赫赫名将的封地也才一縣而已,再看看如今的這些世家,那些頂級門閥就不說了,一般的世家就達不到跨州連郡的地步,可是土地覆蓋一兩個縣還是能做到的。
這土地規模比漢朝的列侯都要多,勢力更龐大,簡直是當初春秋戰國時期的小諸侯國了。
楊堅要是再不改革,往後的這些皇帝混的連周天子都不如。
天下一統就會變成遙不可及的夢。
窦氏作為一個很有眼光,目睹過如何治國國家的女人,她對楊堅的這個做法是支持的。她和楊堅有仇,但是不妨礙她贊揚楊堅敢于改革的勇氣。所以在信中就因為這件事對楊堅多有贊譽。
馮小憐也知道科舉制是必然要出現的,只要天下人還渴望一統,渴望太平,就會有人支持科舉制。
長安裏面也有明白人,楊堅也不是獨行者,很快有些權貴就支持楊堅。這些支持者和反對者勢均力敵,楊堅冒着極大的阻力把科舉制推行了下去。
之所以世家門閥沒有硬頂到底,是因為各地像馮小憐這樣的流寇開始興風作浪。
馮小憐和河北的頂級門閥過不去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人家太過貪婪,有了那麽多的土地還不滿足,還在不斷的蠶食流民的土地。
Advertisement
用的方法也挺讓人無語的,人家巧取豪奪的時候做的事兒都不夠體面,門閥也是如此。他們的管事出面指責百姓種了他們的土地,讓百姓趕緊滾。
百姓說這原本是荒地,已經耕種了幾年了。
管事說你怎麽知道這是荒地,在之前是我們耕種的,是我們的土地。
百姓說這是無主的土地,你們的土地有地邊,是有記號的,我們遇到過。而且這些荒地往下扒拉幾尺,這裏的土層能看出來最少二十年沒人耕種了,你們那兒是年年耕種,土層都不一樣,你說話講點理。
管事就說反正是他們家的地,荒了多少年都是他們家的地,這些地寧肯荒了也不許外人耕種。
這就是不講理了。
既然他們不講理,馮小憐也不講理,只要不是農忙的季節,馮小憐就不介意去做點本職工作,去這些大戶人家“打秋風”。
也因此像是這樣的流寇不斷的侵擾,各門閥世家不堪其擾,就紛紛要求朝廷派兵鎮壓。
既然有求于朝廷,那麽楊堅就趁機講價。
這種事兒一連折騰了幾年,而在楊堅登基的八年後,北方的突厥人才投降,千金公主夫妻被俘虜,內附隋朝。
千金公主的丈夫沙缽略可汗是真的投降了,但是千金公主還耿耿于懷。她是前周趙王宇文招的女兒,宇文招知道楊堅要叛亂了,提前下手,但是宇文諸王早就被宇文赟解除了兵權,受到了宇文赟的猜忌,手上的力量不多,謀殺楊堅未果,反而被楊堅殺掉全家。
沙缽略可汗內附之後,他們還生活在草原上,但是千金公主的心情就變得苦悶起來,報仇雪恨這件事一直在她的心上萦繞不去。
楊堅這時候沒心情關注一個前朝公主,他迫不及待的把大軍從北方撤回來,準備實施南下計劃,他急不可待的要一統天下。
這是滿朝舉目關注的大事兒,誰統兵就成了衆人關注的焦點。
太子楊勇想挂帥,而且前幾年楊堅就露出過讓他挂帥的意思,他這時候滿心歡喜的去找楊堅,覺得這事兒本就是自己的,自己也能擁有滅一國的功勳了。
然而楊勇這七八年裏在父母心裏沒留意下多少好印象,這小子喜好美色,和太子妃的關系很僵,這讓父母極不滿意。
太子妃元氏是魏朝宗室的人,背後代表的是前魏的殘存勢力。楊堅不想因為太子夫妻的關系讓魏朝殘餘勢力對自家不滿。
獨孤氏是覺得這兒子和太子妃的關系不好也就罷了,連演戲都不屑演了,這是什麽意思?
最重要的是她每每看到楊勇冷落太子妃就想起自己的女兒楊麗華來,楊麗華和宇文赟的日子過的也是磕磕絆絆。後來宇文赟當了皇帝要廢後,沒成功,就逼着楊麗華自盡,這消息一出,獨孤氏趕緊進宮向女婿宇文赟求情,在宇文赟面前磕頭不止,頭上都磕出血來。不是為了女兒她哪裏願意低這個頭?
因為經歷過,太子妃母親的心情她是理解的,所以她就覺得這兒子和宇文赟真的是半斤對八兩,沒一個好東西。
楊堅就跟楊勇說:“本打算讓你去,但是作戰這種事兒不是勢力強就一定勝的,縱觀史書有很多以弱勝強的例子在,朕想着你還是留在長安等捷報吧。”
楊勇一聽瞬間不滿不甘和少許憤怒就冒上頭:“父皇,兒子都已經準備好了盔甲兵器嗯,只等出發了!”
楊堅一聽,問道:“你都準備好了?盔甲擡來朕看看,兵器寶馬如何?”
楊勇以為楊堅回心轉意,就高興的讓人擡盔甲來,和楊堅說起了自己選的神兵利器和訓練有素的戰馬。
本來父子說的很開心,等到盔甲擡過來,楊堅忍不住皺眉:“太華麗了!”
本就是難得一見的明光铠,上面還裝飾了很多寶石金玉,這不是盔甲了,簡直是珠寶架。
楊堅就擔心兒子染上奢侈的毛病,忍不住勸他以後別這麽做。同時在心裏想着回頭和李綱聊聊,讓他多規勸太子。
至于出征還是算了吧,別去了,這玩意穿在身上,就是什麽都不懂的大頭兵也知道這是個重要的人物。要是一國太子一軍統帥在戰場上出事兒了真是得不償失。
楊堅就說:“這事兒讓你二弟晉王去吧,你留在長安就行。”
楊勇忍不住睜大了眼,看沒法改變父親的想法,就氣呼呼的回東宮去了。
楊堅憂心忡忡的去找獨孤氏,獨孤氏聽楊堅說起楊勇來也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他哪兒有個雲昭儀,十分受寵,我只怕兒媳婦的日子不好過。”
就在這時候東宮傳來消息,太子妃元氏的女兒夭折了。
這下楊堅夫妻兩個坐不住了,趕緊去東宮。太子妃哭的死去活來,和獨孤氏抱在一起兩個人哭的淚水滂沱,楊堅都忍不住唉聲嘆息,人都死了,陰陽兩隔,哪怕是身份尊貴也無能為力。
楊堅難受,但是楊勇不是很難受,東宮不是只有這一個孩子,他心愛的雲昭儀給他生了兒子,他的傷心有限。這讓楊堅對他更不滿意。
楊堅夫妻兩個從東宮回來,叫來了楊廣。
這統兵南下的事兒就落到了楊廣的頭上,楊廣心滿意足。
在父母跟前他侃侃而談:“陳朝的皇位傳至陳叔寶的手裏,從大江以南、西陵峽以東到東南沿海,共有四百餘縣、二百餘萬人口。
這些年兒子一直讓人盯着南陳,他們賦稅繁重卻府庫空虛,官吏貪婪,刑法殘暴,以至于百姓怨聲載道。陳叔寶本人沉醉于酒色,對咱們疏于戒備,狂妄着叫喊憑借大江就能阻遏咱們的進攻,兒子有信心一戰定勝負。”
楊堅滿意的點頭,他對兒子提前準備很滿意。
在從北周接手江山的時候,也就是開皇元年,楊堅就派賀若弼和韓擒虎任吳州和廬州總管,提前為攻打南陳做準備。
當時南陳的皇帝還是陳宣帝在位,一眼就看穿了楊堅的打算,當時就派出周羅喉攻占江北隋地胡墅,又派出骠騎大将軍蕭摩诃率兵進攻江北,應對韓擒虎和賀若弼的調動。
當時大戰一觸即發,只是沒打起來,北方的隋朝沒動手是因為突厥叛亂,楊堅沒法子,只能先北後南,誰知道這一仗居然打了八年。
南方本來可以接着隋朝不暇南下的機會繼續進攻,但是南陳也沒了動作,原因是陳宣帝當時駕崩了,皇位傳給了太子陳叔寶。
這幾十年似乎有個定律,那就是很厲害的父親總能養出個廢物兒子。
比如說高湛,人品不怎麽樣,但是手腕也是有的,就養出高玮這個廢物來。再比如宇文邕,說一句英明神武也不為過,但是養出宇文赟這種昏君。南陳的陳宣帝陳顼,南陳的群臣對他的評價是“器度弘厚,亦有人君之量”,結果養出陳叔寶這蠢貨。
要是這樣的兒子禍害子自家也就罷了,偏偏都是皇帝,禍害天下!
楊堅面前的這個楊廣,現在看着挺好的,将來也是個禍害!
但是楊堅對兒子很滿意,不停的對楊廣說:“那陳叔寶不是吾兒對手,你辦事耶耶是放心的,盡管放手去吧,耶耶在長安看着你呢。”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