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李世民:此等佳婦是我李家之幸也!
第23章 李世民:此等佳婦是我李家之幸也!
◎聽聞褚大人以書法見長,既然對主君不敬,那就去編書吧◎
李世民也想不通,他即位之初,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領二十餘萬突厥兵卒揮師南下,打到渭水之畔,長安城下。
二十萬突厥兵卒與幾萬唐軍對峙于渭水兩岸,他被迫簽訂渭水之盟。
他本來就因玄武門之變而得國不正,結果剛登基又和突厥簽訂渭水之盟,這極大的影響了他的威望,這件事也被他視為一生的恥辱。
大唐與突厥,不死不休。
可李承乾身為大唐太子,竟喜愛突厥服飾、扮作突厥可汗……
渭水之盟李承乾也是經歷過的呀,這是他一生的恥辱,身為他的兒子,李承乾怎能如此荒唐!!
李世民喘着粗氣,胸膛劇烈地起伏着,他轉頭看向早已跪作一團的太子,神色難辨。
“陛下,既然如此,那便立雉奴為太子罷。雉奴能帶領大唐走向鼎盛,終歸是位有為之君。”
李世民聽着長孫皇後的話,思慮幾息,才悵然道:“觀音婢,或許,也只能如此。經此一事,他們兄弟三人只會互相提防對方,全無兄弟之情。只怕手足相殘也只是時間問題,朕,實在不能接受自己的兒子互相殘殺。”
他遙望天際,無奈苦笑:“承乾為太子,青雀、雉奴死;立青雀為太子,則承乾、雉奴死;唯有立雉奴為太子,承乾、青雀可無恙。也只有立雉奴為太子,吾之三子才可得活。或許,這才是我立雉奴為太子的根本原因吧。”
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玄武門之變後父皇李淵的心境。
兄弟們視彼此為仇敵,可在父母看來,這都是自己的孩子啊,為何要兄弟相殘?
他深深地閉上眼睛,心中暗下決心,而後豁然睜開眼睛:“太子李承乾德行有虧,不堪為君。今廢其太子之位,貶為楚國公,無诏不得入宮。越王李泰,成年後即刻就藩,不得有誤!”
而後他又看向幼子李治,眼裏既是無奈又是欣慰:“早在你初扶床之際,便拿着毛筆亂塗亂畫,在角邊處畫成草書“敕”字。那時我已經立承乾為太子,知曉此事之後,為避免國本之争,我當即焚燒紙張,并且下令不許外傳。如今想來,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罷,既然如此,那這太子之位提前與你又如何!”
“朕之九子李治,天縱奇才,有明君之相,今立其為太子,諸卿務必用心輔佐才是。”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也無異議,恭敬的稱是。
而後,李世民又看下跪在地上的褚遂良,猶豫幾息,他招手讓李治過來:“雉奴,這老臣目無君上,該當何罪?”
竟是讓一個幾歲的孩子來決定臣子的命運?
豈非兒戲乎?!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垂下眼皮,掩飾住眼中的情緒。
這李治再有經天緯地之才,可他如今也僅是個幾歲的孩子,怎能以國家大事決之?
李治步履沉穩的來到李世民身邊,仰着粉嫩的小臉看向褚遂良,若有所思,而後道:“聽聞褚大人以書法見長,既然對主君不敬,那就去編書吧。”
聞言,李世民撫須而笑面露贊許:“好小子。登善啊,如此裁決你可服氣?”
雖然皇帝是詢問自己,可褚遂良知曉,自己沒有不滿的餘地。
遂叩首謝恩道:“太子殿下寬仁,罪臣愧不敢當。”
見他如此識時務,李世民便道:“既如此,你便改任史館監修,負責修書吧。”
“謝陛下隆恩!”
而後,李世民又注視着長孫無忌,目露沉思:自己命他為輔政大臣,可他卻和朝臣一起欺瞞雉奴,實在不該!
可是……
他轉頭看向身側的長孫皇後,也罷,暫且放過他,等自己臨終之際,必定要讓他辭官回鄉。
這一次,他要親手将雉奴送上皇位,替他掃平登基之初的障礙,如此一來,雉奴便可騰出手來建立一番更大的偉業。
正在這時,武則天又發布評論了。
武則天@李世民:“別轉移話題。你考慮的如何了,還要将九郎開除族籍麽?”
李世民@武則天:“嘿!你個小丫頭片子,無論如何我都是你夫君的親爹,你就這般與我說話?”
看到李世民這樣說,武則天随意的回複到:“你确實是九郎的生父,可如今你打算将他開除族籍,若是九郎不是你的兒子,那我自然也不必尊敬你。”
李治:“阿武,小心心gif.”
李世民:“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gif.”
武則天@李世民:“所以你究竟如何打算?趕緊将他開除族籍,正好我還缺個皇夫。”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這武家的小丫頭怎麽氣性如此之大?動不動就是皇夫皇夫的,雉奴可是我李唐家的榮耀,怎麽能給你武周當皇夫?
李世民@武則天:“咳咳,承乾誤入歧途,我已經改立雉奴為太子。那個,你到底是哪家的閨女?有沒有興趣做雉奴的太子妃?”
武則天:???
她表示真的看不懂李世民了,他說的這些話究竟是真是假?還是打算套出自己的身份,而後将武家一網打盡?
康熙@李世民:“剛才你不是說要将李治開除出李唐嗎?怎的如今又讓武則天做李治的太子妃?”
楊堅:“對啊,君子一言驷馬難追,你怎麽出爾反爾?”
李世民@康熙:“啊?那是個誤會,誤會。這武家的小丫頭不卑不亢,膽識過人,有此等佳婦是我李家之幸也。”
嬴政:“???”
劉徹:“高,真是高!”
劉邦:“當時,我也是這麽想的。”
李世民的這一番操作,着實驚呆了所有人。
趙匡胤:“你不怕她篡位自立,取李唐而代之?”
唐太宗位面。
取李唐而代之?
李世民淡然一笑:“她與雉奴是夫妻,只是代替兒子執掌江山,最終依然還政于子,倒也算不得謀朝篡位。”
唐高宗位面。
李治眼前一亮,父皇沒有對阿武不滿,這真是天大的喜事,正好他也想解開父皇與皇爺爺心中的疙瘩。
大家都是一家人,還是要和睦相處。
李治:“不錯。我在位時,阿武便同我二聖臨朝,助我壓制關隴門閥、治理大唐,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賢內助。後來我風疾日益嚴重,頭痛難忍目不能視,阿武便代我處理朝政,雖然她權勢滔天,卻從未有稱帝之舉。待我駕崩後,大抵是兒子們不肖,她才建國自立。 ”
原來如此。
看了李治的解釋,李淵和李世民心中的不滿也消散了許多。
兒孫不無能,武則天代為理政也不是不能接受,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例如呂後不就是這樣?
朱元璋@李治:“兒子們不肖?可史書記載,太子李賢舉止端莊,才思敏捷,卻被廢黜,後來武則天又逼令自盡。”
忽必烈:“不錯,我也知道這段歷史,聽說李賢還是武則天的兒子呢。母殺子,啧啧啧……”
嗯???
李淵和李世民深深的震撼了,為了皇位,母殺子,這武則天竟如此心狠手辣?
而其他朝代的皇帝們聽了這個消息後也極為震驚。
大秦。
始皇帝嬴政心神恍惚,他的生母與情人私通生下二子,最後她的情人竟然意圖謀逆、犯上錯亂。若說不埋怨生母,那必然是假話。
可如今竟有人為了皇位而殺子,實在不可理喻。
李治:“???他是阿武所出?”
康熙@李治:“不錯。《舊唐書 高宗本紀》:永徽五年十二月戊午,發京師谒昭陵,在路生皇子賢(注1)。意思是說李賢出生于父母祭拜昭陵的途中,是你的第六子,武則天第二子。”
李治:“?!!你确定?昭陵是父皇和母後的陵寝,陵前産子是為大不敬!十二月時正值寒冬臘月,即将臨盆的孕婦怎麽可能長途跋涉去往昭陵?若真是如此,李賢絕不可能是阿武所出。一派胡言,簡直可笑!!”
朱棣@李治:“可武則天後來确實逼令李賢自盡,這點,你有何話說?”
唐高宗位面。
李治深深的凝視着武則天,長嘆一口氣,無奈道:“阿武與我二聖臨朝,早已大權在握,再加上她身為大唐皇後,必定是想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如此一來,我又有什麽可說的呢?”
雍正@李治:“不錯,調露二年(680年)李賢謀反,你一直喜愛他,想要寬恕他。武則天卻說:“此子有謀逆之心,應該大義滅親,怎麽能赦免他?”于是,李賢被廢為庶人。而永淳二年(683年),你又将庶人李賢流放到偏僻的巴州。或許你已經發現了武則天容不下李賢,可為了李唐基業,不得不将他廢黜流放。”
李治看着雍正的評論,沉默良久。
那時阿武已然大權獨攬,在他看來,阿武也只是像呂後一般垂簾聽政而已,最終依然會還政于子,未來的天下之主只會是他和阿武的兒子。
若是傳位于李賢,那阿武必定心生不滿,只會引起朝堂動蕩、血雨腥風。
所以在兒子與老婆之間,為江山計,為百姓計,他選擇了阿武。
作者有話說:
《酉陽雜俎》:(唐)高宗初扶床......角邊畫處成草書“敕”字。
注1:引用歷史資料《舊唐書 高宗本紀》
同類推薦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