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殘血宜】1.9

【殘血宜】1.9

皇帝駕崩,新帝登基。

天啓七年八月二十四日,皇太子朱慈焰穿上帝王衮冕,祭告天地,即皇帝位于皇極殿,改元興樂,史載登基大典當日突發天雷之聲,實乃天地鬼神祝賀大明新帝登基。

新帝即位後,因其年幼,故而由其生母張太後臨朝聽政和信王朱由檢代為攝政,文武百官皆無異,對張太後和信王甚是信任。

心懷萬民的張太後和信王總攬權綱,天下想望太平,更有新帝大赦天下,同時與朝堂上有感生母張太後之艱難,并為了孝道而欲廢除天下女子纏足。

有大臣以為不妥,然新帝童言嘆道:“世乃無母、無妻、無姐妹、無女兒之人?天乎!痛哉!”

別管這些話是不是張太後教導新帝的,就單是被年幼的新帝如此反問,那站出來說話的大臣差點沒羞愧至死。

有了這個出頭鳥受挫,甚至還被辛辣諷刺,可算是歇了諸多大臣的所有小心思。

——其實他們也不是真正在乎女子纏足不纏足,畢竟女子纏足對他們也沒有什麽好處,不纏足也沒有什麽壞處,反正就是身為臣子對新君的一次試探。

可不得不說,真的就是碰到了一個硬釘子。

沒有大臣說話,坐在龍椅上的新帝一邊喜不自禁的向一旁垂簾之後的母後遞過去一個想要表揚的眼神,一邊又繼續發揮自己陰陽怪氣的豐厚實力。

新帝先是談起秦良玉将軍戰功赫赫,然後又說起了護國夫人不顧個人安危前去河南等地救災赈災,直嘆巾帼英雄不讓須眉。

後又反問諸位大臣本朝可有與其相提并論之人。

衆大臣莫敢答言,畢竟新帝的意思很明白了,就是想要擡舉秦良玉将軍和護國夫人,而且就單是從先帝時期到如今,确實就是難以見到像秦良玉将軍和護國夫人那般不畏死之臣子。

——當然在他們看來,新帝這是要第一次樹立帝王的威信。別看新帝現在才六歲,但就是因為年輕,除非突發重大意外,不然他們這些做臣子的至少得在新帝手底下辦事幾十年,甚至之後自己的子孫都要給朱姓皇帝打工……

現在就跟君王唱反調,是家裏九族都不想好過了嗎?

Advertisement

于是在文武百官的默認下,廢除天下女子纏足一事就此順利進行。

诏令的意思大概就是先誇贊賞賜秦良玉和護國夫人張嫣,然後就回憶太。祖皇帝的輝煌過往,接着談到了馬皇後,随後便是新帝的生母張太後,直言張太後憐惜天下女子,于是便欲廢除纏足。

最後簡單提一筆本朝英宗皇帝廢除殉葬制度,還批言道女子纏足是與殉葬制度一樣不可取,因而就此廢除,往後也不許有人再讓女子纏足,否則違者嚴懲不怠!

這個诏令一經宣告,便迅速下達到地方,這可算是讓天下人都為之震驚。

不過有些本事的人倒也不覺意外,反倒是說起了本朝的英宗皇帝。

“英宗皇帝也廢除了殉葬制度,這殉葬制度和女子纏足雖說皆為太祖皇帝所推崇,但既然已有先例,倒也不算荒謬之舉。而且本朝已建國兩百多年,又正值內憂外患多事之秋,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也是良策。”

——若是要罵新帝,那就先罵英宗皇帝吧!

——反正英宗皇帝也做過太多招人恨惹人嫌的事情,也就廢除殉葬制度這個事情值得一談。

由于明朝小說盛行,于是看小說和寫小說的人都比較狂妄放肆浪蕩不羁,基本就是披個筆名就立刻什麽都不避諱的大寫特寫。

比如出身士大夫家庭,才能可與兄馮夢桂、弟馮夢熊并稱“吳下三馮”的馮夢龍,他原欲應試入仕,然屢試不第,便經常在茶坊酒樓頻繁接觸到三教九流之人,一邊積累了大量民間文學史料,一邊開始筆耕不辍。

在聽到新帝一登基便廢除天下女子纏足之陋習,當即就是寫一短文小說贊之,當然作為天資聰穎的熱血青年,他也擅長透過現象看本質。

——新帝僅是一位六歲的孩童,如何能想到要解天下女子之苦?反倒是曾向先帝進谏過此事的張太後更為有可能。

而且他還聽聞張太後就是一位天足女子,從未曾纏足。

這就讓馮夢龍想到素有賢德之名的馬皇後,于是靈感并發的馮夢龍又專門寫了一本雜言,直接隐晦的将張太後贊為與馬皇後一般的賢後。

其中對于在新帝诏令中頻繁出現的秦良玉将軍和護國夫人,馮夢龍也是贊譽頗多,還號召天下女子也當以此二人為榜樣,多多學習,勤奮上進。

寫到最後,馮夢龍又怒言提到丢棄或溺死女嬰之事,“百家女嬰一家留,一家有女百家求!天乎!痛哉!”

這可就是沿用了新帝之言,可見馮夢龍對新帝此舉是多麽的認可。

因為馮夢龍思想上受王守仁和李贽影響,強調真摯的情感,反對虛僞的禮教,更不喜重男輕女之可怕,主張以“情教”取代“宗教”,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

于是寫得盡興的馮夢龍當即決定再去參加科舉考試,立志一定要為萬民謀利益!

興樂元年,新帝登基之後便破例開恩科,于是天下文才武人皆從五湖四海趕來,馮夢龍也不例外。

讓馮夢龍感到興奮的是,他最終被補為貢生,很快便破例授丹徒訓導。

興樂七年,馮夢龍升任福建壽寧知縣。

興樂十年,因有功于建設壽寧,還得壽寧百姓親手贈與萬民傘,帝聞之甚是大悅,擢升馮夢龍回京師任吏部侍郎。

興樂十三年,六十五歲的馮夢龍上奏乞骸骨還鄉,帝不允,并贊嘆馮卿是為忠臣也,後又升馮夢龍為吏部尚書,甚是倚重,更放言将來讓馮卿做太子的太傅。

突然被畫大餅的馮夢龍:“……”

——或許臣這般言說不太對,但皇上您現在還未曾娶妻啊!

已經很習慣從張太後到信王,再從信王到皇帝都很喜歡給他們畫大餅的朝中衆大臣:馮大人,我們只能給你一句忠言,那便是習慣就好。

總感覺哪裏不對勁的馮夢龍:“……”

興樂十一年考中秀才,又經考試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廪膳生”之一的鄭成功在兩年內就跻身京師朝堂,真的就是讓所有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有什麽本事。

同樣不知自己有什麽本事,能得皇上青眼的鄭成功:“……”。

始作俑者張太後:鄭成功?鄭成功!名字有點耳熟……算了不管了,反正眼熟就肯定是個人才,必須得劃拉到朝堂來發光發熱!

果不其然,後來在秦良玉、袁崇煥和孫傳庭等人平叛遼東後金之亂中,鄭成功也是戰績斐然,實在是當得一句少年英才之稱!

後來更是甚為女帝明襄宗所器重,授總統使、鎮國大将軍,賜姓朱,名成功,史稱“國姓爺”。

興樂十一年,力勸其父歸明,更是率部數重創浙閩粵清兵,曾兩次派兵與張名振合師北上入長江,并與李定國通聲息,後從科舉入仕,得皇帝賞識。

興樂十三年,被授予北烈将軍,親與張煌言合師北入長江,破瓜洲,下鎮江,圍江寧,後金不敵,只得敗退。

興樂十五年,鄭成功率軍二萬人出廈門,經澎湖,直達臺灣鹿耳門,圍赤嵌城,敗荷蘭援軍。

次年,荷蘭總督揆一降,遂複臺灣全島,臺灣複歸明朝,帝以赤嵌城為東都,并重用鄭成功建立府縣,編制軍隊,屯田墾荒,獎勵移民。

德武三年,倭寇意圖強侵大明,鄭成功率軍英勇迎擊,大勝,斬倭寇七百餘人,後上奏朝廷,帝大怒,下令讓沿海将領率軍剿滅倭寇。

德武五年八月,明軍對戰倭軍大勝,倭國至此亡國,帝大悅。

随後女帝更是請示太皇太後張氏,親授以平安省,并開其為平安海貿口岸,大興海上貿易。

至于平安省上的偌大銀礦,女帝表示那都是她的私庫,誰敢動就弄死誰!

不過這都是多年之後的事情,現在新帝才登基,一應事項足足忙碌了差不多兩三月,這北京城的文武百官才真正的算是勉強閑下來一點。

至于那曾經權傾朝野,但卻因先謀害皇後,又用毒計致使先帝病逝的魏忠賢和客氏,以及被查出來的二人黨羽,皆按照先帝遺诏賜予毒酒,送其上路,生死都侍奉在先帝身側。

由信王親自處置,将魏忠賢等兩百多人定為“逆黨”,魏忠賢和客氏被賜予毒酒,其黨羽或處死,或削籍,或充軍,從而實現了撥亂反正。

時人寫文評論信王此舉“不動聲色,潛移默奪,非天縱英武,何以有此!”。

現在大明朝有忠心耿耿又兢兢業業的信王,還有雄心壯志、勵精圖治的新帝,以及諸多力圖挽回明朝的衰落,實現中興之偉業的忠臣,那簡直就是再續上百年國運都猶如探囊取物。

興樂二年正月十二日,信王代帝訓誡群臣,稱在奸臣閹黨倒臺,職掌還之各司之後,文武百官務必致忠竭節,洗刷積弊,以為國節財,為民擇吏為要,同時一切奏議要有關國計,勿要說廢言。

明明兩百字能說清楚事情來龍去脈,但就是要先扯上一萬字阿谀奉承之言的群臣:“……”

——雖然這件事他們作為臣子确實有點過錯,可若是皇上不喜歡,難道他們還能提着腦袋揪着頭發寫那一長串廢話?

信王是一個十分嚴肅謹慎且善于自省自律之人,有他在的朝堂,真的就是肅穆二字可概括。

就是在這樣肅穆的朝堂氛圍裏,新帝偶爾冒出來的稚言稚語,還有張太後雖然很少說話,但也是柔中帶剛的發言,倒是也顯得珍貴非常。

——唉,信王是哪哪都好,但就是太不講情面和難以接近。

其實要不是信王出身皇室,群臣還是更建議信王去做一個錦衣衛千戶,言行舉止和辦事風格實在是不能說極為相似,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好在朱由檢不知有人在背後說他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因為朱由檢在對別人高要求時,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勤于政事。

而且還始終堅持經筵與日講,不僅學習儒家經典,也作為聽取講官意見、與朝臣讨論時事的一個重要渠道,即使邊報紛纭,經筵、日講依然如故,甚至更加精勤。

甚至從未有人看到過信王懈怠于代帝批閱奏章,往往批閱至丙夜不休,若不是下達聖旨需要請示皇帝和太後的意思,怕是信王還能做出在半夜下達聖旨的事情。

這種行為不僅在大明朝皇帝中能以勤勉着稱,便是縱觀歷朝歷代,那也是相當炸裂!

甚至連張太後都對此譽為“漢、唐以來良所稀見也!”——當然在漢唐之前,那就是還有卷王之王秦始皇嬴政。

這讓小皇帝嘆為觀止,經常就與太後感嘆皇叔好生勤勉。

特別信王還每日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作為攝政王,信王不僅堅持常朝,而且除了盛暑嚴寒之外,都會去文華殿召見重臣,讨論政事。

更可怕的是,就這樣忙碌到都不能見縫插針的情況下,信王居然還能隔個一兩日便來後宮跟他母後請安。

“皇叔完全就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幹得比牛累。母後,我是不是要再多給皇叔一些賞賜啊?”

——不是他胡說八道,而是頭懸梁錐刺股的孫敬蘇秦,還有聞雞起舞的祖逖都得對他的皇叔甘拜下風。

——而且更可怕的是,萬一哪天皇叔不幹了,是不是就要他去幹了啊?!

才七歲的小皇帝表示自己十分憂愁,就像是母後所說,有這樣一個卷王在身邊卷生卷死,真的就好讓人有壓力!

尤其是習慣于皇叔這般的勤政之後,到時候他親政了,文武百官還能滿意他的辦事情況嗎?

不過想到距離自己親政差不多還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小皇帝就決定先及時行樂,等到皇叔幹不動了他再接上。

雖然他不能保證一定能做到皇叔那個地步,但絕對會比他那英年早逝的父皇做得好!

突然被兒子侮辱的朱由校:“???”

——哄堂大孝了家人們!

不過若是先帝真的能顯靈,那怕是得先怒發沖冠斬殺某人。

桃夭最開始是沒有察覺到自己身邊的張公公有問題。

其實她對太監這一類人真的沒有什麽好感,畢竟稍微多讀點史書,那都對宦官難以用平常心對待。

雖然不喜,但桃夭也沒有表露出來,因為上位者的不喜,往往是會導致很多無辜之人的枉死。

但其實現在皇宮之中的太監人數已經算是很少了,畢竟先帝只有皇後一人,然後新帝又年紀尚小未到娶妻時候,于是在信王為了避嫌出宮建府之後,宮中就更是冷冷清清。

在新帝登基時,桃夭又以太後的身份各自賜予一筆銀兩放了一批太監宮女出宮,于是夏公公這個會制香雕刻,還對梳妝打扮十分在行,同時又溫柔體貼細心的人直接就脫穎而出。

說實話,桃夭用夏伶一人,比用黃嬷嬷和一衆跟随她已經多年的宮人還要順手。

便是護國夫人,她的長姐張嫣進宮來,也是驚嘆于夏伶的手藝精巧細致。

先帝駕崩第一年,護國夫人還小心謹慎讓妹妹注意不要享樂,便是梳妝打扮也要素樸些許,莫要讓那些禦史找到指責的情況。

畢竟人言可畏。

桃夭雖然答應了下來,但心裏還是不以為然。

——這人都死了,若是真的在意珍愛到不行,當初就應當一同跟着去。

那現在既然沒有跟着去,可不就得好生活着,快樂活着?

不然豈不是枉費人間走一遭?!

桃夭在發現夏伶這個人說不出的熟悉,而且對她的各方面喜好也太過于了解,就在不停的觀察她。

這個行為自然也是在看出夏伶對她完全沒有惡意,相反還萬事都以她的意願為先的份上,甚至遇到危險還會不顧自身安危,直接撲過來保護她……

某一個瞬間,桃夭都要以為這是她這輩子的親爹親娘複生或者轉世。

不過想到爹娘,桃夭又覺得事情更不對勁,因為當初她當上皇後之後就一直要為他們和夏家報仇雪恨,只是當是朱由校連為她廢除女子纏足都要猶豫個六七年,後來還是看在對兒子有好處才應允。

就真的報仇雪恨根本指望不上,反倒是朱由校還安慰她說那些匪寇一定早就死了,或者是潛逃四方,要一一找到實在是難度過大,還給她畫大餅說平定遼東後金叛亂就一定會為她主持公道。

突然被畫大餅的桃夭:“……”

——果然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後來秦良玉将軍得以回京述職,當時袁崇煥和洪承疇等人鎮守在遼東等地,之所以讓秦良玉回京師,一是為了讓皇帝打消将在外會擁兵自重的疑慮,二是把各位重要将領的子嗣送到京師。

桃夭也明白這是衆多大将想要讓皇帝安心,至于那些孩子,在做質子的同時也是更有利于他們的成長和教育。

因為這些送到京師的孩子都被妥善安排,甚至還跟儲君搭上關系,一同成長一同學習,并成為極受皇帝信重的臣子,于是這個傳統居然就從此保留下來。

這下子就是帝王安心,将軍也省去了教導孩子的心思和時間。

後來年紀小新帝九歲的袁承志也是被他親爹袁崇煥給打包回京師,并難得成為新帝的伴讀和朋友,倒也算是陰差陽錯的好事。

桃夭一邊每日關心皇帝的心理康健和學習情況,一邊不動聲色的觀察那個夏伶的日常言行舉止。

但桃夭還有一個猜測,這個夏伶很有可能已經察覺到她的懷疑,甚至還非常主動的任由她觀察。

桃夭用手撫摸着由夏伶親手雕刻的各種物品,其中最為栩栩如生精巧美麗的就是桃花簪。

除了用木頭雕刻之外,夏伶還會用金銀珠寶,甚至是玉石雕刻,手藝精巧熟練程度,居然連宮中最為有資歷的工匠都比不過。

桃夭一向不喜與人太過親近,黃嬷嬷和宮人都很注意保持距離,再加上夏伶作為一個“無根之人”,而且又是其貌不揚,最多只得清秀二字,哪裏又會讓她們警覺?

而且她們娘娘都已經是太後了,皇上又是太後的親兒子,母子關系更是親厚,以及那攝政王也是待太後娘娘極為尊敬。

這順風順水的日子過久了,人就是容易松懈懶怠。

于是這就都給夏雪宜可趁之機。

在查到自己的未婚妻早就嫁人,而且還是嫁給世上最為尊貴無比的皇帝做妻子,甚至她還已為人母時,夏雪宜可以說天崩地裂心如死灰也不為過。

當夏雪宜渾渾噩噩的回到五毒教時,現任教主藍安瑩已經決定将教主之位傳給何紅藥,夏雪宜再回來晚一點,何紅藥都要變成何鐵手了。

原本更為适合下一任教主之位的人是何紅藥的哥哥,可考慮到五毒教的教主之位一向都是傳女不傳男,藍安瑩還是得小心謹慎些。

于是在考究了好幾年,最終還是何紅藥勝出。

由此可見,在毒龍洞被夏雪宜一招打敗這件事對何紅藥到底影響有多大,她直接就廢寝忘食聞雞起舞,就差頭懸梁錐刺股的努力習武煉毒,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親手打敗夏雪宜,為曾經的自己争回一口氣!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

不過讓何紅藥感到驚訝的是,她都還沒有出手,夏雪宜就像個喪家之犬一樣灰溜溜的從中原跑回來。

而且一回來就把自己關在洞穴裏,不說話也不吃飯,聽師公說,他徒弟似乎是連睡覺都不睡了,一副心存死志的憔悴樣子。

驚訝到瞪大雙眼的何紅藥:“……”

——到底是何方神聖如此厲害,居然能讓那個生性高傲冷漠的夏雪宜變成這番模樣?!

真是個人才!

抱着這個想法,何紅藥被師公拜托去開解夏雪宜一二,于是好奇心和八卦之心爆棚的何紅藥就屁颠屁颠趕過去了。

然後就被夏雪宜問了一大堆關于情愛的問題。

何紅藥:“……”

懂了懂了,這是為情所困啊!

特別是聽到夏雪宜的未婚妻已為人妻和人母之後,何紅藥那就是心滿意足得不行。

——讓你那麽狂傲,現在遭報應了吧!

當然笑是不敢笑的,何紅藥抱着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情開解夏雪宜。

“……既然你都說了你未婚妻現在的丈夫位高權重,那豈不是很快就會變心就會納妾?到時候那個男人移情別戀到別的女人身上,你的未婚妻傷心欲絕之時,你就趕緊趁虛而入,用真情去打動她啊!”

“還有貞潔可是男人最好的東西,你直接把自己送給你的未婚妻,還許下毒誓說一生只會有她一人。若是你未婚妻願意的話,你還可以将那個孩子視為己出,帶着他們一起離開,去浪跡天涯逍遙快活,這不比跟一堆妾室鬥來鬥去來得好?”

為了看熱鬧,何紅藥甚至還給了夏雪宜一大筆錢,還神情意味深長的說養孩子媳婦可是很費錢的,而且人家都過慣了榮華富貴的生活,可不能換個丈夫日子就一落千丈了。

其實還是頗有家資的夏雪宜:“……”

不過想着人不能嫌錢多,夏雪宜就欣然收下了這筆錢,并說自己欠何紅藥一個人前,以後只要何紅藥需要,那他必然會報答。

何紅藥滿意點頭,随後就催促夏雪宜趕緊出發,争取早日愛妻嬌子常伴左右,還十分熱情的贈與兩張人。皮。面具。

接下來就都是感情線了,不會再有什麽劇情線。

然後第三個世界是《武林外史》,男主是王憐花,走男女雙處的純情路線(bushi)

同類推薦

超時空進化

超時空進化

波瀾浩瀚的星空世界,恐怖覺醒,吞噬萬物,無數種族陷入末日之中;一封來自未來的信件,楚風踏入救世之路,跨越無數戰場,屹立世界之巅,逆轉一次次末日災難,執掌無限時空,征戰千萬位面,超越極限進化,成無上之主!
小說關鍵詞:超時空進化無彈窗,超時空進化,超時空進化最新章節閱讀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紅警之超時空兵團

一座紅警基地車;一座超時空傳送儀;一個雄心勃勃的指揮官。
歷經地球百年風雲,紅警兵團的征程走過一戰、主宰二戰……彪悍的征程揚帆起航。
————
本書是華麗繼《紅色警戒之民國》、《紅警之索馬裏》、《紅警之從廢土開始》三本之後,紅警基地流小說的第四本,全新的設定,不一樣的精彩。
新書求收藏和推薦票!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我不是精靈王

我不是精靈王

開局一把西瓜刀,裝備全靠爆!這不是游戲,這是真實世界,童樂只是想回到自己的世界而已,卻被精靈族冠以精靈王的稱號。
龍族也來湊熱鬧,說他有龍族血統,廢話,人家是地道的龍的傳人!
說老子是精靈王,絕對是嫉妒老子長得漂亮!
這個精靈有點萌,先養着吧!這個狐女有點妖,看我收了你!這個美女有點兇……老婆大人,我錯了![

消防英雄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