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鎮天下】1.8
【鎮天下】1.8
事實證明,除了江山社稷之外,皇帝确實就是很在意皇貴妃,因為不到幾日,将十三皇子改名為朱佑柏并過繼給萬皇貴妃萬貞兒做兒子的聖旨就到了祿王府邸——這也是皇帝親封的。
為了不讓太後和文武百官有異議,皇帝還給了太子朱佑樘封賞,其餘皇子也一一進行了封王,比如封皇子朱佑杬為興王,朱佑棆為岐王等等。
“皇上封我為祿王,這就是在提醒我不要忘了萬皇貴妃的恩情,讓我明白什麽叫無功不受祿。”
朱無視拿着聖旨這般說道,但心裏也沒有多在意,畢竟他的目的也不是當什麽王爺,而是要劍指皇位!
桃夭看着手底下人調查到的太子妃張氏的家中情況,那兩個在歷史上臭名昭着的太子妃之弟,果然就是有了姐姐傍身就開始嚣張跋扈,不是在意圖強搶民女,就是在打架鬥毆。
“皇兄這個太子确實做的不錯,但選的太子妃還有太子妃的娘家,屬實是……讓我大開眼界。”
朱無視也看了那一封信,對張氏那一大家子人的所作所為,簡直不要太震驚——居然去逛青樓都要嚷嚷太子的名號,不知道還以為太子已經做了皇帝,居然能讓他們張口閉口就說我姐夫是太子殿下,你敢要我錢/打我試試。
桃夭的目光也落在那一句“你知道我姐夫是誰嗎我姐夫可是太子殿下!”上面,神情也變得無語凝噎起來。
也就是成化帝駕崩得早,假若多活幾年,知道張氏子弟是個什麽貨色,指不定就要學周太後棒打鴛鴦了。
這位太子妃是成化二十三年中選,但凡明憲宗不是七月就駕崩,然後同年九月太子就登基做皇帝,估計這罕見的帝後情誼都未必能延續。
因為孝宗篤愛妻子,不立妃嫔,帝後和諧恩愛,但底下人可就受苦了。由于愛重張皇後,明孝宗極為優待外戚,單是追封岳父張巒為昌國公就算了,連妻弟都極為厚待,張鶴齡為壽寧侯,張延齡為建昌伯。
更別提還為張皇後建立的家廟也富麗堂皇得跟皇宮差不多,朝中禦史上疏彈劾的次數都要趕超本朝前面好幾位帝王。
但是沒有用!
皇後只有一個,大臣卻有一大堆,明孝宗能不愛重張皇後于是在張皇後放縱家人肆為奸利的情況下,便是有朝臣時常進谏,明孝宗也因為張皇後之故,從不約束外戚。
而且這樣的外戚權傾朝野還是一直持續到明武宗駕崩,張皇後和她的外戚母家,才是真正迎來了苦日子。
明孝宗三十六歲就駕崩,明武宗三十歲也駕崩了,這裏邊有沒有被外戚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文武百官的手筆,那就很難說。唯一确定的就是過了幾十年榮華富貴好日子的張皇後,在明世宗朱厚熜登基為帝後,那就是直接體會上人情冷暖的滋味。
因為張太後一直都是高高在上,于是便時常會與明世宗蔣太後不和,更是因此引起明世宗對張太後的不滿,不僅十分不禮遇,還把對張太後的稱呼由聖母改成伯母。
至于那兩個靠着姐姐作威作福的兄弟倆張鶴齡和張延齡,同時也不能再随意妄為無惡不作。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殺人放火還是要繼續殺人放火的,不過靠山卻是已經沒了。
當張太後還是如常為犯罪的弟弟苦跪求情無果後,便怒火攻心一病不起,并于嘉靖二十年八月崩,享年七十二歲。
晚景凄涼的張太後這邊一死,嘉靖皇帝就擔心她會在地底下寂寞,立刻就把她的兩個弟弟給處死送了下去。
這如何不是一種對伯母的孝順呢
大明皇帝易溶于水,還大多不長命,這就是一件很古怪的事情。
連明孝宗朱佑樘也不是個長壽的皇帝,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歲就駕崩。
桃夭進宮為萬皇貴妃治病做針灸的這些時日,也曾見過那位太子殿下,确實也算是才貌雙全,但按照大夫的角度去望聞,便知道這位太子殿下的身體情況不太好,看面相就是天不假年的樣子。
再思及太子生母紀氏早早便在他五歲時病逝,而幼年太子更是要靠着廢後吳氏救助才能活下來,桃夭便猜想這裏邊不會有吳氏動的手腳吧。
吳氏因為杖刑當時還是宮女的萬貞兒被朱見深廢為庶人,然後她被打入冷宮又遇到了同樣在冷宮的紀氏,後來紀氏産子不到五年就病逝,吳氏就悄悄撫養過幾年朱佑樘,并拉攏宦官前橋搭線讓朱佑樘做了太子。
而孝宗繼位後又念及吳氏的養育恩,命服膳皆如母後禮。
任憑誰都料不到,這一屆宮鬥的最終勝利者,居然會是早早就被廢黜的吳氏。
至于孝宗也因為多難的童年而致使得他的身體一直不好,便希望通過佛道之術能改變自己的身體狀況。
因此一些奸佞之輩再次混入宮中,繼續禍亂朝政。還有不好女色,或許也有一半原因是身體原因支撐不住,但凡明孝宗也是個好色之徒,估計都很難活到三十六歲。
不過話說回來,曾經杖刑過萬貞兒的吳氏,會不會早就已經跟幼年的朱佑樘說過很多萬貞兒的壞話
還有萬貞兒曾經長年服用過的虎狼之藥,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效果,但藥效實在是過于猛烈,甚至是到了傷身的地步,即使當年萬貞兒真的再次有孕,那孩子也是絕對生不下來的。
桃夭猜這件事皇帝和萬皇貴妃二人,估計都是不知情的。
那又是誰能越過帝妃二人,直接瞞天過海呢
萬貞兒不能再誕下皇嗣,最大受益者除了太後,太子和吳氏三人,桃夭已經找不出其他人。
或許後宮妃嫔裏面也有嫉妒萬貞兒的恩寵過盛,但她們顯然就是身份地位都不夠去害萬貞兒。
果然人多的地方,是非和鬥争也就多。
皇長子的夭折,第一任太子的早死,還有朱佑樘這第二任太子的上位,這裏邊指不定就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而且更讓桃夭懷疑的是,整個皇宮的人都應當從她救下萬皇貴妃這件事知道她醫術之高明,可就是沒有一個人來讓她去為太子看診治病。
甚至連太子本人都不着急治病。
這實在是太過于蹊跷了。
難不成偌大的皇宮裏,誰都不知道太子身患有疾嗎又或許連太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疾在身
朱無視和太子這位皇兄關系并不熟悉,但也比桃夭多了解些: “太子和我們這些皇子不一樣,飲食起居有春宮坊和典玺,典翰,典膳,典服,典藥,典乘兵六局負責,甚至是讀書習武都不與我們一起,平時也難得見上幾面,倒是也沒察覺出太子有什麽問題。”
“不過每逢秋獵時,确實也不大見太子出手,反倒是經常禮讓我們這些下面的弟弟,父皇和文武百官都對此很是滿意。”
當日這裏面也有皇帝也身體日漸不好,同樣不下場狩獵的原因,而太子也很容易以孝順的名義陪在皇帝身邊。
桃夭沉思片刻,覺得現在從太子妃娘家那邊來搬倒太子實在是不大可能,于是她打算從吳氏這邊下手。
“紀氏一個身居冷宮多年的宮女,卻一朝得皇帝寵幸生子,之後還與早就被打入冷宮的吳氏相識,還得到門監張敏的幫助,後來太子長到六歲時又被張敏推到皇上面前。于是已經喪子兩次的皇上立馬就頒诏天下,立朱佑樘為太子,還封紀氏為淑妃。”
朱無視把頭枕在心上人的腿上,接着話頭道: “可是後來紀淑妃在自己宮中暴斃身亡,門監張敏也吞金自殺,太子也被太後抱到仁壽宮裏親自撫養,宮中都說是皇貴妃下的毒手。”
“大概是因為真的感受到太子的威脅,皇貴妃再也不控制後宮,而是讓父皇在後宮妃嫔中走動,并在諸多皇子出生後,有意改立太子。若非當年泰山一帶突發地震,太史又堅稱是上天警示如若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動亂,因而父皇便嚴令不準宮內宮外再議改立太子一事。”
對于這些事情,知曉明朝後續歷史的桃夭笑了笑,不予評價。
“從古至今,後宮鬥争本來就是你害我我害你,歸根究底還是在皇權傾軋下的紛争,宮鬥和黨争皆是如此。”
朱無視陪着心上人看窗外白雪融化的景色,不知道是為誰嘆息: “若是當初父皇只有皇貴妃一人,怕是也不會有如此之多的紛争。”
桃夭搖搖頭,說道: “只要有太後在,那就是絕對不可能的。”
朱無視拉着心上人的手,說自己絕對不會像他父皇那般重蹈覆轍。
桃夭摸着朱無視的臉, “料你也不敢!若是你真的移情別戀,那我就用銀針把你紮成不舉,然後再遠走江湖,讓你一輩子都找不到我!”
這番話一出,朱無視頓時就慌得抱緊桃夭,說她已經要嫁給他做結發妻子,不能如此無情無義抛棄他的。
“我這不是說如果你先對不起我,那我才會離開,這皇宮之中縱使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終究不是我想要的。若是你永不變心,那我自然也是要去郎君你白頭到老的。”
朱無視聽到這,才勉強松了一口氣,畢竟他是很有自信不會有二心,他此生唯愛明兒一人。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太子也是才新婚不久,接着就要準備十三皇子的婚禮,這樣接近的時間,以及皇上突然将十三皇子過繼給萬皇貴妃當兒子的舉動,實在是很難不讓文武百官多想。
連已經很久不出現在人前一心養老的周太後都忍不住讓人把皇帝叫來,當面問詢皇帝可是有改立太子之意。
此時的朱見深确實沒有改立太子的念頭,于是就很是不喜太後的質問——他的生母并不得先帝喜愛,因而朱見深從小是由祖母撫養成人,對生母感情就是一般。
尤其是自己和萬姐姐的孩子,太後也在裏面摻和一手,實在是讓皇帝對這位生母在疏遠的同時又感到些許厭惡。
只是在講究以孝道治天下的世俗壓力下,皇帝還是只能對周太後十分孝順。
但問題是周太後也覺得自己很是委屈,年輕時好不容易生下個兒子,結果就被抱走,等到兒子歷經千辛萬苦做了皇帝,卻又為了一個和自己同歲的下賤宮女忤逆她!
這換作哪一位做母親的,會願意自己兒子娶一個整整大上十七歲的卑賤之人做妻子
那完全就是要被世人恥笑的荒謬之舉!
周太後只恨不得将那狐媚惑主的萬氏給賜死!但她兒子就跟被迷了心智一般,寧願為了一個出身卑賤的女人駁斥于她。
如此一來,周太後對萬貞兒的印象能好才有鬼。
至于那夭折的皇長子,周太後也是順着其他人的算計推波助瀾一番,順便再冷眼旁觀。
反正她兒子還年輕,孫子總是會有的。
只不過周太後顯然是低估了錦衣衛的辦事能力,當年為了這件事,母子二人可算是大吵一架,然後管理後宮的權力給了萬貴妃,至于周太後則是開始了深居簡出。
“佑樘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太子,從不曾出過差錯,皇帝你這是又打算做什麽還是那出身卑賤的萬氏又在給皇帝你吹哪陣的妖風,竟然能讓皇帝你這般不顧祖宗禮法和上天警示,都要給她萬氏一個子嗣”
朱見深一聽太後這樣陰陽怪氣的言語,頓時就是怒從心中來——當初他和萬姐姐的孩兒夭折時,太後也是這般氣定神閑的看熱鬧,還要說一下風涼話去刺激他萬姐姐。
還有之前萬姐姐重病,太後又強硬要求他趕緊為太子擇選太子妃,明顯就是生怕他的萬姐姐去世之後,會耽誤太子娶親。
即使皇帝嚴詞拒絕,但太後就是堅持,于是太子選妃就大張旗鼓的開始了。
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讓皇帝都遷怒到太子身上。
若非後面有神醫救下了皇貴妃,指不定皇帝的怒火會更盛。
這也是桃夭發現這個世界時間點不對的證據之一,畢竟在明史裏面,太子是在萬貴妃去世後才迎娶的太子妃,而後皇帝去世,剛娶親沒多久的太子就登基做皇帝。
還有太子的年紀也是個問題,居然不是歷史上的十七歲,而是二十三歲。
至于說是二十歲的朱無視,嚴格算起來也就才十八歲,二十歲都是虛得不能再虛。
這混亂的年紀,可算是讓桃夭把這個世界跟真正的明朝很好的區分開。
可事情神奇就神奇在,小事方面可能會有無傷大雅的問題,但大事方面,比如皇帝的駕崩,卻又是很準确。
至少桃夭往前去差各朝各代的歷史,基本都是符合她的記憶,并沒有什麽大的出入。
不過這也解釋清楚周太後為何會急着給太子擇選太子妃,畢竟誰也不知道皇帝會不會學本朝太。祖皇帝那樣,讓太子和諸多皇子為自己寵愛的貴妃守孝服喪。
到時候那就是誰都得騎虎難下。
皇帝和太後又大吵一架,當萬貞兒知道此事時,便又很快讓人去請皇上過來。
這後宮裏,大概也只有萬貞兒一人能将皇帝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皇帝來的很快,而在萬貞兒問到今日在仁壽宮之事時,皇帝猶豫一會兒,還是說了出來。
萬貞兒頓時就是悲傷不已,說太後果然對她很有意見: “臣妾只是想要一個孩子,如何膽敢與太後太子較尊卑而且臣妾與太子和太後的關系不和,都是人盡皆知了。皇上你為了臣妾與太後争吵,此事若是傳到朝堂去,怕是臣妾又要被罵做妖妃了!”
“不會的不會的!誰敢說萬姐姐是妖妃,那朕,朕就砍他腦袋!”
萬貞兒被皇帝攬在懷裏掩面痛哭,哀哀凄凄的聲音實在是無助至極。
“臣妾現在有皇上您護着,自然是不怕那些流言蜚語,可若是哪一日臣妾和皇上都……那還不知他們又會說的多難聽!指不定還有一些仇恨臣妾之人,會西郊金山去掘臣妾的孤墳呢!”
皇帝一聽這話,簡直心都要碎了!
幼年時他能在冷宮之中活下來,都是靠着他的萬姐姐以命相護,為何太後和滿朝文武就是容不下他的萬姐姐呢
執政二十幾年,明明他已經手握大權,卻還是不能給他的萬姐姐足夠的安全感,這實在是讓皇帝心中倍感內疚和悔恨。
若是他們的孩兒還活着……
“分明臣妾才是皇上你最愛之人,為何臣妾就是不能與皇上你生同衾死同穴,結發為夫妻呢我真是做夢都想着要與皇上你骨血相融,永不分離。”
朱見深就是這樣聽着,都覺得凄苦不已,望着萬姐姐悲痛不已的神情,他心中只會十倍百倍的痛。
某一個瞬間,皇帝真恨不得讓他們的孩兒死而複生,又或者是為他的萬姐姐尋一個親近萬姐姐且被萬姐姐喜愛的孩子來做太子,便是百年之後他駕崩了,也能繼續護着他心肝寶貝兒的名聲!
“皇上,臣妾想要求你一件事,不知能否被準許……”
皇帝眼露疼惜和愧疚,趕緊答應道: “你我之間何需說求之一字,莫說是一件事,便是一百件事我都答應你。”
“臣妾哪裏能讓皇上你做一百件事,其實臣妾也不奢求什麽,就是想要求皇上能讓我們孩兒與我同葬。至于葬在哪裏我都是無所謂的,我只是不想讓我們的孩子,一個人孤零零的葬在地底下,他那麽怕黑怕冷,若是不能讓他與父親葬在一起,那就跟我這個母親葬在一起……”
萬貞兒說到這裏時,已然是泣不成聲。
她确實就是夜夜夢到了他們可憐的孩兒,生重病也是因為心灰意冷,覺得活着實在是沒什麽意思,甚至還開始責怪自己把孩兒帶到這個世上來,卻又不能護他平安長大。
被這麽一哭,皇帝整顆心都亂了。
他根本來不及考慮任何事情,就答應了讓孩兒與心愛之人葬在一起的事情,随後又說了幾句話哄一哄,這才使得心病重重的萬貞兒勉強有了些笑意。
不過在這樣的笑意之下,早已是殺機重重。
·
十三皇子被過繼給萬皇貴妃一事,在皇帝雷厲風行的強硬态度下,再無一人膽敢反對。
當十三皇子成了祿王,并順利完成大婚後,沒過多久就進入了兵部做事,甚至還不到半年,就已經在朝堂上籠絡到不少的大臣。
溫順良善的太子還沒有什麽反應時,周太後卻是已經快要炸了!
因為對萬貞兒的厭惡,周太後連帶着也很是不喜十三皇子,甚至還每日都在仁壽宮中詛咒朱無視福薄命薄,終究是成不了大氣候。
除此之外,周太後還時常讓太子過來仁壽宮,讓太子跟着她一同大罵,并細致囑咐太子要防備着他那狼子野心的弟弟。
“佑樘,你要謹記皇祖母的話,這當皇帝就得狠,你若是不先下手除掉他,等他真正靠着那萬氏得了你父皇的寵信和群臣的支持,那你就只能做個廢太子了!”
一向是個溫吞性子的朱佑樘聽是聽了,但卻從來不會做任何不好的事情,甚至有作為太子黨的大臣過來請示太子,也是被拒絕。
這溫良性子落在從始至終都知情的皇帝眼中,卻又是一邊滿意太子的仁善,一邊又擔心太子過于仁善會做不穩皇位,更當不了一位合格的帝王。
人總是雙标的,對自己就是喜歡什麽做什麽,唯我獨尊。但對于別人,卻是要求嚴格,尤其是涉及到江山社稷,比起屢次立功并為他分憂的祿王,太子确實就是有點過于平庸了。
特別是還有枕邊風吹着,并被套上愛屋及烏的标準,祿王瞬間就從一大堆皇子中脫穎而出,并成為被皇帝欣賞的人才。
但此時的皇帝還是更願意讓祿王做一個輔助兄長的賢王,只是後來的一件大事,直接就使得皇帝徹底改變主意。
吹風送爽,陽光明媚。
秋獵就是皇家每年必備的活動,帝王帶上寵愛的貴妃,還有諸皇子和一衆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出宮散心。
當皇帝親自上場射出第一箭後,秋獵便正式開始。
太子還是照常陪在皇帝身邊,但有皇貴妃在,皇帝才沒興趣兒子在一旁礙事,直接就讓太子帶着太子妃一邊去。
也正因太子聽命離去,直接帶走一半的護衛,于是在突如其來有刺客欲要刺殺帝王時,卻是有點難以支撐。
“護駕!護駕——!”
“保護皇上!快來人啊!”
“皇上……”
“朕命令你們保護皇貴妃……”
一時之間,各種驚慌失措的吶喊聲和呼救聲不斷,場面也變得極為的混亂。
離禦駕最近的太子太子妃是最先趕回來的,但這對于錦衣衛來說,就是又多了兩個手無縛雞之力還需要他們保護的貴人。
當有刺客突破錦衣衛和皇宮護衛的防守,直取皇帝要害之處,而萬貞兒又以命相救,要為皇帝擋下這一劍時,聞聲趕回來的朱無視當即提劍欺身而上。
只見其猛一用力便将那刺客的劍挑開,一個旋身挑刺,身形更是迅速變動,反身再劈,直殺得蒙面刺客節節敗退疲于應付。
眼看着化險為夷,被刺客追殺得暈頭轉向的皇帝在确定安全之後,第一時間就去查看他萬姐姐是否有受傷。
“萬姐姐,你沒事吧!”
“我沒事,皇上且放心……”
————————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