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秋縱橫
第74章 秋縱橫
“貴客啊,貴客啊,在羅雲鎮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已經好久沒見到這麽大的買賣了。”
聲音有點沙啞。
栾天目光掃過聲音的主人,這人比自己要矮上一頭多,穿一身白格子長衫。一頭長發油光锃亮,整齊的梳到腦後,用一根繩子束着,紮成一個馬尾辮。
此人體形肥胖,身子圓滾滾的,活像一個肉球,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走到栾天面前,一抱拳:
“在下秋縱橫,是此地萬花樓掌櫃,不知小友怎麽稱呼?”
栾天神識掃過,感覺此人修為比自己高不了太多,應該是築基中期。但,既然能成為此地萬花樓的掌櫃,除了修為,必有過人之處。
“在下亦木,此來求助,要麻煩秋掌櫃了
。”
“不麻煩,不麻煩,亦兄此言見外了。”
秋縱橫不愧有生意人的精明,三言兩語間,距離感頓時少了許多。說話間,他招呼栾天坐下,眼神示意同來的夥計在一旁做好登記,夥計取了紙筆,站立一旁記錄着。
“亦兄為尋人而來,肯出如此高價,可見此人定然是亦兄極為在意之人。但不知,能否再提供更詳盡之信息?也好盡快達成亦兄所願。”
“不瞞秋兄,除了樣貌,我只知道此女子名叫月羽,還有就是,她曾經去過地界,其他信息也是一概不知。”
“這樣···好吧!我們即刻通告各地分樓,争取盡快為亦兄排憂解難。”
“至于這賞金···按照本樓規矩,懸賞發出之前需繳納全款,我與亦兄一見如故,權限內稍作延緩也可。”
秋縱橫一臉的慷慨之色,栾天微笑着說道:
Advertisement
“多謝秋兄了,亦某此來帶足全款了,請秋兄過目。”
栾天說着取出一個儲物袋,裏面裝着一百塊上品靈石。
秋縱橫神識微不可查的往裏一掃,眼睛眯成一條縫。
“亦兄爽快,六子,即刻挂出懸賞,金色任務!”
一旁登記的夥計應了一聲,對着二人躬身施禮,快步出了房間。
夥計出去後,秋縱橫拿出一個寫着“萬”字的晶石交給栾天,告訴栾天如果懸賞有了結果後,此物會不停閃亮,告知發布懸賞之人,來确認任務。
栾天收好晶石,與秋縱橫告辭,走出房間,來到萬花樓大廳。此時大廳左側的懸賞玉牌已經有了一些變化,在正中間最醒目的一塊上,多出了一個獨立而醒目的任務。
此任務玉牌上方,畫着月羽的影像,下面一行金色大字—“尋此人,賞金一百萬靈石。”
栾天臉上一抹笑意,平靜的走出萬花樓,回到雲來居自己的修房內,打坐,修煉,等待萬花樓的消息。
一天,兩天,三天···
四天過去了,栾天從未走出過房間。這期間,傳信晶石始終未亮起,他也似乎并不着急,一直在房間內打坐,修煉。
所謂木強則折,兵強則滅。最強之擊,或許是由最柔之物,方能發出,這便需要一個時機,一個最佳的時機。
第五天的傍晚,栾天感覺差不多了,在夜幕降臨的時候,走出房間,向“望海潮”走去。
夥計一眼認出栾天,問道:
“客官,跟上次一樣嗎?”
“嗯。”
栾天微笑點頭,走上二樓。
還是那張靠窗的桌子,栾天坐了下來。
酒肉上桌,悠閑的自斟自飲,神識看似無意的從每一桌掃過,耳朵傾聽着周圍人的談話
。
“喂,你聽說了沒有?最近有人懸賞一百萬靈石尋找一個女子呢。”
“能沒聽說嘛,這事在整個羅雲鎮都炸開了,誰不知道!”
“唉,注定你我沒那個財運啊,這女子斷然不是我們羅雲鎮人士,一百萬靈石,一百萬啊···啧啧!”
“誰說不是呢,此人如果好找的話,人家也不會拿出一百萬靈石尋找啊!在天芒界尋一個人,如同大海撈針啊!”
“只要有錢還有難辦的事?!萬花樓在天芒界各個角落都有分支,對他們來說,找個人也未必是難事,我看這一百萬靈石啊,最終肯定是花落他們自己人頭上!”
“是啊,是啊,如我等,就別打這份靈石的主意了···”
“一百萬靈石呢,在萬花樓內部的人看來,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
栾天一臉平靜,聽着周圍人衆說紛纭,一壺酒下肚後,結賬走出望海潮,回到雲來居,繼續打坐,修煉。
一天,兩天,三天,四天···
又是五天過去了,栾天依舊從未走出房間,一直在修煉。傳信晶石也依舊從未亮起,他知道,尋找母親的懸賞不會這麽快就有消息,他等的是明天···明天。
······
羅雲鎮的中心廣場很大,但平日裏一直空蕩蕩的,只有舉行一些祭祀或者慶祝等集體活動的時候,全鎮的人才會聚集到這裏。
平日裏,鮮有人來這裏的原因,是因為這裏豎立着一面鼓。這面鼓放置在廣場中心一座六角塔之內,六角塔的六個面上分別有一扇高大的門。
說是門,其實沒有門板,是六個拱形的空門,透過空門,遠遠的就可以看到,放置在塔內正中間的這面鼓。
沒人知道這鼓叫什麽名字,似乎它一直就在那裏,它應該就在那裏。
鼓是放置在一個精鐵鑄造的架子上面,架子上方凹了下去,形成跟鼓一樣弧度的凹槽,鼓正好被放置在凹槽之內。
如果走近了仔細觀察的話,就會驚訝的發現,這鼓并非實質,而是如虛幻的影子一般,只有一道白白的輪廓,伸手就可以從鼓身穿過去。
這鼓也并非嚴絲合縫的端坐在凹槽裏面,鼓的外輪廓與凹槽有那麽幾寸的縫隙,這鼓赫然是懸浮在精鐵架的凹槽之上!
這鼓,沒有鼓槌,虛幻如影,但它,就是進入萬花樓的考核,敲響它,就可成為萬花樓的記名弟子。
有一種傳言說,鼓響一聲,為記名弟子;鼓響三聲,為幕客;鼓響六聲,為長老;鼓響九聲···
且慢!別說是九聲,據羅雲鎮最老最老的老人說,他們壓根就沒聽到這鼓響過,哪怕是一聲,從來沒人敲響過它。
一個影子,怎麽能敲出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