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養家糊口的難處(1)
第二日楊誠和連君軒回書院去了,楊柳兒就随着上山打獵的楊山去找怪樹割樹汁不過兩三次,楊山的藥材和毛皮又賣了三十幾兩銀子,她的樹汁也收集足夠了
這一日,楊山親自去了一趟陳家,又送了些吃食用物,末了同陳大舅和陳二舅說起修土窯洞的事
陳家兩兄弟自然鼎力相助,正好城裏的活計也做的差不多了,就拍着胸脯說過兩日就帶着兒子們上門幫忙
楊山滿意而歸,又馬不停蹄的帶着楊柳兒進城采買青磚、石板、木料和各色雜物,忙得是熱火朝天
楊誠和連君軒惦記家裏這個古怪的工程,碰巧先生夜裏賞昙花染了風寒,兩人便借機請假回家,剛好自家正忙得暴土揚塵
陳家老少五個都做了許多年的泥水匠,請回的兩個木匠也是熟手,前一日就把三口舊窯洞的門窗換了,棚頂也吊好了,待牆壁刷上白色石灰,糊好雨過天青色的新窗紙,就算大功告成
窯洞的改變可不是一般的大,若說以前是人間,如今就是在天堂了
楊杏兒和楊柳兒屋裏屋外忙碌着,見了環境煥然一新,別提有多歡喜了,就連衆人的夥食也準備的油水十足,讓陳家幾個表兄都恨不得姑母家的窯洞能修繕個十日半月才好呢,而兩個木匠也覺得受了楊家厚待,越發仔細的做活計
Advertisement
這一日院子鋪好了青石板,楊柳兒找到陳二舅嘀咕兩聲,陳二舅就攆了侄兒和自家兒子去挖新窯洞,拉着大哥專門折騰蓄水窖
楊柳兒原本還擔心兩個舅舅自己做不來,正琢磨要不要父親去村裏喊幾個鄰居幫忙,但轉念想想又歇了心思若是請人回來幫忙,又要怎麽解釋自家銀錢的來路?萬一洩露了迷霧山一事,那就麻煩了
世人從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樣住在迷霧山下,有楊家的財路,為什麽就沒有村裏各家各戶的?到時候,楊家不交出登山的路徑就是犯了衆怒
楊柳兒可不想惹上這樣的麻煩,發財這東西,從來都應該是悶不吭聲的正在她為難的時候,楊誠和連君軒這兩個好幫手就回來了
楊誠當下就月兌了長衫,抄起鎬頭刨土,而連君軒則把綢衫前襟往腰帶裏一掖也打算上陣,楊誠剛要阻攔,就見楊柳兒扯着連君軒進了偏窯
楊誠還以為小妹終于懂得待客之道了,沒想到片刻後,連君軒穿着他的舊衣跳下土坑,跟着揮汗如雨,楊誠看得是好笑又無奈,暗暗琢磨以後可要待這師弟好一些,以彌補自家妹妹對他的欺壓
衆人拾柴火焰高,不過一個時辰,一丈見方一丈深的土坑就挖好了
楊柳兒忙着把攪和均勻的樹汁石灰泥裝進陶盆裏順下土坑,楊誠同連君軒則接力運青磚,陳大舅和陳二舅随手接了青磚,縫隙裏抹上石灰泥就開始砌牆,動作是又快又好,這般又忙了一個時辰,蓄水窖的主體就修好了
吃完午飯又稍歇了半個時辰,石灰泥就幹透了,楊柳兒試着把洗菜水倒了半盆進去,可惜水量太少,實在看不出是否滲透,只能先扣上木架上蓋,覆好厚厚的草簾,留好進水門,綁好草網以備過濾雜物,最後就等着老天爺開恩下雨了
楊家這番折騰當然瞞不過柳樹溝衆人的眼睛,但楊家一沒請人幫工,二來修繕自家窯洞對村裏也沒什麽妨礙,衆人除了議論兩句,也就扔到了腦後
倒是楊家人送走陳家人和兩個木匠之後,就開始日夜盼着下雨
不過老天爺有時候真像個小孩子,先前還常常陰着臉,如今盼望起來,它偏偏日日陽光燦爛楊家人盼了七八日也沒有半點下雨的跡象,讓楊柳兒恨不得指天大罵,只是罵了又如何,最後還是随在姊姊身後重新拾掇、歸攏新舊窯洞
新挖的偏窯要留給楊志娶親用,裏面新盤了土炕,炕角卷了新草席,放了口舊箱子,裏頭裝了一套被褥,随時備着楊誠回來小住之用
原本的上窯三間,照舊是楊柳兒姊妹住着,一間靠在窗下盤了大炕,用作平日裏歇息,中間做堂屋,接待親戚或者玩伴們;另一間就做了庫房,預備放些貴重物件
下窯三大間,中間為堂屋,做一家人吃飯說話之處,東間住着楊山,西間分成兩半,一半做楊誠的書房,一半搭炕住人,雖說略顯狹窄,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小炕再多睡個連君軒也足夠
竈間還是在下窯左側,這次楊柳兒特意請兩個木匠師傅帶了幾只做好的大木箱,還有兩架氣死貓櫃櫥放在竈間角落,用于存放各色米糧調料等物,若是出門或者楊家伯娘那類人物上門,直接加把鎖頭就什麽都不怕了
這樣一番忙碌下來,楊柳兒姊妹倆都是累得夠嗆,一沾枕,夜裏睡得香甜無比,哪裏想得到調皮的老天爺居然就偷偷下了雨
早起的時候,出門洗漱做飯的楊杏兒第一個發現腳下的青石板濕漉漉的,忍不住驚喜叫喊出聲
楊柳兒胡亂穿件衣衫就跑了出去,姊妹倆合力取下被石塊草葉等堵得嚴實的繩網,待掀開蓄水窖的活動木門時,只見水窖底下沉澱着一層黃土砂石,上面滿滿都是雨水,清澈潤澤的一汪水
楊杏兒試着伸手碰了碰水面,看着一圈圈蕩漾開來的漣漪,再也忍耐不住和小妹抱在一處大喊大叫
“有水了、有水了!”
楊柳兒也是興奮的滿地亂蹦,“終于可以天天洗澡了,太幸福了!”
自從上次楊誠偷水扭了腳踩,楊柳兒深刻明白清水多麽稀罕之後,就再也沒有提起過洗澡兩字
楊杏兒疼愛妹妹,常常絞盡腦汁省水,今日一瓢明日兩瓢,幾乎每半個月能讓楊柳兒洗一次澡,就是柳樹溝裏最愛幹淨的閨女也沒這待遇,但楊柳兒依舊不适應,多少次都夢見在浴白裏撲騰,可見她的怨念有多深
如今蓄水窖終于建好,就算不能每日洗澡,但兩三日一次是絕對有保證的,楊柳兒如何不歡喜?至于楊杏兒思慮的卻更多一些,拆洗被褥、澆菜園,買頭小毛驢,養上幾十只母雞,只要想想就覺得幸福
楊山早起就發現蓄水窖的大豐收,但他舍不得喊兩個女兒起來,這會從田裏轉一圈回來,聽到滿院子的歡聲笑語,也是樂得眼角紋路深深皺在一處
一家三口吃了早飯,楊柳兒姊妹倆剛拆了兩套被褥,就聽得院子裏有動靜,原來陳大舅和陳二舅都跑來看蓄水窖,待發現蓄水窖裏當真裝得滿滿的,半點都沒滲漏,兩人也是歡喜至極
腦子靈光的陳二舅想的更多一些,偶爾望向楊柳兒就有些欲言又止
楊柳兒怎會猜不到他的心思,更何況她原本就有那個打算,但這蓄水窖別的都好,只有防滲透的秘法是連君軒想到的,若是要贈送出去,于情于理都要同連君軒打個招呼,她不好擅自作主
陳二舅不知外甥女別有所慮,猶豫了半晌到底也沒開口,婉拒了楊山留飯的提議,早早回家去了
楊柳兒望着兩個舅舅的背影,比之開春時候所見的模樣,腰背好似更彎了……
養家糊口說起來是四個字,做起來卻不知要付出多少心力,她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再想想姊姊念叨着買毛驢一事,就跑去央求楊山立刻進城,順便也去探望一下兩個兄長
楊誠還好,每隔十日就能回家住一日,倒是楊志賺人家的工錢,不得自由身,除了麥收那次,已好久沒有回來,楊山心裏也是惦記,又見小女兒撒嬌吵鬧,忙不疊的應了下來
這回楊杏兒難得沒有嗔怪小妹不懂事,利落的把昨日蒸好的饅頭裝了放在籃子裏,姊妹倆換了新衣衫,鎖了院門就随父親進城去了
以前有周老漢照顧,楊家姊妹出行很省力,這一次突然步行十幾裏,着實有些不習慣
楊山本來對買驢車一事還有些遲疑,但扭頭望了望兩個如花似玉的閨女被吹得灰頭土臉,當下就下定決心,這驢車不但要買,還得買好的,起碼也得有個車篷給閨女擋風遮雨,以前家裏窮不敢計較,如今日子好過,怎麽也不能再苦了孩子
這般想着,父女三人一進城後哪裏也沒去,直接去了牛馬市,一頭三歲的青壯小毛驢,加上一輛可拆卸車篷的板車,總共五兩銀子就買下來了
看楊山銀子付得爽快,賣主一高興又送了一副小鞍子,平日出行若是不想套車,直接騎驢也是極方便的
楊山喜滋滋趕着驢車,楊柳兒姊妹坐在車裏,各個都是喜笑顏開,楊柳兒惦記着和連君軒說說蓄水窖的事,就嚷着先去書院
途中楊杏兒跳下車買了一大塊醬驢肉,結果車前的小毛驢許是嗅到同類的氣息,不滿的甩着腦袋,被楊山朝着拍了兩記,才算老實下來
書院裏平日也常有家長拜訪,因此門房還算客氣,接了楊柳兒幾文辛苦錢就飛跑進去報信不久,楊誠就匆匆走了出來,而身後跟着的穿着寶藍長衫,搖着折扇的貴公子連君軒也一同出現
一行人也沒找什麽茶館落腳,直接站在書院牆外的槐樹下就閑話起來
楊柳兒趁着父親和姊姊圍着二哥的功夫,轉到連君軒身邊小聲問道:“連少爺,我正好有事找你”
連君軒掃了楊柳兒曬得紅撲撲的小臉一眼,又聽她說是特意來尋自己的,心裏沒來由的一喜,開口應道:“你又琢磨什麽古怪東西了?昨晚的雨水不小,家裏的蓄水窖滿了嗎?”
“滿了,水特別清澈”楊柳兒忍不住得意的擡起小下巴,顯得臉頰上的酒窩更深了,嬌聲嬌氣顯擺道:“等休沐的時候你們回家看看就知道了,以後家裏洗衣、澆菜都不用犯愁了”
她本是順口一說,但卻不知“回家”兩字聽在連君軒耳裏,實在暖熱了他的心腸
相比冷冰冰的連家大宅,楊家窯洞實在是破舊的可以,但他每逢休沐總找借口随着楊誠一同回去,原來就是因為他要“回家”!
這般想着,連君軒不由順着她的話道:“好,休沐之時我們就回家”
楊柳兒聽他的語氣有些古怪,疑惑的掃了他一眼就說起了正事
連君軒沒想到這種小事她還要特意征得他的同意,心裏更歡喜了,豪爽揮手應道:“不過是個簡單法子,你想送誰就盡避送好了,不必再問我”
“那怎麽成?”楊柳兒瞪了他一眼,嗔道:“這法子是你想出來的,自然要問過你了你們連家家大業大,許是不在乎這點小生意,但我們小戶人家可要靠這個養家糊口呢”
可這番話一出,連君軒心裏滿滿的暖意瞬間消散,冷冷應道:“随你便吧”
你們連家?我們小戶人家?是他自作多情了,人家根本沒當他是自己人!
說罷,他一甩袖子走過去同楊山見禮,留下一臉莫名其妙的楊柳兒,心中暗自琢磨這別扭少年不知又哪根神經沒搭對不過她轉瞬就把這點疑惑扔去腦後,琢磨着明日就跑去給陳二舅報信,那種怪樹的樹汁也要多去割些
連君軒一邊同楊家人說着話,眼角卻一直盯着楊柳兒,見她這般眉開眼笑的模樣,心裏更是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