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心中溫暖的地方(2)
而與此同時,楊志幾人也到了城外寺廟,雖然陰陽相隔,但吳家父女終于相見了
吳掌櫃不是壽終正寝,就是運回老家也不能進家族墳地,吳金鈴又是被親戚逼迫出來的,怎麽還敢跑回去自投羅網?于是不過三日,吳掌櫃就躺進一副上好棺木裏,葬到縣城外的一處墳地,并修了墳包,方便以後辨認
吳金鈴披麻戴孝,哭得昏天暗地,楊家人除了楊誠在書院出不來之外,都去墳頭上祭拜,燒了香燭紙錢
楊山為人厚道,琢磨着吳金鈴實在可憐,家裏又有兩個閨女在,于是就開口請她繼續住在家裏,将來再請陳老太太等長輩給她找個好婆家嫁了,也算有個依靠
不想吳金鈴卻是反對,想到老父的喪事足足花了二十兩銀子,還都是楊志墊付的,自己性子堅強,又戀着鋪子是老父曾經經營了十幾年的地方,于是提出進鋪子做工頂債
這項提議楊家人自然是反對的,但她卻極力堅持,倒是不知楊志想到了什麽,居然開口應下來了,最後,燒雞面鋪子後面的小院裏又單獨拾掇出一間小屋子
楊志特意找人搭炕,拾掇妥貼了,吳金鈴就住了進去,她白日裏除了在後廚幫忙,還負責大夥的一日三餐,她為人勤快又大方,手藝更是沒得說,不過幾日就同衆人相處的極好,臉上也慢慢有了笑意
而楊志不知是不是因為吃的好,生意也好,居然長胖許多,惹得楊柳兒給兄長做的新襖又往外放了一寸邊
Advertisement
農家人一年大半都在忙碌,只有冬日裏清閑許多,特別是窗外寒風呼嘯、大雪紛飛時,躺在熱呼呼的炕頭睡個夠,那滋味真是太美了
日子在指縫間慢慢溜走了,一晃眼就進了臘月,楊家衆人收了懶意,開始忙碌起來
楊杏兒琢磨着給家裏人添新衣、置辦幾床新棉被,下窯還要糊新紙,澈底拾掇擦抹竈間,拆洗舊被褥楊柳兒則整日在小本子上寫寫畫畫,盤算着過幾日進城采買年貨
今年家裏人多,定然要多準備一些,好在楊家如今雖說算不上大富大貴,但銀錢也絕對足夠過個肥年
整羊、半扇豬,淘換幾斤牛肉或者驢肉,山上獵回的兔子也要留幾只夏日裏買回的那些小雞也養得夠肥了,舍兩只來打牙祭,加上秋日裏腌漬的酸菜,儲在窖裏的蘿蔔、白菜、土豆,十幾口人一連吃上半個月都不怕吃空
而除了準備過年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楊柳兒的外祖母要過五十五大壽了
按理說五十五不算整壽,家裏兒女聚在一起吃頓飯,給老人慶賀一下就好了但陳家兩位舅舅都孝順,又因為楊柳兒的關系,着實賺了一筆,歡喜之下就打定主意要熱鬧熱鬧,也找了劉大師傅整治幾桌八大碗的席面,若不是陳老太太攔着,兩人還想請個戲班子唱一場
楊山這麽多年來一直都覺得自家受岳家照顧良多,如今手頭寬綽,聽到這事也是拍手稱贊,不但早早同兒女們打了招呼,又囑咐楊志在縣城最好的一家面點鋪子訂了十六斤壽面、十六斤壽桃
而楊柳兒感念陳老太太對自己的疼愛,親自去挑了兩塊好綢緞,同姊姊一起趕制了一套襖裙
這也是托了大宇盛産絲綢的福,這裏并沒有什麽嚴格界定,只要家裏富足,能買得起,士農工商都能穿綢緞當然那些入了賤籍之人還是不成,但那些人畢竟只占了極少部分
楊家這番忙碌,自然避不開常來往的魏春和連君軒
連君軒還好,他幫着楊柳兒給陳家送過兩次樹汁,同陳家也算熟識,平日又以晚輩自居,陳老太太過壽,自然要備上一份壽禮去湊個熱鬧,陳家不但不會覺得奇怪,反而會面上有光,歡迎之至
可魏春就有些尴尬了,雖說如今同楊家衆人相處親近,但畢竟還不是名正言順的楊家女婿,若是冒然去陳家賀壽實在有些唐突,但若是不去,好似又被楊家隔在外邊,真是上不去下不來,很是別扭
這一日魏春又送了兩罐蜜餞讨好未來媳婦和姨妹,楊柳兒笑嘻嘻吃着蜜餞,想着吃人嘴軟,便極有良心的為這位未來姊夫搭了梯子
就聽得她道:“阿爹,大哥鋪子裏忙,二哥那裏先生也看得緊,到時候怕是要直接從書院去舅舅家不如就請魏大哥幫忙取壽面和壽桃吧,好不好?”
魏春聽得眼睛直放光,心裏恨不得再搬幾十壇蜜餞來報答未來姨妹
楊山正吧嗒着煙袋鍋兒,擡眼望了望滿臉忐忑、期待的魏春,好半晌才說了一句,“明日先找個媒人來吧”
媒人?未來岳父這是同意把閨女嫁給他了?
幸福來的太突然,魏春直接喜得傻了,呆呆站着也不知行禮道謝
倒是楊柳兒好心推了推他,見他沒反應,扭頭同父親打趣道:“阿爹,魏大哥好像不想同阿姊訂親呢要不然,咱們再給阿姊相看一下別的好後生,上次七嬸子提的那個……”
“不成!”魏春差點一跳三尺高,平日的穩重精明全不知飛哪裏去了,撲通一聲就跪倒磕頭,“謝大叔成全,我這就回城找最好的媒人明日就來提親!”
說剛說完,他轉身就往外跑,結果慌亂間,腦袋撞上了門框,磕得黃土簌簌落下,不過他連疼都沒敢喊一聲,一溜煙又跑了,生怕多留一會楊家就會反悔一般
連君軒坐在一旁看得心裏直羨慕,臉上卻裝了不屑之色,只是定個親就歡喜的沒了樣子,以後成了親,魏家怕是立刻換兒媳當家了
俗話說,笑話人不如人連君軒如此在心裏月複诽,半點也沒料到不久之後他就澈底體會到其中滋味……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楊家沒有主母,楊山也不好當面告知閨女給她訂親了,待擺了飯桌,又有連君軒這個外男在,所以楊杏兒直到忙完躺進被窩,才聽說明日魏家要來提親的消息
楊柳兒死皮賴臉的鑽進姊姊的被窩,滿臉促狹之意,笑着打趣,“阿姊,你當真喜歡魏大哥嗎?若是你不喜歡,我去告訴阿爹,省得他老人家會錯意,把你草草嫁出去”
饒是楊杏兒再潑辣,這會也是羞得臉紅如布,她想扯了被子遮臉,又怕小妹當真跑去父親那裏搗亂,一時為難的不知如何是好後來聽到小妹笑得捂着肚子翻滾,這才明白自己被捉弄了,氣惱之下就伸出了十根手指頭,撓得她連連告饒這才罷休
末了,楊杏兒還有些不解氣,強自嘴硬的道:“我才不喜歡他呢,不過女孩子總要嫁人,就他還算比較熟識罷了我可不想成親那日才發現,要過一輩子的漢子是個嘴歪眼斜的……”
“阿姊騙人,每次魏大哥來,你都會多做兩個菜,還都是他喜歡吃的哼,我都發現了”楊柳兒毫不客氣的戳破姊姊的小心思,自然又免不了被拾掇了一頓
姊妹倆鬧累了,就抱在一處說悄悄話楊杏兒輕輕理着小妹耳邊的碎發,心裏又是甜蜜又是不舍,待回過神來,就見小妹已經睡熟白女敕女敕的小臉捂得微微泛紅,小嘴輕輕嘟着,頰邊兩個小酒窩若隐若現,甜美又嬌憨,看得她心裏軟的立刻化成一汪水
她伸手扯了被子把小妹蓋的更嚴實,末了吹了油燈,心裏琢磨着一定要找機會同魏春說晚兩年成親,若是他敢不同意,她寧可不嫁也不能扔下年幼的小妹,自己去享福……
也不知魏春許了多少辛苦銀子,第二日天色剛剛放亮,一個穿戴打扮很是喜氣利落的媒婆就上門了
楊家熱情的接了客人進來,上茶上點心,很是周到
那媒婆很歡喜,這種雙方早有默契的親事她是最願意接手的,不必費力氣兩頭吹捧,只需說幾句喜話,仔細收了庚帖就算把銀子賺到手了
楊家也不是小氣的,待寒暄過後,楊山收了魏春的庚帖,末了又把自家閨女的庚帖遞了過去,自此魏楊兩家就算有了約定,至于什麽時候下定、成親,以後慢慢商量也不遲畢竟若是着急了,難免有人碎嘴,說楊家女恨嫁,魏家男娶不到婆娘
楊柳兒笑嘻嘻的遞了一串錢給媒婆,算是楊家的謝禮
那媒婆瞧着楊柳兒的模樣好,年歲也差不多了,就想再拉一份“生意”,但轉而想起魏春叮囑的那些話,立刻就把話頭又吞了回去這時候可不能因小失大,萬一惹惱了楊家,豈不是把到手的鴨子也弄丢了,所以她又說了幾句喜慶話就告辭了
而媒婆這行事,倒是惹得楊山誇贊,“這魏家是個妥貼人家,請的媒人也是穩重知禮的”
見事情成了,楊柳兒一溜煙跑去跟躲在屋裏做針線的姊姊報信,楊杏兒臉紅,惱得敲了敲小妹,卻也沒有多說什麽
楊家衆人喝了臘八粥,沒幾日就到了陳老太太的壽辰一早起來,連家的大馬車就拉着連君軒和楊誠回來了,沒過一會,楊志也同魏春一起取了壽面壽桃,坐着青騾車随後到了門前
楊田不喜湊熱鬧,自願留下看家楊山換上閨女早就準備好的新襖褲,藏藍色對襟大襖、墨色棉褲,外加一雙白幫黑絨面的棉靴,頭上包着雪白的帕子他原本就身形魁梧,這般一拾攝,越發顯得神清氣爽,立時年輕了好幾歲
再看楊家姊妹也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楊杏兒梳了個簡單的單螺髻,斜插了一支玉蘭花銀簪,耳上戴着一對小巧的銀丁香上身穿了淺藍繡纏枝玉花夾綢的小襖,下面系了一條蓮青色直紋長裙,外罩一件大紅色絨緞披風,帽沿鑲了雪白的兔毛,整個人看上去清爽利落又不失少女的柔美,直把魏春迷得站在院門口咧嘴傻笑不已
而楊柳兒身為楊家最受寵的女兒,自然也裝扮的不差,不過她還未到十五歲及笄,所以頭頂兩側照舊梳了辮子,盤成兩個黝黑的小包子,系了粉紅色的絲帶,腦後剩下兩縷頭發直接紮成束,挂上兩個小銀鈴铛,一轉動腦袋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分外活撥可愛
先前楊杏兒特意做好的紫貂毛皮鑲邊的海棠紅錦面羊皮裏的披風,這次也穿了出來,暖暖和和一裹,遮住了裏面的蔥綠繡花小襖和蜜色百褶裙,只露出巴掌大的白淨小臉,怎麽看都像冬日裏趴在洞口往外眺望的小松鼠
連君軒看得心裏癢癢的,不由湊到她跟前,伸手拍拍她的包子頭,笑道:“有那麽冷嗎,穿得跟個棉球一樣?”
楊柳兒生怕他拍壞了自己的發型,趕緊歪頭躲了躲,嗔怪道:“我是女孩子,當然怕冷了哪像某些人“玉樹臨風”,誰冷誰知道!”聽到這話,連君軒立刻心虛的模了模鼻子
年輕人哪有不愛美的,特別是今日要去拜訪的還是心儀姑娘的長輩,他早起可是沒少使喚家安翻箱倒櫃這會,寶藍的錦緞長袍裏只穿了件棉比甲,比起人人臃腫的身形,他自然要挺拔俊秀許多,但冷風吹在身上的滋味确實有些刺骨
瞧他一身單薄樣,楊柳兒又瞪了他一眼,正琢磨去找件大襖好歹給他擋擋風,就見忙裏忙外的楊志身上穿的襖褲和大氅都很眼生,就問道:“大哥,你在城裏繡莊買成衣了?”
聽到這話,楊志的臉色頓時紅了紅,含糊應道:“我怕你跟大妹做針線太累,所以就……”說罷又怕小妹惱了,趕緊又添了一句,“我也給你們買了好繡線,放屋裏了,晚上回來別忘了收起來”
不曾想,楊柳兒卻是歡喜應道“謝謝大哥,正好連大哥穿的少,給你準備的那件披風就拿給他先用了”
楊志生怕小妹再追問自己的新衣,哪還敢說不同意啊,于是,“玉樹臨風”的連君軒到底被同化成了一只熊,可他卻是喜滋滋的,到處顯擺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