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善舉澤鄉親(1)
有句話說,幾家歡樂幾家愁對于談情說愛的小兒女來說,晴天是個好預兆,但對種田的農人來說,長久的好天氣就是災難了
自從開春下了一場小雨之後,大太陽已經曬了一個多月了,柳樹溝周邊的麥田因為缺水,遲遲不能灌漿上粒,家家戶戶都是愁眉不展,別說像楊家一樣包粽子過節,就是吃飯的心思都沒有了
原本還可以從金河挑水澆地,雖然遠了些,但總比沒指望強上許多,可惜今年金河的水量小,又被上游幾家大戶截去了,這會河床都露石頭了
有些老太太結伴提了香燭紙錢去廟裏燒香求雨,淘氣娃子們也不敢滿村亂跑亂喊誰知道什麽時候雷神電母就來了,萬一驚了神靈,一年的收成、家裏所有的指望就全完了
可惜,任憑衆人如此小心翼翼,殷勤期盼,老天爺還是不肯賞下雨水,有些心窄的婦人已經坐在門口抹起眼淚了
程大娘和程大妮母女上門來幫忙包粽子時,忍不住說起方才路上聽到的閑話,到後來也是嘆了氣
“咱們老百姓就是靠天吃飯,這老天爺不開恩,誰也沒辦法”程大娘說罷,想起楊家的小池塘裏總是滿水,自家女婿的四畝旱田借了光,常常能引水灌溉,就是家裏洗衣、澆菜也有水窖裏的存水可用,想了想又感激的道:“還是你們一家有遠見,這個時候就看出好處了”
程大妮自嫁了楊田,日子過得安心又吃的好,她容貌本就長得不錯,如今更是臉色紅潤、嬌美可人聽了娘親這話也是真心附和道:“咱家莊園打的兩口水井還沒怎麽變吧?聽說村口的水井又降了,別人家的日子可是比咱們差遠了”
Advertisement
“許是咱們莊園地勢低,水井倒是沒什麽變化”楊柳兒剛學着包粽子,不是漏了米就是掉了草繩,懊惱的噘着嘴巴,聽得這話倒是轉了歡喜模樣
楊杏兒不願程家母女以為小妹輕狂,就攆她道:“你不是說要用彩線纏些粽子送禮嗎,還不去取線來?等着你學會包粽子,怕都要到明年端午了”
一聽這話,楊柳兒紅着臉吐了吐舌頭,起身跑進屋取了一盒繡線,選了六種鮮豔的顏色,求着衆人分別用來綁六種餡料的粽子,到時候綁成一串,送出去做節禮既體面又實惠
程大妮見那繡線都是上好的,有些舍不得下手,楊柳兒看出來了,就道:“四嬸,你就用吧,這粽子要送到書院給先生做節禮,不好太過寒酸”
程大妮一聽這話就趕緊忙碌起來,程大娘也越發仔細把粽子包得棱角分明楊杏兒笑瞪小妹一眼,手下也是飛快的包着粽子
今年的粽子準備了六種餡料,其中火腿幹菜和臘肉、鮮肉三樣比較麻煩且難得,準備的不多,只用來同書院、連家和魏家走禮剩下最多的就是蜜棗和葡萄幹、桃脯,村裏親近的人家、山上的孫叔、陳家,還有牛頭村老宅多少也得送一些,這般算下來,每樣也得包足一大盆
楊家一幹女眷們忙碌了一日,總算在初三這晚把粽子放進大鍋,架火開煮
初四一早,魏春來送節禮,正好拉了楊柳兒和楊杏兒姊妹進城走一圈等到回來的時候,就見自家院門口蹲了三四個村人
他們是來尋楊山說話,可恰巧楊山去了豬舍,他們也不好到處閑走,就蹲在門口等了
楊柳兒見其中有裏正,就趕緊給姊姊使了個眼色,然後提起裙角跑去找父親
此時楊山正同楊田在山腳下修理雞舍,靠山散養雖然省了一部分糧食,但也躲不過糟損,總有些懶惰的狐貍或者貍貓鑽進雞場行兇兄弟倆在籬笆外下了無數繩套,又取了些木頭加固雞舍,正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聽得楊柳兒跑來報信,都有些疑惑
不過楊柳兒卻是猜出一二,小聲提醒道:“阿爹,村裏的麥田正旱着呢裏正大叔是不是來借咱家池塘裏的水澆地啊?”
楊山聽了愣了一會神,轉而卻是皺了眉頭,“恐怕真是這事,昨日我去看咱家的麥田,隔壁劉兄弟還說咱家麥子長的好呢”
楊田也是點頭,道:“這幾日到咱家地頭走動的人是不少”
楊柳兒手裏捏着衣角,神情很是矛盾今年開春就大旱,就是遠處的金河都幹了一半,而自家的小池塘因為偷偷從山上引水,一直是滿盈的
聽着村裏家家戶戶悲聲遠揚,她心裏也不好過,但若是開了這個先例,以後怕是年年都要放水幫村裏澆麥地一次兩次還好,時日久了,難免會有人發現小池塘的秘密,到時候村人非但不感激他們一家,說不定還會多幾分恨意,但若是不同意引水,眼睜睜看着村裏的麥田都旱死,村人絕望之下,許是立刻就把他們一家當眼中釘了
正左右為難之時,楊山卻發話了,“都是一個村裏的鄉親,平日對咱們家裏也多有照顧,怎麽也不能看着麥子絕産若是裏正開口,我就應了,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楊柳兒擡頭望望一臉堅持的父親,勸慰的話再也沒有出口
一家三口快步回了大院,果然楊山一坐下,裏正就代表村人開口求水,他本以為還要費一番口舌,沒想到楊山卻是一口就應了下來,末了又囑咐裏正趕緊找些後生,讓他們拿了鎬頭就來園子開水渠
聞言,裏正同幾個村人都有些驚訝,轉而卻是激動的紅了眼眶,一疊聲的道謝,很快就跑回去喊了十幾個壯勞力來,鎬頭鐵鍬齊上陣,幾乎是眨眼間就從小池塘邊挖了一條半尺寬的溝渠,穿過楊家的灌木圍牆,一路淌向村裏的麥田
吧旱多日的麥苗猶如渴急了的嬰兒,大口的喝着水,一塊又一塊輪下去,不過兩三日功夫,麥田就重新泛了青,空癟癟的麥粒也變得飽滿起來
男女老少聚在自家地頭,眼見一年收成有指望了,激動的嚎啕大哭,末了紛紛前來楊家道謝
楊柳兒、楊杏兒忙着燒水泡茶招呼女客,楊山這兩日白日看着村人往麥田放水,晚上就上山從大湖引水,如今終于把村裏的麥田都灌溉到了,他也累得眼眶都黑了
村裏一個平日有些游手好閑的後生,因為羨慕楊家家大業大,方才去裏邊走了一圈,這會坐下就誇贊道:“大叔,您家這個小池塘挖多深啊?存水可真是不少,放了好幾日還不見幹涸”
裏正等幾個老人也都不是傻子,心裏自然也有過這樣的疑問,但人與人打交道,講究的就是以心換心,楊家二話不說放水給村裏救急就極厚道良善了,即便人家藏了什麽事也不該探問,哪怕池塘底下有個聚寶盆也是楊家的,跟他們沒有一文錢的關系
所以一聽到這話,裏正第一個開口喝斥,“二狗子,你胡說些什麽!挖渠的時候不見人影,這會倒跟婆娘一樣說嘴了!”
那二狗子撇撇嘴還想抱怨幾句,楊山卻是笑呵呵的應道:“不怪二狗子好奇,我這幾日也覺得奇怪,還讓人去問我家誠子誠子說,許是池塘底下有泉眼,塘裏水多的時候不覺得,水一少壓不住了,那泉眼就往外冒”
“啊,誠子這麽說,那恐怕就是了,讀書人就是有學問”
“就是,楊家心腸好,說不得這泉眼就是老天爺獎賞的呢”
衆多村人紛紛羨慕的開口誇贊,心裏也跟着歡喜楊家能救一次急,自然也能救第二次,這池塘雖說是楊家的,但村裏以後也跟着沾光,他們如何不歡喜?
楊柳兒在門外聽到父親如此急智,也是咧嘴偷笑,待話題轉走,她這才端着一大盆的粽子進屋請村人品嘗衆人去了心事,又見有好吃食,場面自然更熱鬧了,這般說笑了半晌,楊家莊園才算清靜下來
因為這事,原本想要好好過個端午節的願望也在忙碌中成了泡影,但眼見村裏又恢複了生氣,連楊柳兒在內的楊家衆人都沒半句抱怨
太陽東升西落,眨眼間又過了個把月,雖然晚了一些時日,但麥田總算可以收獲了,可偏偏這時候老天爺又後知後覺的開始陰了臉,準備灑點同情的“淚水”
村人無不大罵,手裏卻不敢耽擱,扁擔筐簍,鐮刀柴刀齊上陣,晝夜不停的開始搶割麥子,否則一旦等雨水落下來,熟透的麥穗受了潮,就只能等着天晴再曬幹才能收割而萬一這雨下上半個月,麥粒發了芽,家家戶戶吃飽肚子的希望就又破滅了
楊家莊園新墾了六畝麥田,加上原本的四畝以及分給楊田的四畝,總共十幾畝,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全家上陣也得忙個三五日,這般計算下來,許是就要被雨淋了,因此楊山親自去老林河請舅兄一家幫忙
陳家今年的麥子也絕産,雖然也是犯愁上火,但好在家裏日子富庶多了,也不怕餓肚子,這會突然聽楊家要搶收麥子,還以為聽錯了,待問清楚之後,又是羨慕又是慶幸,趕緊拿上農具趕去楊家田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