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第55章
*
十三行的行商把火力集中到不講規矩的英吉利商人身上,晉商樂得聯手對外,雙方一拍即合,喝口茶的功夫就從鬥雞眼變成了一家親。
看的和親王目瞪口呆。
長見識了,真是長見識了。
以前只覺得朝中那些大臣吵起架來令人咂舌,現在看來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吵,商人這種靠嘴皮子謀生的行業吵起來一樣吸人眼球。
果然高手在民間,要不是他背靠皇帝老哥,十有八九不是他拿捏這些商人,而是這些商人把他耍的團團轉。
希望這些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出海賺錢上,忽悠西洋人可以,千萬不要忽悠他。
雖然他可能一時半會兒反應不過來,但是他哥能反應過來,他只需要不露怯其他就都不成問題。
和親王活了二十多年,除了他阿瑪雍正爺還真沒怕過誰。
晉商和十三行之間的你來我往被和親王寫成信件快馬加鞭送到京城,看的乾隆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
這都什麽玩意兒?
幸好送過來的不只和親王的彙報,還有其他親信的奏折,真要從臭弟弟那幾十頁的話本子裏把有用的信息挑出來,他一整天都別幹其他事情了。
以前也沒發現那小子這麽不正經,怎麽去趟廣東連密折都不會寫了?
密折密折,要的就是簡略明了,這上來就幾十頁的一大摞能叫密折?
欠收拾。
Advertisement
乾隆皇帝對那厚厚的一摞紙非常不滿意,小果親王的心情截然相反,“四哥,五哥這份肯定是寫給我看的,我喜歡看熱鬧。”
五哥一定是知道正經的彙報有人做,所以特意把所見所聞誇張了一下寫成話本子給他親愛的弟弟看。
乾隆:……
雖然很離譜,但是這臭小子說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能看懂?”
小果親王驕傲挺胸,“能!”
他跟着十六伯補課不是白補的,寫故事又用不到多少疑難雜字,他不會寫還不會看嗎?
乾隆嘆了口氣,讓臭小子帶着那疊手寫話本子出去看,別打擾他處理正事兒,“今兒傅恒當差,有不會念的字直接找傅恒,看完之前別回來,看完之後讓傅恒自個兒來回話。”
弘曕:……
直接說看完也不讓他過來搗亂就行,不用那麽繞着圈兒的說。
小果親王假裝什麽都沒聽見,接過那疊紙就跑出去看,他想知道到底是什麽情況能讓他們急五哥寫這麽多。
傅恒今天的确在宮裏當差,不過他這差事也幹不了多久,是的,他又雙叒叕升官了。
頭等侍衛已經是禦前侍衛的天花板,一般這個時候就會調到外面歷練,歷練幾年再回京城就是前途無限的帝王心腹。
傅恒走的也是這條路子,但是他和尋常的帝王心腹不一樣,人家的歷練不在外地而是京城,隔幾天就能在皇帝面前刷刷存在感,看的朝中一衆大臣只有羨慕的份兒。
集體吃檸檬.jpg
不怪他們羨慕,實在是傅恒這升遷速度前無古人後也不一定有來者。
皇上以前提拔傅恒還在他們的理解範圍內,只是升遷速度快了點,禦前侍衛還是禦前侍衛,這次不一樣,這次直接從武官轉文官了。
同品級的文官地位比武将高是不成文的規矩,朝中能做決策的都是文官,武将只在打仗的時候能臨時掌權,平時基本上都不管事兒。
就拿傅恒這次的升遷來說,頭等侍衛是正三品,總管內務府大臣也是正三品,但是總管內務府大臣屬于文臣,禦前侍衛屬于武官,這就算升遷,還是大大的升遷。
以前大家湊在一起閑談的時候還只是猜測,現在可以直接把猜測倆字去掉,他們皇上就是明目張膽的在培植親信。
傅恒絕對的是前途無量!
可惜再怎麽前途無量也還是要被打發來看小孩。
乾隆懶得看混賬弟弟送回來的“話本子”,又怕裏面有什麽重要的消息,索性找人過去一起看,還省得他親自頭疼了。
弘曕美滋滋的出門看故事,他看一張遞給傅恒一張,一邊看一邊感慨大清遍地都是人才。
看看人家志向遠大的晉商,要是真按照他們設想的發展下去,海外殖民地都得讓他們給弄出來。
雖然說起來很不道德,但是聽起來真的很爽。
趕快點趕快點,賺錢賺錢賺錢。
話說回來,大清的商人在海外賺錢需要給朝廷交稅嗎?海上有倭寇嗎?出海的商船能平安回來嗎?
小果親王有許多小問號,傅恒傅老師負責解答。
其實也不是什麽秘密,入朝為官後自然會知道。
商人在海外賺錢要不要交稅得分情況,如果一去不回自然不用交,如果帶着貨物回到大清,那還是得按規矩交稅的。
海關那邊具體什麽情況他不清楚,估摸着海關衙門自己也暈乎着,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把規矩定下來,也許和親王回來規矩就定下來了吧。
至于海上的倭寇,其實沒有那麽簡單。
前朝倭寇聲勢浩大,主要是因為朝廷執行海禁,而沿海的商賈不願意困在岸上,寧肯偷偷摸摸的出海也要出去,所以才有那麽多“倭亂”。
所謂的“倭亂”,絕大多數都是亦商亦盜的浙閩兩省人,只有極少數的日本浪人參與其中,而且這些日本人往往受雇于中國大海商。
他們以海外貿易為生,遇見打得過的就是倭寇,遇見打不過的就是正經商船,身份轉換極為靈活,哪個有利用哪個。
前朝倭寇那麽嚴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隔壁東瀛發現了一個銀礦,而且那個銀礦的産量相當的大。
他們腳底下這片土地有銅有鐵,銀礦還真沒多少,自從東瀛那邊出現了大銀礦,閩浙沿海一帶的商人就坐不住了。
他們這邊地大物博除了銀子什麽都有,東瀛彈丸之地運氣好出現個大銀礦,此時不去更待何時,于是海上一片一片全是前往東瀛“以物易銀”的商船。
嘉靖年間有個叫朱纨的名臣,是個推行海禁、剿滅海寇能臣,曾經大敗佛郎機人和倭寇的聯軍,一度平定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
但是最後也沒能平定,不光沒能平定,還含恨服毒自殺,可見海上的水有多深。
弘曕眨眨眼,“啊?為啥自殺啊?”
傅恒溫聲回道,“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1】
弘曕聽的似懂非懂,“有內賊?”
傅恒想了想,換成小孩兒能理解的說法重新說道,“不是有內賊,而是那些作亂海上的倭寇本身就是閩浙的地方豪族派出去的,他們和官場息息相關,朱纨的所作所為對他們來說不是保境安民,而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海上來往的商船是商還是寇大家心知肚明,朱纨是個剛正不阿的性子,上任之後态度極其強硬,直接把海上風頭最盛的兩窩海寇給抓了,消息傳到京城直接炸了鍋。
萬萬沒想到朱纨不光敢抓人,他還敢把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捅到明面上來,直接上奏疏彈劾浙閩兩省的世家大族勾結“倭寇”,證據就是他抓的那兩窩海寇頭頭。
如此逆天而行,注定不得善終。
南方人每屆科考皆無比風光,朝中閩浙籍的官員不知凡幾,各方之間的關系盤根錯節,說是牽一發動全身也不為過。
朱纨的奏疏剛剛送到皇帝手上,朝中閩浙籍的言官立刻開始彈劾反擊,說被俘虜的海寇頭頭不是倭寇都是良民,朱纨為了軍功無所不用其極,純粹是在殺良冒功,同時還不忘暗戳戳的說他故意污蔑閩浙士人,要皇帝把他撤職審查。
朱纨要是能被威脅,他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抓人,他的反擊也很給力,直接下令把抓到的海寇全部處斬。
誰來求情都沒用,按律就是當斬。
小果親王一拍大腿,“是條漢子。”
傅恒嘆了一聲,“的确是條漢子,可正是因為他的手段過于強硬才招致殺身之禍。”
不管什麽時候,地方官員都不能擅自殺人,打仗的時候除外。
朱纨一下子殺了那麽多賊寇,沒人給他使絆子也就罷了,一旦有人給他使絆子這就是将把柄送到敵人手上。
朝中言官開始能彈劾他殺良冒功,他把抓到的海寇都傻了之後那些人更是不會放過他,一時間彈劾他的奏疏雪花一樣飛到皇帝手中,別人想救他都難。
嘉靖皇帝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麽回事嗎?未必。
但是皇帝明顯沒想保他。
朱纨大概也知道這事兒沒法善了,自殺之前很是淡定,“縱天子不欲死我,閩浙人必殺我。”【2】
他知道動海上那些違禁出海的商船是什麽後果,但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他眼裏,凡是違背朝廷法度的事情都是作奸犯科,既然朝廷明令禁止沿海百姓私自泛海通番,那就必須徹底禁絕。
頭鐵硬剛,二十年後他還是一條好漢。
然後就在家裏服毒自盡,正好趕在朝廷派去抓他下大獄的人前面。
令人感慨的是,朱纨死後沒多久朝廷就開了海禁,民間商船光明正大的出海,顯得朱纨之前的所作所為像個笑話。
小果親王倒吸一口涼氣,“那我五哥還能活着回來嗎?”
這這這這這、這是動了人家的利益蛋糕所以丢了小命兒,他們家五哥去廣東要做的事情和朱纨不一樣,但是本質上講也是動了地頭蛇的利益,天高皇帝遠的他真的沒事兒嗎?
傅恒:???
啊?
朱纨被迫服毒自盡是因為他勢單力薄,和親王、和親王跟勢單力薄四個字有關系嗎?
小果親王應該擔心的是廣東本地的商人會不會哭瞎眼,大清地界兒沒人敢動和親王啊!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