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6.第二十六章再次嘗試
第二十六章 再次嘗試
楊遇安吸取侯小君的教訓,盡量不做無謂掙紮,節省力氣。
待登上救命漁船後,有的是時間實施刺殺。
然而一日後,他發現自己想當然了。
雖然躺平不掙紮,的确節省了大量力氣。
但也因為一直随波逐流,自身越飄越遠,失去了封參軍等人的蹤影。
如是五日,記憶中的漁船始終不曾出現。
大概救了封參軍三人就回去了。
楊遇安漸漸體力難支。
都督級修行者雖然體能強于普通人,到底仍屬于肉體凡胎的範疇。
五天沒吃沒喝,上都督都扛不住。
最後随着一陣天旋地轉,記憶畫面破碎消失。
……
“本次遺願評價:丁下。”
瓊花仙子莫得情感的聲音響起,将楊遇安帶回了現實世界。
毫無疑問,這次侯小君的遺願任務失敗了。
Advertisement
功法記憶的封印仍舊牢固。
“仙子,可否再次進入記憶?”楊遇安不甘問道。
“可。”
“一共能模拟幾次一次,兩次……”
直到楊遇安說到“三次”,瓊花仙子才應了一聲“是”。
“原來侯小君這道殘魂,可模拟三次記憶事件。”
換言之,眼下他還有兩次嘗試的機會。
于是他立即收斂思緒,重新回到遺願任務中。
“船上三人警惕性極高,根本無法靠近行刺。而不靠近的話,落水以後第一時間就被海浪沖走分離。”
“至于落水以後,若試圖掙紮靠近,最終會因為體力耗盡,趕不上救援。”
“不掙紮的話,又會錯過漁船。”
海上漂流五日,已經充分說明那艘漁船是唯一活命的機會。
實際上按照侯小君記憶,那片海域風高浪急,平日就極少漁船出沒。
別說五日,五個月都不一定能等來一艘船。
否則他也不會選擇走這條路線,以便行刺。
只能說這位封參軍命不該絕,這等絕境之下居然還能撞大運獲救。
“怕不是又一個氣運加身的位面之子?”
楊遇安忍不住吐槽一聲。
但下一刻,他心中莫名一動
“既然這位封參軍運道極佳,那我何不蹭一蹭他的運氣?”
思路打開,楊遇安很快有了新的計劃。
……
嘩啦!
大浪劈頭蓋臉的落下。
楊遇安這次不再硬抗,反而順勢摔倒在船中,一副措不及防的模樣。
“船家,你還好吧?”
封參軍溫雅的聲音響起,帶着點關切。
“無妨無妨,小人平日浪裏來浪裏去,摔慣了!”
楊遇安連連擺手,哪知幾次作勢欲起,又都打滑摔倒,好不狼狽。
封參軍見狀,幹脆讓一名軍士上去攙扶,坐到自己身邊。
“船家你給我說實話,這片海域,不是你往常打魚謀生的地方吧?”
封參軍臉色平和,話中卻帶着誅心之意。
若眼前坐着的是侯小君本人,怕是要當場破防了。
不過楊遇安到底隔了一層心思,只是愕然片刻,便迅速找到應對思路。
便見他摸頭讪笑道:“嗨,不愧是公門中人!小人這點心思根本瞞不住。”
“不錯,小人是故意帶大人來這片海域的。”
“哦,那是為何?”
封參軍語調無悲無喜,安坐如山。
倒是旁邊兩個軍士目中精光畢露,氣機牢牢鎖定楊遇安。
只要他應對不當,下一刻便會全力出手轟殺。
“小人雖在外海謀生,到底也聽說過浙水兩岸的戰事。知道朝廷神兵天降,高渠帥遁海逃生。”
“大人此番匆匆南下,又有精壯軍士護衛,想必是要到越國公帥帳下效命的吧?”
此言一出,封參軍微微眯目,兩邊軍士雙雙逼前一步,一左一右封死楊遇安退路。
後者卻恍若未覺,自顧自道:“小人本是前朝南陳世族子弟,國破家亡後,擔心被朝廷誅連,不得不改頭換面出海謀生。”
“但這裏雖然天高海闊,卻不是求取功名的好地方,小人打小過慣了富貴日子,怎能甘心一直茍且下去?”
聽楊遇安說到這裏,封參軍算是回味過來了:“所以你想走我的門道,好去軍中效力,以求功名?”
楊遇安連連點頭。
封參軍不由失笑道:“那你何不一開始就說個明白?”
“我身世不清不白,大人又不清楚我的才能,一開始就說,多半是要被大人拒絕的。”
“那現在呢?我為什麽就不會拒絕了?”
“現在大人已經知道我的本事了。”楊遇安仰起頭,微微得意道,“這片海,哪裏能走船,哪裏足夠隐蔽适合逃匿,小人一清二楚。”
“大人上岸後若要輔助越國公追捕賊帥,小人定能幫上忙!”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封參軍微微點頭。
“所以大人是同意了?”楊遇安目光期待道。
“呵呵,本吏也不過剛剛被越國公征辟,自家的參軍之職尚且未坐實,哪裏能許你什麽前程?”封參軍不置可否,“你且先劃船吧!等上岸以後随我到軍營,再議後事。”
言下之意,就是讓楊遇安先努力幹活,等将來有機會,再說報酬的事。
對于封參軍這種畫大餅的行為,若楊遇安有心求功名,自然是要失望的。
不過他真正目的只是接近對方,所以微微一愣,恰到好處地展露一絲氣餒,便接着去劃船了。
……
不久之後,風暴再度降臨。
這次因為提前表露了心跡,楊遇安在翻船之前第一時間撲向封參軍的位置,只求拖住對方。
最後雖然沒能如願,但卻被旁邊一名上都督軍士及時拉住,一同落入海中。
這之後,四人互相攙扶着在海浪中漂浮。
因為有兩名上都督搭手,楊遇安明顯感覺要比獨自一人時輕松許多。
雖然仍舊沒有刺殺的機會,但到底也有望活下去。
如此浮浮沉沉了一日,漁船如期而至,楊遇安終于做到了侯小君做不到的事。
在海難中活下來。
“此番你我也算同生共死了一番,有些話我也不妨說得坦誠一些。”
險死還生後,封參軍的态度明顯軟化不少。
“其實登船之後,我就看出你是叛軍的刺客了。”
楊遇安垂手不語,等待對方下文。
“你也不必反駁,就你那老樹皮一般的腿腳,我哪裏還看不穿你的來歷?”
“腿?”
楊遇安低頭看了看屬于侯小君的黑腿,有點摸不着頭腦。
不過封參軍認為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也不細說,接着道:“我就不說以你的出生,加入軍中是絕無前途。即便你是根正苗紅的關隴子弟,我也不建議你此時參軍。”
“為何?”
“因為當今至尊不是前朝那些喜歡窮兵黩武的皇帝。”封參軍自信斷言道,“我料此番叛亂平息,至尊多半會鑄劍為梨,馬放南山,讓天下休養生息。”
“你與其在海上亡命,還不如就此上岸,好生過些太平日子。”
從後來的歷史發展看,楊遇安知道這位封參軍所言不差,甚至稱得上洞悉天下大勢。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并非朝中重臣,天子心腹。
只是一個差點落水淹死的小小地方參軍而已。
“這位怕也是一個氣運加身的猛人。也不知六年以後的今天,已經走到何等高度了。”
“想必不會是名不經傳的小人物。”
話說到這個份上,什麽刺殺任務自然成了無稽之談。
不過到底也算讓侯小君活了下來,評價應該會比上次高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