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公主請登基(二十六)

公主請登基(二十六)

打發了雲嬌南下, 萬俟悠也沒閑下來,她也閑不下來。

從她監國以來她每年夏天都會讓工部官吏去各地查堤壩清溝渠,事兒安排下去了自然就要有回報——新增奏疏一車。

刑部和大理寺的案子這幾年案子不少, 有人查了有人審了有人判了,還得有人得在最後的處置上核驗用印,沒錯那人就是她這個當皇帝的。

萬俟悠曾想過讓外官們精簡請安折子,可那些瑣碎的言語裏并非全無用處,在通政司建起來之前她還是決心留着那些谄媚的瑣碎——和每天裝着它們的一大摞奏疏。

“從前剛去朔州的時候跟在安嬸子後面感覺自己無從下手,安嬸子還跟我跟說活兒都是幹出來的, 現在當了皇帝也是一樣啊。只要想做事兒, 就有做不完的事兒。”

看完了一摞奏疏,萬俟悠歪在椅子上有些憊懶。

窗外蟬鳴陣陣,隔着窗子能看見外面的天光鋪灑, 真是個又熱又曬的好天氣。

要是早幾年, 她現在肯定是在湖上游船。

對了,她鏡湖上的那艘畫舫, 這些年的養護得不少銀子吧?是哪裏出的錢?是她的名下私産還是內帑?

勤勤懇懇的皇帝陛下有些頭疼。

她這個腦子啊,現在就根本閑不下來。

“重丹,朕想喝烏梅飲。”

重丹看了一直站在陛下身後的重紫一眼,才無聲地退了出去。

萬俟悠伸了個懶腰, 單手撐在一摞折子上,突然又說:

“宮裏的烏梅飲方子明明不錯, 也就是蘇姮你喝不慣。”

坐在下首一直在謄錄旨意的蘇姮擡頭一笑:

“陛下, 微臣自幼不喜甜的, 比起烏梅飲, 還是更喜歡扶芳引,淡香解渴。”

如此閑聊了兩句, 萬俟悠看了一眼桌上堆的奏疏,又繼續看了起來。

集賢殿的刻漏發出細微的水聲,兩側的銅制大香爐裏微煙袅袅,紙頁翻展生風,偶爾卷起了絲絲烏梅的甜,扶芳的香。

如此一直到了申末,陛下在女官的提醒下放下了手裏的案卷。

“蘇姮你今日也早些回去吧,明日你們殿中省上上下下可有的忙。”

“陛下放心,臣等已經将千秋節各處都準備妥當。”

說完,她上前幾步,深深行了一禮:

“謹賀陛下千秋。”

是的,明日就是萬俟悠登基後的第一次千秋壽誕,元戎初年的七月二十日。

已經對自己生日提不起興致的萬俟悠随意擺擺手:

“明年要是能再少花一萬兩銀子我更高興。”

蘇姮只能苦笑。

大啓朝皇帝們的千秋節一直是繁京百姓們的大事,因為他們可以連着三天在晚上出門看街上的各式雜技百戲,這些戲班子從天南海北趕來為陛下賀壽,身上都帶着各式絕活兒。

最高興的當屬未成婚的小娘子們,乞巧節的時候沒有玩盡興,沒關系,過十幾日就是陛下千秋,暑熱漸散,夜有涼風,仍是出門夜游的好時候。

一大早,街上之前搭起來的棚子就被人披紅挂彩地裝飾了起來。

一輛馬車緩緩從街上駛過,毫不惹眼地到了皇城一側,片刻後,向皇城中駛了進去。

從馬車裏下來,杜行舟看着張燈結彩的宮門,一時只覺得恍如隔世。

第一次站在這宮門前的時候,他是大病初愈的宰相幼子,他走進去,得陛下喜愛,賜了個七品的宣德郎。

第二次站在這,他是等着陛下召見,因為他奏疏得當,陛下選他為五品下的中書舍人。

上次站在這裏的時候,這宮門處,就擺着他全家的屍身。

撩起衣袍的一角,他終于還是擡腳邁了過去。

在他腰上懸着一個小小的錦囊,裏面裝了一枝幹掉的茉莉花。

……

陛下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千秋節,殿中省似乎是想要一掃太上皇時候的陳郁,不僅裝飾之物都煥然一新,連獻藝都更新奇有趣。

攜家眷入宮宴飲的群臣們舉杯暢飲,同賀陛下千秋,彼此之間偶爾交換一個眸光,似乎也比平時少了些許機鋒。

“你看,多有意思。”高坐在上面,萬俟悠對她母後說,“當官的男子帶的都是家眷,女子帶的卻多是姐妹、小姑子,又或者是幹脆不帶。”

那些儀态萬方的诰命們彼此之間言笑有禮,卻對那些同樣穿着羅裙的為官女子們頗為閃躲和回避。

和她們相比,那些為官的女子人數少得多,卻不見拘束,還與她們的夫婿——也是女子們的同僚舉杯相談。

有意思,真有意思。

這算不算是杜鵑遇了白鶴?還是一群白鵝進了雞窩?

察覺到那些诰命對一些年輕的為官女子眼神裏的審視,萬俟悠輕輕挑了下眉頭。

“重藍。”

“陛下。”

“朕記得朔州送來了些堆錦做的扇子。”

“回禀陛下,朔州刺史蘇引進上了三百把堆錦扇子恭賀陛下千秋。”

“你去帶人取了來,今日在場群臣一人賞賜一把。”

“是。”

重藍的動作很快,萬俟悠陪着她母後看了兩支歌舞,五光十色的堆錦扇子已經出現在了群臣的手中。

陛下新賜,受者自然要恭謹拿在手中,幾乎瞬間,同是女子的外官和诰命就有了極為明顯的區分。

執扇者為官,無扇者為诰命。

那幾位剛剛還在審視為官女子的诰命漸漸收回了目光,小心地看向主座,卻只見陛下與太後說笑。

陛下的手裏也拿了一把白貓戲蝶的堆錦扇。

太後江九月比年前瘦了些,手上的血管略有些凸顯。

她拍了拍自己女兒的手臂,笑着說:

“旁人都在給你祝壽,你倒好,一直看人家的家眷。”

“旁人都在看朕,朕看回去又怎麽了?”

萬俟悠對着她母後眨了下眼睛,她母後又笑又嗔,要不是在群臣面前,都想伸手點點她的腦袋。

江九月如何不知道,那些诰命自恃高了為官的女子們一頭,又是防備又是打量,自然惹惱了一手将女子引入了朝堂的萬俟悠。

心中默默一嘆,想着過幾天見這些诰命的時候也該敲打一番,她又捏了下女兒的手臂:

“怎麽登基之後反倒淘氣了。”

當然是因為當監國太子到底不如當皇帝自在。

手中扇子輕搖,萬俟悠抿着嘴對她娘笑了笑,轉回去,再次察覺到了一道在看着她的目光。

今夜看她的人何其多,只這一道,似乎格外刺人。

“往年都是我們這些女子坐着,聽各位大人喝酒連詩,今年倒是新多了許多女大人,不知道女大人們可願意同咱們這些無知婦人連詩?”

女子的聲音有些高亢,讓其他人都擡頭看了過去。

這個女子穿着三品的诰命服,見旁人都在看自己,她的眸光輕輕轉動,自這頭,看到那頭:

“既然已經有女子入朝為官,陛下禦賜的酒宴上,也該是能讓女子說話吧?總不能能考功名的是女子,我們這些操持一家老小吃喝的,就不算女子了?”

說着說着,她自己先笑了。

自從萬俟悠掌政,宮中賜宴就不再分內外廷,還特許了夫妻同席而坐,在女子身側坐着的就是她的夫君。

見自己的妻子行事無狀,楚平野的眉頭緊鎖,連忙起身,一面擋在她前面一面謝罪。

萬俟悠還沒說話,江九月已經将手裏的杯盞重重地放在了桌上。

“來人,那位诰命喝多了酒,禦前失儀,帶到偏殿好好醒醒酒。”

“是!”

“行事無狀?我、我哪有……”

米氏的話消失在了她丈夫警告的目光裏。

她好像突然醒了。

看看自己近在咫尺的丈夫,再看一眼遠處那位高高在上正與太後說話的皇帝,她的臉上陡然間只剩了頹然。

毫不反抗地任由女官和宮女将自己攙扶而起,米氏用慘然的目光看着自己的丈夫,卻只看見他振了振衣角,繼續向那位陛下請罪。

“不應該是這樣的。”她輕聲說。

米氏咬了下自己的嘴唇,她今日鼓起了莫大的勇氣,就是想堂堂正正地問問那個穿上了龍袍的女子,為什麽,一個已經富有天下的皇帝偏要從她的手裏搶她的丈夫?

她身為女子,雖然沒有成了什麽公主、太子、皇帝,可她操持家務、孝順公婆、對自己的丈夫舉案齊眉,怎麽就要淪落到這種田地?眼睜睜看着她的丈夫在幾年裏都一直惦記別的女人?

可她什麽都還沒來得及做。

偏殿裏,工部水部司郎中剛剛換掉自己髒了的裙子,正拿着堆錦扇子要出去,剛好與米氏打了個照面。

“卓家姐姐。”

米氏叫住了她。

太後身邊的女官可不想她與旁人說話,連忙攔在了兩人中間。

“大人,請。”

卓妩君認出了米貞娘,她手裏的扇子搖了下,只點了點頭就走了出去。

“卓妩君!你每日所跪的女子!司徒堯正是為了……”

人聲突然消失,應該是被什麽塞住了嘴,卓妩君無聲一嘆,腳步并未停留。

不遠處,她的堂妹卓悅君正在等她,見她出來了,連忙迎了上來:

“阿姊,你可看見了那米貞娘?”

卓妩君搖頭:“我只看見了一只圈中之羊。”

羊?什麽羊?

卓悅君是今年的進士第九名,剛剛進了翰林院學着制文,在這樣的場合還是有些怯,幸好和她的堂姐坐得不遠,她心裏也有了依仗。

“阿姊,伯府又往家裏來信了,您真的不看嗎?”

卓妩君受陛下重用,現在已經是從五品的工部郎中,她爹卻在三年前被貶為了七品的梧原府長史,至今升遷無望。

雖然當年也恨過伯父的絕情,可伯父與堂姐終歸是父女,要是堂姐一直對伯父置之不理,卓悅君也怕旁人非議堂姐,這一兩年間偶爾有了伯父的消息,她總想跟堂姐說一聲。

卓妩君又搖了下自己的扇子,終于沒忍住,用扇子敲了下自己妹妹的腦袋。

“你今日怎麽回事?喝了兩碗黃湯連一句我愛聽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卓悅君扁了扁嘴。

“阿姊,你好歹做做樣子。”

卓妩君冷笑,又敲了敲她的頭:

“做什麽樣子?做個孝女賢孫模樣?改天讓他直接把我賣去給別家為妻?那我走到今日是圖什麽?圖他将我賣個好價錢?”

從前娴靜文雅的堂姐不僅有了脾氣,說話還刻薄了起來,卓悅君抱着頭,也只能嘆氣,連抱怨都不敢。

是堂姐一路拉着她科舉入仕,她也知道堂姐這些年的不易。

說到底,是卓家對不起堂姐。

但是……有些事畢竟是自古至今的公理。

“阿姊,你既然要往高處走,和伯父之間總要虛與委蛇,不然傳到陛下耳朵裏……”

陛下?

卓妩君看向不遠處的燈火通明:

“悅君,怎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不明白陛下想要的是什麽樣的官?

“你看看受陛下信重的聞尚書、越侍郎、蘇少監……她們哪一個是循規蹈矩的女子?哪一個是依仗家族父輩的?

“聞家這些年幾次派人來與聞尚書修好,把聞季楓都除族了,聞尚書歷經數朝,旁人從前知道她,都說她是守禮持正,現在她何曾給過聞家好臉色?越侍郎從前差點被自家族人吃了絕戶,依附了當時還是公主的陛下就立刻将越家踩在了腳下。蘇少監倒是出身極好,你又何曾見過她與蘇相走動?那可是她的叔祖。就連與你親近的于蘭娘,在得官之後都立即從家裏搬去了自己的嫁妝宅子,你以為她真是為了少些拘束?”

卓悅君聽着聽着,人已經呆了。

莫非,陛下喜歡的就是跟家裏不親近的朝臣?

遠遠看見有人提燈走來,卓妩君拉了下她的衣袖。

說話的聲音又低了幾分。

“別說女子,你看看陛下信任的男子,裴都統從朔州回來之後就與裴家斷了聯系,還有今日現身宴上的杜行舟杜三郎,陛下定會對他委以重任,除了是因他的才智忠心,也是因為他身邊已經沒有親近之人。”

那燈近了又遠,卓妩君拉着自己的堂妹緩緩向席上走去。

“陛下以女子之身登基,于這世間綱常,就如以箭破網,此箭奇快,奇猛,可她終究是一支孤箭。世人眼裏,她高踞皇位,卻非君父,因為她是踩下了君父才行到禦座之前。她掌乾坤,卻非定乾坤之人,因為乾坤有軌,她是那軌外的一筆。她是如今的天下之主,卻只是如今的,因為萬俟一族皇親仍在……”

袍袖被自己的堂姐輕輕地拉着,卓悅君都想不起來自己是怎麽回到位置上的。

陪堂姐去偏殿換裙之前,她還在為自己能在宮裏飲宴而沾沾自喜,此時再看看滿堂的臣子和诰命,她卻覺得一股冷意凝在她的心底。

“陛下要尋自己的同盟同道之人,這些人就是如我、如越知微、如桑問經這般,父家見棄,乾坤不容,天下所唾。”

堂姐最後的那句話,可真冷啊。

七月的夜晚,新晉的翰林院編修輕輕打了個冷顫。

有人覺得冷,也有人覺得燥。

回到仁壽宮的太後娘娘讓人給自己取了一碗靜心茶去除心頭的燥火。

“本宮記得那米氏是出身端陽米氏後人?她爹是誰?米盛赟?米長樾?”

“娘娘,米夫人的父親是從前的國子博士米道勤,如今已經致仕了。她不過是個無知無禮之人,您千萬別與她置氣。”

盛春小心勸解卻不能讓江九月的怒火稍減。

“國子博士,五品,一個五品學究的女兒,就敢用她的那套什麽貞潔之類的東西來冒犯我女兒?莫說我女兒與那楚平野沒什麽,就算真有什麽,要我女兒是個男子稱帝,跟楚平野有斷袖之好,她可敢當衆說一個字?!”

江九月深吸了一口氣。

“她憑的是什麽?嗯?憑她對這一個男人的父母卑躬屈膝?憑她對着一個男人小意伺候?憑她是被人用轎子從正門擡進那男人家裏的?旁人視她如一個披着绫羅的奴婢,她竟覺得自己能冒犯天顏,看不起一個皇帝了?只因為她的夫君傾慕那個皇帝?”

閉上眼睛,江九月将身子靠在了引枕上。

“派人去米家,米道勤才五品,他夫人不是诰命吧?”

“回娘娘,米道勤只給自己的娘請封過诰命。”

“好,那就申饬米道勤的娘,連個孫女都教不好,那诰命也不必留着了。”

“是。”

盛春退了出去,盛秋端着靜心茶進來,江九月卻沒睜開眼睛,只在桌上點了下。

“且放着吧。”

又過了好一會兒,在袖中攥緊的那只手終于不再顫抖,眼前也不再恍惚,江九月才緩緩睜開了眼睛。

“端陽米家,不管姓米不姓米,還有幾個诰命都查出來,後日讓她們在京的都在本宮的門前跪着聽訓,不在京的,就自求多福吧。”

這是要把端陽米氏一族全部的诰命都收回的意思,盛秋看了盛夏一眼,都沒有吭聲。

娘娘動了真怒,除了陛下,也沒人能勸得了。

“她們既然沒教會那米氏什麽叫天威不可犯,就別怪本宮來教。”

江九月看了一眼懸在牆上的刀。

那目光猶如一只虎。

把自己母後送回了仁壽宮,萬俟悠自己也不打算再回席上,坐着步辇還沒到漪瀾殿,仁壽宮裏她母後震怒的消息已經傳了過來。

萬俟悠嘆了一聲。

她的母後啊,事事為都她考慮,沒有革去米氏的诰命,是怕她和楚平野君臣生隙,沒有當着她的面發作,也是怕她不得已處置了楚平野,失了親信,以後做事的時候多了掣肘。

可母後為她做到了這般地步,她又怎能坐視不管呢?

“重紫,把這半年參奏楚平野的奏疏都找出來,給他送過去,朕記得他之前祖父去世,奪情未曾守孝,現在就補上吧。大理寺之事,就暫時交給大理寺左少卿,至于原本風聞司的差事,就交給通政使。”

頓了頓,她又說:

“明日、後日百官都休沐,那就等到下次朝會,将朕設通政司一事頒下去。”

“是,陛下。”

步辇停在漪瀾殿前,萬俟悠擡腳從步辇中走了出來,一個穿着淺青素袍的男子在殿門口跪地相迎。

“陛下。”

他就是還未宣之于衆的新任通政使,杜行舟。

在他的腰上,懸着一塊雕了茉莉的銅牌。

“朕思來想去,給你找了個副手,你們兩人,正好可以借他的身份,将那些還蠢蠢欲動的忘八都給朕從泥塘子裏釣出來。”

杜行舟垂眸看着自己面前的青石磚地。

“陛下所說的,可是之前的起居舍人陸晉?”

萬俟悠笑了:

“聰明,我本想讓你跟楚平野聯手,偏偏他得回去丁憂,這個陸晉朕沒怎麽見過,看他寫的東西倒不像個蠢人,你們兩個人且試試。”

杜行舟也不問為什麽一夕之間楚平野就得去丁憂,只點頭稱是。

過去那個斯文俊秀的杜三郎身子結實了不少,卻還是像一枝翠竹。

萬俟悠沒立即讓他起身,抱着手站在一旁玩賞了片刻,才終于向殿內走去。

“趕緊把那些人除盡了,朕要做的事多了去了。”

令朝中無數人心生遐想的漪瀾殿是陛下最愛住的寝宮,一進門,杜行舟就看見了占據了整面牆的輿圖。

“你既然願意回繁京,就好好做事。”

陛下從一旁拿起了一盞燈,一身金色的衣裙在燈火下泛起耀眼的波瀾。

剛剛二十四歲的君主凝視着面前的輿圖。

“穩朝綱,養國庫,蓄精兵……朕這一生,都在這些上面了。”

前面兩條還好,第三條讓杜行舟轉頭看向了她。

今日陛下的千秋宴上,烏蠻的使臣卑微乖順得就像是他們帶來的駱駝,即使這樣,陛下也要徹底踏平烏蠻嗎?

“陛下,蓄養精兵,是要攻打何處?”

“烏蠻?朕是要打這裏。”

萬俟悠擡起手,指向了朔州以北。

“這裏,有個地谷,吞吐着魔氣,那魔氣侵染土地生靈,在那地谷裏的一只老鼠都能咬死一匹馬,被侵染的土地每月延出三寸有餘,一年就是一丈,魔物從前年的一百三十種,到今年是一百八十六種。”

杜行舟看了一眼輿圖,又看向陛下。

聽着陛下說:

“朕在朔北建學宮,養精兵,就是要把此地給解決。”

“陛下,魔氣是何物?”

“至今日,還無法可解之物。”

既然無法可解,又為何非要去解?

“陛下,既然是未有解決之法,不如将此地……”

“此地已經危及朔州,朕說過,朕絕不會放棄朔州的百姓和土地。”

萬俟悠語氣淡淡,卻不容更改。

她答應過許多人,那些人活着,有他們記得她的話,那些人死了,她自己記得自己的話也足夠。

她是皇帝。

杜行舟看着持燈的女子,片刻後,他淡淡一笑:

“那臣只能為陛下殚精竭慮,傾付所學。”

半輪月亮高懸天上。

朔州百姓還在勇毅學宮前載歌載舞,慶祝陛下壽誕。

刺史府內,朔州刺史蘇引看着一盆被人從繁京千裏迢迢送來的茉莉,笑着舉起了酒盞。

“敬祝,心如赤子,初念不忘。”

同類推薦

九轉道經

九轉道經

少年殺手,偶得九大道祖留下九轉道經一部,接受驅魔斬妖,修複天地大任,上天入地,無往不利,觀此道經,修我天地極道,願早日成就道祖。
心存天地,與世皆敵,少年古臻生于小品位九流域之中,不介意仇家滿天下,願踏腳之石,鋪滿成長道路。身世古怪,上古道祖後裔,更為九天大陸天尾家族外戚。
事關定數,變數之争,方知天下本為棋局,人人皆在局中。無限劇情,無限争鬥。
小說關鍵詞:九轉道經無彈窗,九轉道經,九轉道經最新章節閱讀

玄幻 天茗
1047.1萬字
九陽絕神

九陽絕神

最強殺手,逆天重修。
為報前世滅族之仇,修至尊神訣,握無上神兵,掌混沌之氣,噬天地,斬蒼穹,誅神滅魔,踏破乾坤!
以殺戮之名,成就更古至尊!
這一世,我要只手遮天,翻手滅世!
九天在下,唯我在上!

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

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

大陸傳奇,一戰成名;鳳凰聖女,風火流星神界刀法;雙升融合,金陽藍月,雷霆之怒,這裏沒有魔法,沒有鬥氣,沒有武術,卻有武魂。唐門創立萬年之後的鬥羅大陸上,唐門式微。一代天驕橫空出世,新一代史萊克七怪能否重振唐門,譜寫一曲絕世唐門之歌?
百萬年魂獸,手握日月摘星辰的死靈聖法神,導致唐門衰落的全新魂導器體系。一切的神奇都将一一展現。
唐門暗器能否重振雄風,唐門能否重現輝煌,一切盡在《鬥羅大陸》第二部——《絕世唐門》!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無彈窗,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鬥羅大陸II絕世唐門最新章節閱讀

萬骨天梯

萬骨天梯

天庭被血洗,上到昊天,下到普通天兵盡皆被殺,神格和法寶散落一到三十三重天各處。
每一重天都降下了通天階梯,任何普通人爬天梯都可以進一重到三十三重天探險尋寶,神仙的神格、法寶等等,誰搶到就是誰的。
兩年前,昊天的神格被神秘人找到,帶出了天庭,那人将昊天神格烙印在身體上,變成了妖魔。
葉靈,一個普通莊戶銀,兩年前跟父母在莊稼地裏收麥子,突然一個妖魔出現。小說關鍵詞:萬骨天梯無彈窗,萬骨天梯,萬骨天梯最新章節閱讀

傳承鑄造師

傳承鑄造師

經歷具現化,一個神奇的能力。
周墨,這個神奇能力的擁有者。
別人搞不到的絕密情報?
短暫的接觸,複制他過去的經歷,一個人的過去無法撒謊。
從不示人的珍貴傳承?
短暫的接觸,複制他曾經的經歷,就能獲得他所知所會的全部。
以經歷為材料,智慧為爐火,鑄造的每件裝備都獨一無二,值得百代傳承。
“賺錢吧,學習吧,修行吧,歷練吧,然後當你遇見了我,你的,就是我的!”
——周墨
新書《世界救贖者》,求支持!小說關鍵詞:傳承鑄造師無彈窗,傳承鑄造師,傳承鑄造師最新章節閱讀

我真是召喚師

我真是召喚師

“求求您,教教我如何才能和女天使關系更好?”
某十二翼戰天使懇求的問道。
“請教您,如何才能忽悠更多的人信仰我的教派?”
某魔界大魔頭如是問道。
“您知道如何才能把昨天晚上我家痛經死的貓救活?”
某天界聖母不好意思的悄悄問我。
“各路大神,各路大仙,我不是上帝,真的只是召喚師。”
我痛苦的說道。
這是一個窮小子,如何因為意外獲得空間變成主宰六界的大召喚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