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安陽城內——蘇府養子宋洵
安陽城內——蘇府養子宋洵
那小厮是有些心思的。
這小姐無緣無故帶了個陌生男子回府,還叮囑好好照顧他,保不準小姐喜歡他或是怎的。
他平時受了很多宋洵的恩惠,宋洵愛慕小姐蘇玥,是明眼人就能看出來的事。
按照舊例,主子與下人之間是有距離的,主子也不會在下人面前有多言語,宋洵是自小養在蘇家的,同少爺們一起讀書,卻沒有少爺們的架子。
每逢下學回府,宋洵會樂意傾聽他們講的一些街上的趣事,閑暇之時也會教他們識字念詩。
也就過去一個晚上,沒給那陌生男子煮藥又能怎樣,輕易死掉也跟他沒什麽關系。
蘇玥嘴抿成一條直線,眼神直直地,盯着那跪在地上的小厮。
小厮垂眼,心虛地看向石板地面。
其他幾個家仆面面相觑,有一個機靈的已經接過蘇玥手裏的藥包,跑去廚房熬藥。
“別裝啞巴了,快去把大夫請過來給這位公子瞧瞧,別再偷懶了,保不齊他就真醒不過來了。”
蘇玥雙手叉在腰側,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遂也沒過多追究。
“欸,我這就去。”
小厮松了口氣,從地上爬起來一溜煙跑的快,路上一臉輕松,這小姐還是比老爺夫人好說話。
小厮急匆匆地出府,撞上了住在書院一月有餘的宋洵。
宋洵不急不慢從遠處走來,身着藍衫,行李鼓鼓的單肩背着,肩膀寬闊但單薄,腰窄,腰間的寬帶樸素,沒有玉飾。
Advertisement
行走時,背部筆挺,衣袂飄飄。
若是往日,小厮就幫着接過宋洵手裏的行李,但他趕着去順天堂請大夫。
“小宋公子回來啦。”小厮停下腳打了聲招呼。
宋洵連夜挑燈夜讀,琢磨着從京城流傳出來的會試考題,清白俊秀的臉骨感更明顯,眼下泛青。
他着實疲憊,但看着熟識的小厮還是打起精神,臉上是溫和的笑容,詢問他為何如此急色匆匆。
小厮聳搭着眉毛,一五一十地說明了緣由。不過,他把蘇玥的話當耳旁風的事給隐了去,只道是府上來了個受傷的男子。
宋洵了然地點了點頭,和小厮揮手道別後進了院子。
他先回了自己屋子放了行李,再去找蘇父問安。
沿着回廊走着,一路和家仆打招呼,即使看了幾個冷着臉,輕蔑的眼神,他也仍舊笑着。
“我說啊,這是不是親兒子一下子就看出來了。”一個護院說。
“這怎麽說?”另一個人搭茬。
“我聽說,老爺十四就中了進士,大少爺也是官運亨通,二少爺年紀輕輕中舉,這次也定能拿到好成績,不像某些人。”
“這啊就是血脈,龍生龍,鳳生鳳,這老鼠的兒子嘛。”護院腔調得意,斜了路過的宋洵一眼,“那必然是灰溜溜的,偷偷吃人家糧食,反正不用幹活就對了。”
那聲音粗犷嘹亮,夾槍帶棒的,得意的很,回蕩在走廊間。
“哦~”聽的人意味深長地拖長聲音,眼珠子咕嚕轉斜眼向宋洵瞥去。
宋洵路過聽得一清二楚,但眼中并無波瀾,淡淡的笑着不語,并沒因此就停下腳步。
“呸,我就看不起他,吃白食不用幹活,就這還考不中,比不上二少爺一點。”
那護院盯着宋洵遠去的背影,狠狠地向一邊的泥地上啐了一口。
那些人的聲音漸漸在耳邊減弱,宋洵太陽穴一跳,擡起的嘴角抿直,眉眼間的溫和褪去,像是結滿了霜冰。
書房裏,向蘇父彙報了近況後,蘇父寬慰了他幾句。
“一次失敗不代表什麽,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鄉試不是容易的,但業精于勤,你近日可曾還在弄那些道術?”
他有耳聞,這宋洵與人去鄉賢碩士那游學之時,曾當衆展示了扶乩,以求問道。
蘇父是從來不信這個的,但當今皇帝也癡迷于此,他曾見識過一回。
扶乩前還需焚香沐浴,說是祈求神明降旨,那道人嘴裏嘟嘟囔囔的,在細沙盤上鬼畫符似的描寫着。
他心裏冷笑着,這上身之魂,何以為神明,為何就不會是邪祟。
若真是神明,又豈會不以真身顯現?
宋洵連忙答道:“回老爺,晚生在書院裏讀書,平日裏抄抄寫寫,再也沒弄那些玄黃之術。”
“嗯。”蘇父滿意地點點頭,見宋洵衣着樸素,既沒佩戴冠玉,也無腰環與挂佩,兩頰清瘦的樣子,想他近日裏刻苦用功。
“那庫房裏有白玉腰環,是我年輕時佩戴,如今我也沒以前那樣精瘦了,你去領了帶着吧。”
宋洵連忙抱拳,表情惶恐,眸裏閃過一絲亮光。
“晚生不敢。”
“領了就帶上,逸兒不在身邊,過幾日你陪我去李知府家中赴宴。”
聽那李府跑腿的說,來了個江州玄真觀的道士,到時宴會上會施展興雲吐霧的幻術。
“好的。”宋洵恭敬地低頭,不再拒絕。
從蘇父書房出來後,宋洵問了小厮,便去了陸衍住的東廂房。
東廂房平時大多空着,以供辦宴席時,來不及走的客人住,所以那裏沒什麽人氣,也甚寒涼。
一推開門,就見蘇玥坐在床邊,擰幹了帕子在陸衍額頭上擦拭。
那小心翼翼的模樣,眸中柔色,十分乖巧,安靜的像是溫順的白兔,是平時少見的模樣。
“玥玥。”宋洵低聲道,蘇玥這才注意到他,這時他已從門口進來走到床邊伸手接過那帕子,“我來吧。”
蘇玥站到一邊,看着他骨節如玉的手指出了神。
陸衍其實早就醒了,等着這小姑娘離開,但她就是不走,在他臉上摸來摸去,又在他腰間翻找着。
手臂受傷後,他封住了上身的幾處大穴,情況其實不算糟糕。
心下盤算着,待會問個下人了解這家主人的情況,再去拜謝這家主人。
見陸衍衣服布料不錯,但沒了袖子,不倫不類。
他身量與自己相似,宋洵便道:“不如我拿一套衣服來,給他換了。”
蘇玥覺着是要給陸衍換套衣服,但她看了陸衍的藍衫幾乎洗的發白,心道他自己衣服都這個樣子,還怎麽拿出來給這少俠穿呢。
一下子心直口快道:“別了吧,你自己的還是留着照舊穿,我叫人去二哥房裏找幾件來。”
宋洵嘴唇微張,笑容略微頓住,替陸衍擦拭的手僵了一瞬,但複又正常。
不一會,小厮從外請的大夫來了,蘇玥和宋洵去屋外院子的亭子裏坐着。
宋洵周身的氣息總是很沉重的,蘇玥只當他很守禮節所以木木的。
但倆人間無話的時候,她是渾身不自在,只得擡頭看着不遠處樹上的綠葉。
宋洵循着她的眼神看去,尾巴似剪的燕子成雙飛過,三月的風卷起花瓣,如羽翼一般。
若是時間能靜止在這一刻,沒有繁文缛節,不用在意世俗。
柳葉似的眼裏升起霧氣,宋洵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宋洵。”聽見蘇玥喚他,宋洵回過頭。
蘇玥想了想才開口,“要不我給你點銀子,你自己去布莊裏做幾套衣服?”
怕他拒絕,她又怯怯地說:“我知道你終日讀書,但那些書院裏的人,大都身披绮繡,他們這麽穿,你也要這樣穿,一定比他們都好看。”
宋洵爽朗一笑,嘴角的梨渦深陷,“那是我好看,還是衣服好看?”
蘇玥一時語塞,就又聽他說:“我與他們一同學習聖賢之道,對他們衣着華麗并無豔羨之意。”
她撅着嘴不太懂,宋洵讀書還是挺用功的,比她二哥用功多了,怎麽前年的鄉試就落第了,反倒是二哥中了。
她和宋洵閑聊,得知這月初八,他要和爹爹要去李知府的宴席,她想着自己也一定要跟着去。
李府宅院比她家還大,還有個宴會用的樓閣,稱作鳳臺樓。
那鳳臺樓極其華麗,有三層,高于周圍環繞着樹木,四方飛檐懸挂着大紅燈籠,一到夜晚燈火通明,遠遠眺望去,如巨大的暖黃燈燭聳立着。
那李府主人是當今內閣首輔表弟,經常舉辦宴會,邀請安陽城內有名望的人或者還在讀書的青年人。
蘇父沒辭官時,與李知府的哥哥同朝為官,故回鄉後也屢次被邀請。
以往二哥在家,蘇玥經常纏着他,去往外面的各種宴會,正月十五的猜燈謎,八月十五的賞月賦詩。
宴席上總比在家呆着有意思的多,蘇玥盤算着到時候跟着蘇父的馬車溜出去。
聊着聊着,大夫從房裏出來,笑呵呵地拱手打招呼,稱陸衍并無大礙,發熱很快就會褪去,不久便會蘇醒。
蘇玥答完謝,叫了個小厮将大夫送走,想着那男子昨天的以一敵四的劍術,要不是被箭弩所傷,一開始還真不一定落得下風。
等他醒了後,一定要好好跟他學點功夫,她也就不用費勁跑到幾十裏外的明仁寺裏去了!
“那人來歷不明,萬一他心懷不軌,夥同賊人……”宋洵已站起身,側着臉低頭看她。
蘇玥滿不在意地打斷,“不會的,賊人通常結伴而行,只有英雄才單打獨鬥的!”
“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又是女孩子。”宋洵意外于蘇玥對那躺着的男子的好感。
兩人一左一右,一高一矮,邊說邊走出了東廂房的院子。
房間裏頭沒了動靜,陸衍緩緩睜開雙眼,微微側頭,房內已然空無一人。
這廂房內飾很簡單,只一圓桌在正中央,還有床頭的一個臉盆架。
陸衍有點頭昏腦脹,受傷的手臂彎曲不得,步伐虛弱地走到了桌邊,直接端起了茶壺往嘴裏倒。
透過窗戶的縫隙,他隐約看到院門兩邊挂着的燈籠上,貼着蘇府的字樣。
這安陽地界,偌大的府苑,又是蘇姓,這必然跟那前禮部尚書蘇惟勤有關。
三年前,禮部的蘇惟勤告病還鄉,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有隐情。
但可以肯定的是,蘇惟勤的離職,給首輔夏楊的黨羽騰了位置。
既然如此,那蘇家人定然就不是夏楊一派。
不然蘇維勤哪會這般狼狽地被趕出朝堂。
表面上說是辭官,告老還鄉,其實只不過是好聽點的罷官罷了。
而蘇維勤的兒子蘇穆正在江州按察院任職,那兒也是陸衍此行的目的地。
江州有一名震四方的絲綢大戶,絲綢商那有他們的一個線人,線人掌握了絲綢大戶和首輔夏楊的一些利益輸送的證據。
但最近那線人人間蒸發了般消失了。
說不定留在蘇府能拿到什麽意料之外的線索,陸衍攥着白玉瓷壺的指骨發緊。
他得想辦法留在這。
同類推薦

帝少強寵:國民校霸是女生
“美人兒?你為什麽突然脫衣服!”
“為了睡覺。”
“為什麽摟着我!?”
“為了睡覺。”
等等,米亞一高校霸兼校草的堂堂簡少終于覺得哪裏不對。
“美美美、美人兒……我我我、我其實是女的!”
“沒關系。”美人兒邪魅一笑:“我是男的~!”
楚楚可憐的美人兒搖身一變,竟是比她級別更高的扮豬吃虎的堂堂帝少!
女扮男裝,男女通吃,撩妹級別滿分的簡少爺終于一日栽了跟頭,而且這個跟頭……可栽大了!

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
伴随着魂導科技的進步,鬥羅大陸上的人類征服了海洋,又發現了兩片大陸。魂獸也随着人類魂師的獵殺無度走向滅亡,沉睡無數年的魂獸之王在星鬥大森林最後的淨土蘇醒,它要帶領僅存的族人,向人類複仇!唐舞麟立志要成為一名強大的魂師,可當武魂覺醒時,蘇醒的,卻是……曠世之才,龍王之争,我們的龍王傳說,将由此開始。
小說關鍵詞: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無彈窗,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鬥羅大陸III龍王傳說最新章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