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電影記錄
電影記錄
因為名字的緣故,我曾經三過此片而不入,還以為是什麽暗黑向故事。後來再度拾起,才發現這部電影與暗黑完全不沾邊,而是一部關于文學、青春與夢想的故事。
故事發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地點是在一座要求極為嚴苛的美國高中威爾頓。開場是神聖而莊嚴的開學典禮,将這座名校的冰冷展現得淋漓盡致。畫面的整體色彩偏昏黃壓抑,密密麻麻的人群壓在宏大的教堂頂之下,從開頭就奠定了後面略顯壓抑的基調,正是這種基調才滋生出了反抗的土壤。每個人,上至校長、下至學生,全部都西裝革履。老校長強調他們的校訓是“傳統、榮譽、紀律以及卓越”,顯而易見,這是一所典型的精英式校園。典禮結束,主角們正式登場,與前一刻的肅穆相反,這群十七八歲的少年們身上洋溢着滿滿的青春氣息,每個人顯得那麽鮮活而生動。每次看到他們聚在一起聊天,看到他們蜂擁着從教學樓的大門走出來,我都會感慨青春真美好。
基汀老師的出現在這所循規蹈矩的中學似乎格格不入,第二對矛盾便出現了,也是此部影片發展的主要矛盾。基汀注定與這所學校的教學理念相背,因此故事從開頭就埋下了隐患。他讓一位學生念出教材的卷首語,最後告訴大家,上面說的都是屁話。只這麽一個小情節,他的人設很快就立體起來。但如果只是這樣似乎也不會令人留下太多印象,我很喜歡的一幕是他讓同學們撕掉那幾頁書頁,從起初的全班沉默與猶豫,到一名男生帶頭,随後全班的少年們都開開心心撕起了教材。顯然,這是他們在這座壓抑校園裏少有的放縱與反抗,而反抗的感覺是美妙的,年少的時候誰未曾夢想過反抗呢?接下來的一幕就更美妙了,少年們在教室內依次傳遞着垃圾桶,鏡頭拉近,給到垃圾桶特寫,神聖到好像在傳遞聖火一樣,我永遠會被這種專屬于年少的荒誕又無厘頭的浪漫打動。随後這群少年們都離開了座位,圍到這位新教師的旁邊,傾聽他談論文學與文學。這種無處不在的氛圍感令我看片過程中無數次感慨,搞文學的就是浪漫啊。
學生尼爾特地找出老師當年在校的記錄,發現對方創立過“死亡詩社”,這個名字聽起來很能唬人,老師解釋說就是大半夜一群人逃到學校外圍在一起念詩。于是尼爾四處游說他的小夥伴們一起複活死亡詩社。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們披着鬥篷,提着手電筒,繞過彎彎曲曲的山路,前往他們選定的目的地——山中的一處洞穴。我特別喜歡這一段的場景,深藍色的天空下,幾抹黑色剪影自由且肆意地奔跑在曠野之上,神秘、浪漫、瘋狂,世界上還有什麽比你想冒險的時候有朋友陪着你一起更浪漫的事情呢?因為片中的這一幕,我始終堅信,少年人的冒險合該發生在這樣一個前路未明的夜晚。此時的前方是完全未知的,你看不清周遭的環境,唯一的光亮來自手中提着的手電筒;所有微小的聲音在此時都會被無限放大,包括踩在樹枝上的聲音、鳥兒的叫聲與彼此的腳步聲。未知意味着神秘,也意味着探索。試想在一片未知中,探索出專屬于自己的神秘天地,想想就是一件令人熱血沸騰的事情啊。
光亮從穴外照進來,而四周卻依舊籠在黑色之中,這一幕的場景搭建實在太巧妙了。尼爾站在那束光之中,鄭重宣布死亡詩社正式恢複,而後少年們把事先準備的夜談零食都抛到了墊子上,其中甚至還有個吃了一半的面包,我喜歡這個小細節的設計。一開始有男生別扭,後來他們圍在一起講鬼故事、念詩,甚至唱起了rap,氛圍感逐漸濃厚。來時他們小心翼翼瞻前顧後,回去時他們心情愉悅引吭高歌。
電影的高潮是結尾時,基汀老師被指與尼爾的死亡有關,他被辭退了,校長代替他的工作。最後那些少年們陸陸續續站上了書桌。
太浪漫了,真的。
同類推薦

不可名狀艦娘的鎮守府
當一群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界的精靈因為一次錯誤來到這裏後,一切都開始向着崩壞發展。
休伯利安:“是誰在呼叫艦隊”
秋風之墩:“你們已經被我包圍了“
神使級:”神恩如海,神威如獄”
諾亞方舟:“樓上是僞神”
某要塞聖殿:“呵呵”
主角:“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艘船,你們都是垃圾。”

地府微信群:我的老公是冥王
莫名混進了地府微信群,一不小心搖到了冥王做好友【本文懸疑靈異為主,言情為輔。作者君簡介無能,但是故事絕、對、精、彩!】
女主:那天夜裏下了場詭異的紅雨,我從死人的墳墓裏爬出來,自此眼通陰陽,魂看三界。
冥王:你不就是在恐怖片墳場演了個龍套女鬼麽?
女主:人艱不拆!!!
冥王:我不是人,是鬼~
女主:作者君,我強烈要求換個老公!!
【溫馨提示:看文後切勿打開微信猛搖附近的人,萬一真的出現一只帥男鬼腫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