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千古唯有張居正3
第14章 千古唯有張居正3
看完視頻,林菱還不忘解釋了一句“明攝宗”這詞的由來,順帶給張居正辟謠:
【正如剛剛那個視頻裏所言,不論古今,厲行改革總是要得罪很多人的。商鞅、王安石也是如此。張居正的改革利于百姓、利于家國,卻一口氣将當時的文人集團、皇族宗室、地方藩王、地主鄉紳全都得罪了個幹淨,基本可以說是一網打盡!就連萬歷想斂財建造宮殿都被他否決。這導致所有階級都瘋狂抹黑他,才會有這句僭越藐視皇權的“吾非相,乃攝也”出現。
寫出這句話的人,不過也是被“動了蛋糕的人”想用肮髒手段置他于死地罷了。
其實他根本沒說過這話,張居正何等聰明的人,身為大明朝最有成就的神童,二十三歲剛入翰林院就能在數次黨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夏言與嚴嵩争首輔時,張居正和嚴嵩頗為和睦,嚴嵩和徐階争首輔時,他備受徐階賞識;徐階和高拱争首輔時,兩個人他關系都不差。就連萬歷身邊侍奉了二十年的大伴馮保,也與他關系融洽,還成為了他的政治盟友。由此可見他可不是那等沒情商又沒骨頭的酸腐文人,也不是那種嘴沒個把門的狂徒。
事實上,權利只是張居正實現“濟世救民、治國平天下”之理想的工具。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相”還是“攝”。
只有爬到臣子的頂峰,他才能實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抱負,他從始至終都沒有變,從當年李士翺為他改名“居正”的那一日起,他就沒有一刻忘卻過自己的理想。
他是權臣嗎?是啊!但我覺得他更像個無畏的理想主義者。
順帶插播一句,他甚至還瞧不上當時最流行的程朱理學,覺得他們那群文人不切實際還頑固不化,非常嫌棄。咱們張先生的思想真的非常超前,不是當時的人可以理解的。
他最難得的地方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務實能幹還堅守理想!執政後更是一個人扛起整個國家大政,可就算秉政多年,他在奏疏中一直自稱“仆”。這樣的人怎麽會說這種話?“吾乃攝也”這話實際出處是《萬歷野獲編·卷九》,作者沈德符與王世貞都是對張居正不滿的人,這本書也是寫于萬歷要清算張居正的時候。野史+媚上,你們就明白這句話的可信度有多低了。
順帶提一下老是躲在角落裏陰暗爬行的王世貞。他與張居正是同榜進士,也算有點文才,但他可能一直暗搓搓地妒忌張居正的才能,在萬歷朝就天天編段子造謠诋毀張居正的私生活,一會兒說人家好色納了八個美妾,一會兒說他收受賄賂,寫了個《嘉靖以來首輔傳》字裏行間對張居正那個酸吶,嫉妒都快沖破紙面了,那個“父親去世後,張居正在歸葬途中乘坐三十二臺大轎”的謠言也是他編的。
張居正死後,因萬歷對他發起清算,牆倒衆人推,那些改革反對派抓不到他太多把柄,于是只能用這些牽強附會、捕風捉影之事來落實對他的清算,于是說張居正攝政、坐“逆天”轎子的事就被幾度繪聲繪色地宣傳下成了“信史”,實際上,不論是《明神宗實錄》還是《明史》等正史都沒有這些記載。且在張居正在世時,那些反對派彈劾攻讦他的人就不少了,有罵他擅權專政的,卻從沒有人拿轎子說事,何以死後卻冒出來個轎子?
那時候,只要倒張就是正義,就容易受萬歷提拔,所以那些文人無中生有地構陷張居正謀逆篡位、掘人墳墓的,種種惡毒罪名,就連造謠水軍之一的沈德符都覺得他們編得太離譜了,難得寫下公正之言:“如楊禦史四知者,追論其(指張居正)貪,謂銀火盆三百架,諸公子打碎玉碗、玉杯數百只,此孰從而見之?又謂歸葬沿途,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則又理外之談矣!”
後來就有曾随同張居正回老家葬父的親歷者出來說話:“曾親見江陵公過真定,所乘絹轎無異恒制,但轎旁二童子執拂步随耳。無步輿之說也。”證實張居正坐的是最普通的絹布轎子,只有兩個仆從跟随字旁,這樣的規格可能比一般地方官員出行都還要儉樸吧?如果他真是個竊國的貪官污吏,聽聞他因勞累而病逝的消息就不會有老百姓哭:“武夫健卒,田峻紅女,聞有垂涕者。”
可惜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時至今日都還有人拿張居正各種謠言出來說他私德有虧。就像林徽因這樣一個偉大的女性建築師成天被冰心造黃謠一樣,張居正也慘得很。】
三國,正在外讨伐叛軍的諸葛亮,帶着麾下一群不大聽話的武将,不僅要指揮戰局,還要兼顧後勤糧草,戰後回到中軍大帳,諸葛亮強忍身體的不适,聽得張居正之事跡,不由在心中大為感慨:蜀漢的情形又好過多少呢?外有群狼環伺,內有平庸少主,唯獨強過一點的是阿鬥也無大才,但勝在聽話聽勸,也不奢靡無度,比那所謂萬歷帝的品性好過不少。只盼望若有一日他不幸身故,阿鬥也能得一張居正,我蜀漢無憂矣!
Advertisement
唐朝,李世民遺憾地搖搖頭:“這般看起來,這張居正雖被文人士族所惡,其善政卻被百姓銘記,的确當得起千古之名!朕雖不知曉那明朝究竟是個如何的朝廷,單聽仙跡所言,便知已頹敗到了極點!皇帝無能、內憂外患之下,其還能一人支撐苦苦朝局,又還能将朝堂上下肅清,實屬不易!”
房玄齡與杜如晦對視一眼,兩人都是極為聰明之人,也深谙為官之道,他們不由将自己放在那張居正的處境中去設想,都在心中打了個寒顫——若是他們在那種情形下,他們能做到如此嗎?能堅持心中信念抱負連身家性命也不顧嗎?
宋,趙匡胤本來只擔憂武将擁兵自重、裂土封王,如今聽了張居正的故事,欽佩歸欽佩,但身為一個從臣子造反當上皇帝的人,他下意識感到一絲不安:文官聽着也不大可靠,那究竟該如何保趙家江山呢?
明,永樂二十年,已年老的永樂帝作為一個被文人春秋筆法禍害頗深的受害者,不由袖着手冷哼一聲:“那群文人慣會諷議朝政,标榜氣節,裝得一副至誠為公的模樣,其實貪贓枉法起來比哪個奸臣都狠!還有臉罵那張居正擅權,若是叫他們得了機會,只怕操縱朝政起來也不遑多讓!”
除了照常罵文人,朱棣卻并沒有像趙匡胤一般很在意張居正所謂壓制皇帝、擅權之事,朱棣為君手段強硬,因此只是冷哼一聲,皇帝若是連臣子都壓制不住,還當什麽皇帝?
那萬歷鼈孫自己沒有統禦天下的手段,幸好遇到的是張居正!
當了皇帝才知道治國理政有多難,平天下又有多難,他征北四次,還未能靖安邊境,而張居正卻不僅能治國還能調兵遣将平天下安定!
不止,張居正甚至還會掙銀子!
朱棣想到自己打仗跟那摳搜兒子要錢的場景,真是心酸不已。
他真盼望有這等輔佐社稷的能臣!
為讓建文帝坐穩皇位,他那偏心的老爹把開國功臣、能臣武将全殺了個幹淨,靖難之役又打沒了朱棣自己麾下得力的武将,後來連道衍和尚也走了,朱棣吃夠了沒有能臣幹吏的苦,恨不得穿過仙跡的另一頭,一把将萬歷朝的張居正薅過來給自己幹活!
他心中檸檬樹生根發芽:那萬歷真是好命,仙跡說了大明兩百多年國祚,只出了一個救世之相啊!若是遇到個只知道弄權不懂治國的王八……
随即他又在心底打鼓:那女子說,他的子孫傳到朱翊鈞這輩,得張居正力挽狂瀾,為大明續命七十六年。那推論下去,豈非朱翊鈞後不過一兩代人,大明就亡了?
大明怎能亡!永樂帝心下不愉,下旨:“将太子與太孫都叫來。”
打不着那曾曾曾曾……孫子,他還不能教訓教訓這鼈孫的祖宗們了?
等候期間,他想到那些文人攻讦張居正的話,愈想愈氣,忍不住給那後人女子留言,誰知,他剛發送出去,正巧同一時間也有人評論,于是就見兩條評論緊緊挨在一起:
【Happy Forever Big King:文人誤國!】
【棣子,開門,是爹地:文人不可信!】
林菱沒忍住:“噗。”
自己笑了好久,林菱不禁揶揄道:“你們父子倆真可愛。”
永樂二十年,已有些老花眼的永樂帝将仙跡投放在一扇巨大的大黃花梨木屏風上,他捏着放大鏡才能看清楚上頭小小的評論字跡,也無法抵消他心底冒出來的一絲心虛。
那個是他爹吧?
而心虛過後,又是極複雜、酸澀的情緒滿溢胸腔,戎馬一生的馬上皇帝久違地想起了還在父母身邊承歡膝下的日子,他顫抖着皺紋滿布的手,終究還是放下了。
【棣子,開門,是爹地:什麽父子倆?】
永樂帝默默撇了撇嘴,他就知道老爹沒認出他來,畢竟連他自個也看不懂仙跡分配給他的名字。其他人都是漢字,偏偏自個得了稀奇古怪的番邦名字,永樂帝心中早有不滿,只是不願說出來。
不過那仙跡中女子看到朱元璋的評論,忽然又咧嘴一笑,永樂帝忽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啊你都取這個名字了,還看不懂這個梗嘛?Happy Forever Big King網友創造的“永樂大帝”英語直譯呀,不是你兒子是誰?】
原來這麽一長串番邦字是永樂大帝的意思,這些蚯蚓似的番邦字也忒長了!
仙跡沒提他的名字,讓永樂帝那提起的心又落了回去,有點尴尬地搔了搔面皮——他還不知該如何面對老爹。
洪武八年,朱元璋緊皺的眉頭緩緩松開,欣慰地笑着過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标兒,原來你日後的年號為永樂,雖不如咱的洪武大氣,但這個年號也好,想必取的是國家鼎盛、百姓恒久安樂之意吧?那後輩女子稱你為大帝,想來你日後做得也不錯。”
朱标卻只是謙虛地拱拱手,沒有多言。
不知為何,他總有種莫名的張冠李戴之感。
真是他……嘛?
朱元璋卻非常高興,他用力一揮手道:“讓咱來問問将來的你,咱大明如何了!”
于是朱元璋又發表評論:
【棣子,開門,是爹地:标兒啊,跟爹說說,你将咱大明治理得如何啊?】
永樂帝:“……”根本不敢說話。
剛領旨前來,正邁過門檻的朱高熾和朱瞻基也尴尬地一縮頭。
林菱更是笑得肚子疼,誰懂她狗屎般的笑點,這屆網友太損了!
正笑着呢,就見爺爺拎着兩大兜子菜進來了,林菱連忙起來去幫着拿,起來時,順帶回頭跟直播間的人說了一句:“哎呀都扯遠了,再這樣扯下去我都要改當歷史主播了。朋友們等我一會兒,我爺爺回來了,等下給大家看看我家,回頭我還想把家裏好好改造一下呢,大家多給我提提意見。”
“妹妹,怎麽起來那麽早,不多睡會!”林爺爺精神抖擻地邁過門檻,“和誰說話呢?”
“我來拿我來拿。”林菱把菜兜子強行接過,扶着爺爺一起進廚房,解釋道:“早上被咱家大公雞吵醒了,沒事,我本來也打算早起的。剛在直播,和網友說話呢。”
林爺爺知道孫女兒以後要幹這一行,于是不再出聲打攪,還壓低聲音說:“中午爺爺給你做你最愛吃的肉沫釀豆腐,你去忙吧。”
林菱幸福得冒泡:“有爺的孩子像個寶!”
林爺爺被她逗笑,又趕緊把她趕出去“工作”,他自個在廚房先洗菜備菜。
林菱心情愉快地回到鏡頭前,将手機用支架架好,開了廣角,開始帶網友看她家農家小院,她走到院門口:“先從大門開始吧!”
畫面一陣抖動後,視角緩緩上移,各朝古人便見到一扇對開的鐵栅欄門,圍牆貼滿了瓷磚,圍牆頂上鋪得鮮豔紅瓦,兩個紅燈籠挂在門檐下,燈籠上各寫着一個“林”字,叫宋朝以後的古人見了都覺得怪親切的——除了那鐵栅欄門、圍牆上遍貼瓷磚有些奇怪,其他方面看起來,與他們的宅子也大差不差嘛!
不過見了這大門,古人們心中便更加認定林菱是個貴族之後,最差也是地主家的傻閨女,否則焉能住上這樣貼磚覆瓦的好宅子?還能以鐵鑄門!
不過奇怪的是這林姑娘家的鐵門上為何貼了那麽多大大小小的紙?還寫着奇奇怪怪的字:“疏通下水”、“開鎖換鎖”、“重金求子”、“代開X票”後頭還跟着一溜奇怪符號……
古人們正奇怪呢,就聽林菱罵了句:“這些小廣告真是鏟都鏟不掉……”
話音未落,就聽院子裏林老夫子從廚下探出頭來:“妹妹,你現在去隔壁五叔爺家裏借點蔥油,家裏沒熬好的蔥油了。”
林菱便一邊答應着一邊舉着支架往外走,順帶說了句:“別看我家這麽多小廣告,我爺爺算清理得勤快的了,別人家更多,不過啊,我五叔爺爺家就沒有,等會你們就知道為什麽了。”
後世的住房挨得近,之間林菱走了幾步就到了另一處與她家模樣如出一轍的大門前,唯有一點不同,就是這家門上沒有那些花裏胡哨的“小廣告”紙,門楣上還多挂了一個牌匾,只是這些牌匾卻不似古人們挂的是象征家族淵源的“某地姓氏”,如隴西李氏、颍川陳氏等。
而是挂了個大大的紅色方形牌匾。
紅絹布結成紅花飾在牌匾上頭,一行閃閃發光的金字奪人眼球。
【一等功臣之家】
而在這巨大的牌匾一旁,左側牆上還挂着數個金漆朱字的小鐵牌。
【光榮之家】
【光榮之家】
【光榮軍屬】
【光榮烈屬】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