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鑿空西域
第25章 鑿空西域
◎老祖宗嚴選你值得信賴!◎
李世民也跟着仙跡複盤這次歷史上的著名戰役,沒想到卻忽然聽見唐朝詩人王昌齡的名號,在細細回味那句詩,不由大聲叫好:“寫得如此慷慨豪邁!氣勢雄輝,這王昌齡實在不一般,卻不知他是我唐朝哪個時代的人,恨不能與其相識!”
其餘唐朝臣子也忍不住細細回味這兩句詩,将其謄抄在紙上細讀,已然入神。
嬴政卻對詩句沒什麽興致,這詩寫得當然好,身旁自有記錄的人,而他本人此時也無暇欣賞,他對這場戰争更感興趣,正專心地望着面前展開的輿圖:“這龍城在何處……”
對于匈奴的崛起,嬴政也是有預感的,正因他心中不踏實,否則他也不會緊趕慢趕地征民夫修長城,還命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駐守北境。也因秦有蒙恬這位“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大将,大秦才能如此蔑視匈奴。
如今匈奴人最強大的首領叫頭曼單于,已經被蒙恬打得抱頭鼠竄率部往北邊流浪。
這冒頓,倒沒聽說過。
聽仙跡的意思,這冒頓最後竟然能統一整個草原所有匈奴人的部落,那豈非是胡人的“秦始皇”?嬴政對此非常敏感,聽起來這冒頓壽命還長(至少比他活得久,哼),仙跡一直說到漢文帝都還聽見了他的名字,他那會兒應當是個白發蒼蒼的老頭,竟還能發兵侵略漢朝邊郡,而漢文帝最終也沒打贏這老胡夷。
這冒頓,能打命還長,硬熬過了那漢朝四個皇帝!雖說中間有倆少帝……但也叫人羨慕了。更別提後世還有能活139歲的人,那和長生有何區別?林娘說晚些會為他分享牛蛙道長延年益壽之道法,他必得領略一二!
嬴政:平等地羨慕所有命長的人。
如今他的大秦絕不會再滅亡,那麽這匈奴即将強大也是大秦日後需要考慮的問題,他不能将這個隐患留給後世子孫。仙跡說得不錯,實施馬政與訓練一支騎兵是極為重要的,如今正好能借鑒漢文帝、漢景帝的馬政,再仔細聽聽仙跡講解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戰術,嬴政決定将漢朝有利于秦的政策照搬全收。
至于無為之治、休養生息,嬴政亦非蠢人,也非生性殘暴之人,如何不明白大秦初統,民力有限的道理,但……他幽幽地嘆了口氣。
上天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這林娘又言并無長生不老之藥,即便學習後世延壽之道術,他終究還是會死去的。
所以……哪怕被扣上暴君之名,他也要将該做的都做完,這樣他留給扶蘇的大秦便是一個秦法完善、內外安定的大秦,而他忍耐着、允許扶蘇與那群酸儒來往,便也是想叫他好好做個如那漢文帝一般的仁善之君,大秦的休養生息應當交給他去做。
或許在這後世女子的“歷史”中,他也是這樣打算的吧?他早已計劃好了大秦的将來,唯獨漏算了李斯與趙高的私心,大秦非但沒能休養生息,還迎來了殘暴愚蠢的秦二世。
Advertisement
每每想起,嬴政都覺怒至肺腑想殺人,卻又忍不住一想再想,心生悲戚。
【公元前129年,匈奴大肆入侵上谷郡。漢武帝聞得軍報,大怒,決心正式對匈奴宣戰!其實早在這次龍城之戰之前,即便還在窦太後秉政的陰影之下,漢武帝也已經悄悄做了很多反擊匈奴的準備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
比如我們熟知的張骞,他在漢武帝繼位第二年便被漢武帝派遣出訪西域,我們如今說起張骞,大多只知道他鑿空西域,為漢朝開辟了絲綢之路。但其實這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出使西域是為了争取大月氏為漢朝盟國,從而孤立匈奴,以便日後能夠從東西兩面夾擊匈奴!可惜,張骞背負着漢武帝乃至整個帝國的希望,卻在穿越河西走廊時,不幸碰到了匈奴騎兵,他們一行百餘人全部都被匈奴俘虜。
而這一俘虜就是十年之久!
這十年間,張骞與漢使團受盡匈奴折磨,但不論匈奴如何威逼利誘,他寧死也不願辱君,十年“持漢節不失”,他始終沒有忘記漢武帝所交給自己的重要使命,沒有動搖為漢朝通使大月氏的意志和決心,他在痛苦與煎熬中始終守望着漢地,終于等到匈奴人監視漸有松弛,張骞趁其不備,帶領随從拼死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區。
這也是張骞最令人敬佩的一點——此時距離他離開長安、距離漢武帝交給他這個任務已經十年之久。哪怕他此時返回長安,漢武帝也不會怪罪他,只會嘉獎他的忠誠。要知道,張骞出使西域之前,是漢代郎官。歷史上雖未記載張骞的家世,但西漢“郎官”一職,大多選自貴族子弟,或是家中富庶買官者,因此我個人認為,張骞應當出身世家,比起現在很多人認為張骞是漢中郡的商賈或是富農之子,後經吏員選拔擔任郎官,更具說服力。
不論是富農之子還是士族子弟,張骞都曾是個仕途順遂、無憂無慮的長安少年郎,但就是這樣一個從沒遭受過挫折的人,他用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對家國的忠誠戰勝了所有困難。從匈奴出逃後他沒有退縮,居然還堅定地朝大月氏艱難跋涉!
但也多虧了張骞的執着,他不僅為漢武帝打通西域絲綢之路,把沿途西域諸國的位置、特産、人口、城市、兵力情況都記錄在案,還為大漢帶回了天馬、汗血馬等良種馬!汗血馬美麗忠誠,速度快、耐力還高,如今歐洲等國的名馬幾乎都有汗血馬的血統。除了馬匹,張骞還帶回了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蘿蔔、香菜、大蒜、芝麻等農作物,苜蓿可是“牧草之王”,産量高又營養豐富,各類畜禽均可食,是養馬養牛的好東西!芝麻也能榨油……如今我們能吃到這些常見蔬菜水果,可都要感謝張骞啊!】
林菱也笑着插嘴:【要不現在網友怎麽都說張骞和鄭和是所有吃貨的神,你可以永遠相信張骞和鄭和,兩位老祖宗帶回來的東西除了好吃,都是有用的!張骞和鄭和沒帶回來的,都是難吃又沒用的,老祖宗嚴選你值得信賴!】
【不過……】
想到了一樣食物,林菱的臉不由皺了起來。
【聽說香菜也是張骞甄選帶回來的!張骞為什麽要帶香菜回來啊?!老祖宗居然愛吃香菜嗎?啊!不吃香菜星人請扣1!】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驚喜地對胖大兒子與好孫子道:“鄭和!仙跡說鄭和!朕就說開海百利無一害,你們偏偏心疼銀子!看,仙跡也贊美鄭和,将他與張骞相提比論!”
朱高熾讪笑着點頭,他不敢反駁老爹,心中卻在暗暗嘆息發愁:如今戶部已入不敷出,這分明就是賠本買賣,但爹聽見仙跡說起鄭和,定會更加堅定派遣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這耗費的巨額錢財又該去哪裏生呢?
哎!百姓終苦矣!
朱瞻基卻在想:香菜是不是胡荽?
不難吃啊!分明很香……
建元二年,漠北。
幹燥淩冽的風割着張骞的臉,他與堂邑父身披破爛打绺的羊皮蜷縮在帳篷角落裏,匈奴人正惡狠狠地看守在一旁,兩人一直沒有露出任何異樣,只是在聽到張骞被囚禁十年之久時相互對視了一眼,堂邑父忍不住流下了淚水,緊緊握住他的手。
張骞卻低頭短暫地一笑,用漢中郡方言低聲道:“甘父不要哭,我知道我們終将能逃出去,十年又如何!能為陛下通西域,骞不虛此行!”
直到此刻他都是沉靜的,随即他聽到了林娘用玩笑的口氣說着:
“你永遠可以相信張骞。”
他也不禁熱血湧動,等匈奴士兵出去換防時,便擡頭望了一眼仙跡。
那一眼,猶如死灰複燃,充滿了希望。
【但遠在長安的漢武帝卻不知張骞的遭遇,西域太遠了,要穿過匈奴人的地盤,還要穿過沙漠,張骞或許已經死了吧……在對張骞渺茫的等待之中漢武帝也沒有放棄對匈奴的試探,在窦太後去世後第二年,年輕的漢武帝才剛剛掌控這個帝國的時候,他就決定主動出擊,派兵在馬邑設伏,打算圍殺匈奴主力,這便是第二次試探,也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圍。
可惜,匈奴人在進入包圍圈前便意識到異樣,及時退走,導致這次試探無疾而終。但這次試探也并非全無收獲,至少讓漢武帝明白了,如今他手下的滿朝武将,即便是曾與匈奴作戰大小幾十次的李廣,也沒有深入草原與匈奴作戰過,也沒有人知道如何主動出擊匈奴,漢武帝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打匈奴究竟應該采取怎樣的戰術呢?】
劉徹怔怔呆在原地,聽到張骞的遭遇,連手中輿圖都掉了。
他眼眶泛紅,拳頭緊緊攥在身側。
無他,仙跡說的事情,才發生不久——張骞在前幾個月已經帶隊出發了!他不會已經被匈奴人活捉了吧?
張骞出使西域前所任的郎官,便是劉徹身邊的侍從官,他是陪伴劉徹一塊兒微服出宮玩鬧的玩伴。因此張骞不僅僅是他的臣子,也是他極為信任的伴當。
正因信重,也了解張骞的品性,他才會派遣張骞出塞。
臨行前,他親自送張骞出長安,年僅十七歲的張骞對他極為鄭重地下拜,說:“骞必不負陛下之囑托,不達月氏不還長安!”
君子重諾,他果然說到做到了。
劉徹深深吸了一口氣,面色微微轉冷,轉頭問向從家中趕來的文武重臣:“派遣去邊郡刺探匈奴是否知道仙跡情況的人回來了嗎?”
管理各地驿站的太尉府法曹出列回禀道:“回陛下的話,下臣已收到遼東﹑遼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五大邊郡之奏報,在互市時暗探過匈奴人,他們都還不知上天曾降下過仙跡。”
劉徹沉吟片刻道:“再探!叫邊軍五日一報!匈奴那邊得知仙跡的情況是遲早的事,畢竟這天下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到仙跡,你我均不能保證盡是對大漢忠心之輩。但能瞞一日是一日。”
仙跡只降臨在漢地,是天上巨眼現世那一日他們就已探明了的,這是上天對漢朝的福祉不假,但……畢竟連趙高這等鼠輩也能瞧見仙跡,若是有人将仙跡之內容記錄下來重金販給匈奴也極有可能,何況還不知有多少通敵叛國者潛伏在漢地為間客……劉徹從不輕忽人心之惡,甚至劉徹擔心匈奴單于只怕已經知道有仙跡存在,只是還未找到能觀看仙跡之人……
張骞若是在經過河套便遭遇匈奴騎兵,算算他出發的日子,很不幸,如今他很可能已經被俘虜了。
朝中這些臣子幾乎都能觀看到仙跡,即便仙跡從未提到他們的名字,想來立下更大功勞的張骞更是如此,若叫匈奴人知道了他身負神跡,更不會放他回到漢地!
劉徹想明白後,沒有吝啬自己的發言機會,他立刻發問:“張骞被匈奴哪個部落俘虜?”
而被關押在漠北王庭的張骞也突然看到仙跡左下方中冒出了一行字:
【小豬佩劉:主播,你知道張骞出使西域時是被匈奴哪個部落俘虜嗎?】
張骞怔了一瞬,旋即便垂下眼眸笑了。
他身陷囹圄,卻也默默觀看仙跡很久了,但他沒有發言權限,只是在數次林娘對小豬佩劉的調侃中,認出了自己的陛下。
果然……陛下從沒有忘了他!
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陪伴陛下微服出行,與六郡游俠、良家子在長安郊外縱馬的歲月,因玩得興起,他們不慎踩踏了農人田畝,正心虛不已,還被農人怒罵着舉起鋤頭追趕,陛下每每都護着他們幾個無權無勢的郎官,反而将姐夫平陽侯曹壽踹下馬去,留下善後。
從此平陽侯嚣張跋扈、毀壞青苗的名聲便傳出去了。
一旁的堂邑父也大喜,硬生生忍住了,無聲地動了動唇:陛下定會派人來救,你我有救了!
【小豬問張骞被匈奴哪個部落俘虜?這位朋友,你這問得也太細了吧,這我可不知道,爺爺!網友問張骞首次出使匈奴是被哪個部落俘虜的,你還記得不?】
林菱給問懵了,只能場外求助。
劉徹在心裏寬宏大量地放過了林娘一而再再而三叫他“豬豬”的事情,卻敏感地注意到了“首次”這個詞語——怎麽,自己還把張骞派去了第二次?為什麽?仙跡不是說匈奴人被他打跑了嗎?
漢高祖時空與漢文帝時空不僅感慨張骞之忠,還都被天馬與汗血馬所吸引,已經和朝臣商議考慮出使西域的事了。
不說馬匹,張骞帶回的牧草、芝麻等物,漢朝也很需要啊!要知道如今大漢大多使用羊膏、彘膏、雞膏、魚膏,但這可不是普通漢民能吃得上的!老百姓大多都吃不上油,個個餓得頭大身小,幹活都沒力氣!若能得這胡麻,還有其他蔬果食物,對老百姓而言,也是好事!
漢景帝朝的劉啓,本就重視馬政,即便在七國之亂期間,劉啓也沒有停止邊郡牧場的建設,能被仙跡證實的西域良種馬,他也要!于是略加思索一番,就轉頭和宮人笑道:“我兒此計可行,即刻派人去漢中郡尋找張家人,再遴選招募曾通商西域的商賈前往長安,我漢朝争取西域諸國為盟之事也可提前。當然,此次最重要的是,便是為朕尋來天馬與汗血馬!”
【好的,若是我沒有記錯,張骞當時是被匈奴右部抓獲,之後被獻給了右賢王車臣單于,車臣單于得知張骞要出使月氏後,便将他軟禁在匈奴王庭,也就是咱們內蒙的呼爾浩特市。】
呼和浩特?
歷朝歷代的帝王對着輿圖都蒙圈了。
反倒是時常和鞑子打交道的洪武年間,少年朱棣去年已經跟過徐達出塞打過一仗,反應最快:“爹,這是鞑子話!呼和是鞑子所說的青色之意,浩特是城郭之意,這仙跡說的呼和浩特便是那鞑子的青城,是我大明的……”
朱元璋也反應過來:“是綏遠城!”
唐朝,學識豐富的長孫無忌略加思索便已有了答案,撚了撚長須道:“陛下,想來後世那呼和浩特便是魏晉時鮮卑族的都城,更是連同關內與陰山的要沖之地,歷朝歷代無不在此地駐兵建城,如今正我大唐振武軍所在地,盛樂城!”
宋朝,趙匡胤問過主管接待契丹使臣及遣使契丹的國信所都知押班後,已明白這呼和浩特在何處,不由眼含熱淚拉住趙光義的手:“大弟!後世定然将燕雲十六州收複了,他們甚至連遼人的豐州都占了!咱們漢人總算一雪前恥了!”
趙光義表面附和,心中卻分外自負地想,何須後世,或許便是他趙光義收複的!否則仙跡怎會獨獨青睐他與官家呢?
而秦漢都長期與匈奴人打交道,和朝中熟知胡語的官員一問便知!
嬴政沒怎麽費勁就找到了呼和浩特在秦朝的名字:雲中郡!漢武帝朝的大鴻胪屬官典屬國精通多國語言,立刻回禀道:“陛下,這呼和浩特八成是定襄郡!”
漢朝的定襄郡就在大青山南麓,是漢朝的屯兵要塞與軍事重鎮,漢卒日夜戍守長城,而北麓便是匈奴右賢王部的牧馬之地!
都對上了!張骞一定在那兒!
“好!很好!”漢武帝在輿圖上重重一點,“距離不遠,朕必救張骞!”
就在漢武帝準備叫來武官商議對策時,又聽那老夫子踩着轟隆隆的三輪車感嘆了一聲:
【說起來張骞也夠倒黴的,他逃出來後風餐露宿、嘗盡艱辛才抵達大月氏,一路上過冰原時寒風刺骨,翻沙漠時又熱浪滔天,水源稀缺,加上他從匈奴出逃本就缺衣少糧,真是困難重重,漢朝使團不少随從都倒斃在路上了。沒想到歷經千辛萬苦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卻已被匈奴打敗,舉族西遷到了伊犁河流域,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園,不願意再回到故土。
張骞不甘心,他還是想為漢朝争取到盟國,于是他折向西南,進入焉耆,再溯塔裏木河西行,過庫車、疏勒等地,翻越蔥嶺,直達大宛!嘿,就是這個大宛産汗血寶馬,也算意外之喜了。大宛王久聞漢朝富庶,很願意與漢朝締結盟約、通商往來,還派人護送張骞回到康居。張骞離開康居後,怕又遇到匈奴,還特意改變了路線,打算經青海羌人的地盤歸漢,誰知羌人已淪為匈奴附庸,他又又叒被匈奴抓了,又關了兩年!草原地廣人稀,當時漢朝軍隊想找匈奴人幹仗都常常迷路遇不到,張骞卻跟裝了導航似的回回都能遇到,真是有點黴運在身上。直到匈奴為争奪王位發生內亂,他才終于逃回長安。】
張骞:“……”
怎會如此,他出行前明明都問過巫觋必将一路順遂的啊!
劉徹:“……”
确實夠倒黴的。
但張骞卻又無比堅韌,如此艱難險阻、荊棘滿途,他還是為大漢找到了大宛,與其通商,還帶回了汗血馬和那麽多東西!此馬名字一聽便是好馬!
哎?等等,漢朝軍隊常常迷路是什麽意思?
【可嘆,張骞從漢武帝建元二年初出發,到元朔三年歸漢,歷時十三年,漢朝使團出發時一共一百多人,回來時僅剩張骞與堂邑父二人。張骞是可敬的,而那些與他一同出使,為了大漢倒在路上的勇士,雖無名字傳世,但也該受世人敬仰!】
而張骞在聽到最後使團一百多人僅剩他與堂邑父,也難忍心恸,又怕匈奴人看出端倪,他緊緊咬着牙關,閉眼假寐,一滴滴淚水卻還是從眼角滑落。
【咱們言歸正傳。如今龍城之戰,漢武帝吸取了四年前馬邑之圍的經驗教訓,他會如何安排此戰的戰術呢?回到我們剛才的問題,漢人究竟應該如何打匈奴?】
始皇時空,嬴政也很想考考他的武将,但蒙恬在守長城,蒙毅被他派出去抓項氏族人還未歸來,王翦托病告老,他只能寂寞地喃喃自語:“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蒙恬常年戍守北方邊境,他極熟悉草原地形,對匈奴人更為熟悉,只有真正與匈奴厮殺過,才知道敵人的弱點。這漢武帝的确是明智的,這次龍城之戰,不論勝敗,都必須讓麾下将領去草原一趟,只有親自去過草原、親自殺過匈奴,才知道這打仗是怎麽一回事。”
他思索片刻,統禦天下的君主必須知兵事,于是轉頭命寺人:“請扶蘇長公子過來。”
考較不了臣子,那便考較兒子。
大秦的江山,也必須千秋萬代!
【我們剛剛說過,匈奴是游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耕地,逐水草而居,遷徙是他們的常态。雖然漢朝長期以和親互市政策謀求與匈奴的和平,但做買賣哪有直接搶來得經濟實惠?因此,匈奴還是時常派騎兵窺探漢邊防虛實,一旦發現守備薄弱的地方,便會直接劫掠。
在衛青出現之前,漢朝對于匈奴也總是陷入一個窘境:派兵出擊,若是人少了無法抵抗匈奴,若是率大軍進攻,卻往往等軍隊到達,匈奴便已望風而逃了。因此,想打匈奴,必須要先找到匈奴才行!而漢武帝手裏的武将,大多是從他父親景帝與爺爺文帝手中繼承而來的老将,文景時代,面對匈奴是以防禦為主的,所以這些老将與匈奴交戰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深入草原野戰不大行,但防守有一套!也正是這個特點,為接下來的龍城之戰最終戰果埋下了伏筆。】
【所以到底該怎麽對付匈奴呢?滿朝文武都無法回答漢武帝,實際上,當時的漢武帝可能也不知道。但他已經意識到了他如今無人可用的問題:他需要培養自己的将領!】
漢文帝摟着劉啓,望着仙跡眉頭緊緊皺了起來,他沒想到他奉行的休養生息、和親為主、防禦為輔的政策,竟然會對日後反擊匈奴産生這樣不利的影響,他雖也擴軍加強了武備,但還是不夠,他得為啓兒和徹兒多培育些熟知匈奴的将才,才不會叫兒孫事臨到頭竟無人可用!
其實他怎麽會不明白,和親換不來和平,但如今大漢民力多艱,他不得不忍一時之屈辱,暗中為兒孫積蓄力量!
【漢武帝親自部署了龍城之戰,他決定分四路大軍分兵擊匈奴。讓我們來看看他派出了哪四位将軍:第一位,輕車将軍公孫賀率一萬騎兵出雲中!公孫賀是何人?他是景帝特別挑選、有意留給漢武帝的班底,在劉徹被立為太子時,公孫賀便為太子舍人,之後在漢武帝繼位後的前六年,他先後出任輕車将軍、騎将軍、左将軍七次出擊匈奴,可以說,在衛霍橫空出世之前,他是漢武帝最信任的老将之一。】
漢武帝時空,剛剛被叫來的文武朝臣都紛紛看向了人群中的公孫賀。
公孫賀也不由滿臉紅光,連連對劉徹下拜:“賀承蒙陛下厚愛!”
這是父皇留給他的拳拳愛意,劉徹對公孫賀也很尊敬,笑着命人攙扶他起來:“南奅侯請起,仙跡說得是中肯之言,南奅侯在朕幼時便一心輔佐朕,實在不必自謙。”
【第二位,骁騎将軍李廣率一萬騎兵出雁門!李廣大家都很熟悉吧!他其實是一位文帝時期的老将,漢文帝十四年,他以良家子身份從軍,攻打匈奴有功,授中郎将。漢景帝時期又平定七國之亂,一直在漢朝北部邊境任太守,他戍邊期間曾出擊匈奴有功,使匈奴畏服,數年不敢來犯,被匈奴尊稱“飛将軍”,此時,也是個歷經三朝、戰功赫赫的老将。】
李廣此時自然也正受人矚目,他已是白發蒼蒼,但身姿還異常挺拔,聲如洪鐘:“廣老邁之軀,願為陛下效死!”
劉徹連忙也命人将他攙扶,也激動地鼓勵道:“将軍多次随祖父狩獵,能單獨獵熊殺虎,祖父還說,可惜将軍生不逢時,假若在高祖時期,必當封萬戶侯!朕卻以為将軍生得正好!相信将軍在龍城之戰必将奮力作戰、軍功封侯!”
作者有話要說:
澄清!內蒙雖然曾經是匈奴,但我也曾經是南蠻。
所以內蒙的寶不要生氣哦。
抱歉今天的更新讓大家久等啦!
張骞相關資料參考:
1.張骞的生平事跡及歷史成就新議
2.漢書張骞傳
3.張骞出使西域路線圖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