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遙望幸福
第29章 遙望幸福
◎作話有道歉。◎
準葛爾太遙遠,而且準葛爾部自從太子胤礽被廢後,似乎是看出大清朝局不穩,如今越發不遜,眼看又有了要叛清的勢頭,那克拉瑪依油田既然在準葛爾部所在之地,康熙如今也不好多加刺探……但黑龍江城西部是可以好好去尋摸的,只是這一指向仍泛泛不明,那地兒可遼闊了呢!
略想了想,康熙便下了旨意:“速傳盛京、寧古塔将軍、黑龍江将軍入京觐見!”能制作武器,又能做燃料,還能從中煉出三千多種東西,這石油如何提煉即便一時半會兒弄不明白、暫不能為之所用,也決不能放任不管!而且這油田聽起來格外珍貴,萬一被狼子野心的沙鄂奪取如何是好?
他一定要弄清楚這油田究竟在哪裏,而駐守統轄遼東三城的将軍必定知曉!
洪武年間,朱元璋和朱标也将目光率先望向東北——新疆這個詞兒,聽起來像是回疆那地方,如今那是東察合臺汗國的地盤,朱元璋并沒有直接統治,而是與其保持着一種盟國的關系,那地方不好管,朱元璋也不想管。
但“東北、黑龍江西部”這個地理位置,就已經很明确了。
元朝将黑龍江口、烏蘇裏江流域稱為奴兒幹城,意為風景如畫的地方。朱元璋建國後,多次派兵深入奴兒幹,相繼擊潰盤踞在此的殘元勢力後,洪武四年,在元朝的遼東行省基礎上設立了遼東衛指揮使。但敗走漠北的元朝故将納哈出依然經常率騎兵騷擾大明東北邊境,讓朱元璋感到分外不安。于是就在今年,朱元璋再次加強了對遼東的駐軍與軍備,将其改為遼東都司,下轄二十多個衛所,這是為了進一步掃清東北地區的北元殘餘勢力。
因此,元朝勢力在東北還未完全驅逐幹淨,如今大明對這個地方的控制力度仍然很弱,這也是朱元璋想遷都的原因——南京為都城實在太靠南了!這讓他的權柄難以威服北方,也讓出兵征北變得艱難。
不過,朱元璋早想過将北元滅了以後就在奴兒幹建城,但如今一切都還沒來得及。
那克拉瑪依油田尚不能肖想,但這個大慶油田卻鞭長可及。尤其他聽到那石油如此金貴,還什麽“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這油田産量又如此之巨,他便也愈發緊迫地想要将東北握在手心裏,不由喃喃道:“藍玉雖讨厭,但打鞑子确實是把好手,也該叫他領兵出去溜溜馬了,省得在京裏今兒收兩百個義子明兒收三百個義子,越發張狂!”
唐貞觀年間,精通外邦番夷語言與各地地理的鴻胪寺卿又被李世民緊急叫來,幸好之前他退下後還未來得及出宮,正剛剛走下禦階,又被氣喘籲籲的宮人追上,緊趕慢趕回來,便聽李世民問:“卿可知何地為新疆準葛爾盆地、何地為黑龍江?”
新疆一時半會沒想出來,但黑龍江……鴻胪寺卿略微松了口氣,這地方他知曉啊!連忙回答道:“在室韋和靺鞨游牧之處,有一江河名黑水,奔騰矯若游龍,故靺鞨族人稱為黑龍江。”
靺鞨就是女真族的祖宗,黑龍江的名字,也是唐朝中原人由古靺鞨語中翻譯得來,從唐朝開始固定了這個稱呼。
李世民招手讓他近前,将輿圖展開,鴻胪寺卿仔細看了看,指尖落在了渤海、黑水、室韋3個都督府的範圍:“就在此處!”
這讓李世民有些煩惱地磨了磨牙,只因此時,李世民剛剛設立河北道,代表着唐朝将統治的觸角延伸到了東北,今黑龍江全境也逐漸被納入了河北道的管轄。但那兒仍然是室韋和靺鞨兩個部族“自治”的地方……嗐,畢竟在仙跡出現之前,唐朝廷只把那兒當成發配犯人的好去處之一(在古代,北方人犯事兒就發配兩廣福建,南方人犯事兒就發配黑龍江,主打科學分配。)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原本并不覺得那等遙遠苦寒之地有什麽好處……因此如朱元璋一般,并未對此地實行全面統治。最後思來想去,又與朝臣商量,李世民決定先解決近在咫尺的突厥問題,再逐步加強對河北道的控制。
“油田……一聽便覺着富裕。”李世民此時接手的大唐還不是那個“巨唐”,它千瘡百孔、內憂外患,民族衆多卻各自為王,在仙跡告訴他能締造盛世之前,貞觀的群臣都沒敢有這樣大的奢望。
秦漢則更為煩難了,在他們的時空,新疆還是道路難行、多國分裂的西域,“黑龍江”也還沒得名,有人管那條大江叫弱水河,也有叫黑水的,于是兩處時空都找了不少人詢問,但中原漢地都沒有叫這個名字的大河,于是秦漢帝王忽然想起仙跡曾言“我們東北”。
這可不是他們所在時空疆域的東北。
想到某個可能,秦漢皇帝們的臉色都是一沉。
在後世,匈奴似乎已被征服,納入了後世朝廷的版圖之中,林老夫子之前提及呼和浩特時也是一副自然親切的口吻,所以這次林娘子所說的大慶油田不會如今尚在匈奴人的統治之下吧?
劉徹酸了,他也好想要那什麽宋朝的燃燒投擲彈啊!他更想要那些鋼鐵巨車,若有此等神器,踏平草原不過頃刻之間罷了!
可是……推測來推測去,都指向了一個最壞的結果:這油田極可能在匈奴人手裏。
很好,打匈奴的理由又多了一個!
劉徹眼眸閃爍,不過……此事定要想個法子,不能叫匈奴王庭得知,否則大漢危矣!
而秦朝,對匈奴具有壓倒性的優勢,蒙恬打匈奴猶如在草原上打地鼠,哪裏不對打哪裏。
因此,嬴政只是淡淡地下了诏令:“傳旨給蒙恬,問明匈奴控弦之處可有黑龍江或是類似名字的江河,若能尋得,告訴他,從此那兒就是我大秦國土了!”
北宋,趙匡胤則忽略了那什麽油田,只因為仙跡屢次提及宋朝武器、賢才而高興:“這沈括是個大才,只不知那宋哲宗是朕幾世孫,若他也能得見仙跡,應當好好啓用這位全才才行!還有那宋神宗,能知曉利用石油制作□□,銳意革新武備,也是個好皇帝。”
趙光義瞥了眼趙匡胤,企圖從他臉上找到一絲強顏歡笑的痕跡,不過趙匡胤掩飾得很好,趙光義還是把煞風景的那些話咽了回去,面帶附和地微微一點頭。
在場的北宋朝臣也精通人情世故,沒人敢多提那油田之事,都在贊美沈括與宋神宗、宋哲宗,甚至開始讨論起這兩位皇帝的谥號來源……哎呀,這些谥號真是非常創新的谥號呢!
為何獨獨宋朝反應如此古怪,只因仙跡提到的油田所在之地……讓宋朝無比尴尬,畢竟他們連燕雲十六州(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都摸不着邊,更別提新疆了……北宋最西邊僅到甘肅蘭州、寧夏一線。這“克拉瑪依”的名字一聽就不在他們大宋國土範圍內啊!
而黑龍江也是相同的情況,此時北宋疆域的最北部就只到後世的天津南部、河北中部、山西中部、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一線,更不可能深入遼東,那些地方現在都是遼國國土!
秦漢時期大慶油田雖也不在他們的統治之中,但人家對匈奴仍有反擊奪取之力,更別提唐與明,本就納入了統治,只需進一步綏安邊境,這油田便唾手可得!
唯有宋朝,尚且看不到任何希望,與其肖想這兩個遙遠的油田,不如先做做收複燕雲十六州的美夢……因此不管內心如何五味雜陳,也就只能幹巴巴地誇誇沈括了。
【有關大慶油田的故事有很多,比如面對困難和惡劣環境,不問吃住、只問鑽井在哪裏的王進喜,他帶着工人在油田上沒日沒夜打井,只用五天零四個小時就打出一口深井、還不顧腿傷跳進水泥漿池壓制井噴,被稱為鐵人……】
“不問吃住、沒日沒夜工作……”明洪武,朱元璋十萬分地震驚道,“這不是我夢寐以求的臣子嗎?咱就說過,咱給的俸祿和休沐日太多了些!容易消磨意志!”
在場的大臣們:“……”
吾命危矣!
【還有中國最帥院士,帥只是他最微不足道的煩惱,剛剛畢業的他,放棄了去外國留學的機會,毅然而然奔赴大慶油田,一生奮鬥的目标就是要讓我們拜托貧油的帽子,想要為我們多生産更多的石油。他也是我國油田分油開采和化學驅油技術的奠基人。我記得之前看新聞,老爺子87歲了還得人誇風華不減,然後老爺子很嚴肅地說,請多談科學。後來才知道,他不喜歡別人誇他帥,現在是老了脾氣更好了,以前人家總這樣打趣他,他可是要生氣的。真是可愛的人。】
【那個年代的人身上總透着一股不服輸的勁,也正是因為有我們不畏生死不畏困難的先輩,才有我們如今的好日子。就像我小時候,我家這個村子也是貧困縣裏的貧困村,我們這兒放眼望去幾乎都是破破爛爛快要塌掉的土樓,但是這些破爛的土樓裏藏着我們的希望——只要走進去,就能看到滿牆滿牆的獎狀。那時候的父輩都是砸鍋賣鐵供孩子讀書,希望下一代能走出大山。
但那個時候因局勢問題導致了國家撥給財政傾向減少,萬一不幸開戰,閩地建設得再好都将成為泡影,所以同為特區,閩地的特區就沒有鄰居發展得快。另外因地形所限,山川險峻,連貿易成本都極高,所以即便有陳嘉庚先生這樣的愛國華僑不予餘力修建學校、扶助鄉民,GDP依舊是全國倒數的。
從什麽時候開始改變的呢?這條路又走了多久呢,好似已經回想不起來了。
身在其中的我因為當時年紀小,已經不太記得這樣漫長又潤物細無聲的變化了,好像有一年開始,不知不覺就從土樓裏搬進了新房,等突然意識到的時候再回顧才發現,新的村子和老的村子已經是兩個世界了。
那時候才理解到外媒曾對我們報道的那句:“自2015年起,中國投入超800億美元用于……”的背後是怎樣的艱辛。
其實又何止是從2015年開始呢?我們一直都在路上,從開放、先富帶動後富的東西協作,哪一步不是紮紮實實在朝富民強兵這個目标邁進呢?一步一個腳印,才終于走到了今天。
閩地從1996年起,與寧夏已經執行東西對口協作十七年了,我還記得工作的第一年,單位裏逢年過節采購的員工禮品,都是寧夏特産。
所以這條路,又何止十幾年?
劈山修路、重建房屋、新修水利、創辦學校、創造一切适用于當地的工作機會與特色産業,那些奮鬥在一線的工作者翻山越嶺拜訪每一家困于貧窮的人家,為他們能過上好日子絞盡腦汁、傾盡心力。
有那樣一個人,畢業于全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北師大,還是碩士,卻義無反顧回到家鄉,她也是那個村子第一位女書記,為村民通電通水通路,帶鄉民種植砂糖橘創收,自己卻犧牲在返鄉的洪水中,只有30歲。
還有夫妻二人同樣投身在這個事業之中,新婚不久便又回到工作崗位,在拜訪貧困戶的路上落水犧牲,那時,那位妻子的肚子裏還有兩個月的孩子。
犧牲時,夫妻倆都不到三十歲。
像他們一樣的犧牲在征途中的,還有一千多人。
建國時,我們曾經對全國人民許下共同富裕的宏願,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以為這是一句空話,卻只有我們當了真,認認真真在踐行,幾十年的時間、800億美元的財政還有1800名奮鬥在一線的工作者的性命,最終根除了在我們這片土地上橫亘了數千年的極端貧困。
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對于本身就在金字塔頂端俯瞰衆生的人來說毫無意義,但對于我們這些被華夏和許許多多奮鬥在一線的工作者義無反顧從懸崖峭壁邊緣拉扯回來的人來說,便是切身體會。
所以我很希望每個在看我直播、還是學生的弟弟妹妹們,都不要荒廢自己的青春,不管讀不讀得出成果,盡力去試一試,這樣日後才不會後悔。
哎又扯遠了!我這跳躍性思維以前讀書的時候就吃過虧,因為老師根本就看不透我的邏輯……可能我就沒有這個玩意兒。
我們還是說回石油吧!】
但歷朝歷代之人,已被先前林菱的一番話震動非常,已經都快忘了石油的事情了,幾乎都在喃喃自語:“消除貧困?共同富裕?不可能……不可能……這怎麽可能呢!”
貧困,原來是……可以消除嗎?
從秦到清,哪個朝代的帝王不苦苦掙紮,沒有因民窮而困苦過呢?
先前聽林菱說起兵役時得知,後世可有十幾億人口,十幾億人口,那麽多的人,那麽多的人要吃飯,竟也能消除貧困嗎?
那該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
雖不知後世“工作者”是幾品,但……犧牲的是一千八百人啊!
秦,嬴政神色嚴肅地聽着這仿佛異想天開的事,後人竟然做到了,共同富裕?有這念頭并不稀奇,農家就曾提出“并耕而食”,道家提出“小國寡民”,儒家提出“天下大同”,這些學說之核心,與共同富裕無甚差別,只不過這些理想都沒能實現。
而且……後世說的那些脫貧之策也與《管子》提出:“修饑馑,救災害,振罷露,則國家定”,似乎在隔着兩千年的光陰遙相呼應。
但這些都是聖人之夢啊,夢之所以為夢,便是因其浮于空中難以落地,又怎能實現呢?
最讓嬴政感到一陣哀意的是——似乎他沒有看到法家的身影。
法家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嗎?
不!嬴政眼眸重新堅定起來,信賞必罰,以輔禮制,這是大秦根基,後世與大秦不同。
明,永樂朝。
最為缺人才的永樂帝,對待無視他政令殺俘多次的将領都舍不得殺,自己那麽大年紀了還得為大明江山、子孫後人征戰四方,他簡直心疼得心都在抽抽。
“不是一個人兩個人,那是一千八百人!”永樂帝真替後世朝廷心疼啊!而且這些都是幹吏,不顧生死忠于國家,可不是那些誇誇其談的無用文人,永樂帝喃喃道:“後世培養出一個能幹的官吏又要耗費多少年呢?為了庶民百姓,如此不計代價……”
永樂帝比你不知道最好的大學究竟有多好,也不知何為碩士,但他深知在大明,即便是一個小富之家要供養出一個秀才、一個舉人都可能傾家蕩産,又何談“最好”?
“恨不能親眼所見……”他喃喃自語。
他們因家天下制度與時代局限無法理解,正如當今華夏以外的那些國家一般。
明,萬歷年間。
張居正卻仿佛腦海中有一陣驚雷閃電滾過,仿佛腦海中那本混沌的天地都被劈開一道霞光萬道的縫隙來,他在李太後和朱翊鈞疑惑的目光中忽而站了起來,他卻似乎已注意不到身旁的眼光。
那麽多年來一些改革中産生的困惑與疑難好似突然就被仙跡解開了。
“開放……何為開放,又如何開放?向何處開放?東西對口協作……後世竟願意以富裕的州府去扶助貧困州府嗎?是啊!是啊!富民方能富國……富國須先富民!最終走向共同富裕……不,不對,不對啊……為何富民能夠共同富裕……”
庶民百姓如何能與氏族豪強共富裕而氏族豪強又怎能與天家皇權共富裕?皇家之富裕取自民力,而氏族豪強之富裕亦是取自于民……這三方分明是對立的啊!
張居正就在做富民的事,可他又得罪了多少人?付出了多少代價他每走一步都無比艱難,連親手帶大的皇帝都恨不得他死!後世朝廷怎麽可能做到共同富裕,除非……除非……
朱翊鈞驚恐地望着平日裏泰山崩于前都不改其色的張先生突然面色煞白,低聲喃喃自語:
“內庫燒成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他不由自主地仰頭望向門楣上的仙跡,眼角竟緩緩滴下了一滴淚。
後世的世界正是夏日,小鎮被和煦的陽光籠罩,夏風靜靜地吹過,枝頭灑下的濃蔭微微搖擺,有孩子睡在自家門前的竹涼椅上,他的祖母在一旁為他搖着蒲扇,所有的一切都顯得是如此安詳惬意。
張居正卻不禁有些打顫而悲哀迷惶。
後世是不是已經沒有……士族了?
是不是也沒有……朝廷了?
可是他們卻過得那麽好。
所以他們才無懼風浪、能上下一心,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那些會阻撓的勢力。
清朝,康熙震驚完了以後,也覺着後人說話的口吻有些奇怪,他眯起眼細細地思索,為何後人總談起、稱頌那些為庶民百姓獻身的官吏?
皇權似乎在後世變得過于淡泊、隐沒了……身為帝王,還是關外入主中原的帝王,康熙太清楚那些文臣、文人們倡導這些言論背後的利益驅動了,他們為皇帝找了說法,便也是為自個找了能夠享盡榮華富貴的說法。
什麽三綱五常、天人合一、去人欲存天理,都是漢人花了千年才塑造出來維護皇權、操控民意的玩意兒……這麽好用的東西,康熙自然也喜歡,只是他又很清醒,前明被那群文臣毀了,他自然警惕這些人又卷土重來,因此處處限制漢臣,畢竟他們太聰明了,又太會粉飾肮髒。
後世之人為何不在乎這些了 他們不用受這些文臣唠叨天道人倫與君臣大義了麽
康熙又想起那正大光明地覆了明黃琉璃瓦的宗祠,心中不由蒙上一絲淡淡的陰霾。
雍正朝,缺錢缺得已經快神經質的雍正是在為那800億而頭暈目眩。800億啊……大清國庫一年稅收才多少銀子?先帝之前給他只留了幾百萬兩白銀!他抄家抄了好幾年,這朝政都還沒緩和過來,他們怎麽能拿出來那麽多銀子?又是如何生出這般多銀兩的?林姑娘雖在談如何富民,實際上,更富裕的難道不是國嗎?
不過那美元又是什麽銀子?
聽起來古怪。
帝王們都被消除貧困弄得神情恍惚,而還有更多臣子卻在震驚:後世是不是讓女子入朝為官?聽林菱的口吻,那些犧牲的人,分明都是奉了朝廷旨意遣派在各地的官員啊!
“怎能叫女子為官?怎能如此不守風化!”這是南宋以後程朱理學興起後的文人士大夫們,紛紛斥責道,“男女混雜,陰陽颠倒,後世朝廷可真是毫無綱常禮教!”
“女子入仕為官?”上官婉兒眼眸閃閃發亮地望向宴會的寶座上已老邁的女皇陛下,湊到陛下耳畔,低聲道,“陛下,您可聽見了?後世之女子活得好生精彩!大唐若是……”
武則天年紀大了,身體不如先前那麽好了,因偶感風寒小病了一場,她先前除了送禮時發言了一次,之後都沒有多餘精力去談論仙跡所說的那些事,後來,她病情本已好轉,卻又為安西軍的事白生了一回氣。
不過經過禦醫精心調理,她今早又能起身理政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在朝堂上下了節制藩鎮與各地節度使的政令後,武則天還加強了各地駐軍的武備——安西軍之悲壯,絕不允許再發生!
随後,她又接見了各藩屬國派遣來的使臣,還設宴款待了他們,正好在宴會上,她聽見了仙跡裏的林小娘子說脫貧之事。
因此聽到上官婉兒難掩激動的聲音,她也不由微微一笑,但望向列席的朝臣後,她眼眸裏的笑意又淡去了,只安撫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啊!”
在宗法制的壓制下,她登基為帝便是在挑戰這世道男尊女卑的世俗法理,鋪墊了數十年才成功。雖然她禦極天下後女子地位有所提高,終究無法與男人抗衡。
若是利用科舉制擢舉女子入朝,便是動了那些男人的根基……只怕會再一次引得朝政動亂。武則天頭一次,恨自己已經老了。
若是再多給她一些時間……
宴會上笙歌燕舞,武則天心中卻充滿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遺憾。
就在這時,仙跡沉默片刻後再次說起石油:
【還有個關于大慶油田的故事……據說啊,在小日子國發動全面QH戰争期間,大慶油田只差幾百米就被挖到了!要知道,當時東北已被晚清賣給十四年了,他們在東北掘地三尺地搜刮,幸好,他們在石油方面的勘探技術落後、這方面墨設備之前也不如歐美,不過小日子吸戰争血得到了不少錢,還特意派人去美麗國進口最先進的鑽機,就是用來挖石油的鑽井平臺!
但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大慶油田附近有一片沼澤,小日子從美麗國采購來的大型設備都陷進去了,他們沒有好設備,就要付出更多成本和時間來挖掘。而且小日子科學家始終狹隘地認為只在沿海才能産出石油,相信的是“海相石油理論”,而他們挖了七八百米都沒挖出來,正好印證了這個理論,于是放棄了。
誰也沒想到我們大慶油田深達千米!
它還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特!大!型!陸相沙岩油田,完全颠覆了小日子國地質學家對石油開采的理論基礎。幸好沒讓他們得逞,要知道,在二戰期間,石油是比電力更重要的戰争資源,無論是坦克、汽車還是大炮、潛艇的發動機要運轉起來,都需要石油!
可以說沒有石油,戰争就無法繼續。
而小日子國本土狹小貧瘠,他們很多戰争資源都是“以戰養戰”掠奪華夏,他們在QH戰争中投入的石油量也達天文數字,故而他們每每要從歐美購買大量石油!這石油問題也是後來小日子偷襲美麗國珍珠港的原因之一,當時他們為了石油已經打紅了眼!若真的讓他們找到那麽大的油田,就等于在種花家有了個源源不斷的資源補給站,那我們只怕要付出比十四年抗戰更慘痛的代價……】
“誰?她說誰膽敢侵略我華夏?!”
諸朝又又又叒一次時炸開了鍋。
作者有話要說:
女皇出場~
在這裏給大家道個歉,本章中有關貧困的內容,我都修改删減了,且古人的反應也改掉了。
因為收到被舉報的通知了,以後可能也沒辦法再寫大家之前點的部分相似的梗了,很抱歉,之前答應的要食言了。
不然可能會被鎖。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