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貞觀與女皇
第47章 貞觀與女皇
◎那個女人她來了!◎
仙跡又開始晃動了起來,各朝的衆人随着林菱拉着兩個爺爺急匆匆的腳步,燈火拉成一道道彩霓,周圍人影燈影交錯,活似真的走近這一場大夢之中,這時,那無比絢爛的燈影之中,忽然出現了一只巨大的高頭大馬,湊近一看,才發現那是一尊極高的石雕。
馬兒上騎着一個威風凜凜、俾睨天下的君王,而在他身邊兩側還簇擁着無數勒馬将行的文臣武将,唐初以後的時空,人人都認了出來——那便是唐太宗李世民!
林菱卻只是看了一眼那雕像,松了口氣便繼續趕緊往前走:
【看到胖胖的二鳳了,到了到了!繞到這個雕像的正面就到了!都能聽到聲音了,肯定已經開始了!】
二鳳?後人還叫他二鳳?
取了诨號便罷了,為何還要在前頭加“胖胖的”!
那不是胖,那分明是健壯!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與文武大臣都還想看看那精美的石雕,尤其臣子們個個都瞪圓了眼——那上頭不知有沒有刻上自己啊?
唯獨魏征十分淡然,他從不奢求名利,故而先前也很少開口評價仙跡,甚至每日上朝,還一如既往禀報國朝大事,一日也未曾耽擱。
可惜林菱腳步一刻不停,就已經繼續往南趕去,終于見到了一處燈光閃爍、還有煙霧缭繞的高臺附近,霧氣中,只聽鼓聲咚咚,樂曲恢宏,不知後世如何做到,那臺上的人說話猶如洪鐘大呂,四下皆久久回蕩,古人們随着林菱還隔了百步,就已清晰地聽見臺上的優伶說道:
【……直言敢谏,經世致用之才,助朕成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必魏公而已!】
而那飾演“魏公”的優伶便連忙出列躬身。
【聖上贊譽……】
随着君臣對答,那臺上鼓點與樂曲也随着變幻了,在階下侍奉的文臣忽然出來翩翩起舞,不一會兒身着紫衣的“魏公”也翩然下臺,對着一層一層圍繞觀看的人群,一臉嚴肅正派地旋轉跳躍,舞動着身姿。
Advertisement
李世民呆呆地看着這略有些簡陋的“朝堂”,而且不知為何這“朝廷”上還有倆大鼓,誰在朝堂上架大鼓呢?議政時誰說得好便擊一聲鼓以示“鼓勵”?
然後他又神色呆滞地看着後世扮演魏征的優伶在金色燈光下獻舞,無意間又瞥見魏征先是呆後是愣,最後硬是羞得耳根子都通紅,這才死死忍住了沒有笑出聲。
長孫無忌忍笑道:“魏公,舞姿……不俗啊!”
房玄齡也輕輕一咳:“沒想到魏公不僅善谏,還格外善舞……”
一同觀看的其他貞觀群臣也不由大笑起來。
魏征:“……”
而那“魏公”跳得愈發投入妖嬈,他以袖遮面,默默地背過身去。
眼不見為淨!
接下來又是一段念白,兩邊又沖出手持刀盾的武将對舞,還以舞蹈的方式演繹了李世民滅東突厥的橋段,那突厥可汗也夾在武将中獻舞,林菱越看越好笑,還評價了一句:
【居然還有長安舞王颉利可汗,這編導有梗。】
李世民看得眼花缭亂,卻又不想挪開一眼,因為他聽見了“貞觀三年,唐太宗大破東突厥,俘虜十萬餘人,東突厥就此滅亡!”
他的手都不禁微微顫動了起來,嘴上故作鎮定地道:“啊是那個颉利可汗麽?他日後會到我長安獻舞?先前倒是不知他能歌善舞。”
“陛下,我們三年滅了東突厥!”
“三年!一雪前恥!”
比起李世民還盡量維持着風度,武将們通通都炸鍋激動了起來。
只用了三年,他們只用了三年!
連魏征也忍不住回過了頭來,如此大唐的外患便除了!
實在振奮人心!
林菱卻還在小聲吐槽:“不過這扮颉利可汗的演員也太瘦了一些!應當尋個更壯實的來才貼切啊。”
其他朝也都看得津津有味。
“原來後世之百戲,是如此模樣啊!”
“這樂曲倒是不錯,很是恢宏!”
“不過那演魏公的優伶,面上敷粉太多,實在不大俊俏啊。”
“舞蹈時也應更加有力才是!”
古人們在吐槽,林菱也一邊吐槽一邊看,雙方雖不能信息相通,卻在此刻都達成了“津津有味”的快樂,但這演出大概只有十分鐘,幾段念白、幾場舞很快就結束了。
唯獨林爺爺有些失落。
“貞觀之治有這麽多可以講的,沒想到只是跳舞。”
林爺爺懷着期盼,趕路趕得氣喘籲籲,沒想到只看到隊伍并不大整齊、動作不夠有力的舞蹈,便有些索然無味。
【其實如果是要演李世民,可以做個精品演出,演上一個小時,從李世民晉陽起兵、四方征戰、玄武門之變、滅東突厥、勵精圖治、虛懷納谏、輕搖賦稅、精兵簡政、嚴于執法再最後講到民族融合嘛,從唐初衰敗凋殘、民不聊生到“天下大稔,流散者鹹歸鄉裏;鬥米不過三、四錢……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達到這樣的太平盛世,李世民只用了二十來年,如此雄主,如此功業,10分鐘哪裏夠呢?】
唐,貞觀年間,随着林老夫子娴熟地蹦出來一個又一個形容“貞觀之治”的溢美之詞,原本喧鬧的朝廷上漸漸歸于一片寂靜,他們每一個人都不由飽含熱淚,似乎都已沉浸在林爺爺所說的盛世之中。
李世民亦是眼眶濕潤,心卻如擂鼓,心跳動得一聲重過一聲。
先前,仙跡也說過,他将締造盛世,但如今的大唐百業凋敝,實在看不出盛世的影子,他還是不免心懷忐忑,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好,當不起後人的誇獎。
先前他還羨慕、贊嘆後世建國不過數十年便創造了如此盛世,卻沒想到,大唐也只花了二十年,從一窮二白、四分五裂,融彙成了磅礴有力的滔滔江河。
此時此刻,他才知道,原來盛世并不遙遠,尤其大唐的盛世竟然那麽近……那麽快便能看到了!
而現場,五叔爺爺安慰道:“我剛看那邊有個牌子,說是演出免費的,不看白不看。”
林菱也點頭如搗蒜:“對呀,大唐不夜城不收門票,等會還有別的免費演出,據說還有更好看的。”
“原來不要錢啊,那其實挺好看的。”林爺爺立刻笑眯眯地接受了。
因為兩個爺爺出門的開支都是林菱一手包辦,林菱從最開始就要了兩個爺爺的身份證號,出來以後就從來沒讓兩個老人操心過錢的問題,畢竟老人家都節省慣了,出來玩為了省錢說不定會這也不去那兒也不用,所以林菱幹脆杜絕這種掃興的事情。
所以,林爺爺這會兒才知道原來這個不夜城不用門票呢,還以為是林菱提前買好的。
宋朝,趙匡胤也震驚道:“這些戲目竟都不需要花費銀錢麽?”
他原本還以為如秦始皇陵一般,需要處處交錢參觀呢,後世盛世繁華,又富裕,因此先前趙匡胤沒有對他們耗費如此多燈火過于吃驚,看這大唐不夜城中游人如織,比參觀秦始皇陵的人也不少了,人人花費銀錢,想必也能維持開支。
但沒想到,這一路下來除了林菱買些吃食,竟都不需要額外花費。
那後世可真是大手筆啊!建造了一座如此繁華、奢侈的“不夜之城”,專門供游人觀光,竟然不需要交銀錢!還能觀賞劇目!這些璀璨的燈火不費燈油錢麽?那麽多表演的優伶,難道不用供給湯飯麽?
汴京已算十分繁華,因打破了坊牆限制,取消了宵禁,夜市與早市幾乎日夜不歇,但汴京也不敢稱為“不夜城”。
汴京百姓更是點燈的油都再三節省。
到了夜裏,也僅有沿街商鋪、秦樓楚館之中,還透着一點昏黃的光。
“便是真正的大唐,夜裏也是漆黑一片啊!”趙匡胤很是感慨,果然國富民強才是正理,否則後世怎會如此大方奢侈?
他更加堅定了奪取倭國銀山的想法,何況,大宋境內并無富産白銀之礦。
若能多得一些白銀,也好。
其他朝代也與趙匡胤一般震驚萬分,有些過于剛正的大臣還準備寫一篇谏文,勸告自己的皇帝切勿如後世一般認為行奢侈之風。
唯有明萬歷年間,張居正也打量着那些多彩絢麗的過街燈,神色如常。
他早在仙跡說石油歷史之前便已然注意到了後世的照明燈燭非同小可,不論是林菱家中的,還是如今在不夜城中所見的,後世燈燭形制多樣、顏色絢麗,甚至還能變幻色彩,這絕非“煤油”、“石油”等燈火所能做到的。
他沒有看到有人添燈油,如此數不勝數的大小燈具,也不可能挨個都添上,反而那些小燈、大燈、燈柱、燈帶大多全都連着細細的繩子。
電視劇。
電燈。
張居正敏銳地将一切都串聯了起來。
看來,不僅是石油改變了後人的世界,還有——馴化雷電!
他不關心大唐不夜城有多美,也不在乎大唐有多受後人懷念,李世民的功績他自小讀《唐書》便爛熟于心,巨唐的盛世已經離他太過遙遠,且再也無法企及,如今他手裏只有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大明。
比起那些,他更想知道,有沒有救大明、救這天下黎民的法子。
馴化雷電……大明能做到嗎?
這件事聽起來比石油的提煉更加異想天開,但他還是想問一問。
今日,張居正是在朱翊鈞日常讀書的崇文殿偏殿耳房觀看仙跡,因此他将仙跡投放在了書房內一面挂着“民安國富福,祥瑞滿寶堂”的牆上,此時的他便站在這面牆前,望着仙跡默默地出神——他想要了解雷電,又該如何套林姑娘和林老夫子的話呢?
但他身邊正努力完成課業的萬歷皇帝朱翊鈞,卻每寫一字都滿腹牢騷,偷偷分心望向仙跡中的“不夜城”,又心生羨慕。
他望着後世如漫天星辰的彩燈,想起曾有一年元宵,滿京城都張燈結彩,男女老少無不持花燈出游,他不能出宮,便想在宮中燃放煙火,搭一座巨大的“鳌燈”以慶賀節日,但都被張先生以“民窮”為由駁回了。
京城裏都在傳“翰林院的文章、武備庫的刀槍、光祿寺的茶湯、太醫院的藥方”,這四樣是頂頂爛的!這話旁的不說真假,光祿寺那句必是真的!太難吃了!所以朱翊鈞知曉張先生改革卓效顯著,如今國庫充楹,也想向戶部要十萬兩銀子在宮中建一個尚膳監用于精進膳食,張先生卻反問他道:“國庫随意取用,若有州府突發災禍,戶部卻無力赈災,可如何是好?若鞑靼反複無常又侵擾我大明邊境,又該如何?”
前幾日,朱翊鈞發現兩位母後居住的慈慶、慈寧宮都很老舊了,屋檐上的梁木彩畫都斑駁掉落,他便想盡盡孝心,提議花費個幾萬兩重修二宮,但張先生也不許!
這般改革來改革去,卻沒半分用在他身上!
張先生總說:“安民養民、開源富國”,可是他是天子啊!他卻還要節省燈燭之費、膳食之費,後世卻連百姓都如此奢靡。
他也好想如後人一般,身着華服、賞美景、看百戲,嘗盡天下美食。
朱翊鈞情緒低落地悄悄嘆了口氣,他也想吃豆花泡馍,可張先生在此,他又不敢命內監出去傳話,何況想到光祿寺手藝,定然也做不出什麽好東西。
哎,他這個皇帝,當得真是沒意思。
林菱三人剛剛吃完一肚子美食,又走得很急,都有些下腹抽痛,便往南又走了一段,想在附近的椅子上休息了一下。
【其實貞觀之治只是大唐130年盛世的開端,最強盛時當屬“開元盛世”,妹妹,不夜城裏會不會有開元盛世的表演?】
幾人一邊走,一邊聊天。
林菱查了一下演出時間表:
【有開元廣場不倒翁小姐姐,其他表演的話……有個表演叫《再回長安》,聽說是講述白居易穿越古今的故事,應該很有意思!】
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與臣子們交換了一個更加激動的眼神,他今日實在是太高興了!130年的盛世!我大唐有130年的盛世啊!比四個隋朝加起來都要多!
“天佑大唐!”
李世民高興地緊緊攥住自己的手。
那“開元盛世”不知是他哪個好兒孫締造的,難不成是承乾?或是承乾的兒子?不論如何,我大唐想必也如大漢一般,得遇數代明君!
不過,什麽是“不倒翁小姐姐”?
白居易又是誰?
不管是誰,大唐都有130年的盛世啊!
李世民與臣子們相互道賀,面上都喜氣洋洋,甚至有武将學着方才“貞觀之治”中的舞蹈,當衆跳起了舞,所有人都沉浸在這無上喜悅,李世民甚至已經命庖廚去烹制大宴,他要大宴群臣!
他心中明白,大唐的盛世必然不僅僅是因明君的緣故,這些豐功偉績,想必也與大唐一個個能幹的臣子有關啊!
【哎?那是武皇的雕像嗎?】
貞觀群臣們挽着胳膊踢着腿,正宣洩內心極致情緒的舞蹈被林菱這一聲驚喜的呼聲打斷了,他們從不同扭曲的姿勢中回過頭,心中還有人奇怪:武皇?誰是武皇?
難不成我大唐日後也有唐武宗?
林菱和兩個爺爺跟着人流往南沒走幾步,便看見了夜色各色燈光之下的武後行從雕像群。
【沒錯,真的是武皇!】
武則天雕像群身邊圍繞着好多游客拍照,尤其是女孩子居多,的确,不論古今,身為女子,誰不欽佩這歷史上唯一的女帝呢?
林菱也連忙走過去瞻仰女皇陛下:
還伸手摸了摸已經被游客摸得光滑褪出銅色的袖子。
【聽說這個雕塑群是複刻的張萱那個有名的《武後行從圖》,雕得确實不錯哦,則天陛下這氣度真是威嚴,還有她身邊相擁着的官員,可不是男的哦,其實是穿着男裝的女官。
則天陛下是封建王朝兩千多年裏面,唯一願意大量啓用女子為官,又出臺很多政策去擡高女子地位的皇帝。
不愧是我們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唐朝,李世民臉上的笑容漸漸僵住了。
女皇帝……
他原先還為《武後行從圖》感到好奇,不知這雕刻的是哪位皇後?竟享得後人如此尊崇,特意在這大唐不夜城中立像,然後聽到林菱說則天陛下也還沒反應過來,甚至還疑惑大唐日後為何要用女官?
直到那句“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女皇帝!
大唐出了個女帝啊!
簡直石破天驚!
李世民不由有些頭暈目眩,下頭的臣子也驚得東倒西歪。
仙跡總說大唐包羅萬象、開放繁盛,但李世民萬萬沒有想到,竟然能包容開放到此等地步。
而且此人姓武!不是他李家人!
若是李唐公主為女帝,倒也勉勉強強……可她是“武後”。
那大唐還是大唐嗎?
“姓武……”臣子裏率先回過神來的不由議論紛紛,交頭接耳道,“會是應國公家中兒女麽?聽聞應國公有一女,年方四歲,小小年紀便生得極美。”
這朝中再沒有更顯赫的武氏了。
但李世民搖搖頭,應國公武士彟有從龍之功,先帝在太原起兵時,武家多次為先帝資助錢糧衣物,還收容先帝在武家留住,大唐建國之後,武士彟封應國公,還兼荊州都督,如今武家人均不在長安,在荊州。
天下武姓這麽多,可不能如此無端揣測功臣。
“不管這武後是哪一支武姓,想必她執政不差,否則後人絕不會将她的雕像排在陛下之後,說明在後人眼中,她也是大唐盛世締造者之一。”臣子中最清醒的魏征緩緩說了句公道話,“而且,後人仍将她放在大唐不夜城之中,便是認為她執政之朝代仍是唐朝。”
李世民目光沉沉地點點頭,他再次看向那石雕,被簇擁在其中的女皇陛下,頭戴寶珠鳳冠,身着交領寬袖衣,面容十分秀麗。
但是……卻有些老态。
難不成她登臨帝位之時,已年老?
武後行從圖……看來她先是皇後,是後面才為帝的。不知她是哪個兒孫的皇後,大唐又是怎麽到了她的手中!
何況女子為帝,這天下竟會認同她?
李世民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古往今來有女子當政并非鮮見,從秦之宣太後到漢之呂後、窦太後、鄧太後等等,這些女子一樣大權在握、權傾天下,難道她們不是缺了個名頭的“女帝”嗎?但即便如此,她們掌管着天下,卻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走向最後一步,以女子之身稱帝登基。
這“武皇”又怎敢如此無畏無懼、堂堂正正坐上這皇帝寶座呢?
當時的大唐群臣……竟然沒人敢反對麽?
這樣的疑問也誕生在很多唐朝以前的朝代。
漢高祖時期,劉邦原本也驚于後世竟然能出女皇帝!要知道女子本不應幹預朝政,就連太後庇佑幼子臨朝聽政都免不了被罵“牝雞司晨”,而這後頭的大唐竟直接出了個女帝!
簡直比登天還難!
可偏偏就成了,真乃奇人也!
劉邦不免心思活絡了起來,已知劉盈是個棒槌,而劉恒是漢文帝;還已知呂雉護崽絕不會放棄劉盈,而将皇位拱手讓人。
那……不如……就……學學後頭那大唐,讓呂雉替劉盈聽政?他可以留下遺命,與呂雉約法三章,待呂雉壽終正寝,便将權柄交托給劉恒……但天下會答應嗎?
劉邦悄悄地瞥了眼慢慢挺直了背脊,跪坐得無比端正的呂雉。
她微微仰起頭,望着仙跡中那女帝的銅像,眼中也是異彩連連,似乎被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迸發出了掩飾不住的勃勃野心。
果然……劉邦有些頭疼,仙跡有時候說得太多,也有弊端啊!
武周時期,武則天眼眸微亮,嘴角微翹,她望着仙跡中後人為她塑造的銅像,還有那麽多後人環繞在她身邊——後人如此認同她。
【實現一個長生不老的小目标:為什麽沒有人敢制止她?】
秦,問出這句話的嬴政緊緊蹙着眉頭。
他對女子竊奪權柄是極為警惕的,這一切都來源于他那從不安分的母親趙姬,當年身為王太後的趙姬,從不顧及年幼的嬴政,常年與嫪毐等人私下茍且、擅權弄政,甚至……他們盼着他死了,便立那兩個肮髒的私生子為帝,企圖颠覆秦朝的王位傳續。
或許是掩埋在心底深處的傷痛永遠都無法平息,還時時隐隐作痛,他登基之後即便面對立後的重重壓力,也不為所動,除了考慮到立後将打亂如今朝堂上已平衡的勢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範如她母親一般愚蠢貪婪的女子掌控大秦。
林菱看到了網友的留言,嘻嘻一笑:
【當然有啊,但他們都死了啊!誰不服就殺誰!留下的不就都是聽話的了麽?可別小瞧了我們武皇的手段和心胸,她登基為帝那一天就成了衆矢之的,但是她不怕。
而且當時她一登基,就有無數人謀劃複辟大唐,忠于大唐的徐敬業便起兵造反,妄圖推翻她建立起來的大周,那徐敬業還找來駱賓王寫了一篇《讨武曌檄》,将她罵了個體無完膚。
對沒錯,就是那個寫鵝鵝鵝的駱賓王!
但駱賓王真是文采飛揚啊,武則天看到這篇從頭到尾都在罵她的文章,先是“嬉笑”,之後讀到“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這兩句時,不禁大為震驚,還責怪她的丞相:“有如此之才,而使之淪落不偶,宰相之過也!”
這麽好的人才,你們竟然沒及早發現!
你看,她歷經風浪,早已不畏懼這些浮言。
何況,她執政二十多年,放在大唐也是排行前三的好皇帝了!她開創的時代,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我們的圖書管理員還評價她:“是個了不起的治國之才”,有許多開元盛世極負盛名的大臣宰相、文臣武将,還都是武皇培養出來的人才呢。
而且武皇執政時期,對內不僅文治繁榮,她還開疆拓土,成功抵抗了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騷擾,而且大唐的人口也在她手中不斷攀升。
可以說,沒有她,大唐也不會有後來的開元盛世。
只不過是因武皇是女子罷了,因她藐視道德家、她粉碎了男人那虛無的優越和天然尊崇的傳統,她意圖任用女子為官損害了那些男人的利益,若非如此,又有什麽好反對的呢?】
唐,貞觀年間,李世民也不禁無言以對,他嘆息着搖搖頭,不斷回想着林菱話裏話外的意思:女子若是比男子還要精明強幹、善于治理天下,便一定不能為皇帝麽?
若是叫儒家來評判,後人這樣的想法……還真是大逆不道啊!
可是如此聽來,竟也不由被她動搖。
【也就是我們歷史上女帝太少啦,才會那麽稀奇。放眼世界,女皇比比皆是啊:埃及女王哈特謝普蘇特、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英國伊麗莎白女皇、法國亨利二世的皇後凱薩琳·德·美弟奇……女子為帝又有什麽稀奇?誰說女子不如男?】
這段話立即在各朝引發了軒然大波。
世上竟有如此多的女皇?!
【那個女人:謝謝……還有,煩請說說那些外邦的女帝。】
李世民這才驚覺。
“那個女人”不是什麽太後。
原來是女帝啊!
作者有話要說:
李世民委屈心酸:我感覺你誇女帝好像更真心一點。
林菱(假裝看風景)。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