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祭侄文稿
第49章 祭侄文稿
◎三郎掉馬◎
漢高祖時期,劉邦聽完這一段久久沒有說話,他難得收斂了自己叉開大腿的坐姿,改為鄭重其事地跪坐。
他将蕭何和張良屏退,殿中獨留了他與呂雉,宮殿深廣,此時已近昏時,夕照斜斜透過長窗,卻無法抵達長樂宮的大殿深處,浮光掠影,僅照亮了劉邦高大的背影。
劉邦一時沒有言語,呂雉也沒有開口,他們都沒有看向對方,反倒都靜靜地注視着落在地磚上那一抹虛無碎影。
“娥姁,明日乃公便命工匠為你打造一枚鳳首玉印,日後你便随乃公一同上朝聽政吧。”
似乎下定了決心,劉邦淡淡地舉起桌案上的酒杯喝了一口,淡淡地抛下猶如驚雷一般的話。
呂雉猛然轉過頭看向他。
劉邦卻沒有看她,凝望着手中的酒杯,繼續說道:“盈兒軟弱愚善,不堪大位,廢為南越王。你不要生氣,盈兒曾為皇儲,封地太好,乃公怕往後的皇帝容不下他。”
呂雉默默聽下去。
“如意封趙王,過完今年便命戚夫人随其就封,等乃公死了,你可以派兵看着他們,但……留他們一條性命吧。”劉邦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随即話鋒一轉,聲音漸漸冷了,“當然,若是他們不肯安分,敢擾亂我大漢江山……諸王盡可殺!”
那一個“死”字,像利刃,驚得呂雉眉頭緊鎖,她忍不住道:“陛下何出此言!”
劉邦再不好,他也是大漢最堅強的支柱,呂雉壓根沒有注意劉邦後半句話——即便沒有劉邦這句話,劉如意與戚夫人若是膽敢作亂,她難不成會手軟?她如今就恨不得殺了他們,将他們剁成肉泥!
“人皆有一死,秦始皇如何?哈!乃公從不奢求長生。”劉邦建立大漢時已年過半百,他從來都是那樣清醒冷靜又理智的人,他轉過頭,目光如炬地直視着呂雉:
“呂氏族人都是酒囊飯袋,從今日起,你不必如仙跡所言那邊,只能倚靠呂氏了。”
“娥姁,從此乃公便是你當政最大的倚靠,乃公會讓後世記住你的名姓,如仙跡所言那武皇一般,與其并稱呂武!”
Advertisement
“但你也要答應乃公,你也要如武則天般,日後還政予劉恒!這道旨意乃公會曉谕天下,若你反悔,必将受天下臣民讨伐!何況,你不想看到文景之治嗎?不想看到将來的漢武大帝嗎?”
劉邦霍然站了起來,夕陽的光明落在他眉眼之上,在這樣的光芒中,他對呂雉伸出了手:
“娥姁,現在該你來做抉擇了!是選擇那注定愚鈍無後的不孝之子,還是選……與我劉漢……共天下!”
這話音回蕩在大殿中,猶如驚世之鐘重重地敲在呂雉耳畔。
她咬了咬牙,幾乎沒有猶豫,便眼眸堅毅地擡起了頭,她已經蒼老的鳳眼中似乎再次盛滿了光芒,她将自己的手鄭重地放在了劉邦粗糙寬大的掌心中。
“雉與陛下,一言為定!”
蠢笨的兒子哪有自己靠得住!
這天下的權柄她要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她從不是容貌極致的美人,但她的眉眼之中卻永遠都有不肯對命運屈服的反骨,從随着劉邦征戰天下到一國之母,她蒙受無數苦楚和劫難,但哪怕在生死邊緣的絕境之下,她也從沒有倒下過。
劉邦似乎早已猜到了呂雉的選擇。
他一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因為這才是他認識的呂雉——她果然還是那個随父親躲避仇家遷居沛縣,匕首日夜不離身、滿眼倔強不服輸的女子。
對這樣的結果,劉邦也是滿心無奈與疲憊——他沒有選擇了,扶持呂雉幾乎是他唯一的選擇了,畢竟将呂雉帶在身邊正經學幾年治國之道……總比教導盈兒輕松吧?
世人皆說盈兒不肖父故而不得他疼愛看重,但他也不肖母啊!若非此子如此,何必将他逼成這般呢?只要想到劉盈幹的那些蠢事,劉邦就覺得胸悶氣短——他不知道,這在後世叫做心梗。
秦朝,嬴政雖欣賞那些後世女帝、外邦女皇治國經邦之才,但卻并沒有如劉邦一般,生出絲毫想讓女子登基為帝的念頭。
不過……他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念頭:他有膝下共有十個女兒!
他的公主倒可以學學那葉卡捷琳娜二世,日後公主及笄成人,他便賜予她們關東六國的湯沐邑,在關東建公主府給其居住,并派遣寺人、秦吏、護衛,令公主之儀服同列侯!
分封諸位公子有裂土之風險,但分封性子聰慧、手段強硬的大秦公主來作為掌控關東的切入口,卻不會有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後患。
嬴政立即下旨從各世家大族中廣募教導公主之女官。
他的公主從此不學刺繡與禮教,該學學律法、兵書、農事與治民……嬴政還想到,他不僅可以通過分封女兒而監視六國,還能擇選女兒中的佼佼者,開墾“試驗田”、研制“石油投擲彈”等仙跡奇物……
若叫公主們自小學治世之道,命她們千萬封地後便先富關東之民再立秦之威望,後續推廣秦法、統一文字與度量衡定将更容易許多。
嬴政想通此節,不由暢快大笑。
秦吏不夠,女兒來湊!
這天下是他的天下,即便如今知曉了大秦的未來,他仍舊沒有過早立儲君的念頭。但仙跡說得也對,女子之力不容忽視,他有那麽多女兒,與其關在宅院與宮中蹉跎一世,不如教會她們安身立命之法,也能為他的大秦多做些事!
與此同時,他希望自己能活得更久一點,正如那葉卡捷琳娜二世所言,上天若能賜他兩百年的壽命,他也能夠将大秦的疆土,拓展到匈奴以北、以西,從此日月所照之處,必為我秦土!
唐,貞觀年間。
李世民和群臣也跟着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這武則天的确厲害,但可惜……她是武則天,不是李則天。李世民還想不明白的是,那武則天嫁的皇帝在聖躬違和之時,為何會選擇自己的皇後,而不是自己的皇子。
便是皇子年幼愚鈍,還有公主。
李唐血脈裏終究流淌着鮮卑的血,他們骨子裏倒是比其他朝代的人更容易接受女子掌權,李世民只是為政權交接必将導致的鮮血而憂慮。
或許……麗質也該叫她跟着觀音婢身邊的女官好好讀讀書。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至今沒能猜到這武則天究竟是哪家武姓,又或許這武則天的武家在他這個時空還尚未崛起,畢竟大唐盛世130年。
畢竟,他如今都不知道那“開元盛世”的時間,也不知道“安史之亂”發生在什麽時候。
罷了罷了,終究大唐還是延續了下去,李世民決定不再自尋煩惱。
還是好生看下去吧!
“後世這羅剎國女皇的确不一般。”
明洪武年間,朱棣神色認真,他對女子的看法與親爹不同,或許是天生便欽慕強者,他反倒欣賞有主見、堅韌如磐石的女子。
唔……就像是魏國公家的長女,不禁生得标致,又聰慧,通詩書還曉兵法。
去年,徐家大姑娘因才德俱佳,被馬皇後召進宮中,馬皇後非常喜歡徐氏,時常将她帶在左右,因此朱棣與她早早便見過幾面,此時,他想到徐家姑娘隔窗捧讀兵書時那清麗的面容,不由微微有些臉紅。
朱元璋立即狐疑地瞥了過來。
朱棣連忙端正姿态,輕咳一聲:“爹,這葉卡捷琳娜二世能以外邦女子身份加冕羅剎國之帝,已是不凡,之後內能安定羅剎國政權,外還能數次開疆拓土,便是稱不上他們羅剎國的“千古一帝”,也是難得手腕強硬、心性非比尋常的明君了。”
朱元璋聽見朱棣的稱贊,則“哼”了一聲。
他自然也知曉這個道理,但……他潛意識中不想養大女人的心。男主外女主內,這是幾百年的道理!否則女則、婦言豈非全成了廢紙一張?即便仙跡如此誇獎,朱元璋還是對武則天還有這什麽羅剎國女皇一般野心勃勃、亂皇室血脈的女皇帝實在生不出什麽好感。
做個安分守己的女子多好啊!
林菱不知道有些歷史中的時空已開始改變了原有的軌跡,歷史沉重向前的車輪竟緩緩地向不同的方向偏移過去了。
而此時,她與兩個爺爺在人堆裏左突右擊,終于擠進了圍繞着“不倒翁小姐姐”的洶湧人潮之中,她高高舉着手機,另一只手也竭力地往前伸過去,然後竟很幸運地與手執團扇輕盈地飄蕩過來的小姐姐輕輕一握。
【好美好美好美啊啊啊!】
親切甜美又飄然若仙,不僅吸引了無數游客駐足,古人們也都沉醉在那一颦一笑中,恍若真的從她身上看到了唐朝仕女的模樣。
的确是美啊!
林菱看完以後走了半路都還覺得很贊,但又詞彙匮乏,走出人群中,都只能一個勁地重複着好美好美,林爺爺卻有些心疼:“她年紀與你差不多大,那麽瘦,這不倒翁想必也不簡單,一晚上搖四五個小時,也很辛苦啊!”
“聽說要有舞蹈功底,還得練習一整年呢!”
林菱點點頭,确實不容易,不知道工資高不高。
随後他們又帶古人們去看了其他表演,有白居易回到長安吃熱騰騰的泡馍并展示大唐盛世氣象;有蹬踏旋轉的胡炫舞;有沉浸式講述李白與長安的華燈太白;還有絲路曼舞、樂舞長安,個個都很精彩,幾乎将大唐盛世從各個角度都诠釋了一遍,但看到後面腿也酸了,天也晚了,兩個爺爺精神都跟不上了,盛唐密盒的人實在太多,都有人爬樹上去了,林菱和爺爺體力不支,最終還是取舍地放棄了一些。
不過對于古人來說,這已經是個如夢如幻的夜晚。
“還是很值得來的。”林菱和兩個爺爺往出口走去的時候,“雖然不知道遙遠的大唐是不是真的如此,但經過這一晚上,我腦海中想到大唐,也會浮現出這些建築、舞蹈,還有這些大唐的代表人物。”
唐,當仙跡在看回到長安的表演時,白居易正眼含熱淚為摯友元稹撰寫墓志銘,他望着仙跡上的他穿越時空重回長安,重回那個盛世,淚水更是止不住地流。
他曾想過兼濟天下,寫了大量諷喻詩,使權貴切齒變色,可被貶江州後他才明白,原來他做不到。所有的志向與抱負都在心中消散了,之後便只剩壯志未酬的“獨善其身”了。
在看這個表演的時候,林菱還曾嘟囔了一句:“如果讓白居易選擇,或許他更想回到符離,再見一次湘靈吧。”
白居易手中的筆微微一頓,更加痛苦地閉上了眼。
終究是遺憾啊。
而在另一個時空,因安史之亂爆發,李白與妻子宗氏一道往南避難,中原生靈塗炭,他與妻子輾轉多地,最終入廬山隐居。
也就在此時,他看到了仙跡中扮演他的那個“李白”,他看到那個他在燈火下與臺下諸位的觀衆對詩,而令他感慨的是,幾乎人人都能背出他的詩句,不論是人生得意須盡歡,還是大鵬一日乘風起,那個“李白”如此潇灑肆意、有血有肉,連他都不禁沉浸在這盛世的夢幻中。
“若是真的,便太好了。”李白低頭飲酒。
而唐玄宗的時空,李隆基也目光癡癡地望着仙跡中展現的一個又一個“開元盛世”,他也恍若靈魂出竅一般,正喃喃自語:“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可惜,他的盛世,已盡數毀于戰火了。
他還沒來得及多感慨,就見林菱與爺爺在感慨:
【大唐真的太可惜了,爺爺,它應該是唯一一個從極盛斷崖式轉衰的朝代吧。唐朝之後也再沒能爬起來,無力回天了。】
唐,李世民本已暫時忘卻了“女帝”給他帶來的震撼,愉快地沉浸在後世的“大唐盛世”中,林菱這句話就好似突如其來的毫不留情的巴掌,将他狠狠打醒了。
極盛轉衰!
一晚上,這“大唐不夜城”中幾乎都在演繹着“開元盛世”有多繁盛,聽了無數溢美之詞,便是再虛懷納谏、謙虛自持的皇帝,也不免覺得有些驕傲,但是聽林菱這話頭……難不成安史之亂就發生在開元盛世!!
【好像是,沒有第二個朝代是這樣的了,一般的王朝都是慢慢地走下坡路,或者跟秦朝、隋朝一樣,短命而亡,這種就不是轉衰了,直接沒了。】
秦朝,嬴政:“……”
他并沒有很想在這種時候聽到大秦的名字。
林菱惆悵地嘆了口氣:
【就是因為大唐太厲害了,所以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一點轉折都沒有,可能很多人都反應不過來,這也是後來唐朝總是被人懷念的原因吧,所有人都會在假設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大唐會怎麽樣!但是沒有如果啊……這場動亂有多慘烈,我們現在的人可能深切的感受到,我之前也是,其實對安史之亂有多嚴重沒什麽概念,直到我學顏體字學到《祭侄文稿》,之後只要一想到顏真卿那流傳于世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是在什麽情況下寫就的,就能夠感同身受了。】
李世民臉“刷”地白了。
【《祭侄文稿》真的是一張光看就覺得很痛苦的字帖,哪怕沒有學過書法,只要看到那上面無數的枯筆、塗改、暈開得到淚痕,都能想象得出一個滿臉淚水的人是如何撕心裂肺、悲痛欲絕地寫下這兩百三十四個字。甚至只要讀到“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複”就能體會到那種撼動心魂的絕望了。】
林菱因爺爺熱愛書法的關系,小時候她在鎮上讀小學時,學校有開設一種“經常被班主任占用來講數學的書法課”,那時候小孩子不懂,一般都聽從經常被迫請病假的書法老師推薦練柳公權,但唯獨林菱喜歡顏體,她臨摹過好幾年顏體字,後來因為實在天賦有限,練到初中課業加重,也就自然而然地放棄了。
她最終沒有練出什麽名堂來,但顏真卿的故事卻如數家珍。
【顏真卿以書法聞名于世,無人不知顏體,但卻很多人都忽略了他另一個身份——他還是個厲害的武将。顏家祖籍琅琊臨沂,其實是個儒學世家,他是貞觀年間著名的大儒顏師古的第五世堂孫,但顏真卿與其堂兄顏杲卿都是文武雙全的那挂。
安史之亂爆發後,烽煙四起,當時整個河北唯一沒有被攻陷的州縣,是因得罪奸相楊國忠被貶的顏真卿所鎮守的平原城,他當時手裏只有三千塞兵,聽說河北二十四州縣幾乎都淪陷了,急忙四處募集義軍一萬來對抗叛軍,一連收複了河北十七個郡縣。他幾乎光複河北的壯舉傳到長安,唐玄宗竟說:“朕先前不知顏真卿為人,沒想到他是個忠臣。”氣死人了,這家夥當時是昏聩到了什麽地步啊!】
唐,貞觀年間。
一心治學的顏師古現任中書侍郎,他學問博通,為人卻很是低調謙和,日常大多不是在研究經學史籍,便是在做古書的校訂工作,在一群閃耀的貞觀群臣中并不顯眼,但因有幸被仙跡選中,一直能得見仙跡,李世民每每與群臣共觀仙跡,他大多也在邀請之列。
今兒,仙跡忽然提到他的名字,衆人不免紛紛向他投來目光。
“原來是顏侍郎的後人!”李世民也不免感慨又難過,“顏侍郎近前來,賜座,我大唐幸得忠臣護國啊!”
【可是,沒過多久,叛軍圍攻了顏真卿堂哥顏杲卿鎮守的常山,顏杲卿向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求救,王承業這個奸臣居然擁兵不出,坐視常山被大軍圍困。顏杲卿沒辦法,他徹夜上城牆指揮戰鬥,堅守了六日,但終究寡不敵衆。
城破,顏家三十多口人因拒不投降,盡數被史思明虐殺,顏杲卿被叛軍押送到洛陽的安祿山面前,安祿山問他為什麽不投降,他還“瞋目怒罵”安祿山是“羯奴狗”,安祿山氣得将他綁在洛陽橋頭的柱子上,先砍斷了他的腿,他仍罵賊之聲不絕于口,安祿山又用鐵鈎割下他的舌頭,他滿口鮮血不能再說話,卻仍吼叫痛罵着,最後被肢解而死。
而顏杲卿被押解到洛陽之前,史思明為了策反他,曾把他最小的兒子顏季明押來,刀架在顏季明的脖子上威逼他:“投降,就饒過你兒子的性命。”顏杲卿怒目而視不肯投降,顏季明悍不畏死,于是叛軍當着他的面砍下他兒子顏季明和外甥盧逖的頭。
而當時的顏真卿正在平原奮力抵抗叛軍,他還不知道兄長和侄子已經遇害,直到叛軍送來了他侄子的頭顱。他為了不動搖軍心,強人悲痛當衆将那頭顱丢掉,說根本不是他的侄子,這是叛軍的詭計。一直等到半夜夜深人靜,他才敢偷偷找回頭顱。
之後他寫下名傳千古的《祭侄文稿》,曾以厚重端正聞名的顏體,卻塗改了十三處、筆鋒顫抖,因為那上面的每個字,都是顏家的血淚化就的啊!】
唐朝,貞觀年間。
先前透過後世遙望盛唐激起的所有喜悅在此時此刻盡數消散了,只留下了滿胸的悲憤、痛苦,李世民幾乎不敢去看殿中顏師古的面容。
直到顏師古起身,緩緩一拜,擲地有聲地道:“顏氏滿門熱血,若為大唐盡忠,不敢自留半分!這是身為臣子本該做的,他們如此忠勇,我亦為其傲也!”
李世民閉了閉眼,卻還是難擋淚水,他只能寄希望這禍亂平息之後,朝廷能好生重用顏真卿,不要叫忠臣的血白流了。
但他的祈願才剛剛說出口,就聽林菱又嘆了口氣。
【可惜,悲劇還沒結束,顏真卿這樣的忠臣,在長安光複之後,竟然處處被奸臣排擠,他們嫉恨、忌憚顏真卿的剛直與威望,于是在寫下《祭侄文稿》25年之後,恰逢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也起兵反叛。七十多歲的顏真卿被他們派去給叛軍傳旨,被李的叛軍扣押不放,他們恫吓他、囚禁他,還威脅他不投降就燒死你,結果他二話不說縱身跳入火海,被人拉起,後來使盡手段顏真卿還是寧死不降,最終被賊子缢殺于大牢之內。】
說完,林菱還憤憤不平:“這些歷史已經很氣人了,結果《祭侄文稿》的真跡還被該死的苔灣政府借去小日子國展出,而且還沒做任何保護!後來小日子的博物館還将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印刷做成點心包裝紙出售,真是可惡!”
李世民已經氣得渾身都在顫抖了,他再也忍不住了,雙眼如燒紅的鐵,向仙跡詢問之時,幾乎也要泣血:
【全民白月光:那唐玄宗是唐朝第幾個皇帝,他爸和爺爺叫什麽名字?】
而緊跟着他的發言下面,又出現一條:
【那個女人:抱歉,我不太了解唐史,唐玄宗叫什麽名字來着?】
唐,玄宗時期。
本與戲子嬉戲玩鬧的李隆基在聽到顏家的遭遇時動作便緩緩僵了下來,他臉上敷着厚重的戲妝,手執酒壺,面容冷冷,一動不動地聽着,直到看到那兩條緊緊挨着的發言,才驚吓得失手摔了酒壺。
這下遭了……
林菱講完,和兩個爺爺也走出大唐不夜城了,她說着大唐的血與淚,不禁又有些難過地舉着手機回望了一眼那燈火輝煌的大唐盛世。
【盛世的大唐……再見了。】
所有唐朝的時空都随着她的視線,望向在深深黑夜中的那一方璀璨的城,每個能看見仙跡的唐人,不論在哪個時空,都忍不住啜泣流淚。
是啊,那樣的大唐……再也回不去了。
林菱和爺爺要去坐地鐵了,就準備要下播了,明天還要去陝西博物館呢,她雖然艱難地預約上了,但是陝西博物館不能帶自拍杆也不能随便拍照,估計是直播不了了,于是便随口回答了一下:“唐玄宗叫李隆基啊,他是誰的兒子來着?哦哦,爺爺說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所以也叫他李三郎。他的爺爺我知道,是高宗李治啊!嘿嘿,就是老九雉奴啊。”
然後便和大家說白白:
【我下播咯,陝博不能直播,明天下午霍去病墓見!】
武周時期,武則天嘴角泛起格外冷酷的笑容:“哦,原來是三郎啊。”
可算……找到你了。
而貞觀年間,李世民卻還是不知道這李治是誰,正惆悵呢,忽見內侍急匆匆進來禀報:“娘娘氣急昏倒了!”
“什麽?”李世民連忙揮別群臣,急匆匆趕回內廷,懷有身孕的長孫皇後這時已經在醫官的針灸下醒了過來,她一見李世民的身影便淚流不止:“陛下……”
原來她今日歇午晌時做了一個夢,夢的內容已經不大清晰了,但她記得自己夢見了她懷着的孩子,醒來後侍女聽到她在夢中呼喚“稚奴”二字,因此她便以為是神喻,滿心歡喜想為腹中孩兒取個乳名叫“稚奴”。
誰知!這乳名如今就出現在了仙跡中!
她将原委告訴李世民,又忍不住流下淚來:“……這孩子若為男兒,便是陛下第九子,已是處處印證了啊!”
李世民執着長孫皇後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顫動着,他的心此時好似似乎破了個無底洞,幽幽地沉了下去。
偏偏這時,長孫皇後又喃喃道:
“那承乾呢……”
是啊,若日後是他的第九子繼位,那他的承乾呢?這下,接連遭受各種各樣的打擊、大喜大悲的李世民也徹底撐不住了。
“遭了!快給陛下也紮一針!快!”
作者有話要說:
假如皇帝們都加了主播粉絲群:
李世民(發挂吊瓶照片):看直播實在是太刺激了QAQ朱元璋(發宮殿一旁的醫務處照片):你要學學咱,咱現在看直播都常備太醫知道吧!随時能來一針!
劉徹(發捂嘴貓偷笑表情包):閻王爺得說,奇了怪了,這明太祖怎麽忽閃忽閃的。
武則天(發李隆基挨打視頻):@李世民,阿耶,要不您看看這個,解解氣?[乖巧等誇表情包]
李世民(虛弱吐血):別叫我阿耶,朕看到你容易噶……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