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辣椒和龍舟
第55章 辣椒和龍舟
◎快樂的聊天◎
其他皇帝幾乎都沒有抽中福袋,這條提示出來,大夥兒就發現,好嘛,“實現長生不老的小目标”名字前面出現了一個圓形的小框,裏頭正好是那嚴肅的小秦始皇。
“這運氣真好。”
漢高祖,劉邦酸溜溜道。
随後又一條提示。
【恭喜那個女人成功佩戴動圖頭像。】
于是各朝又看到,武則天的名字前面也有個圓滾滾、身着華衣的可愛的小仕女俑,武則天喜愛地戳了戳這小仕女,她竟會提起裙擺,在頭像框裏翩翩起舞。
【恭喜東坡居士、易安居士、青蓮居士……成功佩戴專屬徽章。】
【恭喜高粱河驢車神成功佩戴動圖頭像。】只見此人名字前面出現了一只拉着破車狂奔的……驢?
林菱也看到了這些通知,她莫名其妙:“你們集體換頭像啊?”随後又壞壞地調侃道,“那個車神……你是車神黑粉吧哈哈換這個頭像,你低調點哦,你哥趙大的粉絲也還在直播間呢!”
宋朝,宮人們正好進來傳話:“晉王進宮求見。”趙匡胤方才氣急,如今才慢慢醒過來,他心不在焉地擺擺手,說:“傳。”
他心思全都在林菱的話上面,他脆弱無比的心狠狠一跳,又變得七上八下,正好仙跡提到了他,他再次點擊,這次終于能發言了!
于是連忙問道:“宋太宗趙炅為何人?”
【趙大黑胖子:話說,我一直沒想明白,宋太宗為什麽要改名叫趙炅。】
改名!
趙匡胤晴天霹靂,對呀!他怎麽沒想到!
【可能是心虛吧?畢竟現在都猜測趙大暴斃跟他有關系,好多人說是趙光義把他哥毒死的。】
随着林菱這句話落地,有個人正好進來,腳似乎吓軟了,被門檻狠狠一絆,摔進趙匡胤的寝殿之中。
趙匡胤也是頭昏眼花地擡眼。
深深大殿中,趙光義臉色煞白地趴在地上,也是滿臉驚慌失措、難以置信。
【不過趙大到底是不是被毒死也不知道啦,還有人說是趙光義拿斧頭砸死的,這個就有點離譜,畢竟趙光義那武力值能打得過趙大?趙大可是近戰爆發型狂戰士哎,我是不信的!
誰叫趙大猝死之前,正跟趙光義在喝酒呢?
不說了,我們吃飯去咯,拜拜。】
林菱哪裏知道趙匡胤時空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愉快地下播了,走咯,帶着爺爺吃大餐去!
雖然什麽也沒有說,什麽也沒有做,她只是看了看,但走出望江亭,她還是最後一次回頭去看這裏的山山水水。
日光濃郁,藍天碧透,山河已無恙了。
仙跡在各個時空漸次熄滅,其他朝代倒還好,這次直播又見到後世新的城市,見識到了地下的動車,還有後人的詩歌,都叫他們拍案叫絕,值得細細品味。
各朝甚至已經有畫技卓絕的畫師将後世的景象全都畫在了畫布之上,也有能看見仙跡的人,将後世的故事寫成了話本,出售給了書局,書局又養了好些說書人,于是在茶館街頭,都流傳起了後世的那些故事,原本并不能看見仙跡的人,也能聽到了!
尤其外邦那些女皇的故事,被文人筆墨潤色再潤色,更是叫他們聽得又是震驚又是有趣,驚叫連連。
唯獨宋太祖時空烏雲密布,汴京,大內。
趙匡胤面上帶着驚怒與病容,支起半個身子,死死地盯着伏在地上的趙光義,他的聲音也好似從陰曹地府中冒了出來。
“毒殺?”
“暴斃?”
“原來你便是那毀了我大宋的宋太宗!”
趙匡胤越發咬牙切齒,銳利目光幾乎要從趙光義身上啃噬下一塊肉來,他的拳頭狠狠捶在床榻邊,怒吼道:“來人!将晉王羁押臺獄侯審!”
“官家……官家……如今事實未明,望官家看在兄弟情分,不要冤枉了臣弟,臣弟從無此心!”趙光義大駭,連忙跪地磕頭,“仙跡如今未曾說明前因後果,也曾坦言毒殺一事并無定論!求官家相信臣弟,臣弟絕不會做謀逆之舉!”
“兄弟情分?後人所言鑿鑿,那時的你又可曾顧及過兄弟情分?!朕與你喝酒後暴斃,你又如何能逃脫幹系!如今還在朕面前狡辯!便是得位不正,日後也該好好将大宋治理得蒸蒸日上才是,可是你看後人又是如何評說你的!”
“後人所言,朕可從未忘懷,大宋實亡于你手!”
趙匡胤再也氣不過,本綿軟無力的手腳不知怎的灌滿了力氣,他一把沖下榻來,擡起砂鍋大的拳頭在趙光義面上便是狠狠一搗,将趙光義一拳打得仰面後倒,連痛呼都沒能發出,便已然口鼻噴血,眼冒金星,歪在地上用力嗆了幾聲,竟吐出兩顆牙來。
“你奪了皇位,還殘殺了德芳、德昭,子孫後人更是安享太平,可到了窮途末日之際,卻又記得将皇位歸于我之血脈,七歲孩兒叫丞相背着跳海殉國,你……你……你怎對得起我!”
趙匡胤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他死死地瞪着趙光義:“朕待你不薄,你卻如此待朕!你方才一番話到時提醒朕了,朕還不知你如何害了朕的,也不知是如何害了這天下的,朕得一一聽得分明,再來處置你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
現在殺了他,太便宜他了。
趙匡胤微微冷靜了下來,雖頭疼欲裂,眼底卻也越發冰冷。他甚至想起仙跡最早出現的時候,他還為趙光義能夠單獨觀看仙跡,得到如此殊榮而感到詫異,心想他這個弟弟怕不是做出了什麽大功業來,誰知這功業竟然是從他身上得到的!
他是日後的宋太宗,怨不得有如此待遇。
他對臣子素來寬容、廣開言路,卻并不代表他是心慈手軟之人,否則也不會有陳橋兵變了。
“将其帶走!命禁軍嚴加把守,誰也不許探視!”
#
這一頭,林菱已經和兩個爺爺吃飽喝足,坐在空調足足的飯店裏刷刷手機、做做攻略,消化消化,因此還不想開播,只想偷懶,等到了岳麓書院再開播。
林菱悠哉悠哉刷着刷着手機,正好收到律師朋友的微信,說是阿程留下的那些財産,第一期已經轉到了貧困山區的女子學校裏,專門用來扶助女學生。
因為是直接和學校方面聯系的,沒有經過這個基金那個基金,所以會靠譜一點,而且學校也是篩選過資質、考察過實地情況的,連那個學校的校長都托人去查過底細,又問過師生,确定是個好人,這才簽了合同,将一筆扶助金轉了過去。
“辛苦辛苦!”林菱發了好幾個捏肩膀捶背的表情包給朋友,畢竟這事情她負責盯着,花費了不少心思在上面,而且還特意跑了兩三次貴州實地考察,确實不容易的。
收到這個好消息,她也備受鼓舞。
總算沒有辜負阿程生前的願望,還是幫她實現了!
真好!
于是稍微休息了會兒,林菱便重整旗鼓,坐上地鐵往岳麓書院而去,到了岳麓書院的門口,便又打開了直播。
【朋友們好,大家吃飯了嗎?我今天吃得真的好撐,長沙真的太好吃了,非常推薦各地的朋友都過來玩,就是有點辣,我們這種平日不怎麽吃辣的人,都不能說微辣,得說不加辣。
長沙的微辣對比閩地,那就是重辣。長沙的不辣對比閩地,就是中辣或者微辣,真的,我懷疑長沙的鍋鏟和鍋都是辣的,跟江西那邊一樣,沒有辣椒很多次後廚的師傅都不會做了哈哈。】
三國,已經送自家相父出征的劉禪本來百無聊賴在宮中看仙跡,順帶在相父已經整理好、批複過的奏疏端正地蓋上玉玺。
如今的蜀漢,軍國大事都托于相父,相父即便不在成都,也會将事事都安頓好,劉禪用後世的話來說,倒是挺像後世的自動化辦公的企業領導,只要過OA審批就可以了。
他一邊啪啪蓋章,一邊在聽到“辣椒”二字後,耳朵微微一動:辣椒?何為辣椒?他先前可是聽到仙跡說過,相父的病應當用辣椒來治,但是派人尋遍了蜀漢的山間也沒有見過林娘子放在豆花泡馍上頭那種通紅的佐料。
于是他放下了玉玺,再次鼓起勇氣一問:
【拆塔小王子:那個……主播,我有個好奇的小問題,那個……我怎麽感覺歷史上好像很少提到辣椒,辣椒也不是本土的嘛?】
劉禪再次提問的時候,林菱正把手機塞給爺爺往廁所裏跑,好家夥,前兩天還嘲笑人家五叔爺爺不會吃辣,今天林菱貪嘴吃了好多,把自己也辣進廁所了,反而五叔爺爺謹慎小心,只吃了清淡的那些菜,如今是生龍活虎啊。
林爺爺只好又替林菱看包看直播手機,看到網友問出很淺顯的問題,也不會有所不耐煩,反倒像以前上課一樣仔細地回答:
【是這樣的,你說的沒錯,我們種花家雖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會吃辣的國家,也是全世界吃辣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我們往前數四百年,種花家的古人們都從沒有見過辣椒。
辣椒的确是外來之物,和玉米啊、馬鈴薯啊還有番薯啊一樣,它們都來自那個神奇的土地:美洲!而且也和這三個農作物一樣,都是差不多明萬歷年間才傳入中國的。
這麽想想,明朝萬歷年間真的傳入了很多好東西,只不過當時的人都沒有去食用,辣椒也是這樣的。它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可沒有人拿來吃,而是拿來當觀賞盆景,甚至還有女子用辣椒簪花,佩戴在頭上當裝飾品,也有把辣椒插瓶放在家裏欣賞的。
總之,辣椒紅通通的樣子非常符合我們的審美,于是辣椒配美人,反而讓人忽略了它其實可以食用。後來又被古人發現它可以祛濕,于是被當成祛濕的藥材,常年都在各大藥鋪裏出售。
比如《本草綱目》裏就記載過,以前有個孩子長期在陰暗潮濕不幹淨的環境裏生活,後來他的父母帶他去看大夫,大夫就給開了辣椒,讓他每天都嚼一點辣椒來吃,雖然把孩子辣得哇哇哭,但是這病很快就好了。
後來一直到百年之後的康熙年間,因為鹽價瘋漲,當時清朝的貴州又沒辦法産鹽,當地的居民長期缺鹽,粗茶淡飯過得日子非常的苦,于是第一個嘗試将辣椒用來食用。
而且貴州也是氣候潮濕多雨,肉類蔬菜都容易變質,而當地的窮人就別提肉了,根本吃不起,于是都是吃“下水”,也就是各種動物的內髒,那些東西腥膻,而辣椒味道刺鼻可以很好掩蓋,不僅可以掩蓋,還獨具風味,讓食物變得很好吃,于是辣椒很快就在貴州等地普及開了。
這時候的辣椒才出現在餐桌上,但卻被看做一種低賤的食物,在清朝,當時的富人階層做菜繁瑣,就是吃個豆腐白菜,都要用火腿包起來,大家應該還記得《紅樓夢》裏劉姥姥進大觀園吃的那個茄子吧?大概就是這樣的,所以當時的地主貴族都看不起吃辣椒的,有時候忍不住偷偷吃點,也絕不敢承認,辣椒又怎會被文人士大夫記載在詩文著作之中呢?連距離我們如此接近的清朝都如此,所以再往前數的各大朝代,唐詩宋詞裏都不會有辣椒的身影的。】
劉禪聽完了,也聽懂了,只能沮喪地發言道了謝。
美洲……那樣的地方,他們蜀漢根本沒辦法前往,他們甚至連北上長安都失敗了啊!劉禪悶悶不樂地繼續低頭蓋玉玺。
宮人們将紙簡鋪開,他便舉起玉玺熟練地“啪叽”一蓋,兩人如同後世流水線宮人,配合極為默契,不到一會兒便完成了大半。
林爺爺講完了辣椒,林菱還沒回來,于是他又自我發散講道:
【說起來,我們雖然沒有辣椒,但是幾千年來并沒有停止過吃辣,比如被認為是小日子發明的芥末,其實早在我們周朝就開始食用了,而且周朝的時候就把芥末醬用來搭配生魚片了,所以咱們現在看那些日料店,做什麽刺身,說人家做得格外好吃,哎呦,其實啊,那都是咱們四千年前的老祖宗吃剩下的。
春秋先秦時期的古人們就将“辛”指代“辣”,食物中加入生姜來提升風味,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孔子先生,他就在《論語》中被記載非常喜歡吃姜。是不是沒想到,咱們日常學習的《論語》裏居然還有這種記載。
這也是後來的“辣”字為什麽是辛字旁的原因。
除了生姜,古人們還用“茱萸”來制作辣醬,沒錯,就是王維的詩中那個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當時的人們将茱萸搗碎以後混合石灰,沒錯,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确實是用茱萸和石灰混合做出了一種“艾油”,聽說吃起來和咱們的辣椒油差不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三國,劉禪聽到後立刻将頭搖成撥浪鼓。
不,絕對不是一個味兒!
茱萸生姜和石灰,他先前就吃過了啊!
辛辣是真的,苦也是真的啊!畢竟茱萸“辛而味苦”,制作成的艾油還有一股子石灰味,不好吃不好吃。
唉,幽幽嘆了口氣,無法得到辣椒,神醫的蹤跡又南巡,那相父的身體該怎麽辦呢?痹症究竟該怎麽根治呢?思來想去,劉禪還是有些不甘心,于是還詢問了張皇後,便決定直接問道:
【拆塔小王子:飲食中缺少辣椒,那長期生活在雲貴川等地的人不是很容易風濕?那他們怎麽辦?】
林爺爺笑道:
【如果本身便是當地的人,其實他們的基因裏已經習慣了那種氣候,是不容易得風濕的。我們現在可能提到祛濕,就是紅豆薏米茶對吧?但古代可有不少祛濕的名方,古人對這方面是很重視的。
比如六君子湯,是元朝名醫危亦林在《世醫得效方》中記載的,用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六種草藥煎熬而成,益氣健脾,燥濕化痰。而且還可以根據患者本身的症狀來調整方劑,延伸出了好幾種偏向治療的方子,比如治療慢性胃炎啊,還有脾胃虛弱的啊。從不同方向去側重,這一點大家一定不要小看中醫。】
劉禪大喜,立刻命人記錄下方劑:“此方乃後世元朝良方,定能醫治相父之病!快快記下,交由宮中醫官,待相父歸來,便叫他們好生為相父斟酌劑量!”
【還有張仲景著的《金匮要略》裏提到的茯苓術甘湯,這些方子其實直到我們現在,一兩千年了,都還在使用。因為确實是有效,尤其張仲景,真不愧我們稱為醫聖,真的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神醫。
東漢末年,戰亂頻頻,到處都是疫病,他本來為太守,卻見到太多貧窮的百姓得不到醫治而死亡,于是每天打開衙門大堂,收容百姓為他們治病,從不求榮華富貴,瘟疫爆發,他辭去官職,潛心研究寫下《傷寒雜病論》,這是一本開啓了中醫學科理論的書,我們現在每一個學中醫的孩子,應該都看過這本書吧?】
劉禪便由喜轉悲:“可惜張神醫已不在人世,他的著作也已經失散在戰亂之中了,實在不知何時能夠找尋到。”
若是有張神醫在,劉禪又何必如此憂心忡忡呢?
林爺爺說着說着卻想起了一則新聞,不由嘆息道:
【張仲景在當時家家隐秘自家醫術絕技的時代,他将自己《傷寒論》無償公開,傾囊相授,只為了自己的醫術可以救更多的人;而且我們現在每年過年都要吃的餃子,以前也是中藥。
張仲景在一個寒冬,為貧寒百姓而做的,他辭官回家的路上看到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路上,逃難的百姓們耳朵凍瘡發作幾乎都潰爛了,于是就在外面支起大鍋,将羊肉與姜等辛辣驅寒的藥物一起煮,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分給饑餓交困的百姓們食用。
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是很多地方的習俗,而且還有很多地方将冬至看得跟春節一樣重要,是哪怕在外地都要趕回家過節的大節日。
那時候的為官者,能為庶民百姓的生死而動容的,又有多少呢?我們是由這樣大義的聖人傳承下來的中醫,卻被他國拿去作為自家的東西申遺,實在是令人痛惜啊。】
【幼兒園扛把子:還有端午,哎,明明是我們紀念屈原的節日啊,每年南北都在賽龍舟吃粽子,也不知道怎麽被他們搞走的。】
【勞資蜀道山:臉皮厚、不要臉呗,自己沒有就偷別人的,他們不是自古以來就這樣嗎?不說這些,說起北方的賽龍舟,把我這個潛水的炸出來了,真的很好看哎,主播爺爺有沒有看過啊!(狗頭)】
林爺爺一頭霧水:“北方也賽龍舟嗎?爺爺真沒看過!我上回倒是電視上看過新聞,粵省那邊賽龍舟是真的熱鬧,好看,而且很刺激,彎道都直接唰地沖過去的,比拼得真是百舸争流,太厲害了。”
【勞資蜀道山:那個,主播爺爺你用你的號關注一下我,我轉給你看!特別是遼省的,不愧是擁有16號的省份,簡直橫掃千軍,不看真的是一大遺憾!(認真臉狗頭)。】
林爺爺被網友這麽一說,也起了興致,因為胡建也是有賽龍舟的,一年一度非常熱鬧,倒是真沒見過北方怎麽賽的。于是就把自己的手機拿出來了,費勁地手寫了一番查找到了這個網友,相互關注了一下,然後便笨拙地點開冒出來的一條提示:
【您收到一條私信,點擊查看。】
林爺爺本着獨樂了不如衆樂樂,就把自己的手機拿到直播手機下面,跟大家一起欣賞北方賽龍舟的英姿,只見一片廣闊的江面上,有三條龍舟,只見龍舟上的人們奮力争先,拼命地劃着劃着——
古人們也探頭看,這劃得不錯嘛……哎哎哎,怎麽沉了!
另外兩條,一條就是怎麽都走不了直道,直接越過了自己的賽道,撞到了另外一艘,被撞的那艘找不到了方向,繞着江面所有的賽道都劃了一圈,結果又劃回了原點。
關鍵是這個視頻裏還有不少網友在認真發表彈幕:
【看書的小青蛙:遼省賽龍舟,賽出了激情,賽出了友誼,賽出了歡樂,也賽出了屏幕。】
【愛自己的宇宙:好快!沉得好快!】
【種自己的花:歡迎收看,高燃!大型紀錄片《遼省賽龍舟》哇哈哈哈,對不起遼省的朋友,笑得有點大聲了。】
【長矛戰士:那個轉圈的龍舟,那麽多條賽道就沒有一條喜歡的嗎?怎麽還沒挑好呢?】
【小貍貓:怪不得古人總說北方不善水戰,看來是真的。】
【荔枝好吃上火:屈原心想,讓你紀念我,不是讓你下來找我。】
【翻滾吧蛋炒飯:著名五星評論家麥克阿瑟表示:看完遼省的龍舟賽,你以為已經夠笑了吧?結果你再看咱們的阿疆,旱地上的龍舟賽見過嗎?主打一個真實,一點水分都沒有。】
林爺爺都被網友們笑得肚子疼。
各朝古人也被旱地龍舟震驚了,這是何等神奇的賽事啊?
漢武帝時期,劉徹也跟着笑了半天,最後才道:“後人們過得真快活,屈原若是知曉,只怕也能笑醒過來。”
林爺爺和網友們愉快聊天聊了不少,林菱才腳步虛軟地出來了,直接擺手:“爺爺不行,我得去醫院拿點藥去,這吃得我胃不行了,一直難受得很。”
這倒不能怪當地美食,而是林菱本來就有點胃病。
于是三人只好取消行程,連忙打車就近去了醫院,林爺爺着急,舉着直播手機都忘了收,于是古人們便跟着大開眼界。
後人的醫館,怎麽會如此大!
同類推薦

古龍世界裏的吃瓜劍客
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那些主角不需要幫助。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除了一些意難平,剩下的就是經歷一些名場面,吃瓜看戲吐吐槽。
當然還有……
名劍,美酒,絕世佳人!

消防英雄
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年度十大影響力IP作品!
本書影視版權、動畫版權已出售。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了裏氏7.8級地震,2008年5月12日中國汶川發生了自建國以來最大的地震,8.12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8.30美國休斯頓發生了五百年一遇的洪水,12.7美國加州發生了巨大火災……不管是地震或是火災或是洪水,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能看到一群逆向而行的特殊人群。
他們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彼此支撐,逆向而行于天災對抗。他們年紀輕輕卻要擔負拯救世界的重負。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卻為了同一個信念,成了真正生活裏的英雄!小說關鍵詞:消防英雄無彈窗,消防英雄,消防英雄最新章節閱讀

Destiny惡魔之翼
因為一個外星女警察的失誤,本來就壽命不長的他結束了在這個世界的生命。
作為補救,他被送到了另一個世界延續他的生命。
但是由于那個女警察的另一個失誤,另一個宇宙掀起了一場狂風暴雨……